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
民族认同
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 认同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对于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道家思想
总结词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
详细描述
道家思想主张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宇宙的和谐。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反对过度的 人为干预和强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
佛教文化
总结词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中国社会、宗教、哲学等领域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案例五: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总结词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当代 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佛教文化主张“因果报应”、“慈悲为怀”等理念。 这些理念在当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 “因果报应”的理念可以启示人们注重自身的言行举 止和社会责任;“慈悲为怀”的理念可以启示人们关 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佛教文化中的艺 术、建筑和文学等方面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丰富的 文化资源和艺术欣赏价值。通过对这些理念的讲解和 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 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以赏月、吃月饼、猜灯谜、赏桂花等为主 要活动,象征着团圆和感恩。
清明节
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人们会扫墓、烧纸钱、祭祀祖先 等,以缅怀先人,表达哀思。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之道)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之道)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以及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之道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心理健康的良方,你了解过哪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谈: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4、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5、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心理健康有何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心理健康的良方,你了解过哪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广泛存在于不同的朝代,今天已经逐渐失传,有的还在流传,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特别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商业CARDS,知道茶是一种伟大的享受生活。
从茶具的选择到茶席的摆放,无论是简约自然,还是隆重华丽,茶席的高雅意境都丰富了现代人的精神品位,也体现了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易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包括风水学、命理学等诸多内容。
自古以来,它就被纳入各种学术理论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易学思想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是重要的文化之一,指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并作为一种文化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伦理、风俗、习惯和行为,学习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流传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至今仍绽放着灿烂的光芒。
中国在西汉和东汉时期就发明了造纸术。
后来,智慧展现在纸上,又有了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最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
专业人士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专业人士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中国文化与心理健康要素_一_ppt课件

9
医学模式的身心分离问题
• 传统西方医学模式倾向于分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 其依据是疾病症状的本质主要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 • 这种划分反映了一种二元论的理解,即身体和头脑以某种方式分离
• 许多史学家将这种信仰追溯到Rene Descartes (1596-1650)的早现代哲
– 健康是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现象,它不仅表现为没有身体疾病,也
表现为如欢乐等积极情感状态以及关爱他人等行为 • 治疗不仅包括身体也包括灵魂的修复
14
基督教对现代派健康观的批判
• 基督教神学家认为,当代健康观脱胎于现代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人类观, 而这些人类观是由问题的 – 现代世界从本质上是一种治疗文化,其中的问题被定义为疾病, 而消灭这些疾病就是社会和人生的终极目标 – 现代文化代表一种倾向,即排斥宗教健康观而接受所谓“疗法”: 能够维持健康和个体社会功能正常的各种东西 • 每种文化都有治疗的一面,它们一般都认同宗教和道德要求的有益性。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治疗主义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旧的宗教和伦 理内容仅在其具有治疗潜力时才会得以保留,从而将道德医学化
学 • 这种二元论被大部分最新潮的思想所摒弃
•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有很强的相互联系(例如,
Merrill & Salazar, 2002)
10
西方人提出的广义健康概念
• 广义的健康概念超越了医学模式,它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 在避免生病的同时,健康还包括一些正面的品质,比如生命有意义、 主动参与、生产力等
4
释题:什么是健康观
• 不是关于健康的概念 • 不是关于健康的理论 • 不是关于健康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2024)

发展脉络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融合;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多元文化交流,到唐宋时期的繁荣与辉煌;从元明清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到近 代以来的转型与变革。
2024/1/30
5
核心价值观念
忠诚
03
04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22
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于提 高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 具有帮助。
06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2024/1/30
23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艺术概述
阐述书法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流派,如篆书、隶书、楷书、
行书和草书等。
2024/1/30
书法技巧与笔法
分析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用笔 、用墨、结构和章法等,以及 不同流派的笔法特点。
倡导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责 任感。
礼仪
注重礼节、讲究仪式,认为礼 仪是表达尊重和友好关系的重 要方式。
仁爱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 爱他人,追求和谐共处。
2024/1/30
孝道
尊重长辈、孝顺父母,认为孝 道是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 要基石。
智慧
追求真理、崇尚知识,强调智 慧在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2024/1/30
历代绘画流派及代表画家
介绍历代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 家和作品,如文人画、工笔画、山水 画、花鸟画等。
绘画鉴赏与收藏
探讨绘画作品的鉴赏方法、收藏价值 及市场动态。
25
音乐舞蹈表演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阐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发展及主要 特点,如五声调式、民族乐器等。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元代散曲、明清诗词在继承前 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
经典诗词作品欣赏与解读
《静夜思》
李白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 情。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苏轼作品,通过对明月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人 的思念。
《春望》
杜甫作品,描写春天景色,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
书法作品解析
02
分析不同流派书法作品的笔法、结构、章法等特点,提升鉴赏
能力。
书法与文学、历史的结合
03
探究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书法练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技 巧。
碑帖临摹与创作
选取适合自己水平的碑帖进行临摹,逐步尝试创 作作品。
3
书法工具选择与使用
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文化创新活 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 源,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02
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儒家思想起源与发展
儒家思想起源
介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及其主要 弟子,阐述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和社会环境。
03
书法艺术与鉴赏
书法历史演变及流派介绍
甲骨文、金文、篆书
远古时期的文字演变,奠定书法艺术基础。
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书法风格转变,各流派特点鲜明。
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
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师及其代表作品介绍。
书法作品欣赏与解析
经典碑帖欣赏
01
选取《兰亭序》、《祭侄文稿》等著名碑帖,欣赏其艺术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设计心理学PPT课件

二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
•
纵观五千年的中国服饰,尽管千变万化,各具特 色,但是在形制、纹样、色泽等方面,还是有一定规 律可循的。在形制上,有两种基本式样,即上衣下裳 制和衣裳连属制,这两种式样的服装交相使用,兼容 并蓄。在整个服饰流变史上,上衣下裳式的服装,妇 女穿着较多,使用时期也较长。男子一般多穿上下连 属的袍衫。
四 小结:
中国传统纹饰有几千年的历史渊源,每一 种纹饰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都带有一个时期的 审美特色和文化底蕴。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 应该对传统纹饰文化加以重视,学习和了解传 统纹饰文化,结合现代的设计方法,以传承和 发展的态度来对待中国传统纹饰,充分发掘传 统纹饰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
壹 中国服饰文化 赵俊
贰 传统纹饰
刘润丰
叁 音乐与审美 张攀
肆 传统 彭鹏
伍 传统
高俊栋
•
•
文化
中国 服饰
文化
中国服饰
壹
叁
课题来源
中国服饰的演变
贰
肆
中国传统服饰文 化
小结
一 课题来源
• • 服装是一个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
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 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 神,浓缩了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服装 文 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中华历 代服饰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 族的历史,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也为中国人在世界文化之林创造了独特的服饰形象。传 统 服饰文化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文化的一部 分。研究服饰文化,有利于 了解民族群体文化,对民族文化继 承和发扬具有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大潮中,多元文化之间 碰撞融合,人们以创新的形式将传统纹饰与现 代化的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的表 现形式和艺术享受。
初中高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班会PPT

目录
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概述
➢ ➢ ➢ ➢ ➢
心理结构示意图
认识过程
人的心理
情感过程
个性心理
意志过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维护
心理素质培养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基本途径
➢ ➢ ➢
基本类型
➢ ➢ ➢ ➢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类型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施教
➢
➢
➢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 实施渠道
非专门渠道 专门渠道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高空飞蛋
➢ ➢ ➢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大家的协调程度如何?
➢
➢
找变化
➢
➢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学习动机 的调动
过去的学习对内在学习动机的影响 对学习生活(课程、教师、学校)的情感
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 内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认知法
活动教学方法
操作法
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
行为改变法
青少年心理问题 处理方法及技术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心理 问题
➢
心理问题是 分层次的 ➢
➢
遇到心理问 ➢ 题怎么办
➢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
➢
➢
因材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让学生形成学习的成功体验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努力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及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5年,师从于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曾 性初先生;
• 2001年至今,参与开创北京林业大学心理 系,曾任系主任。 现就职于林业大学心理 系。
• “国学培训”首创者,象思维专家顾 问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易和书院 院长。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三)
• 对国家而言 •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背 景
的变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完全否定抛弃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 ,也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 • 正确的态度应是:立足国情,辨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抛弃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既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 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联系未来,从而建构起中国现代民族文化。
• 马仙蕊老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国 学培训”的理念,是“国学管理,修 心开智”国学培训行业的先驱者。
• 2004年在北京创立易和书院。感悟 于易道精华,又撷取了伏羲氏的观 象心法,周文王的六十四卦易理与 孔夫子的易道精髓,依据东方“象思 维”原理,整合发展出一条融会易、 医、儒、道、禅,向内观看,向内 觉察的“国学修心次第”,以亲身实 修体悟开创了以易道之“象”为特征 的天人合一的“国学修炼”系列课程 ,用以开发人们原创的、动态的、 整体、直观的右脑悟性思维。
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活着” “人生的意义”
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传统文化正是研究生命意义的科学,是有 关灵性成长的科学,是人生智慧的百宝箱。 在这个土生土长的科学体系内,包含了完 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二)
• 对社会而言 • 国学大师钱穆一辈子研究国学,临终前悟出一个结论: •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人
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他的女儿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一生致力于科学,近年则聚焦于 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父女两人,一个从传统文化入手, 一个从科学技术出发,殊途同归。 • 这说明我国国学里有许多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古为今用。
•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这种思想对于当今国际上的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起到了一定的批判效果。
• 孔子教学思想中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对于种族歧 视和民族压迫等消极行为也起到了一定的反对作用。
孔子的思想在千年之后仍获得人民的推崇!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崇尚统一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 现,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追求和谐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西周末年史伯已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
• 对个人而言 • 中国人曾经把传统信仰打得支离破碎,依靠国家力量维持
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当国家的力量对我们的内心影响越来 越小时,我们的内心便会无从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 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敬畏便容易道德沦 丧,胡作非为。目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恶性事件主要也 在这两个方面。 • 所以,我们应该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建设好 个体,从而建设好我们的民族。
• 朱建军,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北京读你心意 心理咨询中心督导临床心理学博士。著名 的心理学家、心理咨询与治疗师。
• 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是一 位于精神分析流派基础上独自创立心理咨 询与治疗方法的学者,同时为释梦领域的 领先者;
• 1988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犯罪心 理学教研室工作;
• 主要代表作有:《回归国学之源— 用“观象”构建通向和谐世界的思维 通路》等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健康
三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启德励志的实施
四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
• 孟子曰:“离娄 之明、公输子之 巧,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 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神的 伏羲、女娲手持规矩,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一个 义务就是要守护好天地 的秩序,中国传统文化 中提倡:人应该克制过 分的欲望,与天地自然 保持和谐。
思考:
1、传统……=遥远? 2、新的……=好的? 3、中国的?……西方的?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 孔子主张爱人 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在人
与人乃至于国与国之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国 际形势的稳定发展和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北京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
国学心理老师:慧鑫居士
• 简介: • 慧鑫老师,18年教育培训经历。1996年,初为
人师,十年教育生涯,多次荣获省市优秀论文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殊荣…… • 2006年起,步入人力资源、国学培训行业,学 习心理学各流派知识与技术,并开始以心理学 知识指导培训, 后系统学习意象对话心理咨询 及治疗技术。意象对话是由精神分析和心理动 力学理论上发展出来的,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吸 取了梦的心理分析技术,催眠技术,东方文化 中的心理学思想。师从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意 象对话技术创立者朱建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完成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学习和认证,深 得恩师亲传,领悟技术精髓,在近几年的心理 咨询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咨 询方法,尤其是在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 深得业内的认可。
• 同期,潜心领悟国学之精华,后机缘和合,师 从”国学培训“首创者——北京易和书院院长 马仙蕊,随师感悟易道精华,撷取伏羲观象心 法,文王六十四卦易理与孔老夫子的易道精髓 ,依据东方“象思维”原理,运用易、医、儒 、道、禅,向内观看,向内觉察的“国学修心 次第”,踏上了国学修心开智,修行开悟之路 ,并认证为易和书院国学培训师,将弘扬传统 文化作为毕生志向,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