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系统论文设计

合集下载

浅析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浅析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浅析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摘要: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连锁企业提高其市场适应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展的强大推动力,更是打开企业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本文着眼于管理信息系统在连锁企业的应用,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一、连锁经营管理信息的概念连锁经营管理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收幕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管理和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它通过数字、图表等形式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状况,为管理者对整个企业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连锁经营管理信息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连锁经营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会产生各种信息,而全面、真实的管理信息能够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减少连锁经营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以管理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转换为基本内容的,特别是以管理信息的及时、正确处理为管理活动的核心。

2.连锁经营管理信息是组织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连锁经营管理信息是组织和控制连锁经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连锁经营企业管理活动的纽带。

管理信息不只是连锁经营企业管理中产生的结果,它还要为连锁经营企业的下一步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所以说管理信息既是产生的数据,也是输入的数据,它不仅参与连锁经营企业的产生一输入全过程,而且贯穿连锁经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

因而可以说管理信息组织、指导和控制着连锁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而连锁经营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门的管理活动正是以连锁经营管理信息为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连锁经营管理信息的处理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围绕着企业的最高目标从事各项具体的工作。

3.连锁经营管理信息是连锁经营企业获取效益的保证连锁经营管理信息作为连锁经营企业的一种特别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经越来越多的被连锁经营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为了正确选择连锁经营企业发展方向,协调连锁经营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连锁经营企业内部的各种物质要素,保证连锁经营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效率,就要求对管理信息有着统一的分析和处理,而这些处理都要涉及到连锁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连锁店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连锁店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连锁店信息管理系统摘要连锁店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其连锁经营业务而设计开发的。

系统将总部、分店的管理结合在了一起,重点解决了连锁管理中采购、销售分离后的系统管控,突出了总部的管控力和业务指导力。

具有管理简单性和实际业务的可操作性。

系统采用了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开发,严格按照开发步骤进行。

同时系统开发结合了大量的图表和图形,例如:系统分析时利用了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系统设计时利用了E-R图、网络结构图和数据库表等,方便了系统的开发,也让人易于理解。

本系统结合了C/S 和 B/S 模式的特点,采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Apache或Tomcat4.1作为WEB服务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合理。

系统采用Visual Basic 6.0作为C/S 模式下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以Java Server Pages (JSP)作为B/S模式下WEB应用程序的实现方式。

同时,为了丰富系统的功能,加强系统的科学性,系统中还运用了拉格朗日插值模型和运筹学中的库存模型等数学手段。

其中拉格朗日插值模型主要用来预测销售量,库存模型是为了求得库存的最优管理。

最后,论文也对连锁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的完善作出了思考,对系统中未实现的商品分类管理和数据挖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字:连锁店信息管理系统拉格朗日插值模型库存模型ABSTRACT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for Zhi Fei chain store , which links the control of the headquarters with the controls of all of the multiple shops together. It works in the system management when the purchasing business is in the charge of the headquarters while selling business is in the charge of each chain store . The system puts emphases onto the guidance and control from the headquarters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with a method called Structured Design Life Cycle , which has a few steps in order . In the meanwhile , a mass of charts and diagrams were used . For instance , we use different charts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 the processes of business and data flows in the system analysis , using other kind of diagrams to describe Entity and Relationship , network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of database during system designing . All of these charts and diagrams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system development. The system contains the features of both B/S and C/S model. SQL Server 2000 Used as database server , Apache and Tomcat as web server make the whole system more reasonable. Visual Basic 6.0 is used as a tool to program the applications under the C/S model , Java Server Pages as a way to realize the web application under the B/S model.For enriching the function and enhancing the scientific value of the system, Lagrange Model and Inventory Model as a mathematics methodare integrated and merged into the system to foretell the amount of selling business and perfect the control of the inventory.In the end , the treatise gives some advice on how to further develop the system , and a short discussion on the data mining in such kind of system is also given.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hain store Lagrange Model Inventory Model目录第一章系统的开发背景和开发方法 (1)1.1 系统的开发背景 (1)1.2 系统的开发方法 (1)第二章系统调查和系统分析 (3)2.1系统调查 (3)2.2系统分析 (4)第三章系统设计 (12)3.1系统结构设计 (12)3.2 系统代码设计 (13)3.3 系统输入输出设计 (15)3.4 数据库设计 (15)3.5 系统网络设计 (24)3.6 系统安全性设计 (25)第四章系统实施 (27)4.1 系统环境设计 (27)4.2 系统模式 (27)第五章系统中的数学模型 (29)5.1预测模型 (29)5.2 库存模型 (29)第六章系统开发后的思索与探讨 (33)6.1管理信息系统合理完备的结构和功能 (33)6.2 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商品的分类管理 (33)6.3 连锁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挖掘 (34)参考文献 (35)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市连锁店管理系统论文

超市连锁店管理系统论文

超市连锁店管理系统论文一、前言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核心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分析方法;(2)要求学生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3) 要求学生掌握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和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系统分析、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超市连锁店中的应用安徽某超市连锁店,成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

该超市连锁店采用统一采购,统一核算,统一配送的低成本经营方式。

该超市连锁店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十几家连锁店和一家配送中心。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该超市连锁店的一个分店,其规模属于中型超市。

它占地面积约六百多平方米,拥有管理人员及职员一百人左右。

主要提供日用百货、烟酒食品、各种肉类、蔬菜、水果等商品,品种上千种。

因其经营规模的扩大,业务的扩张,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该店实现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综合超市的目标。

为此,该连锁店提出,近期内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包括库存、人事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商品库存效率,简化人事管理,增加公司年度利润。

由系统目标和开发可行性,组织结构的分析,系统续期分析,现行系统数据流程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还对新系统的逻辑反感设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制度,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剖析与讲解,并且还设计到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系统设备输出设备等等,大大的提高了超市的效率,有助于管理。

有关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

有关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

有关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校企合作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改革的方向,很多学校都将校企合作纳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效地推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摘要:唯有依照社会发展需求,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有效解决企业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素养以及相关操作技能的专业性人才,才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才能为学校和企业带来共同效益。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一、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养培养改进措施探究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养培养改进工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准确定位行业需求,探究适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努力,形成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

同样,针对当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养培养工作存在弱化精神塑造等状况,我们需要在定位行业需求之时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在建构培养模式之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塑造等。

(一)准确定位行业需求,探究适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是本科生培养工作与中专生培养工作的“综合版”,既是前者的“压缩版”,又是后者的“升级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结合版”。

因此,在准确定位行业需求之时,我们需要实现这一培养工作对应用型本科生培养与技能型中专生培养的有机结合,即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连锁经营企业一线管理岗位之上。

具体来说,这一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连锁门店管理操作技术,适应当代连锁经营管理工作规范、制度、规划的发展趋势,而最终的岗位目标则是将其培养为能够承担连锁经营企业门店负责人等高层次人才。

在对行业需求进行准确定位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特点以及该行业就业岗位群状况进行分析。

从连锁经营管理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来看,其具有极强的适用范围,可以涉及生产制造型、商业、零售等多个领域。

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连锁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连锁经营治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迫切需求在我国,由于连锁企业的本身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企业内部有很多岗位的层次较低以及工作比较辛苦,而大部分连锁经营治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甚至于在毕业走向社会后的正式入职初期都是在连锁企业中从事理货员、收银员或者服务员等岗位的工作,因此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往往比较迫切。

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级连锁经营治理人才,然而无论在哪行哪业,如果企业治理者对企业内的基层工作不够熟悉的话,那么他就不具备较好的企业治理能力,也不会使企业的治理工作发挥出更大的效用,连锁企业亦然。

所以,学生若想在连锁企业走得更远,就必须要先做好最基层的工作,而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学习到连锁经营治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更加体验到连锁经营治理的实际工作实践,从而让学生更加具备经营治理能力,也更加了解连锁行业的市场形势,从而促进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二、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一)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的定位是服务于连锁产业、连锁行业、连锁企业的进展需要以及其对人才的需求,而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根据人才的培养标准与岗位的能力标准等建立起的一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直接对接专业与产业,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需求与企业的进展需求等;因而,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基础。

在高职连锁经营治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连锁企业岗位以及其岗位群的设置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以及论证,从而对其岗位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之后再根据岗位的任职要求等来确定岗位的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能力素养要求等。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了当今商业领域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经营模式。

连锁经营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管理的有效性。

因此,连锁经营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篇论文将探讨连锁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连锁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连锁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通过连锁经营,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区开设多家分店,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连锁经营还可以提供统一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二、连锁经营管理的挑战然而,连锁经营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分店之间的经营差异可能导致品牌形象的不一致。

每个分店的经营者可能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方式,这可能会影响整个品牌的形象和声誉。

其次,连锁经营需要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这对于连锁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最后,连锁经营还需要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如何吸引、培训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是连锁企业成功的关键。

三、连锁经营管理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连锁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这包括制定统一的经营标准、培训员工和建立监督机制等。

其次,企业可以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建立仓储中心等方式实现。

最后,企业可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培训和晋升机会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总结连锁经营管理在当今商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连锁经营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品牌形象不一致、供应链管理困难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作为提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新兴学科,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实践性、理论性复合型人才的任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摘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受限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对专业认识的不足等因素影响,专业建设处于不断完善和进步的阶段。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一、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现状1.基于全面深入的行业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各院校均在全面深入的行业调研基础上进行了人才培养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院校间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定位基本一致。

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浙江省商业厅提供的2005—2009年连锁业发展状况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连锁企业的人才缺口,对比了开设同样专业的省内高职院校,树立了专业建设的信心,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从全国行业发展态势到区域背景、政府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确立了“连锁企业的中高级销售人员,中小型商业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连锁企业仓储配送中心的技术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大型连锁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目标就业岗位群,并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2.基于工作流程及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11所院校在锁定目标就业岗位后,均对企业工作流程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了研究,梳理出了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明确了每个工作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学习内容,确定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下图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课程体系构建推导流程,遵循了从工作领域、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向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的推导逻辑,基本代表了大多数院校连锁专业的工作分析成果。

3.基于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合作企业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一:连锁经营管理, 毕业论文 ,模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专业:学号: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千惠超市物流配送分析连锁经营管理 202114001008 连锁1101班何进普曾玉湘2021年 12月3日目录一、千惠公司简介 (1)(一)千惠创立 (1)(二)千惠发展 (1)二、千惠物流配送现况 (1)(一)配送商品管理 (2)(二)物流配送系统 (2)(三)配送运输管理 (2)三、千惠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3)(一)配送率低 (3)(二)配送模式落后 (3)(三)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不高 (3)(四)配送商品不全 (4)四、解决千惠物流配送问题的措施 (4)(一)改善物流配送流程 (4)(二) 发展多元化的配送形式 (4)(三)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4)(四)加强商品库存管理 (5)参考文献 (7)致谢 .................................................................. (8)千惠超市物流配送分析[摘要] 随着长沙连锁零售业的迅速发展,零售业的经营格局和管理方法正在发生转变,连锁零售业越来越重视对物流环节的投入和管理,其中配送活动成为连锁零售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笔者从千惠超市物流配送状况入手,分析了千惠超市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配送率低”、“配送模式落后”、“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不高”、“配送商品不全”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改善物流配送流程、发展多元化的配送形式、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商品库存管理,以期提高千惠超市的物流配送水平,保证其门店的商品供应。

[关键词] 千惠物流配送措施一、千惠公司简介(一)千惠创立千惠超市是全长沙发展最快的零售企业,公司创办与1997年9月18日,前身是长沙市芙蓉区千惠超市,当时董事长盛波组织8名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踏上了创业之路,在人民路窑岭十字路口开办了一家小型千惠超市,面积只有80平方米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题目:现代企业的连锁经营管理:阮航学号: 121102010210011015专业:工商管理引言 (1)1什么是连锁经营管理 (1)2.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 (2)2.1连锁经营管理的理论优势 (2)2.2连锁经营的物流管理优势 (3) (5)3.1进行连锁整合,形成规模优势 (5)3.2明确便利店的服务群体定位,创建特色经营 (5)3.3提高科技含量,建立现代的物流配送系统 (6)3.4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6)3.5全面推行商品品类管理 (7)结束语 (7)致谢 (8)参考文献 (9)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便利店的“便利性”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迎合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国便利店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差异明显;便利店业态定位不够明确,经营也缺乏个性化;另外,便利店连锁整合,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

认真对待出现的问题,找出好的对策,将有利于我国便利店的良好发展。

关键字:便利店现状对策引言便利店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和便利性需求,兼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和超级市场销售方式与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业态。

该业态模式于1927年由美国南方公司首创,其后被移植到日本、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得到飞速发展。

近年来,便利店在我国许多城市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

就目前而言,便利店还是主要集中在发展较快、富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并且出现了一批发展质量较好的、具有一定门店规模的便利公司,如的好德、可的、快客,以及的美宜佳等,这些企业的门店数量均超过了1000家。

1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现状便利店是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根据国外衡量标准和国规,便利店具有以下特征: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交通要道、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办公区等消费者较集中的地方;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以开架自选货为主,结算在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以“小、灵、便”为特点的便利店与“大、全、廉”的超市在业态上可以互补,再加之在开发店铺时定位于实用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有利于网点的渗透性和有效地控制经营成本,因此便利店既使处在白热化的商业竞争中,仍能够产生、成长,并逐步发展壮大。

在我国,一些人认为,便利店就是由传统的粮油店、菜店改造而来的,是遍布城乡街区的杂货店,小卖部,小食品店等传统的零售业态,其实这并不是现代意义的便利店。

现代意义的便利店是在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目前只在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初具雏形。

商业繁荣程度相对较高的最先引进这一经营模式,自1995年诞生首家便利店以来,大街小巷的便利店不断增多,特别是近两年来,便利店的增长势头超过了超市和购物中心,以联华、可的、良友、罗森等为代表的便利店发展速度都很快,到2000年底,共有便利店1000多家。

、、等地的便利店也应运而生,便利店、连锁超市、购物中心在这些地区已呈“三足鼎立”。

由于当前我国政府对国外商业资本在政策上对地域、数量、股权比例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便利店受到的外来威胁和冲击有限,便利店大有星火燎原,全国蔓延之势。

然而,仔细审视之下,我们发现目前诸多便利店的繁荣只是局部的、外表的繁荣,其背后蕴藏着潜在的危机和薄弱环节。

我国目前便利店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连锁规模小、集中度低、商品品种少、经营手段单一、品牌形象差、技术水平落后。

因此,加入WT0后中国便利店即将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如何在需求过剩、市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近几年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耗,毛利率在市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甚至呈现出下降趋势,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

很多便利店面临经营的窘境,有些便利店投资之初原打算3年后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不说盈利,就连维持也成困难。

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我国便利店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零售业态形式存在着的便利店发展近几年犹大海浪潮般发展,势头迅猛,各锁企业纷纷圈地。

在这样的形势下,便利店的发展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2.1地区发展呈明显差异自1992年10月,日本7—11便利店进入,中国诞生了第一家便利店。

虽然在中国市场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大多属于外资系列,如日本的罗森、香港的百式和百家等,但本土的便利店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

以联华、可的、良友等为代表的便利店发展速度都很快。

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进行的大规模新城区规划与老城区改造为收入水平相当的消费者集中居住创造了条件,所以在沿海或发达地区,便利店的发展非常的迅猛,国的便利店首先是从和两地发展起来的,它们也是目前发展得最好的地区,尤其是,其发展最好的几家便利店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便利店密集程度已经接近便利店发达的日本和地区。

目前,在,几乎平均每17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

然而,门挨门的激烈竞争也使便利店陷入几乎亏损的窘境。

便利店谨慎布点,有亏有赢。

尽管是我国便利店发展最早的城市,但与相比,其店铺数量明显少得多。

发展比较成熟的是香港7—11和本土万店通便利店。

目前有便利店1500多家,从总体上看,便利店呈现直营店亏损、加盟电盈利的发展特点。

在以本土的美宜佳便利店最为突出,在04年年底成功进入了和市场。

由于便利店的发展策略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目前90&以上的门店都处于盈利状态。

目前连锁便利店发展的制约因素明显,主要是居民消费和生活习惯与便利店的模式还不完全吻合;另外,的物流配送在结构上倾向于为大卖场、大超市等集中性大规模送货,还不能适应为便利店零散的小规模送货。

由此看出,虽然国便利店发展迅猛,但地区差异明显,如何让便利店在国平稳发展是关键。

2.2便利店服务群体定位不够明确,缺少自己的特色服务我国便利店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商品,导致便利店商品结构于超市市场雷同,都是以包装食品和杂货为主。

这使得二者都难以开展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化竞争。

各大便利店公司忽视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商品开发滞后,即使有比较好的商家,新产品的开发也是引进供应商的新品,极少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共同开发。

由于商品缺乏特色,加上价格上不具备优势,以致于很多顾客宁愿去离家远一点的大型超市购买商品。

除非是大型购物广场打烊了才逼不得已去便利店购买比商场贵多了的商品。

这样,便利店的毛利率自然上不去,有些甚至亏损。

国外一些著名连锁经营便利店的毛利率之所以很高,与其商品的个性化是分不开的,只经营常规的品牌商品的便利店,销售额和毛利率肯定会下降。

对于目标客户和自身定位的模糊,以及便利店在选址上没有一定的标准可循,导致扎堆现象严重,网点过多过密,同时忽略了另一些商圈,使便利店在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性并没有充分体现,价格上也缺乏竞争力。

便利店在我国许多地方更像是小型超市,而其业态定位不准确使商品品种单调、价格高、周转慢,导致整个运营成本提高,从而制约了便利店的发展。

国许多便利店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对顾客来说,只能在便利店购买大众化的商品,没有突出便利店“必需品、急需品、即食品”的优势。

便利店缺乏自主开发或主导别人开发特色产品的能力,没有做到商品的差异化。

同时作为优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的多元化服务方式也未得到充分体现。

2.3物流和信息系统不完善与其他业态不同,便利店有分布广、网点多的特点,物流和网点配送成为连锁便利店经营能否胜出的关键因素之一,组建自己的物流和管理系统,则可以及时了解各个单体的供求关系,给予门店经营和配送指导。

目前我国大多数便利店的经营还处于粗放化管理阶段。

一方面,有些小型便利店还采用柜台式售货,没有自动收款机或POS机等信息收集与管理系统;另一方面,稍微具有现代规模的便利店虽然也在实行敝开式售货,采用电子收款机收款,但缺乏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

只有少数经营规模先进的便利店才有完善的信息物流系统,但大部分还是不够完善。

这些不足,不仅制约了便利店以后的扩和连锁经营造成了障碍,而且也不利于商家根据顾客购买信息来补充货源和更换经营的商品种类和品牌,结果往往造成缺货或不畅销商品的大量仓库积压,增大了经营的成本和财务风险。

同时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顾客跟踪系统,不利于收集信息,维持顾客关系,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而国外便利店有着网络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物流配送优势,现已经成为其发展B to C电子商务的重要竞争资源。

如日本7—11便利店除了采用香烟机、咖啡机、ATM机等先进的零售信息系统,对供应链上的顾客和供应商进行跟踪和反馈,以减少进货的不准确性,减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管理效率。

另外,温控物流更能保证商品品质。

据了解,在,7—11采用低温配送,一日两次送货,极大地保证了生鲜以及蔬菜水果的品质,从而带给顾客最新鲜的感觉。

相比之下,资便利店才刚开始组建自己的低温物流系统。

2.4运营经验缺乏,服务意识不强本土品牌注重规模和快速占领市场的模式,加上起步较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等都是通过简单模仿和学习复制而来,尚未形成自身比较成型的运营和管理办法,也没有完全从理解消费者角度来知道便利店的运营。

增强便利店的运营经验,完善自身的管理办法是便利店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土品牌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和水平与外资相比,皆有很大差距。

以7—11为例,在日本、等发展成熟的区域,7—11开展的服务五花八门,大有“只有顾客想不到,没有7—11做不到”的阵势。

据了解,在日本等便利店业态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便利店的竞争已经超越店址或营业时间这样的传统竞争要素,更多地集中于如何提升消费者服务上。

比如在这些区域的便利店中,除提供一般商品外,顾客还可以享受午餐、夜宵、交纳水电费、复印、租用雨伞等多项服务。

相比之下,资便利店在此类创新型服务方面则乏善可。

要是国的便利店也能提供那么好的服务,就不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了。

相反便利店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3我国便利店在今后的发展管理策略便利店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能贴近并满足消费者需要,因此是我国零售业态中较有发展潜力的一种。

如何让便利店在商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环境中更健康更稳定的发展是关键,就此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3.1进行连锁整合,形成规模优势外资便利店之所以一进人中国市场就能够形成攻城掠地的态势,主要是能够形成规模采购和规模销售所形成的良性循环机制。

而目前以单店经营为主的国便利店,则因为没有经济实力从事大规模采购、没有大规模的销售网络而制约了发展。

因此,摆脱门店经营的限制,通过各个分店对广告、信息、市场推广、统一配送、经营管理模式等资源的共享,进而降低流通费用和进货成本,才能最终通过规模实现利润的增长。

百式、百家便利店被联华和良友便利店收购,意味着便利店已进入“大鱼吃小鱼”的整合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