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

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

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
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是一种常见的学术活动,旨在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这种实习通常涉及野外观察、标本收集、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活动。

在进行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时,学生需遵循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1. 尊重自然和野生生物:野外实习需要尊重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不捕捉、伤害或扰乱野生动植物的生活。

2. 遵守法律法规: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保护区域的规定、野外活动的许可要求等。

3. 安全第一:野外实习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如天气变化、地形复杂等。

参与者应事先了解相关安全知识,佩戴适当的装备,并遵循导师或领队的指示。

4.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准确地记录观察、采样和实验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5. 尊重当地居民和文化:在野外实习中,要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保持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野外实习期间,你可以观察和研究不同类型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态特征、栖息地分布等。

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如何进行标本制备、进行数据分析和科研报告撰写等实践技能。

这将对你的学术发展和未来的专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记得在实习结束后,对野外环境进行垃圾分类和清理,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地质实习在许多专业学科中已经成为必修课程。

在进行野外地质实习时,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可以亲身体验地质勘探和实地调查的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野外地质实习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针对野外地质实习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进行野外地质实习之前,学校和相关机构应该对实习地点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首先要确保所选实习地点属于安全地带,没有发生过自然灾害或其他危险事件。

要对实习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实习地点的地质情况,才能合理安排实习路线和活动内容,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学校也应该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为实习团队提供基本的急救培训。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在实习前,学校和相关机构应该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要求实习团队成员必须参加并通过考核。

安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野外地质实习的安全常识、应急处理措施、自救互救技能等内容。

在野外地质实习期间,还应该安排专门的导师或组织人员负责安全指导,定期进行安全会议,及时了解实习团队的安全情况,提出安全管理建议。

三、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在野外地质实习中,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包括实习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协助,严格遵守实习路线和时间安排,禁止擅自行动和离队活动。

实习团队成员在野外活动时,应该严格遵守领队的指挥和要求,保持团结协作,不得擅自冒险。

对于野外地质实习中存在的一些特殊场景,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向实习团队成员做好解释和示范。

四、做好食宿安排野外地质实习通常需要在户外露营或者简陋的住宿条件下度过,学校和相关机构应该提前做好食宿安排,确保实习团队成员的生活条件和饮食卫生得到保障。

尤其是在野外露营期间,要避免野生动物的侵扰和传染病的传播。

实习团队成员在野外露营时,要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加强营地保护,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野外实习活动安全指南

野外实习活动安全指南

野外实习活动安全指南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野外实习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前往野外实习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危险因素。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和与前往过该地区的人交流来获取必要的信息。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确保大家对实习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最后,要准备必备的装备和药品,如防寒衣物、防晒用品、急救药品等,以确保在野外实习期间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安全出行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合理安排出行方式和路线对保障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避免选择破旧的车辆或者不熟悉的交通工具。

其次,要认真安排行程,参考多种资料和信息,选择相对安全的路线,避免走险、需横穿险情地带的道路。

同时,应预留充裕的时间,以应对意外情况下的延误。

三、合理饮食在野外实习活动期间,饮食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可靠的餐饮场所,避免在不卫生或不知名的小摊小贩处就餐。

其次,要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另外,饮食要注意清淡,尽量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负担。

四、个人安全在野外实习中,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接触危险物品和危险区域。

其次,要遵守实习活动的规定和要求,不随意脱离集体行动。

另外,如果参与较为危险的实习项目,如攀岩、潜水等,要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五、防范野生动物在野外实习活动中,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首先要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类和习性,避免接触具有攻击性的动物。

其次,要在野外活动期间妥善保管食物和垃圾,避免吸引动物的注意力。

另外,如果遇到野生动物,应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或逃跑,逐渐离开动物的活动范围,并向其他队员求助。

六、防晒防寒野外实习活动通常持续较长时间,而气候条件可能相对复杂多变。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实践课程,通过实地考察来加深对地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野外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野外地质实习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的建议:1. 提前做好实地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地考察前应该对目的地的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查。

了解目的地的安全导游线路和避险点等信息,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2. 开展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

在实地考察前,应该对所有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野外安全知识、自然灾害防范和急救等知识的培训。

加强学生对危险现象的辨别能力和自救能力的培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强化实地考察的安全监管和管理。

在实地考察中应该配备有资质的专业导游或者指导老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

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统一行动的纪律制度,确保学生遵守规定,不擅自离队和乱砸破坏地质景观。

4. 进行必要的安全设施建设。

针对野外地质实习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进行必要的安全设施建设。

在需要攀爬或者越过陡峭地形时,应该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者扶手,确保学生的安全。

5. 加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管理。

在进行野外地质实习时,应该提醒学生合理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护目镜、口罩、手套等。

要对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和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

6.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野外地质实习中常常会遭遇自然灾害,如地震、山火、洪水等。

为了提前发现和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应该加强对气象和地质条件的监测和预测。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要及时采取避难和救援措施,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7. 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

在野外地质实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突发状况,如意外受伤、疾病发作等。

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包括设置应急电话、储备应急医疗器材、明确救援人员和急救流程等,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学生建议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学生建议

一、前言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改进实习工作,提高实习效果,以下是我对地理野外实习的一些建议。

二、实习准备1. 实习前,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实习有充分的认识。

2. 学校应提前联系实习基地,确保实习基地的条件和设施符合实习要求。

同时,实习基地应提供必要的实习指导,如实习导师、实习路线、实习资料等。

3. 学生应提前了解实习地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信息,为实习做好准备。

4. 学生应提前准备实习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相机等。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内容应与课程设置相结合,确保实习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实习内容应包括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方面的考察。

2. 实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导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实习过程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实习小组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4. 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实习指导1. 实习导师应具备丰富的野外实习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2. 实习导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实习导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习导师应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实习进展,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五、实习条件1. 实习基地应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如住宿、餐饮、交通等。

2. 实习基地应提供必要的实习设备,如地图、指南针、相机等。

3. 实习基地应保证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 实习基地应提供实习期间的保险,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

新疆荒漠区生态学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新疆荒漠区生态学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新疆荒漠区生态学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1 实习前必须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特别是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

2 实习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人身安全。

野外活动中要防止毒蛇、山蚂蝗、毒蜂和野兽等的伤害,在险要的地段更要小心谨慎,不能下水游泳,晚上不能单独外出。

服从安排、严格遵守纪律是确保安全的前提。

3 同学要明确实习目的,始终把实习活动放在中心地λ,把好奇心集中于对植物世界的探索。

野外实习既新奇又艰苦,是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大好机会,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

实习期间应遵守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4 压制标本既费时间又较枯燥,但它是实习的中心工作之一,人人都必须参加,绝不可对这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和轻视态度。

压制标本看似简单,但要制作出高质量的标本,既要一丝不苟,又要掌握许多技巧,压制标本是植物学课程应掌握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5 讲文明、有礼貌。

发扬互助友爱、尊师爱生的精神;与实习地各单λ和兄弟院校搞好关系,时时处处体现新一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和素质。

6 遵守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章制度,爱护保护区的一草一木,不在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采集,不在竹木上刻画。

增强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由于野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野外地质实习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加强野外地质实习的安全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制定详细的实习安全计划:在实习开始前,实习组织者应该制定详细的实习安全计划,包括实习地点的风险评估、事故应急预案、实习人员的安全培训等内容。

计划中应明确实习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指导实习人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2. 租借或购买安全装备:实习组织者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防滑鞋、防毒面具等,确保实习人员在野外工作时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

对于一些危险区域,还应考虑购买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绳索、救生器材等。

3. 设定行为准则:实习组织者应设定行为准则,明确实习人员在野外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不离开团队、不私自行动、不随意触摸无知的石头等。

准则的目的是提高实习人员对危险行为的认识,并确保他们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4.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野外地质实习是团队合作的过程,实习人员应加强团队意识,互相帮助和协作。

在实习过程中,应建立起定期沟通的机制,及时了解实习人员的动态,并及时解决问题和处理危险情况。

5. 预防意外事故:实习组织者应尽可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检查实习装备的完好性,并在实习地点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实习人员注意到可能的危险。

6. 提供紧急救援培训:实习组织者应提供基本的紧急救援培训,包括急救、心肺复苏以及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实习人员在野外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了解基本的救援知识和技能能够为自己和同伴提供救助。

7. 核对实习人员信息:实习组织者在实习开始前应核对实习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联系方式、家庭联系人等,以方便在紧急情况下与实习人员联系。

8. 指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实习组织者应指派专人负责实习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包括协调实习人员的安全培训、装备管理、急救培训、应急预案等。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

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1. 制定详细的操作安全规程:针对野外地质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安全规程。

规定实习人员在野外工作前需参加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并且遵守安全操作要求。

实习人员在野外工作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意外发生。

2. 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工具:为了确保实习人员的安全,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工具,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滑鞋等。

应检查这些装备和工具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要求实习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装备和工具。

3.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安排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实习人员在野外工作时能够正确操作,并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

专业人员应具备紧急救护和逃生等相关知识,并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4.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安全演练,让实习人员熟悉紧急救护和逃生等应急措施,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

5. 加强野外实习地的安全管理:野外实习地应设立醒目的警示牌和安全标识,提醒实习人员注意安全。

应定期对实习地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修复破损或存在隐患的设施和设备。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地区,应立即采取措施限制实习人员的进入。

6.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野外地质实习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工作,而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引发疲劳,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

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实习人员过度疲劳,确保实习期间能够有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7. 提供心理辅导和保障措施:野外地质工作环境往往复杂且极具挑战性,容易给实习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

应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实习人员应对挑战和压力,并建立健全的保障措施,及时帮助实习人员解决问题和困难。

在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方面,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加强安全措施,提高实习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1.需要带的东西:学生证、身份证、日用品,长袖衣、长裤(各2件)、高帮鞋、拖鞋、宽沿草帽、双肩包、蚊香、上海硫磺皂、手电,刀具、风油精等药品、火柴。

2.“上海硫磺皂”(黄色的),好像是2块左右一块,超市里有卖的。

天热野营时带着它:徒步时把它涂在鞋、裤脚上防蚂蟥,睡觉前把它放在帐口防蛇;用它洗澡身上会留有淡淡的硫磺味道,也有一点点驱蚊的效果。

3.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存折,银行卡和各种证件;晚上不单独外出,不轻信陌生人。

少和同学聚餐喝酒。

4.爬山时不要将石头踩翻,伤及其他同学;迷路时尽量原路返回、岔路处做标记、以免迷失方向,沿着山沟下走、找公路村庄;不要个人单独行动。

5.远离草丛、灌木丛,防蜂、蛇、癞蛤蚂、毒虫(蜈蚣、毛毛虫、隐翅虫、跳蚤、蜱虫),遇到野兽如狼等,要冷静,不跑,可用光或火等。

在草丛中穿行时要注意“打草惊蛇”。

遇到马蜂追时不要跑,要就地卧倒,用衣服等盖住头部;或反方向跑。

淡氨水解蜂毒,没氨水,可用尿冲洗。

毛毛虫蛰伤,可先在放大镜下观察,一定要先使用胶带把红肿部位的“毛毛”粘掉,然后在患处涂擦3%氨水,伤口溃烂时用抗生素软膏涂抹;有全身症状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因为瘙痒用手去抓。

隐翅虫常常循灯光飞行,本身并不咬人,但如果虫体被压破碾碎,其体内似浓硫酸般的溶液就会释放出来,沾染皮肤后出现红斑、水疱、脓疮甚至糜烂,而且拍死它的手摸到哪毒液就带到哪,常伤及面部、男士的阴囊等地方,有的还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如果发现隐翅虫落在皮肤表面,不要直接拍打或用手捻碎虫体,可用嘴吹掉或甩掉,以防其酸性毒液沾染皮肤。

若虫体接触过皮肤,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吴太平主任还提醒市民,除了隐翅虫,与它同类的甲壳类小虫都应同样谨慎对待。

跳蚤:小心接触动物,涂风油精可防
如果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要惊慌,不能生拉硬拽,因为强行的拔蜱虫,它反而会叮的越来越紧。

正确的做法是将酒精滴到虫体上,然后轻轻拔出,或者拿烟头烫虫体,虫体可自行脱出,如果实在取不出,立刻到医院就诊。

户外活动最好穿上长袖衣裤,避免蜱虫叮咬。

应尽量避免到闷热潮湿发霉的地方活动,少到花草树木丛生的地方,尤其夜晚外出时更要注意,游玩时不要长时间坐在草地上树阴下歇脚乘凉,到野外最好穿长衣长裤。

当发现虫子停在身上时,应把虫子吹掉或拨落,不能直接用手捏死或用力拍打。

6.防蚂蟥和吸血虫,不要光脚进入水中。

过树丛,穿长衣长裤并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脚,以防旱蚂蟥爬入叮咬。

见蚂蟥已吸附在皮肤上,可用手轻拍,使其脱离皮肤;也可用食醋、酒、盐或清凉油涂抹在蚂蟥身上和吸附处,使其自然脱出。

不要强行拉扯,否则蚂蟥吸盘将断入皮内引起感染。

蚂蟥脱落后,伤口局部的流血与丘疹可自行消失,一般不会引起特殊的不良后果。

只需在伤口涂抹碘酒预防感染即可。

一旦被蚂蝗叮咬,在之后的处理中千万不要用创可贴,那样很容易坏伤口!
高度烈酒或者食盐洒在裤管、衣袖上防蚂蝗有效果。

经过蚂蝗出没的地区之前,能在脚踝部位裹上一些保鲜膜,可有效地预防蚂蝗咬伤。

房间的门口洒些盐,预防蚂蝗进屋。

7、在鞋子上面喷洒风油精,防蚊剂。

8.晚上睡觉前,门口点盘蚊香。

9.雷雨天不打伞:雷雨天外出,随身携带雨衣,雨伞及胶底鞋,尽量少带金属器物。

当在野外遇到雷雨时,要尽快寻找有利处所(如山洞、山丘土岗坡下、有金属顶的车辆)躲避,不要冒雨或穿着湿衣服与赤足继续野外作业,也不要在山脊或孤峰顶处走动,更不能在独立树、旗杆等下面避雨或停留,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地点,又感到情况比较严重时,应尽快就近找一处较低、电阻率较大的岩体上或比较干燥的地方蹲下,等雷电过后再走,随身携带的条状金属器械应平放,不能竖在地上,更不能拿在手中来回晃动。

如遇球雷(滚动的火球)时切莫乱跑,特别是在空旷平坦的地方,以免球雷顺着气流袭来。

野外驻地应选择装有避雷装置建筑或较周围建筑低的房子。

雷雨天,在室内也要注意防雷,打雷时,应拔掉电视机天线,关闭电源,也不要开收音机,尽量远离各种导线、电器设备,关闭门窗,以免穿堂风引入球雷。

不用手机、电脑。

10.不要在山区水库、河流、溪流中游泳。

11.湿热环境防中暑,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仁丹,正气水。

多喝水。

12.不吃野果、不喝生水。

没吃过的食品,先少量尝尝,无过敏反应时,喜欢吃,再适当多吃点。

13.在山谷停留时,注意观察溪水的水位变化,溪水水位上涨,尽早离开,或向高处去。

14.上山、下山不要过多负重,背双肩包,最好有个木棍当手杖,减轻膝盖负担。

15.防火:不要在林中、草地吸烟、点火。

16.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