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书林漫步》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美术 2.1书林漫步 教案

书林漫步一、学情分析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成长,但同时,这一阶段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教学可以采用“观察→探索→发现→实践应用”的教学思路进行授课。
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喜欢书籍的互相交换进行交流,来探究为什么这本书吸引了你,以此发现书籍装帧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而学习如何设计制作手工书。
教学难点:书籍装帧设计应该是信息整合思路下的封面、环衬、扉页、文字、风格等的集合体,是从整体到细节,从设计到制作的一种表现。
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书籍设计的相关知识,欣赏优秀手工书作品。
通过讲解和研究了解设计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知识的组织能力,尝试做一本自己喜欢的手工书。
作业形式可采取小组协作形式进行,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也可采取个人制作形式完成。
四、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展示法2、学法:观察法、比较法、体验法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幻灯片资料、教师教具展示。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书林漫步》年级八年级上册执教高连峰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课前准备安排学生课前了解教材内容提示学生关注美术现象,和有意识的收集美术作品交流与互动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见过哪些有意思的古籍?设计形态是怎样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作为知识的载体,古今中外的书籍形态万千。
第二单元第1课 《书林漫步》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生:简册、叶子、梵夹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第一组主讲同学上台,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详细讲解简册的结构特点、叶子的装订方式以及梵夹装的形式。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问。例如:简册是如何固定的?梵夹装有什么特别之处?)
每组讲解完后,其余组有一次机会提出问题。接下来由第二组同学讲解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第二组同学上台,用PPT展示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的特点和实例,详细说明每种形式的不同之处。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如:卷轴装为什么叫“卷轴”?经折装的折叠方式是什么?)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找一些独特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书籍进行欣赏和分析。下次再去书店的时候,可以用你的专业眼光关注一下书店里的书籍设计。
课后作业
(1)选择一本你喜欢的书籍,分析其装帧设计的特点,并尝试归类到我们今天学习的书籍设计形式中。
(2)搜集至少三本被誉为“世界最美的书”,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美在哪里,为何能够获得这一称号。
师生共同分析并总结,运用不同材质,欧洲早期的书籍装帧华丽,设计精美。造纸术的发明使书籍的材质从竹简和羊皮逐渐演变为纸张,大大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并为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接下来请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为我们介绍近现代的书籍设计。
第五组同学将讲解《乔叟著作集》、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德国包豪斯杂志设计这三类书籍设计。(第五组同学上台,展示并详细讲解每种设计的特点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如:《乔叟著作集》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俄罗斯构成主义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书籍设计的结构、概念与多种形式,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书籍设计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展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对书籍设计作品的分析,学会探究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地域的风格特点。
《书林漫步》教案

【精品教案系列】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二单元1《书林漫步》教案1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一天汇总学生做的PPT演示文件。
按照顺序排好,拷贝在电脑里。
做好PPT 文件,学生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比较独特的书籍。
教学过程:1、引导。
当你逛书店时,什么样的书会让你多看一眼甚至有买下的欲望呢?学生回答。
出版界有这样一句话:“读者买书,一看名,二看皮,三看内容。
”由此看来,书籍的装帧设计很重要。
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的书籍市通过怎样的历史变迁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式的呢?从下面的讲解中寻找答案吧。
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籍设计。
每组讲完后其他组有一次机会提出问题。
第一组主讲同学上台。
2、发展阶段。
教师倾听。
引导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
第三组讲完后,教师上台,感谢三组同学带给我们的中国古籍设计知识。
可以看出,中国古籍设计平实质朴。
同学们仔细看看,更多的设计变化体现在哪一方面?书籍材质和装帧形式这两方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国外的书籍设计与中国古籍设计有什么不同。
有请第四组同学。
师生分析后总结,运用材质不同,欧洲早期的书籍装帧华丽,设计精美。
造纸术的发明使书籍的材质由竹简和羊皮等逐渐演变为纸张,为普通民众享用文明传播带来契机,更为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接下来有请第五组和六组同学为我们介绍近现代的书籍设计。
第一组讲解简册、叶子、梵夹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
第二组讲解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
第三组讲解包背装、蝴蝶装、线装、书函及书盒这四类书籍设计形式。
初中美术_书林漫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书林漫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书林漫步》年级:八年级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作品。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以中国书籍的演变史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了解中国书籍的万千形态。
通过进一步学习让学生知道“世界最美的书”在哪里和外国书籍装帧也同样精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制作书籍,使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升入初中一年多,已接触不少欣赏课,对欣赏课不再陌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美术常识,在美术素养方面也有了一定高度。
他们热与动手善于创作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欣赏课时也具有高昂的兴趣。
效果分析这节课,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本节课是按照历史的顺序,主要讲解中国书籍演变中的各种形态,在教学中,为避免课堂教学趋于呆板,我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在讲授新课前,设置了两个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思考,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运用了视频展示,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教具示范、学生动手制作、连线测试、鼓励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整节课的流程非常流畅生动,对于本课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也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教。
教学反思回顾整堂课,我的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标,从课堂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创作评价、课堂总结几个环节教学。
在教学中我以最大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认识各类书籍的装帧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读书、爱书、藏书的情结,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让我惊喜,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这节课与我预期的课堂效果稍有偏差,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会奔着新课改的理念的方向继续努力!我更相信,在专家的科学指导和我们反复的实践中,我们一定会找到一条“带领学生快乐学习”的快乐之路!教材分析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初中美术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读书爱书的情结八上美术 书林漫步 教案

《书林漫步——封面设计》教案一、课型:设计应用二、课时:第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封面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重要性的认识;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书籍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设计出比较完整、个性的封面,提高设计应用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对书籍的喜爱,体验团体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美术字、图案、构图、色彩等构成设计作品。
五、教学难点:通过封面设计体现书籍内容,突出主题,并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六、课前准备:教具:PPT文件、书本;学具:最喜爱的课外书、彩色卡纸、图片材料、字体模板、剪刀、双面胶、铅笔、橡皮擦、勾线笔、色彩工具。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选一选、猜一猜问:这几本书让你挑选的话,你想先看哪本?内容会是什么?为什么?生讨论引导:怎么看出这些内容的?书还没被翻开,你是通过什么判断的?小结:封面设计的重要性:“不会说话的推销员”。
封面设计的任务:介绍书籍内容,吸引读者。
引出课题:书籍装帧的重要环节之《封面设计》(二)封面的组成:1、文字:师:请大家看看自己手中的课外书封面,都有哪些文字内容?从前封面说起。
生讨论归纳: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左上角或正下方)、其它。
出示课堂课任务:《四班哪些事儿》思考:它的前封面文字会是怎样的?师:封底文字?生讨论归纳:价格、条码(左下角)、其它(根据需要不同)。
师:借书或者挑选书时,最先看到的是封面的哪个部分?(图片)生:书脊师:那么书脊必须体现什么?生发言归纳: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示课堂任务:《四班那些事儿》空白封面师:会有哪些文字内容?生复习提示:这些文字,尤其是书名又可加以适当的文字设计,选择适当的字体样式使用。
2、图像:(1)前封面:(出示图片)猜猜几米的哪本书?怎么知道的?生讨论归纳:图像浓缩了该书的内容。
问:图像可以用哪些方法呈现?(出示封面图片)生讨论归纳:手绘、摄影、抽象、具象(2)封底:生观察各自带的课外书封底并发言归纳:前封面风格的延续,可与前封面相对应,或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第二单元第1课书林漫步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2.1 书林漫步(欣赏·评述)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了解中西方书籍的结构和书籍的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
会欣赏书籍设计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
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搜集,提高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
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书籍的结构设计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
2.难点:书籍设计的形式和方法分类。
四、教学反思。
初二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书林漫步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分享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一课书林漫步一、课题书林漫步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设计的变迁,认识书籍设计的不同形式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对比展示,以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3、情感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加爱惜书籍。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构书籍设计的变迁,认识书籍设计的形式和方法;2、难点:能正确认知书籍的设计形式和方法;四、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实物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
提问1:大家看看,这几本都是同一部作品,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老师小结:封面设计、装订、材质(封面和内页)都不一样是的,这就是书籍设计的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书籍设计的变迁,以及它们有哪些设计形式和方法。
(二)新课教学1、导入,了解中国书籍设计的变迁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书籍设计的变迁,老师请学生观察,从书籍外观、内部、装订办法、书籍材质找不同。
老师讲授:A、四大发明前,甲骨文,文字刻在兽骨龟甲上;铭文,文字刻在或者浇筑在青铜器、金器上;内容直接展示,造价高,能长期保存但不易携带;B、竹简,刻字或者毛笔书写在竹片上,用绳子穿在一起;阅读时需要铺开,造价较低,不易保存也不方便携带;C、叶子,有封面,封面有书名和图案;内部内容用笔书写在纸上;没用装订,阅读时一张一张分开;造价较低,不易保存但方便携带;2、引导学生分析剩下的书籍变迁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线装,老师做小结。
3、简略介绍国外书籍设计4、现代书籍设计结构展示实物展示:书封、腰封、封面、扉页、内容、书籍、封底...(三)巩固展示分组,每组完成一种书籍的设计构思,老师巡场指导。
完成后,组长上讲台讲解设计成果和思路,老师做正向点评。
(四)小结作业老师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作业是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个书籍的实物设计。
六、板书设计。
《书林漫步》示范教案

《书林漫步》教学方案教材解析本课主要展示和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
教材分三部分讲述,第一部分为中国的古籍设计,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书籍装帧设计形式和方法,体现了古代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过程。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的书籍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对其历史发展有一个基本了解。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走向世界的中国书籍设计,其书籍设计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更加丰富。
教学目标1.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2.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3.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封面书籍对于书籍来说的作用:1.保护书籍不受损坏;2.宣传介绍书籍内容;3.美化书籍吸引读者视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封面书籍的作用,为本课的学习打基础。
二、新授1. 课件出示几种中国古籍的设计类型,教师进行介绍:(1)简册中国古代用于书写的材料,多用竹或木制成,简是狭长竹木片。
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
在植物纤维纸流行以前,简册是主要的书写材料,至少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
(2)梵夹装西藏吐蕃时期古藏文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源于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古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佛教经典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书写在贝多树叶上。
(3)卷轴装书写后依轴而卷,成为“卷轴装”为了方便检索,有时在轴头上挂上一个写明书名和卷数的“签”。
(4)经折装(5)旋风装(6)蝴蝶装(7)包背装(8)线装【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多种中国古籍的设计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纸术的发明使书籍的材质由 《拜占庭圣 的发展,是
竹简和羊皮等逐渐演变为纸
经》这三类书 学生较清晰
张,为普通民众享用文明传播 籍设计形式。 的理顺书记
带来契机,更为书籍装帧设计
的变迁过
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第五组讲解 《乔叟著作
程。
接下来有请第五组和六组同学 集》、俄罗斯
为我们介绍近现代的书籍设
构成主义书籍
理清思路, 突出重点, 引导学生关 注书籍设计 的艺术价 值。说明书 籍设计美的 要素
我发现书籍设计不仅仅体现了 实用的价值,书籍设计的意义 更在于书籍设计艺术所创造的 美,这为书籍本身的价值增添 了永恒的意义。
那什么样的书才能是“世界最 美的书”呢?
为学生展示“世界最美的书” 的标准。
学生思考,回 答问题。
学生形成收 集与分析信 息的能力。
当你逛书店时,什么样的书会 学生回答
为学生接下
让你多看一眼甚至有买下的欲
来的讲解展
望呢?
示做引导,
出版界有这样一句话:“读者 买书,一看名,二看皮,三看
同时提出问 题。
内容。”由此看来,书籍的装 引 帧设计很重要。我们今天普遍
导 使用的书籍市通过怎样的历史 变迁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式的 呢?从下面的讲解中寻找答案 学生带着问题
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国 背装、蝴蝶 学生理解其
外的书籍设计与中国古籍设计 装、线装、书 他书籍设计
有什么不同。有请第四组同 函及书盒这四 形式。
发 学。
类书籍设计形
展 师生分析后总结,运用材质不 式。
阶 同,欧洲早期的书籍装帧华 丽,设计精美。
第四组主讲纸 莎草纸书、卷 教师小结串
段
轴羊皮书、 联书籍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 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 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教师在课前一天汇总学生做的 PPT 演示文件。按照顺序排 课前 好,拷贝在电脑里。 准备
做好 PPT 文 件,每人带一 本自己喜欢的 比较独特的书 籍。
计。
设计、德国包
豪斯杂志设计 这三类书籍设 计。
第六组讲解 《呐喊》《中 国记忆》这两 套书籍设计。
到此我真是收获很多:第一组 有我国最早的书籍形态—简 册。第二组有历史上应用最久 的书籍形态—卷轴装和到册页 的过度形态—旋风装和经折 装。第三组有包背装、蝴蝶装 和线装。第四组有呈卷轴形态 纸莎草纸书、卷轴羊皮书盒精 美华丽的《拜占庭圣经》。第 总 五组有风格明显的俄罗斯构成 主义书籍设计和德国包豪斯杂 结 志设计。第六组有我国现代书 评 籍设计开拓者和倡导者鲁迅的 《呐喊》和“世界最美的书” 价 《中国记忆》。
感谢三组同学带给我们的中国 古籍设计知识。可以看出,中 国古籍设计平实质朴。同学们 仔细看看,更多的设计变化体 现在哪一方面?
第二组讲解卷 轴装、经折 装、旋风装三 类书籍设计形 式。
料—整合资 料—展示成 果—回答提 问”这个过 程,得到较 深的理解,
书籍材质和装帧形式这两方 第三组讲解包 并可以帮助
吧。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 国的古籍设计。每组讲完后其 他组有一次机会提出问题。
听小组的讲解 分析。
第一组主讲同 学上台。
学生提问促 进学生思 考、检验小 组准备情 况。
册、叶子、梵 作,体验了 引导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 夹装三类书籍 “收集资
第三组讲完后,教师上台, 设计形式。 料—分析资
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第一课 书林漫步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 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 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 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下面做个活动,把你们手中的 书,放在相应的书籍设计形式
检验学生学 习的情况,
面前,看看是否真的理解了这 些设计形式。
教师看学生是否拜访正确。
课后可以查找一些独特的、具 拓 有艺术感染力的书籍进行欣 展 赏、分析。再去书店时候,也
可以用你的专业眼光关注一下 书店里的书籍设计。
教学反思:
引发他们继 续关注书籍 设计的兴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