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联合麻醉用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联合麻醉用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果评 定比较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两组 孕妇 各时段血压 和体 温无 明显 变化 ;两组孕妇 前后的心 率值 以及S B P 和DB P 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结论 在 无痛人工流产术 中联合应用 丙泊酚与舒 芬 太尼 于孕产妇麻 醉镇 痛 ,孕妇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好 ,对孕妇 的 自身机体功 能影响也较小 ,显著降低 了妊 娠不 良反应 的发 生 ,具有 广阔的 临床应 用前景 。
2 . 2 两 组 孕 妇 血 液 动 力 学 比 较
术后 两组孕 妇的心 率 ( HR)、收缩压 ( S BP )、舒 张 压 ( D B P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见表 1 。 表1 注射后两组H P 、S B P 、DB P 比较 ( Y  ̄s )
主要 方法 也从传 统 的药 物流产 向人 工流产术 转变 。有 效的
镇痛 和麻 醉是 人工流产 术 的重要 处理措施 。人 工流产 术 由 于给 孕产 妇带来 的创伤 性较 大 ,会 使其产 生强 烈恐惧 感 , 增加 生理 和心理 痛苦 。为 了有效 降低给孕 妇身体 带来 的创
2 结 果
的 丙 泊 酚 , 待 孕 妇 意 识 消 失 且 未 出现 麻 醉 用 药 的 副 反 应 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麻 醉药 物 的种 类 目前外科 手术 中得 到广泛 应用 的包 括 即实施 人工 流产 负压吸 引术 ,术 中若 孕妇 意识渐渐 恢复麻 新型 阿片受体 激动剂 :舒芬 太尼 、丙 泊酚 、芬太尼 等 ,均 醉用 药效 果渐渐变 弱可 追加 丙泊酚 ,但 需注 意 的是一定 要 是近 年来 日益 在 临床上推 广使 用的麻 醉药物 。各 类麻醉 药

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临床分析

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临床分析
a o t n we e 1 h a d t e a s s me to n sh t f c c . s l :T e e p rme t lg o p wa r e l f c ie i 2 b ri r , n h s e s n fa e t e i ef a y Re u t o c i s h x e i n a r u s ma k d y ef t n 3 e v
麻 醉与镇痛
219第1 第7 0年 月 8 2 1 卷 期
无痛 人工流产麻 醉 临床分析
何青 松 湖南 省 衡 阳市 祁东 县 妇幼 保 健 院 , 湖南 祁 东
4 10 2 60
【 要] 摘 目的 : 比探 讨 氨 酚羟 考酮 片 ( 勒 宁 ) 氯芬 待 复方 片 口服 给药 在 人 工 流产 ( 流 ) 对 泰 和 人 中的镇 痛 效 果 , 进 行 并
a a ei e etb t f x ed n n ctmio h na v r ecin h ni etdit s al i e,h ma e m u t n l s f c, u y o o ea daea np e d es rat sw e jce o m lpe s tes l ra o n, g C f oo e o n n c l
ta t n o u op tli a u r 0 0 t a u r 01 r rae 0 t c e ttefo fp o l ou trl h o e n t r ci fo rh s ia n J n a y2 1 oJ n a 2 weete td 8 oa c p h w o e pe v l na y c o s o o y 1 l i
21 9第8第7 0年 月 1 2 1 卷 期

全麻下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

全麻下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

全麻下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传统的人工流产与芬太尼异丙酚全身麻醉下人工流产的优缺点。

方法将自愿选择在芬太尼异丙酚全身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的450例。

非麻醉组350 例。

全身麻醉受术者先静脉推注芬太尼0.01~0.02 ug/kg,1~2 min 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5~2 mg/kg,必要时术中追加异丙酚0.5 mgkg。

观察手术时的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两组阴道流血量。

结果芬太尼异丙酚全身麻醉完全无痛率100%,人工流产发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

阴道流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现象。

【关键词】芬太尼;异丙酚;全身麻醉;人工流产近年来我院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要求人工流产术800例,年龄18~45岁,体质量40~70kg,妊娠8~12周,患者无人工流产禁忌证,按志愿分为麻醉组450例,非麻醉组3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及孕周均无差异显著性。

1.2方法麻醉组:患者入室取膀胱截石位,建立静脉通道,常规消毒、铺巾,静脉推注芬太尼0.01~0.02 μg/kg,1~2 min后推注异丙酚1.5~2 mg/kg ,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有肢体扭动时追加异丙酚20~40 mg,以维持手术需要。

非麻醉组,不用任何麻醉药,常规施术。

1.3观察项目与疗效判定麻醉组监测麻醉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并记录苏醒时间。

两组患者同时观察阴道出血量,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

显效:完全无痛;有效:轻度疼痛,有牵拉感,基本安静;无效:明显痛,大声呻吟。

2实验结果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u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1疼痛程度麻醉组与非麻醉组疼痛程度,麻醉组无疼痛率100%,而非麻醉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200例分析

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200例分析

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20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

方法 2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0.7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起效时间(P<0.01)、苏醒时间(P<0.05)、体动发生例数(P<0.01)、定向力恢复时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患者均顺利完成人流,治疗组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87%;治疗组术中体动3例,对照组有21例出现体动,均经对症用药后症状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安全性高、手术效果好,免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合理、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麻醉;无痛人流术;瑞芬太尼;异丙酚;人工流产是早孕终止妊娠的重要措施,是妇科门诊与病房常见的手术,人工流产术在无麻醉的情况下会使患者遭受很大痛苦,术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四肢末梢厥冷、面色苍白等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患者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全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药物积蓄,恢复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少,其镇静作用强,但其镇痛作用弱[1]。

瑞芬太尼又名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阿片类麻醉镇痛药[2],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但半衰期短,在体内被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代谢清除快。

目前单一用药尚不能满足无痛人流的要求,二者联合应用能消除各自的副作用,科学配伍,完善治疗,我们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2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施行了麻醉,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妊娠均<56天,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Ⅰ级,体重指数18~24 kg/m2;除外严重心肺疾患,有精神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听力障碍者。

治疗组100例,年龄17~44岁,平均26.8岁;对照组100例,年龄19~43岁,平均26.3岁;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孕龄、无显着差异。

无痛人流术300例临床分析

无痛人流术300例临床分析

无痛人流术30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下行妊娠小于等于70d 的无痛人流的效果。

方法观察并分析300例无痛人流(观察组)在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流血时间及不良反应与普通人流(对照组)的临床比较。

结果观察组宫口松弛良好,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

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药用于门诊人流手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有效地缓解了妇女对人流手术的惧怕心理,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异丙酚妊娠无痛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术是育龄妇女节育失败后采取的一种简便有效的常用补救手术,以往我国人流术几乎都是在无麻醉镇痛下进行的,但术中疼痛以及由于疼痛、恐惧等引发的人流综合征,给患者带来了身心巨大的伤害,由于痛苦致使患者不合作,也造成了妇产科工作人员的操作不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

因此,解除人流术中的疼痛及紧张恐惧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将麻醉镇痛技术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已逐渐推广使用。

我院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手术,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300例妊娠小于等于70d的无痛人流手术临床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300例自愿要求实施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8~45岁,体重38~70kg,孕6~l0w,术前作尿 HCG、盆腔 B 超等检查确诊,孕囊最小径线 9mm,最大径线 49mm,初产妇242例。

其中有人流史者127例,经产妇58例。

术前常规血常规、心电图、白带、尿酶标及盆腔 B 超。

均提示无明显感染,心肺功能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否认既往有慢性病变史。

选择同等条件下的早孕妇女300例作为对照组。

人流手术由技术熟练的妇产科医师实施,观察组由本院麻醉师负责麻醉监控协同完成。

1.2 方法观察组:术前禁食6h,先开放静脉,放置心电监护仪,备好氧气。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多年,由于手术简单,多不使用麻醉。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流术中部分病人疼痛较严重,不能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症。

我院门诊于2008年3月起,将异丙酚(disoprorl)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年龄21-40岁,平均25.6岁,体重42-72kg,妊娠6-10周,过去无心脏病史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300例,利多卡因组160例,非麻醉组260例。

三组孕妇年龄、孕次、孕周均无显著差异,手术在门诊人流室进行,由于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

1.2麻醉方法①异丙酚组:先建立静脉通路,待手术医师检查病人消毒铺巾后,经静脉注入异丙酚2.5mg/kg,于1-2分钟左右注射完毕,病人意识消失后即可手术,如手术时间长(超过6-8分钟),病人出现肢体活动,可追加50-70mg。

术前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心率(HP)、血氧饱和度(SPO2)值,静注异丙酚2分钟后监测上述项目变化值与麻醉前相比较。

②利多卡因组: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将小橡皮管(双腔管)插入宫腔达宫底,注入药物,然后缓慢退出,宫腔宫颈管注入2%利多卡因5-6ml,2分钟后开始手术。

③非麻醉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施术。

1.3清醒时间异丙酚组停止注药(6.65±1.92)min,呼之睁眼;(9.01±2.61)min,能正确回答问题;30-50min,可自行回家。

多利卡因组、非麻醉组病人术中、术后一直清醒。

1.4镇痛标准将镇痛效果分为三组:①Ⅰ级(显效):孕妇术中完全无痛,表情自如,安静。

②Ⅱ级(有效):孕妇术中仅轻度疼痛,牵拉感,基本安静。

③Ⅲ组(无效):孕妇感明显疼痛,不够安静或大声呻吟。

2 结果2.1镇痛效果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利多卡因局麻术,观察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同时与非麻醉组对比,结果见表1。

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观察

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观察

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讨论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治疗的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0例,分为两组,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为实验组,使用丙泊酚麻醉的为对照组。

结果: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氧气分压,清醒时间,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相比(P<0.05)。

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中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清醒时间,出血时间,提高氧分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人工流产手术是一种在避孕失败后实行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会造成患者剧烈的疼痛,造成患者恐惧,害怕等情绪[1,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人工流产中可以使用麻醉,从而达到无痛人流[3]。

使用静脉复合麻醉,麻醉效果较好,在缓解患者的疼痛的同时,促进手术顺利完成[4]。

本文中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治疗的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0例,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治疗的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0例,其中实验组:年龄均值(26.85±1.77)岁。

对照组:年龄均值(27.08±1.95)岁。

1.2方法选择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并进行吸氧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对照组中主要使用丙泊酚麻醉,使用每公斤体重2-2.5mg的麻醉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节剂量。

将静脉复合麻醉的患者应用在实验组中,对患者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

在麻醉时,主要通过静脉推注入0.5毫克的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2ug的舒芬太尼,每公斤体重2-2.5mg的麻醉剂量,在人工流产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增加舒芬太尼或者丙泊酚治疗,在手术后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时间持续1个小时。

人工流产术中临床麻醉效果分析与研究

人工流产术中临床麻醉效果分析与研究
( 6±1 4 2)r i 。 a n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9 例 人 _ 流产 者 ,年龄 1 . 0 丁 8~3 岁 、孕 周 5
6 周 ,所有 患 者符 合 美 国麻 醉医 师 协会 ( A ) I 、体 质 —9 AS 级 指数 l ~2 gm 条 件 ,无人 工流产史 及麻 醉 药品禁 忌 证 、心肺 8 4k /
抑 制3 ;头晕 3 ;恶心 呕 吐4 。 例 例 例
机分 为 三组 ,即 I ( 丙酚 麻醉 组 )、 l ( 丙酚加 芬 太尼 组 异 I 组 异 组 )、l组 ( 索前列 醇组 ),每组 3例 ,三 组患 者年龄 、孕 周 l I 米 0 及体重 等基 本资料 比较差 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0 5 . )。 0 1 研 究方法 :手术 前三 组患 者均予 以禁食 水4 左右 ,所有 . 2 ~6 h 患者 均开放 静脉通 路 ,鼻导 管 吸氧 ,进 行 生命体 征 的监测 。待 常 规 外 阴消毒铺 巾时 I 静脉 缓慢 推注 异丙 酚 1 /g Ⅱ 则 组 —2mg , 组 k 静 脉推 注芬太 尼 1 t k ,5mi 推注 异丙 酚 1 . mg g . gg n 5 ̄/ 后 ~1 / 、Ⅲ 5 k 组 则在患 者放 置米索 前列 醇2 A ,静脉 推注 芬太尼 1 a/g ~3h . g , 0/ k 然后 给予异 丙酚 1 gk 。在 三组患 者睫 毛反射 消失后 ,生命 体 . m /g 0 征平稳 时手术 开始 。 1 疗 效标 准 _ 3 1 . 镇痛 效 果标 准 :镇 痛 效果 标 准参 考疼 痛 的 分级 标 准 , 即0 .1 3 级 【:无 腹痛 、表 情 自然 、全 身 无 不 良反应 ,始 终 保 持 安 静合 2 ] 作 ; 1 :为 轻度 疼 痛 ,表 现 为 下 腹 隐 痛 或 坠 胀 ,微 汗或 不 出 级 汗 ,全 身不 良反应 轻 ,易 耐受 、能合 作 ;2 为 中度 疼痈 , F腹 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13T15:38:24.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周洁云[导读] 异丙酚因自身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常配伍一些镇痛药一起应用。

周洁云(如东县中医院江苏南通 226400)【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018-02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7-10周妇女2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其中对照组97例采取异丙酚麻醉;观察Ⅰ组98例采用异丙酚配伍氯胺酮麻醉;观察Ⅱ组98例在观察Ⅰ组基础上采用术前1h米索前列醇塞阴道进行麻醉。

三组均根据术中情况酌情追加异丙酚。

观察受术者镇痛效果、给药剂量、手术时间、受术者苏醒时间、自行离床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人流综合症例数。

结果观察组的受术者给药剂量、手术时间、受术者苏醒时间、自行离床时间、术中后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Ⅱ组好于观察Ⅰ组。

结论异丙酚与氯胺酮和米索前列醇分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较为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痛人流麻醉临床分析氯胺酮米索前列醇异丙酚异丙酚因自身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常配伍一些镇痛药一起应用。

我院对异丙酚、异丙酚与氯胺酮、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分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合理的异丙酚配方。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自愿要
求无痛人工流产的10周以内妊娠受术者293例,将受术者随机分为三组。

其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资料比较
注:组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

三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均无手术禁忌证,三组年龄、孕产次、孕龄、体重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术前进行常规禁饮食,观察Ⅱ组患者术前1h米索前列醇200μ g阴道给药。

所有患者入室后,面罩给氧2L/m i n,开放手背静脉,对照组静推异丙酚2m g/k g,观察Ⅰ组静推异丙酚1.5m g/k g、氯胺酮0.4m g/k g,观察Ⅱ组静推异丙酚1.5m g/k g、氯胺酮0.2m g/k g,3组推注速度均为100m g/60s。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可开始负压吸引宫腔,手术过程中视时间长短及患者的反应酌情追加异丙酚。

从静推开始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m i n)、完全清醒所需时间、手术时间、人流综合症例数。

同时记录异丙酚的总用量。

所有的操作均由熟练的妇产科医师来完成。

1.3判断标准
1.3.1镇痛标准
术中镇痛标准:优:受术者术中安静人睡,无呻吟及肢体扭动,术后无痛苦记忆;良:受术者术中基本安静,有呻吟及肢体扭动,术后无痛苦记忆;差:受术者术中痛感明显,太声呻吟及肢体扭动,术后有痛苦记忆。

术后镇痛效果分为三级:优,手术后无腹痛;良,手术后诉轻微腹痛,能够忍受;差,手术后腹痛难忍。

1.3.2其他判断标准
有手术时时间、苏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见参考文献[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17.0进行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及结论
2.1手术中麻醉剂、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
其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手术中麻醉剂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组间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明显显著性差异。

“#”表示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中的麻醉剂用量、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要好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中患者的异丙酚诱导量和异丙酚总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以及自行离床时间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Ⅱ组要好于观察Ⅰ组(P<0.05)。

2.2患者术前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其结果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术前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组间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明显显著性差异。

“#”表示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后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且观察Ⅱ组要好于观察Ⅰ组(P<0.05);人流综合症低于对照组(P<0.05),虽然观察Ⅱ组的不良反应要少于观察Ⅰ组,但观察组之间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已成为紧急避孕的趋势。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诱导平稳,体内无蓄积,毒性小,复苏迅速,醒后意识完全恢复且对手术无记忆等优点,但镇痛作用较弱,单独应用时剂量偏大,并且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与应用剂量呈正相关[2]。

有报道[3]小剂量氯胺酮的应用不会产生明显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反应。

异丙酚静脉麻醉本身没有松弛宫颈的作用[4],本研究在异丙酚与氯胺酮配伍的基础上采用米索前列醇松弛宫颈,三药合用后仍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不需维持剂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自行离床时间缩短,异丙酚用量减少,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因此,异丙酚与氯胺酮和米索前列醇分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较为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贾和庆.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比较[J].海峡药学,2007,19(8):86-88.
[2]麻莉,刘蕊,丁哓萍,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麻醉用于元痛人流[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241-1243.
[3]董迎春,汪小海.丙泊酚与氯胺酮、芬太尼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2):136-137.
[4]尹国武,李东红,杨永慧,等.异丙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7):645-6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