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民间剪纸的审美价值特征

民间剪纸的审美价值特征民间剪纸的技艺展现了独特的审美魅力。
剪纸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使人叹为观止。
在剪纸工艺中,不仅需要艺人娴熟的剪纸技巧,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剪纸艺人通过剪、折、刻等手法,将图案构图和纸张相结合,使线条和空间得到完美的呈现。
民间剪纸的技艺体现在剪纸的线条、纸张的质感和形态上,其纤巧灵动的线条勾勒出花鸟鱼虫和人物形象,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民间剪纸工艺还注重对纸材的精选和处理,不同的纸张材质质地、粗糙或光滑都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加之剪纸工艺人员的独到匠心,使得剪纸作品充满了古朴典雅的审美魅力。
民间剪纸的情感表达也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特征。
剪纸作品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更是艺人内心世界、审美情感和生活感悟的抒发。
在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到艺人用剪纸工艺创造出的寓意深刻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既有中国古代文学、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节日的主题形象,又有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人情世故的表达。
通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民间剪纸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共鸣,使人在欣赏剪纸作品时,能够感受到艺人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产生心灵的共鸣。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图案、技艺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生活情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特征。
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又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形式,其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在形式美感上,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相信在当今社会,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将能够使这一瑰宝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认可,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贵州民间剪纸简介,贵州剪纸欣赏

贵州民间剪纸简介,贵州剪纸欣赏话题:居家生活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贵州民间谁都知晓贵州苗族的衣衫上有五彩溢香的美丽贵州民间《苗族古歌》“迁徒”一段中唱道:“姑姑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
”可见剪花刺绣对于苗人贵州苗族贵州剪纸由于各地刺绣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有特点。
施洞型的剪纸确定外轮廊之后,在形体的内部破刀剪出随势而走的涡状线或齿状线。
而台拱型的剪纸则以镇扎眼成虚线状。
造型特征施洞剪纸为粗犷,而台拱剪纸更趋秀丽。
与西北剪纸造型一样,贵州苗族贵州侗族剪纸贵州侗族剪纸,一种剪纸文化,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贵州以台江为中心的侗族剪纸,主要用于刺绣花样,如鞋花、衣袖花、背带花、帽花等。
题材以花卉、鸟虫较常见,表现形式较侧重纹样轮廓,内部针刺,很少剪镂,给绣花者留下再创造的余地。
贵州以台江为中心的侗族剪纸,主要用于刺绣花样,如鞋花、衣袖花、背带花、帽花等。
题材以花卉、鸟虫较常见,表现形式较侧重纹样轮廓,内部针刺,很少剪镂,给绣花者留下再创造的余地。
贵州侗族剪纸操作流程1.印染纸张—传统中国剪纸艺人会使用刷子将纸张染成传统的中国红。
2.烫印—在染色后的宣纸干了后通常会出现皱折的情况。
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
3.制作模板—下面这个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的简单,使用铅笔将蝴蝶的轮廓勾勒出来。
4.烟熏模板—将刚才染色准备好的一张纸张取来,将其弄湿润,然后在下面压上模板。
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灯。
模板和没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会被煤油灯的烟所熏黑。
当纸张完全干燥了之后,将模板取下,然后就会留下煤油灯烟熏过的地方和没有熏到的被模板盖住的空白。
这就是剪纸的样板。
5.堆垛—将剪纸的样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纸的上面,大约可以有20张左右,然后将他们封在一起。
6.剪纸—中国的剪纸艺人通常会选择那种长柄短韧的锋利剪刀。
用其剪具有可见图形的那一张,这样其它的纸张都能同时剪好。
首先是剪里面的花纹,其次是剪外面的边线。
浅谈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的洗礼 , 在庆 阳人 民的手中化作各种精美
的剪纸艺术形 象。
有 一定 的装饰性效果。
其 四, 保 存 了民间传统 的哲 学观 念 ,
史文化都 在庆 阳地 区的民俗 文化 当中有 所体现 , 特别是庆 阳的剪纸 艺术蕴含 了大 量 的古文化的 图像 、 图腾 以及丰 富的传统
艺术形 态, 是我 国传统历史文化 的艺术化
最 高 的神 明 , 人们 认 为树 神 能够 庇 佑 万 物
其二, 剖面化 的艺术造 型美观 大方 ,
深入 内部 。剪纸 艺术家进 行剪纸 艺术创
作, 依 靠 的是 丰 富的想象力 , 是对 自己的 意念 、 想象 的一种表达。剪纸艺术不考虑
的生长 。 生命 树剪纸体 现 了 当地居 民对 树 神 的崇拜 。庆 阳地 区生命树 剪纸 以剪 纸艺术 家祁秀梅 和 彭粉 女 的剪纸最为 经
特征
其一 , 造 型变化 多样 , 夸 张性强 。变
形和夸张是剪纸 艺术 的一个鲜 明特色 , 而 庆 阳 民间剪纸艺术创 作者 能够抓住 事物 的造 型本质来进行形态 变化 , 对点 、 线、 面 等元 素进行 有序排列 , 表 现方式 自由, 不 受结构等 实际情况 的限制 , 运用夸张的手
典 。除 了生命树剪纸 , 荷花 、 牡丹 、 梅 兰竹 菊等也是剪纸艺术 中经常表现 的对象 , 甚 至萝 I 、、 白菜 等在庆 阳剪纸 人的手 中都能
襞 镦 唷研 完
浅谈庆 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口刘
摘
雷
要: 庆阳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 文环境 , 有 着丰 富的文化 资源 , 其 中剪纸 艺术闻名全 国。庆 阳的老老 少少都会剪纸 , 喜爱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特点和风格概括如下:一、形式美剪纸兼具写意与造型美,其构图结构清晰,线条流畅、协调,层次分明。
同时它对空间的利用非常巧妙,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层次感和轻重感,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
二、色彩简单剪纸艺术往往是黑白两色,几乎不会用到太多的颜色,也没有色调、光影之分。
然而正是由于其简约的用色,更能鲜明地突显出剪纸的线条美和造型美。
三、寓意深厚剪纸艺术重视意境的创造和表现,往往意味深长,寓意深厚,可以表现出人间万物、烁丽多彩的生活和物(式)象(样)。
四、灵动自然剪纸艺术材料简朴,但纸张质地和弹性对它的成败至关重要。
艺术家们在剪纸创作中,不用画线稿,凭借自如的手法,将人物、动物、花鸟生动地刻画出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五、民族文化传统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的民族特色。
剪纸艺术可以通过创作,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在剪纸艺术创作中,设计师们没有过多的色彩,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复杂的线条,但每一副作品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直流传至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学习、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也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其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颇具魅力,倍受青睐。
六、具有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颜色、形状、纹样、趣味十分丰富多彩。
它采用的是纸为材料,采用手工剪刻的方式进行创作。
这些都保留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七、传承现代艺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剪纸艺术不断融合现代艺术,以创新的方式传承下去。
更多的设计师尝试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当代美学相结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意念和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作品通过不断地更新和发扬光大,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八、涵盖广泛领域由于剪纸艺术本身就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因此不仅在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很多文化活动等传统民间文化方面会用到。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剪纸艺术是指用剪刀、刀具等工具,在纸张上剪出各种图案、文字,经过折叠、糊贴等工艺,形成美妙的艺术形象。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图案和造型丰富多彩、技巧精湛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文艺表演和生活装饰中,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艺术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点:一、简约明快剪纸艺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的精简、简约和明快,剪纸作品的形象线条明确、简明扼要,不做多余的描绘,但又能表现出华美、精美与流畅。
由于纸张具有轻便、便于保存的特点,剪纸作品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其实质特色在于艺术家们把一件事物抽象化,在画面上只表现出重要的特征和形态,既饱含了生活情趣,又彰显了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
剪纸艺术所蕴含的简约和明快的特点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造型多样剪纸艺术具有丰富的造型表现力,其形式多样、主题广泛。
其图案依照被剪的颜色和造型的多样而各具特色,具有自身的内涵意义。
剪纸艺术多以自然景观、动物花草、生肖图案、抽象图形等为主题。
剪纸家们利用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志向,既有创造出自己主题风格的,也有演变成传承的,几乎有无数种形式。
三、艺术性强剪纸艺术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辐射面极广。
在创作中,艺术家们不断探索、突破,削减岁月,挽歌过去,寻找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独特、新颖、富有张力的形式构象。
艺术家们通过笔端与剪刀,熔炉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彰显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心灵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剪纸艺术能够让人们欣赏到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不断触动人们的情感和理性,达到感悟和启迪的艺术效果。
四、民族性浓郁中国剪纸艺术与中华民族的多种文化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绵延。
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剪纸艺术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断吸取多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在文化上深层次的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论述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

论述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
民间工艺设计是指在民间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手工艺品设计。
它体现了特定地域、特定群体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以下是民间工艺设计的几个常见的审美特征:
1. 自然主题:民间工艺设计常以自然为主题,表现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喜爱。
例如,以花草、动物、山水等自然元素为图案或装饰,展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2. 生动活泼:民间工艺设计注重表现生活的欢乐和活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符合人们对快乐和幸福的向往。
例如,中国剪纸、彩绘脸谱等作品常常充满活力和动感。
3. 寓意象征:民间工艺设计常以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通过具象的图案和符号,传达出特定的寓意和祝福。
例如,中国的福字、龙凤等设计,常被用于表达祝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4. 手工技艺:民间工艺设计通常注重手工技艺的精湛和传承。
手工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和纹理展现了作者的技术和灵感,给作品带来独特的质感和韵味。
5. 色彩运用:民间工艺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丰富多样,常以明亮鲜艳的颜色为主,形成鲜明对比和丰富的层次。
同时,也会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选择特定的色彩搭配,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文化意义。
6. 对称与平衡:民间工艺设计中常以对称、平衡的形式组织图案和布局,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觉。
这符合人们对平衡和秩序的追求,也反映了民间文化中的审美取向。
总之,民间工艺设计具有自然主题、生动活泼、寓意象征、手工技艺、色彩运用以及对称与平衡等审美特征。
这些特征体现了民间工艺设计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也是其与其他设计形式的区别之处。
剪纸

三大流派:山东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
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山东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
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
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
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
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
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
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
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安徽民间剪纸:安徽的民间剪纸较早地形成了行业性的艺人队伍,以其艺术商业的雏形状态替代了民众普遍的审美创造。
但是,我向来以为匠人型剪纸作品的民间与否主要在于所面向服务的对象。
如果是基于劳动者集体审美意识的普遍水准,又依附于民间美术的范畴。
反之如果已在迎合贵族阶层的闲情逸趣而卖弄绝技的工艺之作,则是与皇宫中雇佣的御用匠人雕龙刻凤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没什么两样。
安徽的“花匠”多属于前者,而阜阳的程建礼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程建礼从小喜欢剪花,并跟祖母勤学,灵性极好,起初为村人义务剪花,后来把技艺作为谋生手段,挑起花担周游江湖,练出一身好手艺,口中唱着花歌,手中剪着妇女们点的花样。
对于他来说,已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经营构图,达到胸有成竹才开始动手。
草根审美——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的 想 象 力 , 总是 让 人 感 叹 ,引 人 深 思 ,是 草 根 审 美的 典 型 体 现 。
【 关键 词 】剪纸 ;农耕文 明;民俗 ;草根审 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国度之一,在这块 富饶 、美丽 的土地 上,农耕 文明发达 得较早也较 为成熟 。以村 落为单位 、以
宗 族 为 网络 、聚 居 生 活 、从 事 农 业 生 产 ,这 是 延 续 了几 千 年 的 中 国农 村 最 基 本 的生 存 模 式 。这 种 超 稳 定 的 社 会 结 构 和 由 此产 生 的文 化 结 构 在 这 块 神 奇 的 土 地 上 滋 养 出 了丰 富 多 彩 的 民 间文 化 。在 漫 长 的 演 变 过 程 中,民俗 文化 与 民 间艺 术 相 交 相 融 、 辅相 相
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 的阿斯塔那北朝古墓
中发现 的六幅对称的对猴 、对鹿 、对蝶和同样对称的几何 匿
团 花 剪纸 。折叠 剪纸 方 法 剪 成 的 ,以 圆形 、菱 形 、三 角形 等
不 开 太 阳运 行 的 主导 作 用 , 一 点是 早 就被 人 们 所认 识 到 的 。 这
一
、
火焰般 的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石启蓉
【关键词】民间剪纸剪纸艺术风格特征造型艺术色彩装饰
【指导பைடு நூலகம்师】陈义德甘学明
【专业】美术学
【正文】
民间剪纸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和丰官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又是传统艺术之一,集中体现民间艺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来自其自身的形式创造,是我国民族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世代创作,积累而成的文化精品。剪纸在发展过程中把人类最原本的思维意识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变成可观的作品。体现我国民间意识的造型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中国劳动人民最淳朴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魄,较之所谓“正统艺术”更纯正的保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本源。
三、民间剪纸的流派
中国传统剪纸分布地域很广,从江南水乡到长白山麓:从渤海之滨到河西走廊,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风情和地方特色。可以把我国剪纸归纳为北方和南方两大派。北方剪纸浑厚、粗矿、天真质朴:南方剪纸灵巧、柔美、严谨、纤细。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厍: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一语道破了南北剪纸的风格和特点。北方剪纸民俗气息浓郁,率性简徒,南方剪纸讲究线条,构图复杂。大体而言剪纸有“粗”与“细”两种不同的风格。浑厚者能在粗犷中见天真:玲珑者能在精面中匠心。两者互为映衬,斑蠊多姿。
一、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
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朴实生动,取材广泛,表现夸张,以独特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頑强的生命力,像一朵绚丽多姿的花朵,装点着居室环境,美化着生活,用一种亲切,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者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自然界中发现美的活动。他们利用多种物质材料制作成各种装饰品来美化自己,并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了镂空和透雕的美,他们在石头,贝壳上穿孔打眼,做成项链。可见人们当时也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牙,骨,陶器上也可以看出这种雕楼的美。
在北方剪纸艺人看来,最重要的并不是像不像的问题,而是一定要有趣。剪纸巧手会在鱼身上配莲花,剪老猫回在猫肚子里配下老鼠,剪二龙戏珠十回用谐音剪上一只活的蜘蛛,剪公鸡磁巴,人的衣角时随手或许就成了一朵花,一只雀儿。
2、精巧秀雅的南方剪纸
应该说,人们对北方剪纸的熟悉程度远远多于南方剪纸。北方剪纸大多豪放、粗犷,能够寻觅远古阁腾参拜的踪影,而南方剪纸则大多与日常生活紫密相关,故而显得精细婉约,所以有“北犷南秀”之说。南方剪纸又可分为以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广东、广西、福建为代表的南部地区两大部6其中广东潲洲、江苏南京、扬州和浙江的乐淸是南方细密剪纸风格的典型代表。南方剪纸注重写实,风格秀丽菜美、明快、玲號别透,镂金彩绘工艺性较强。
在造纸术和纸张出现之前,镂空还曾在皮革,树叶,绢等物质上出现。金箔制品的出现对剪纸技术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张出现后,促使了“剪纸”的铤生,并以其廉价性使剪纸得以普及发展,迅速进入了千家万户。
唐宋时代的民俗剪纸制品除用作画饰,灯花外,还有丧葬用剪纸制品等,可见使用之广泛。宋代我国造纸成熟期,品种繁多,纸业兴旺促进了剪纸的发展。出现了剪纸艺人街头竞技表演和专门经营剪纸花样的店铺。元代在浙江一带出现了一种巨型龙灯船,将数百个神话,戏曲任务的典纸装饰在巨大的龙船上,这是应用剪纸的进一步发展。明代出现了折扇剪纸。1965年在江苏江阴长汗出土了一件明代(1515年)的折扇。在折扇的两层锦纸中夹若梅鹃报春阁案的剪纸阁#清代是剪纸的鼎盛时期,不仅民间剪纸繁华似锦,而且剪纸也正式进入了盥宫,如故宫的坤宁宮洞里,皇帝的接宫里,甚至生曰礼物上都有剪纸出现。
1、荣放朴拙的北方剪纸
北方剪纸具有浑厚、天真、朴实、豪放的特点,主题鲜明、突出色块对比强烈,取舍大胆,善于抓住动态特征进行夸张,突出运动线的表现是北方剪纸的基本特点。如山西剪纸《织布》,动态鲜明,繁杂的织机被大胆地省略,概括而简练,山西的戏曲人物剪纸,多受皮影造型影响,而部刻画以线为主,在黑白块厢的衬托下非常动人。山东滨洲剪纸《关公》突出了关公的大刀和马地组成的斜线,虽然任务并未过多刻画,而关公勇往直前的神态却能跃然纸上。
二、民间剪纸的风格特征
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木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作为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与各地风俗习惯密切相关结合,蕴涵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木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岁时令为例,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貼剪纸,贝加绚面引人。三月淸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每”,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节,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塞智芝。九月九曰重阳节,剪刻重阳旗,禽示步步登高。十月一曰寒农节,普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样式,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
新中国成立以来,剪纸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各地的民间艺术研究团体和剪纸厂相继成立。一代代剪纸新人也相继涌现出来,剪纸队伍不断扩大。中国剪纸是我们引以自衮的民族传统艺术。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道理的。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若我过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我们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的陪衬,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祖祖辈荦都在谱写者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再从红白喜来看。结婚时大门两边要貼上大红双喜字,晋南一带还要在陪送的嫁妆上用《鱼儿扑莲》、《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要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送联仪仗的纸幡、摇钱树、金山银山、轿车大马,都是用剪纸刻糊制的。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想珍珠雜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者每个人的心灵,伴随者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恒久不变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