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

合集下载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原理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原理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原理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在无线通信的收/发信机模拟前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原理是,通过对信号进行放大或衰减,以满足不同的信号处理需求。

VGA通常用于补偿射频模块和中频模块的增益衰减,将输出信号放大到
A/D转换器需要的幅度。

此外,VGA还通过AGC环路改变接收机的增益,调整各级信号动态范围,稳定输出信号功率。

在VGA电路中,有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包括IIP3和THD。

由于VGA的输出信号幅度很大,因此这两个指标尤其重要。

此外,为了实现宽增益范围调节,同时保持不同增益输入功率下恒定的输出建立时间,VGA的增益与控制电压需要成dB线性关系。

VGA增益步长越小越精确,对ADC的要求也越低。

数字控制的VGA电路提供了30 dB的增益控制范围,使用7 b精确控制增益大小,具有较小的面积和功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设计

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设计

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设计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设计设计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的步骤如下:1. 确定需求:首先确定所需的增益范围和输入信号的类型。

根据应用需求决定电路的放大倍数。

2. 选择放大器芯片: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放大器芯片。

考虑芯片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以及供电电压和功耗等因素。

3. 设计反馈网络:放大器通常采用反馈网络来控制增益。

根据所选芯片的规格书,设计反馈网络的参数,包括电阻和电容等元件的数值。

4. 确定电源供电:根据芯片的供电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电流。

确保电源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放大器的工作需求。

5. 进行仿真和优化:使用电路仿真软件,仿真整个电路的性能。

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电路参数以改善性能,如增益平坦度、频率响应等。

6. 绘制电路图:根据电路设计,使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出完整的电路图。

确保电路图的正确性和可读性。

7. 原理图布局:将电路图中的元件进行布局,包括安放芯片、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

合理布局可以减小信号干扰和噪音,提高电路性能。

8. 选择元器件:根据电路设计,选择适合的电容、电阻、电感等元件。

考虑元件的品质、价格和供货情况等因素。

9. 组装和调试:将所选元件安装到电路板上,进行电路的组装。

然后进行电路的初步调试,检查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10. 最终测试:完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后,进行最终测试。

测试电路的增益范围、频率响应、失真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1. 优化和改进:根据最终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能需要调整元件参数、更换芯片或进行其他改进措施。

12. 文档和记录:在设计过程中,及时记录设计思路、仿真结果、调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编写详细的设计文档,以备将来参考和复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设计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路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并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

AD8370应用指南( 可变增益放大器)

AD8370应用指南( 可变增益放大器)

AD8370是美国AD公司推出的一种低成本、数字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它具有高IP3和低噪声系数以及优良的失真性能和较宽的带宽,可以广泛应用于差分ADC驱动器、IF采样接收器、射频/中频放大中间级、SAW滤波器接口、单端差动转换器中。

文章介绍了AD8370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设计方法。

关键词:AD8370;数字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1 概述AD8370是美国AD(ANALOG DEVICES INC)公司推出的一种低成本、数字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它具有高IP3和低噪声系数。

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失真性能和较宽的带宽,所以特别适合作为现代接收器设计中的增益控制器件应用。

图1是AD8370的原理框图。

在宽输入动态范围应用中,AD8370可提供两种输入范围,分别对应于高增益模式和低增益模式。

它内部的一个7位衰减器在提供28dB的衰减范围时,分辨率高于2dB,而在22dB的衰减范围时,分辨率高于1dB。

AD8370的输入增益选择范围为17dB,可输出低失真的高电平。

AD8370可通过在PWUP引脚上输入合适的逻辑电平来上电或者断电。

当关闭电源时,AD8370的消耗电流小于5mA,并可提供优良的输入输出隔离。

AD8370采用ADI 高速XFCB方法,因而可在宽带情况下提供高频率和低失真特性,其典型静态电流为78mA。

AD8370可变增益放大采用的是密集的16脚TSSOP封装,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

其主要特点如下:●差动输入为200Ω;●差动输出为100Ω;●噪声系数为7dB(最大增益时);●频带宽度可从低频到700MHz(-3dB);●具有40dB的精确增益范围;●带有串行7位接口;●可通过管脚编程低、高增益,其中低增益范围为-11~17dB,高增益范围为+6~34dB;●输入动态范围很宽;●单电源可低至3V。

AD8370可应用于差动ADC驱动器、IF采样接收器、射频/中频放大中间级、SAW滤波器接口以及单端差动转换等领域。

第十一章可变增益放大器优品ppt

第十一章可变增益放大器优品ppt

改变偏置电流 I EE可以线性地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放大器的线性性能分析 输出电压为 vo(i1i2)R CIEER Cth2k qTvin Vin 26mV时,输出与输入间才呈线性关系 RC
Vcc i1 i2
RC
描述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主要的指标
增益1dB压缩点 Pin 1dB
三阶互调失真比 IM 3
典型芯片 AD8367—— 可变衰减器+固定增益放大器
输入
9级5dB步进衰减电阻梯形网络
gm 单元
高斯内插器
AD8367
输出电压为
q
RC
vo(i1i2)R CR C (IQis)th2kTV c
Q1
控制电压 V c 大小可改变增益 VC
电路优点:输出与信号电流成正比,无失真
Vcc i1 i2
RC Q2 VO
(IQ + is)
实际电路
VC
Vcc RC Q1
VO
Q3
RC
信号电压 v i n
Q2
通过 Q 3
信号电流 is Vin Q 3 的伏安特性有非线性
可变增益放大器
1. PIN二极管作为衰减器
PN
普通二极管
PIN
PIN二极管
夹有一层 本征半导体
PIN型二极管 特点
R( )
频率很高时(几十MHz以上)失去整流作用 受偏置电压(电流)控制的可变电阻
1K
受偏置电压(电流)控制的开关
600
200
PIN二极管的电阻特性
10
50 100 I正向 A
用PIN二极管构成可变增益放大器
输出
Q7 Ic2
前置中放特点:
二极管 Q1,Q2 Q3,Q4,Q5 镜像电流源

50—500MHz可变增益放大器

50—500MHz可变增益放大器
科 学 时代
21・ 0 0 5⑦
5 —5 0 0 0 MHz可变增 益 放 大器
彭雪松 杨 文胜 张 小红
( 南京 电子 器件研 究所
【 摘 要】 绍了 介 一种 高增益大动 态范围的 可变增益放 大
江 苏南京
20 1 ) 10 6
3 滤波器 模块 : )
滤 波器模 块 的功能 是 滤除工 作频 带范 围之 外 的杂波 . 高信 提  ̄ ( A , 大器受信号 的控 制 , 不 同功率 的输入 信号放 大 - VG )放 将 具体 指标 为 : 内插损 < d 带 内平 坦度 < d ; 带 2 B; l B 带外 抑制 为 一 定功 率 电 平 , 主要 特 点 是 高 增 益 、 益 平 坦 度 好 、 态 噪 比 , 其 增 动

一q, _
辆 “ 托f , d B
‘ i d B )
,o

… ~ ~j




益 要求 . 衡器 补偿 增益 平坦 度 , 波器 减 小带 外增 益 . 均 滤 提高 可 变 童 一 一 、 增 益放大器 的信 噪比。 2 2电路 设计 . 22 1 G . . A设计 指标 V 1 输 入 信 号 动 态 范 围 :8 d m ~ 5 B 2 工 作 频 带 范 ) 一5B + d m;) 图 4均衡器 的优化 结果 图 围 :0 5 0 z 3 控 制 动 态 : 9 d ;) 益 线 性 度 :优 于 5 ~ 0 MH ;)  ̄ > 0 B4 增 3解 决 的关 键 技 术 . 1 %;) 5 5 控制 电压 范 围 : 0—1V 6 控 制 电压 起 控时 间 : 3 0 s 0 ;) <  ̄ 0 n; 综合考 虑 V GA设 计指 标要 求 ,电路 设计 中必须解 决 以下几 7 增 益 :0 d 8 增益平 坦度 :25 B ) 9 ±3 B;) < .d 。 个技术 关键 : 2 2 2单元 电路指标 分配 .. 1 f 两级 可 变增 益模 块 的连接 ;. . b 温度 稳定 性补 偿 ; . 益线 c增 根 据 V A 的总体 设计 指标 , 总增益 要 求 为设 计 主线 , G 以 为各 性度补偿 。 单 元 电路 分配 指标如 下 : 4研 制 结果 . 1可 变增益模 块 : 】 1 输 入 信 号 动 态 范 围 :8 d m ~+ d m;) 作 频 带 范 ) 一5 B 5B 2 工 由于使 用 二级 可 变增 益 模块 并 且并 联 使 用 。 因此设 计 指 标 围 :0 5 0 H ;) 制 动 态 : 4 B 4 增 益 线 性 度 :优 于 5 ~ 0 M z3 控 ≥9 d ;) 为 :工 作 频 率 范 围 :0— 0 MH ;增 益 变 化 范 围 :3 d 5 50 z 一 0 B~ 1 %;) 0 5 控制 电压 范围 : 0 ;) 制 电压 起控 时 间: 0 n ; 0~1V 6 控  ̄2 0 s + 7 B。 1d 一级可 变 增益模 块动 态范 围为 4 d . 5 B 两级 为 9 d ; 0 B 响应 7 增益 :0± d 8 增益平 坦度 : 1 d 。 ) 9 2 B;) < . B 5 时间 : 0 n 不 i 益平 坦度 : . B;  ̄2 0 s 增 05 增益线 性度 : 于 5 。 d 优 % 5小 结 . 2 电压转 换 网络 : ) 5 —5 0 z可 变增益 放大 器采 用 混合 集成 结构 ,体积 小 、 0 0 MH 电压 转换 网络 的功能 是 ,将 0 0 —1V的控制 电压 转换 为可 变 重量轻. 一致 性 好 , 稳定 可 靠 , 电性 能优 良 , 扩展 为 多通 道可 变 可 增益模块工作在 一 8 B一+ 7 B动态范围的电压 ,对应设计指 2d 1d 增 益放大 器 。 标为: 工作 带宽 : 3 MH ; 迟时 间 : 0 n 。 >  ̄ 0 z延  ̄2 0 s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研究笔记

可变增益放大器VGA研究笔记
12
Performance summary of the proposed VGA
13
Proposed exponential function generator
It consists of a voltage-to-current converter (VIC), a linear current
减网络,构成VGA。
9
模拟和数字信号控制的比较

In general, digitally controlled VGAs use binary weighted arrays of resistors for gain variations and analog VGAs adopt a variable transconductance to control the gain. For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requiring a power control range larger than 80dB, the VGA with continuously variable gains is preferred because it avoids signal phase discontinuity that is expected to cause problems, and it reduces the large number of control bits required with digitally controlled VGAs.
15
Linear current multiplier
I(T)是PATA电流,由于M1、M2与M3、M4的栅
极电压对应相等,则有(其中Itot是常数电流):

50~500MHz可变增益放大器

50~500MHz可变增益放大器

50~500MHz可变增益放大器【摘要】介绍了一种高增益大动态范围的可变增益放大器(VGA),放大器受信号的控制,将不同功率的输入信号放大为一定功率电平,其主要特点是高增益、增益平坦度好、动态范围大、增益线性度好。

【关键词】高增益;可变增益;放大器1.引言在雷达接收机中,由于接收的信号功率动态范围大,所以需要自动增益控制系统(AGC)完成以下的功能:将小信号放大为一定功率电平,防止由于强信号引起的接收机过载;补偿接收机总增益的不稳定,而AGC的核心就是可变增益放大器(VGA)。

2.原理简介和设计2.1原理简介作为AGC的核心,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单调地随外加控制电压地变化而变化,其增益与控制电压的关系如下图:图1 VGA控制电压与增益关系原理图基于增益、增益线性度、增益平坦度等技术指标的考虑,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电原理框图如下:图2 VGA原理框图可变增益放大器是线性放大器,框图中VGA的各级模块均工作在线性区,放大器、衰减器和可变增益模块合理配置达到增益要求,均衡器补偿增益平坦度,滤波器减小带外增益,提高可变增益放大器的信噪比。

2. 2 电路设计2. 2. 1 VGA设计指标1) 输入信号动态范围:-85dBm~+5dBm;2) 工作频带范围:50~500MHz;3) 控制动态:≥90dB;4) 增益线性度:优于15%;5) 控制电压范围:0~10V;6) 控制电压起控时间:≤300ns; 7) 增益:90±3dB;8) 增益平坦度:20dB(>700MHz时)。

3)放大器模块与衰减器模块:放大器模块和衰减器模块需要合理配置,保证VGA各级模块在全动态范围内均工作在线性区.VGA总增益与各级模块增益关系如下:GVGA=GT-LB-LF+(GAMP-LATT)式中GVGA是VGA总增益,GT是可变增益模块的最大增益,LB是均衡器的插入损耗,LF是滤波器的插入损耗,GAMP是所有放大器模块总增益,LATT是衰减器模块的总衰减量,因此放大器模块与衰减器模块总增益(GAMP-LATT)是73dB;增益平坦度:2dB。

双通道变增益仪用放大器INA2128及应用

双通道变增益仪用放大器INA2128及应用

器件应用双通道变增益仪用放大器INA2128及应用重庆大学(630044) 马祖军 阎春平 刘 飞 鄢 萍 但 斌 摘 要 文章介绍了高精度、小功率、双通道、可变增益仪用放大器IN A2128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关键词 仪用放大器 双通道 可变增益INA2128是美国Burr Br oun公司生产的一种小功率通用仪器放大器,具有优异的精度和很宽的带宽,非常适用于工业测量和控制、测试和测量设备、电池供电系统及医疗和科学仪器。

1 结构与性能1.1 INA2128的结构INA2128的功能方框图如图1所示。

IN A2128采用塑料DIP封装,共16个引脚,各引脚说明如下:脚1、16(V-IN-)为负信号输入端;脚2、15(V+IN-)为正信号输入端;脚3、4、13、14(R G-)为外部电阻接线端;脚5、12(Ref-)为参考端;脚6、7、10、11(Vo-)为信号输出端;脚8(V-)为-2.25V到-18V电源电压的输入端;脚9(V+)为+2.25V到+18V电源电压的输入端。

1.2 INA2128的性能INA2128为双通道可变增益仪用放大器,能在-40~+125 温度范围内工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最大失调电压50 V,最大漂移0.5 V/ ,最大输入偏流5nA,最小共模抑制比120dB,静态电流低达700nA。

INA2128具有如下性能特点:(1)放大器的增益由脚3、4(或13、14)的外接电阻图1 INA2128功能方框图法,可将它压缩到512Kb/s或256Kb/s,甚至128Kb/s。

现在好莱坞巨片采用5.1即6声道的数字声,采用A C 3编码算法可将6声道压缩到384K b/s。

这些算法都可用DSP实现,在M D小型CD和DCC盒式数字录音机也都用DSP实现Hi F i声音压缩和解压缩。

(3)组合音响。

高级的组合音响现都用DSP完成围绕声、各种环境声场的模拟、混响、均衡等。

DSP在电子计算机中可做硬盘驱动器,多媒体套件、FAX/M odem卡、图形和图像处理加速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B题)
摘要
本着简单、准确、可靠、通用的原则,采用了分级设计匹配互连的思想。

本放大器系统分为前级放大部分、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部分、档位控制部分、后级稳压输出部分四部分。

全系统采用单一的模拟电路方式,通过前级放大部分获得所需输入电压、输入阻抗等重要参数;通过拨码开关连接的反馈电阻进行精密全局控制,获得20dB至40dB之间分辨力不低于0.1%的可变增益围;通过档位控制部分电路实现四个档位增益值转换,在衰减电路的作用下得到三个档位的增益值,即—20dB至0、0至20dB、20dB至40dB;最后通过后级稳压输出部分获得输出幅度不低于±8V的输出电压,此部分电路包括抑制零点漂移的调零电路。

通过验证,本系统可以对输出电压数值的漂移,零点漂移等不良影响进行有效地抑制和降低。

通过全面的调试和测量,使得本系统基本满足题目的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要求并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思想,设计出了一个可控围大、输出幅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幅频特性好的通用可变增益放大器。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4)
1、前级放大部分 (4)
2、增益放大与衰减控制电路 (4)
3、后级电压输出 (5)
二、系统设计 (5)
1、总体设计思路 (5)
2、主要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6)
2.1、前级放大电路 (6)
2.2、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6)
2.3、档位控制电路 (7)
2.4、电压输出电路 (7)
三、系统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8)
1、测试仪器 (8)
2、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8)
2.1、测前级放大电路 (8)
2.2、测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8)
2.3、各级电路调节好后,进行测量和详细记录 (8)
3、测试结果分析 (9)
3.1、测试结果分析 (9)
3.2、误差分析 (9)
3.3、测试心得 (10)
四、总结 (10)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前级放大部分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实现。

此方案成本低,元器件易于得到,但是设计、调试难度过
大,硬件电路连接与制作困难,在大赛规定的时间很难保证作品的可靠性和指标,因此不予采用。

方案二:采用集成运放设计。

此方案用可编程放大器芯片级联而成,电路简单,调试容易,指标和可靠性容易保证,因为OP37的幅频特性差,当放大倍数大于3时波形失真严重,THS3001的输入阻抗过低,经过多方面特性和通用性的比较与实际检测,选用高速宽带集成芯片OPA637可以满足此次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此方案。

2、增益放大与衰减控制电路
方案一:采用可编程放大器实现。

此方案用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相应的反馈电阻,四个档位,分辨力不低于0.1%,这对于单片机编程控制要求很高,而目前的编程能力有限,因此不予采用。

方案二:采用可编程控制放大器和衰减电路实现。

此方案用单片机控制最后一档即100—1000,得到0.1%的分辨力,用单片机的P口的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因为各个档位之间是十倍的对应关系,所以将可编程放大器芯片输出的信号接衰减电路,用拨码开关接通相应的衰减电阻,得到四个档位的增益变化,同时接有调零电路,很好的抑制了零点漂移,硬件电路连接方便,软件编程容易实现,电路图如图—1所示,但是经过调试发现单片机的接入对整个放大器电路的干扰特别大,为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决定放弃此套方案,不予采用。

因为各个档位之间是十倍的对应关系,所以将放大器芯片输出的信号接衰减电路,用拨码开关接通相应的衰减电阻,得到四个档位的增益变化,同时接有调零电路,很好的抑制了零点漂移,硬件电路连接与制作简单,而且不会造成很大干扰,指标和可靠性容易保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采用此方案。

3、后级电压输出
方案一:采用分离元件实现。

为保证高频端放大器的稳定性和带幅度的平坦度,电压放大输出模块采用分立元器件构成的互补推挽和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形式,得到较高的输出电压围和相应的输出阻抗,分离元件的物理特性容易满足,性能比较稳定,连接电路图如图—2所示,但是经过试验调试,此方案与前级放大器级联会使波形产生严重的失真,因此不予采用。

二、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思路
图—3 系统总体框图
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考虑过的各种方案,充分发挥其优势,采用拨码开关预置和控制放大器增益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可控性;系统前端增益放大部分需设一级OPA637程控增益放大器,实现输入阻抗变换和增益放大,同时接入了过压保护电路;根据增益步进的要求,需要采用拨码开关按照二进制方式控制增益值,再通过衰减电路获得三个档位增益,根据输出电压幅度和输出阻抗的要求,后级电压输出采用AD817连成电压跟随器
的方式,于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

输入信号通过转换开关获得大于10MΩ或50Ω的输入阻抗,并连接过压保护功能电路,前级放大电路运用OPA637芯片获得高性能的放大信号,此时的放大倍数为10倍,中间级芯片的反馈是由拨码开关控制的电阻构成,控制电路的放大倍数为1—10,通过二进制的方式获得0.1%的步进增益值,以满足题目要求,输出的信号再经过由拨码开关控制的衰减电路,获得三个不同档位增益,最后再由放大器芯片组成的稳压输出电路获得高输出幅值和所需输出阻抗,其中含有抑制零点漂移的调零电路,再运用衰减控制电路得到其它档位增益
2.2、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本部分电路由OPA637放大器构成的集成运放电路。

此处的运放得到的增益围是1—10,集成运放的反馈部分由拨码开关接有十个电阻,采用二进制计数的方式进行组合得到0.1%的步进增益值,因此只需计算出第一个电阻值就可以知道其它阻值了,如需要接通Rn (n = 0~9),则将对应的开关断开即将对应电阻接入电路反馈端,如要得到1.009的增益,由A =1+R1/R0,R0 =1KΩ,计算得到R1=9Ω,由二进制的特点可以算出R2=2R1=18Ω,……,
时接有由分离元件构成的调零电路,具体电路如图—7所示,经过精确计算得到各个电阻值,具体计算如下:
U1-U2=ΔU
U1(1/R1+1/R2+1/Rw)-U2/Rw=15/R1
U2(1/R1+1/R2+1/Rw)-U1/Rw=-15/R1
R1=1K,R2=5K
可以得到Rw=100Ω.
三、系统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1、测试仪器
表—2 测试仪器
2、测试方法与测试数据
2.1、测前级放大电路。

在直流电压下调节反馈电路中的电位器,使放大倍数为10。

2.2、测增益放大与控制电路。

通过设置拨码开关,调节负载电阻串联的电位器,使负载阻值尽可能等于理论值。

同理,调节衰减电路中的电位器。

2.3、各级电路调节好后,进行测量和详细记录。

具体数据如表—2和表—3所示。

表—3 基本部分测试数据
表—4 发挥部分测试数据
3、测试结果分析
3.1测试结果分析
增益:—20dB ~ 40dB(分辨力为0.1%);
通频带宽:0 ~ 7MHz
3.2误差分析
由于人为读数存在误差,测量仪器不精准、周围环境如磁场、温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
响,测量的数据并不能理想的达到理论计算值,但是我们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把误差降低到最小,整个电路系统由手工制作完成,无法实现严格的阻抗匹配,布线无法避免线路之间以及外界磁场的干扰,干扰抑制还有待提高,但是基本可以满足题目的要求。

3.3 测试心得
在这次制作放大器并不断调试的过程中,我们充分了解了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需要极高的耐性和极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对数据要有很高的敏感度,需要反复测试,得到多组数据,最后取它们的平均值。

四、总结
本系统带宽宽、增益围大、模拟前端由2块高性能集成带宽宽、低噪声可变增益放大器OPA637级联而成,负责信号放大并与拨码开关配合实现了增益控制;为保证高频端放大器的稳定性和带幅度的平坦度,电压输出模块则是采用高性能的AD817集成放大器芯片,得到较高的输出电压幅值和相应的输出阻抗;设计与制作中利用分级设计、匹配互连、数模搭配等技术,采用双层PCB板的安装固定,以及合理的走线布局、级间阻抗匹配等措施,有效的减少了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我们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中,始终关注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运行的稳定性,本着稳定性和精确性并重的原则,我们采取了诸多的有效措施,不断地调试,进行众多方案的比较与试验,完成了设计题目所规定的部分指标和要求,达到基本的性能指标,而且对于有些指标我们的设计还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功能也有所扩展。

这次是我们新团队第一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虽然在过程中有很多的麻烦和困难存在,但是最终我们都一一克服,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努力中可以更加团结,达到更加完美的地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