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剖析
广东省2024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

第一讲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纲展示考情汇总备考指导1.地表形态变更的内外力因素2.地壳物质循环本专题主要是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以相关地理事物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强对相关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的识记;运用示意图理解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更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变更的内外力因素[基础学问填充]1.内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板块构造学说。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圈被一些断裂带分割成若干个板块,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此。
③板块相对运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如下表:边界类型示意图明显地形实例生长边界海岭、大裂谷东非大裂谷、红海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洋中岛弧、海沟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①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②褶皱。
a.形成:剧烈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b .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常形成山地;向斜岩层向下凹陷,常形成谷地。
c.褶皱与地貌。
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推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常形成块状山地、悬崖和谷地。
(4)在实践中的意义。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示意图 ,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拟、分析 ,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拟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 ,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开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 ,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
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 ,生机盎然。
那么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推进新课课件显示:水循环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
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 ,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 ,注意图文结合 ,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思考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 ,答复以下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 ,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观察水循环有哪些根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水的运动教学案中图版

第4讲水的运动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考纲展示]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分析]1.多结合区域特点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水循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多以示意图、等温线图的形式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认知:世界洋流分布图。
2.综合思维:掌握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
熟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和洋流模式图,实验观察植被破坏前后径流、下渗等环节的变化,设计合理的航海线路。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8页考点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 环节名称特点海上内循环A 蒸发→B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I 蒸发F 蒸腾→D 降水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成因⎩⎪⎨⎪⎧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提供了能量和动力3.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2)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
(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4)调节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的不均,减少地区之间的干湿、冷热差异。
(5)水资源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素养盘点]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水循环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综合思维)提示:不对。
因为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断流的成因考法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地理意义命题点睛:近年来,考查水循环和水平衡的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4讲 水循环和洋流名师精编课件

第1题,图中②和④均表示降水。第2题,黄土高原地区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等措施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水分下
渗量,调节地表径流。
答案 1.A 2.D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
2.关于海绵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有较多的水体,所以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B.因为能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所以能改变城市小气候
C.因为地表积水过多,所以雨季时会导致洪涝多发 D.因为污水需经过处理排放,所以减少了对城市水体的污染
解析
第1题,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使地表径
流减弱,下渗、地下径流和蒸发增强。第2题,海绵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解析 第(1)题,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
逆时针环流,一般在大陆东岸形成暖流、大陆西岸形成寒
流。第(2)题,洋流①为暖流(增温增湿),洋流②为寒流(降
温减湿)。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会随着北大西洋暖流扩散到 欧洲西海岸海域。 答案 (1)A (2)C
易错点1
区分水循环环节
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
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
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 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 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 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分析环节
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讲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必修1)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下渗
地表径流
蒸发 降水
植物蒸腾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2)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多种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和交换,如水力发电是利用 了水循环过程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势能。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如改善河流的污染情况等。
[题组训练] 1.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
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上图中四个环节的
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解析 a、b、c、d分别为水循环的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环节。用“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有利于地
第六讲 水循环和洋流(必考+选考)
考点一 水循环(必考)
[知识梳理]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过程: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 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 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海陆间水 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读世界各大洋的主要洋流分布图,填写洋流的名称。
答案
[考点突破]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再画出七个箭头,完成水循环的全过程。 (2)填写出图中各代号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新人教版

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 表径流
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
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
影响地下径流
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 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
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
域
()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解析:两水库所在流域相邻,气候类型相同,植被条件相
同,且面积大体相当,但 2009 年雨季入库水量差别很大,
这说明甲水库入库水量较少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答案:D
4.(2012·天津高考·节选)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
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
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
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
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
第五讲 水循环和洋流
考纲展示
考点 1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考点 2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考点 3
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判读
考点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 5
河流特征类题目答题模板
第五讲 水循环和洋流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易错点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易错点主标题: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副标题: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于学生备战高考关键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示意图及变式图,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易错点1. 有关寒流、暖流常见的理解误区①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区,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②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是暖流。
如果洋流只是从低纬流向高纬,则不一定是暖流,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③一样的漂流不一样的性质——南北半球漂流性质相反盛行西风吹拂海面形成西风漂流,由于盛行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所以西风漂流也应流向高纬,为暖流。
但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没有陆地的阻挡,南极冷水汇入,浮冰融化吸热,再加上强劲干冷的极地东风的吹拂,使其成为寒流。
2. 不理解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不理解(2)对影响海水等温线弯曲的因素理解不清,判断不出寒暖流;三是对洋流的分布记忆不清。
例1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区位于半球(南或北)。
(2)A处为流,B处为流;原因是。
(3)该海域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洋资源是,原因是。
(4)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洋流 A 是,B 是。
【1)北(2)暖寒同一纬度上,A海区的水温比两侧高,B 海区的水温比两侧低(3)渔业资源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吸引了大批鱼群(4)日本暖流千岛寒流【解析】在海水等温线图中,数值向北方递减的海区,位于北半球;数值向南方递减的海区位于南半球。
图中海水等温线显然向北方递减,由20℃递减到10℃,该海区应位于北半球。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剖析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剖析主标题: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副标题: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于学生备战高考关键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示意图及变式图,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考点剖析根据《考试大纲》在命题时,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2015年江苏卷第19~20题,本题组以2011奶牛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话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经过地区水温分布特征。
第一小题具体考查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解决此题关键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流向;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解答该题两个关键点:一是洋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水温高低,二是洋流的性质,决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1.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大体可分为几个区域: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及南极洲周围(40°S~60°S附近)海区,各海区具体规律如下:环流系统海区模式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副热带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中低纬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针)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副极地环流(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北印度洋海区西风漂流40°S~60°S附近――→环流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类型影响实例气候水热平衡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天气日本暖流给日本南部带来温和多雨的天气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成和沿岸寒流有很大的关系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等渔场上升流秘鲁渔场海洋污染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残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剖析
主标题: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副标题:解释世界洋流分布 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示意图及变式图,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考点剖析
根据《考试大纲》在命题时,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仍然是高考命题的 重点,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重在考查学生 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 2015年江苏卷第19〜20题,本题组以2011奶牛日本大地震导 致的核泄漏话题为切入点,
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
洋流经过地区水温分布
特征。
第一小题具体考查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 流向;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 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水温高低,二是洋流的性质,决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 1.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
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大体可分为几个区域: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印
度洋海区及南极洲周围(40 ° S 〜60°S 附近)海区,各海区具体规律如下:
解决此题关键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和 ,解答该题两个关键点:一是洋流所 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