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植物资源

合集下载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课件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课件

常绿阔叶林
1.气候特点:夏季高温湿 润、冬季干燥寒冷、四季 分明。 2.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 乔木为主。 3.我国分布:分布广泛, 以长江流域最为典型。
落叶阔叶林
1.气候特点:一年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2.植被类型:植物多为落叶 阔叶树,树叶夏季茂盛而冬 季凋落。 3.我国分布:主要分布在东 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
第二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新课导入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对我国的 森林资源造成什么影响?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植被类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植被的 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珍稀植 物 3.了解我国植物资 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自学能 力,看课本并归纳 主要信息 2.提高学生交流及 合作能力
4.桫椤:木本蕨类植 物,树干为圆柱形, 直喜 温暖湿润的气候。常 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 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
三、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根据全国第七次(2004-2008)森林资源清查结 果,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到世界人 均的1/4,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0.36%, 但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居世界第 139位。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6168.84万公 顷,居世界首位。我国有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森林总蓄积量居世界第八位。森林面积占世界总 量的4.1%
荒漠
1.气候特点:雨水奇缺,空气 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速大, 沙暴多。 2.植被类型:植被稀疏,植物 种类贫乏,植物耐旱性强。 3.我国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北 部,约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 一。
荒漠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我国的植 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
草原 针叶林
同学们,你知道我 国有哪些珍稀植物 吗?

简述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

简述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

简述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
我国植物资源的形成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述:
1. 地理位置和地形:我国地处亚洲东部,横跨多个气候带,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原、山脉、平原、丘陵、盆地等。

这种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多样性为不同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 气候条件:我国气候多样,从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到热带都有分布。

不同的气候条件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降水和光照等因素。

3. 土壤条件:我国土壤类型丰富,包括黄土、红壤、黑土、荒漠土等。

不同的土壤类型提供了不同的营养和水分条件,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

4. 生物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

这些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5. 人类活动: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和传统医学文化,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植物利用经验,促进了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我国植物资源的形成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条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植物资源全面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全面版
常绿阔叶林虽然也是终年常绿,但与热带雨林 不同,常绿阔叶林内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与夏 绿阔叶林类似。常绿阔叶林花期多集中在春末 夏初,结果多在秋季。常绿阔叶林中的有些动 物有冬眠的现象,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变 温动物。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针叶林
往北,由于干旱缺水,树木的叶子被迫从展开的 片状变成了针状,以减少蒸腾作用。
多数针叶林中的生物种类在森林中属于比较贫 乏的,但很多针叶林的分布区是人迹罕至的地 带,因此针叶林比其它各种森林保存的更加完 好,仍不失为生物资源的宝库。如我国东北的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在我国南方也有针叶林的分布,主要有马尾松 林、云南松林、思茅松林和海南松林等。杉木 是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针叶树,高大挺拔、生 长迅速、材质优良,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树种。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覆盖率低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圭亚
芬兰
日本
美国
中国
森林覆盖率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更少,只 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森林砍伐严重
过度砍伐让小鸟无家可归
草原沙漠化
过度放牧使草场变成沙漠
我们该怎么办?
3、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
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
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
有几厘米深。这就使的的营养
物质容易被雨水冲失。所以这
种生态系统特别的脆弱。
常绿阔叶林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结构远比热带雨林简单,群 落高度比较矮,树冠比较整齐。乔木通常只有 两层,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间 植物数量稀少,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热带雨林 的典型现象也很少出现。

简述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 -回复

简述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 -回复

简述我国植物资源形成条件-回复我国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下面,我们将逐步回答中括号内提出的问题,并探讨我国植物资源形成的条件。

第一部分: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地广人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化的地形地貌。

这不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各种适宜的生境,还促成了不同植物区系的形成。

1. 气候条件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从亚热带到寒温带,从低温地带到高温地带都有涵盖。

这种气候的多样性为不同类型的植物提供了生长的机会。

例如,亚热带地区的常绿阔叶林,适应了湿润的气候;而高寒地区的苔藓植物和草原植物则必须忍受寒冷和干旱的条件。

2. 土壤条件我国的土壤类型多样,包括黄土、红壤、黑土、沙质土壤等等。

每种土壤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肥力程度,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

植物根据所需的养分需求和根系结构,选择在适宜的土壤中生长。

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适应了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要。

3. 海拔高度我国的地形起伏较大,不同海拔高度的区域具有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气压逐渐降低,同时微气候和阳光照射也受到影响。

植物在适应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如山地植物、高山植物等。

第二部分: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随着不断演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我国的植物物种特别丰富。

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生态空间为植物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有大约3.4万种维管植物和2000多种被子植物。

1. 植物适应性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的一个原因是植物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植物能够通过进化和遗传变异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不同的气温、湿度、酸碱度和光照等。

这使得植物能够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生存和繁殖,形成各种植物区系。

2. 植物的交互作用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动物传粉和种子扩散有助于植物的繁殖和扩散。

而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可以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动物(1)大熊猫:亦称猫熊。

哺乳动物。

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

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

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

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幻 (2)朱鹮:鸟类。

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

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

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朱鹮在中国曾广泛分布于东北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和兴凯湖,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辽宁省辽东半岛大连、金县和营口,河北,河南西部熊耳山,山东,山西东南部,陕西南部太白山、洋县,甘肃兰州、东南部徽县,安徽,浙江衢县,以及福州、台湾和海南岛,已仅见于陕西洋县。

4(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

哺乳动物。

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

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

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

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

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

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

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

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6(5)羚牛:亦称扭角羚。

哺乳动物。

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

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

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

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

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7(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

中国有几多种植物

中国有几多种植物

中国有几多种植物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植物资源的国家,全国共有约3.8万种植物,占世界总数的10%。

下面将对中国的植物多样性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中国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了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

维管植物是指具有导管和木质部的植物,主要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的代表是松树、柏树、杉树等,被子植物则包括了花草、树木等。

中国的被子植物非常丰富多样,据统计,中国约有2.1万种的被子植物,占世界被子植物总数的10%左右。

其中,中国有3000多种的树木,6000多种的草本植物,1500多种的蕨类植物,还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寄生植物。

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分布非常广泛,从海岸线到高山地带,从南方的亚热带到西北的荒漠地区,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

在北方的草原地区,主要有一些耐寒的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如高粱、蓝花楹等;在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湿润,植被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如杜鹃花、牡丹等;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高山地带,则有不少高山植物,如藏红花、冰河菜等。

除了维管植物,中国还有大量的非维管植物,主要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中国藻类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分为海洋藻类和淡水藻类两大类,其中淡水藻类最为常见。

苔藓植物是一类非常原始的植物,主要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树皮、岩石等。

中国是苔藓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了近1000种的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是中国植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1500多种的蕨类植物,分布广泛,从低海拔到高山地带都有生长。

中国的植物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种类的丰富上,还体现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上。

中国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如黄芪、人参、当归等;食用植物资源,如稻米、小麦、玉米等;还有观赏植物资源,如牡丹、莲花等。

这些植物资源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拥有2.1万多种被子植物和约3.8万种植物,其中包括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

这些植物广泛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从海岸线到高山地带,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

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的植物资源

草本植物
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整理课件
13
荒漠
整理课件
14
极端干旱。雨水奇缺。空气干燥。 冷热变化剧烈。植被稀疏。 植物耐旱性强。
温带荒漠,我国西北部。占国土五分之
一。在这里却顽强生活着藏羚羊,牦牛
等动物。近年来,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正在遭受人类灭绝性整的理课件屠杀!
15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高等植物 30000多种。世界第三位!
整理课件
16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植物界的大熊猫 银杉
整理课件
17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水杉
整理课件
18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珙桐 鸽子树 活化石之一
整理课件
19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树蕨
整理课件
20
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高大长绿乔木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干 常绿阔叶林 燥寒冷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 落叶阔叶林 雨,冬季寒冷
夏季温暖 冬季严寒 针叶林
草原
半干旱气候
草本植物
荒漠
极端干旱整理土课件壤贫瘠 耐旱植物
3
热带雨林
整理课件
4
热带雨林
1、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 云南,台湾,海南。
落叶阔叶林。夏季茂盛,冬季凋落。
整理课件
9
华北,东北地区。
针叶林
整理课件
10
针叶林
往北,由于干旱缺水,树木的叶子被迫从展开的 片状变成了针状,以减少蒸腾作用。
寒温带。夏季温暖, 冬季严寒。 杉、松等针叶树。

《我国的植物资源》 说课稿

《我国的植物资源》 说课稿

《我国的植物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国的植物资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国的植物资源》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的类群、植物的生活环境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植物资源的状况。

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面临的挑战,还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特点。

接着,阐述了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植被破坏、物种濒危等。

最后,强调了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植物的类群和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我国植物资源的整体状况以及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能认识还不够深刻。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思考相关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主要特点。

(2)知道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3)理解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植物资源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主要特点。

(2)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

2、教学难点(1)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如何引导学生将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整体思路:情景导入自学活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小结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是通过读书活动、观察活动、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来突破重难点、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要求来进行教学设计。

1、主动探索和学习,建构知识体系。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新知识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并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与此相关的知识体系。

本节建构的知识点有: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植物资源有所了解,认识到我国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视频的观看,从中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的兴趣。

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又通过观察图片,观看沙尘暴视频然后学会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分析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生可以看到环境问题的所在,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构建新的知识,同时将逐步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表情、肢体语言等手段,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

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

自然会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植物资源面临哪些问题。

结合初一学生好奇但理解能力不太强的特点,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需要教师良好而准确的引导。

但情感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方能更好的实现预期的情感目标。

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点设置了视频《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故事》引发学生了解我国的植物资源思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

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教学的展开。

通过视频。

图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列举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景视频、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情景视频、调动感官及探究合作引发学生思考环境问题。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拓展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增
强社会责任感。

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境保护参与意
识。

做一个爱花护草,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及忧患意识。

五、教学准备
植物资源主要类型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情景视频,小组的组建等。

六、教学过程:
七、作业布置:
1、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植物资源破坏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你
应该怎样做?
2、请以“环保在我心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八、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的世界如果没有了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我们的生
活将变得暗淡无光;如果没有了高山流水,鸟语花香,我们的生
活将变得死气沉沉。

让我们携手植树造林,爱花护草,让我们的
地球变得“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
九:教学反思:
附:板书设计:1、植被指?
2、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3、我国的珍稀植物有哪些?
4、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案设计
课题:第七单元: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作课教师:华宁县第五中学
普智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