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答案教学提纲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第三单元)

3、形容词作动词 其黄而陨 变黄 高余冠之岌岌兮 加高,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 推重 4、为动用法 哀民生之多艰 为动用法,为……哀叹 伏清白以死直兮 为动用法,为……而死 5、使动用法 逆以煎我怀 使……像受煎熬一样 以此下心意 使……受委屈 足以荣汝身 使……受到荣耀
屈心而抑志兮 使……受屈 回朕车以复路兮 使……转回 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缓行 忽反顾以游目兮 使……远观 士贰其行 使……不专一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使……归服
将子无怒: “毋”,不要。
于嗟鸠兮: “吁”,感叹词。
犹可说也: “脱”,摆脱。
隰则有泮: “畔”,边。 岁亦莫止: “暮”,年末。 狁孔棘: “急”,紧急。 彼尔维何:“艹”,花盛开的样子。 延伫乎吾将反: “返”,返回。 芳菲菲其弥章: “彰”,明显。 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悒”,忧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圆”, 圆形。 进不入以离尤兮: “罹”,遭受。
(4)适①出嫁。 ②适合。 ③刚才。
①始适还家门
②处分适兄意
③适得府君书
8
(5)相①副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代“你\我\她”。 ④副 词,表示互相,彼此。 ⑥名词,相貌。③动词,看,审察;④名词 ,相国、宰相。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①会不相从许 ②及时相遣归 ③好自相扶将 ①夫孰异道而相安 ④相见常日稀 ⑤叶叶相交通 ⑥儿已薄禄相 ③悔相道之不察兮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令①美好。②对人的尊称,“尊贵的”。 ③使、让。 ①便言多令才 ②岂合令郎君 ③莫令事不举
(五)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 “姥”。 (2)昼夜勤作息 “作”。 (3)我有亲父母 “母”。 (4)逼迫兼兄弟 “兄”。 (5)其日牛马嘶 “马”。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不遑启居, 狁之故 匪来贸丝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格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A.③⑥①④⑤②B.③⑤①②⑥④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③①②④⑥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抱厦.(xià)翘.起(qiào)额枋.(fānɡ)言简意赅.(ɡāi)B.屋脊.(jī)帷.幕(wéi)殷.代(yīn)砖石墁.地(màn)C.接榫.(shǔn)点缀.(zhuì)戗.兽(qiāng)凤毛麟角.(jiǎo)D.哺.育(bǔ)门槛.(kǎn)穹.宇(qiónɡ)如翚.斯飞(huī)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发掘垂诞三尺浩瀚截然不同B.企图高深莫则福祉惊诧不已C.振动在所不辞震惊冷嘲热讽D.鲤鱼自鸣得意神密细枝末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3天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B.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某市原副市长许某的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某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在校运会上,他挥洒汗水,一人勇夺三项冠军,这样的成绩,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
C.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目前,我国以反腐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许多故事都取自真实案例进行创作。
B.河道综合治理将为两河周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并将成为绵阳境内的又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C.童年时很多事情对他的好奇让加来道雄成为一个“问题儿童”,而他上初中时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对物理沉迷不已。
D.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战机压轴出扬,当歼-10临空现身时,巴基斯坦播音员专门改用汉语欢迎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到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古树掩映下的名人故居与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图书馆完美融合的校园环境,营造出学校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B.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C.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走向。
D.山西省通过大量的贴民意,暖民心的宣传活动,关于消费者权益的一些法律法规得到宣传,也促使经营者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欧洲一研究机构宣布发现了新粒子。
①能够证明科学家们的确发现了一种新粒子,②将是一件令人兴奋的消息,③粒子物理学基础理论无法对我们周围的所有现象进行解释。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重点知识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重点知识归纳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时常说到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我们对生养自己的故土刻骨铭心....的爱恋,是我们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和守望。
B.企业的发展需要通才,所谓通才不是指万金油或万应锭...式的人,而是指在技术研发、成本核算、外交沟通等方面都能挑大梁的人才。
C.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的深思和联想,我常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D.说“木叶”而不说“树叶”,绝不是古人标新立异....,因为“木叶”作为意象而言,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包含着更多的情感,也更能体现其艺术特征。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贪婪.(Ián) 湮.没(yīn)遐.想(xiá) 撒手人寰.(huán)B.惊诧.(chà) 杜撰.(zhuàn) 踪迹.(jī)刨.根究底(páo)C.鄙.视(bǐ)威吓.(hè) 栅.栏(zhà) 冷嘲热讽.(fěng)D.浩瀚.(hàn) 怪诞.(dàn) 漆.黑(qī)争妍.斗奇(yàn)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投资者在抛售美国短期国债而转向期限较长的国债,市场上1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涨幅高于6个月期国债,表明投资者认为美国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
B.电视剧《花千骨》中的“杀阡陌”是一个桀骜不驯、破坏力极大却率直坦诚的人,观众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浓厚的兴趣。
C.一位住建部的专家确认,如果某一地方符合国务院提出的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过热,而未出台限购政策,住建部就会做相应的督促工作。
D.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被他们所承认,所喜爱。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教。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三单元 教材复习

(5)而又何羡乎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 纳
一、重点字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2.独其为文犹可识。
副词,唯独,只有。 3.无物以相之。
动词,帮助。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介词,在。 5.何可胜道也哉。
动词,尽,完。 6、长乐王回深父
(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词,在)
(7) 寄蜉蝣于天地
(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 介词,在 )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或不译)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同上)
(3)郁乎苍苍
乎
(同上)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 祖、太宗等。皇后、皇太后享有谥号,庙号专属于 大行皇帝的。
3.谥号
分为官谥和私谥。
为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古代君 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 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 而给予一个寓含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此外,受中 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 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
11.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12 .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一、重点词汇
二、多义字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
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约定
则是无信
1、及其所之既倦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启发缘故洗练精彩B.熟悉凭借偶然胞满C.触觉干躁仿佛飘零D.领域单纯辨论概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无论多么创新总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解决方案被改进前,我们不能随意而盲目地付诸于实践。
B.一个人有了过失,做了错事,我们应该让他自己去解决,这是对人的一种设身处地的深刻理解,而不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居高临下地去裁判别人。
C.调查发现,未成年孩子的苦恼中,学习焦虑最为突出。
心理专家建议,应合理调整家校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及自我调适能力等。
D.“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手段层出不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目前,我国以反腐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许多故事都取自真实案例进行创作。
B.河道综合治理将为两河周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并将成为绵阳境内的又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C.童年时很多事情对他的好奇让加来道雄成为一个“问题儿童”,而他上初中时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对物理沉迷不已。
D.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战机压轴出扬,当歼-10临空现身时,巴基斯坦播音员专门改用汉语欢迎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到来。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抱厦.(xià) 翘.起(qiào) 额枋.(fānɡ)言简意赅.(ɡāi)B.屋脊.(jī)帷.幕(wéi) 殷.代(yīn)砖石墁.地(màn)C.接榫.(shǔn)点缀.(zhuì) 戗.兽(qiāng)凤毛麟角.(jiǎo)D.哺.育(bǔ)门槛.(kǎn)穹.宇(qiónɡ)如翚.斯飞(huī)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提纲

)
解析:A.弛名远近—驰,揉—糅;B.溶会—融会; C.尉—蔚。 答案:D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léng)蓊 蓊郁郁(wěng) • B、颤动(zhàn) 落蕊(ruǐ) 潭柘寺(zhè) 脉脉含情(mò) • C、涸辙(hé) 蕈菌(xùn) 廿四桥(niàn)揠 苗助长(yàn) • D、漪澜(yī) 深邃(suì ) 黑魆魆(xū) 混 混沌沌(dùn) D (A.踱duó;B. 颤chàn,;C.揠yà)
解析:A.“湖畔”的“畔”读“pàn”,其余均 读“bàn”;B.“眺”读“tiào”,“佻”读 “tiāo”,“兆”读“zhào”,“挑”读 “tiǎo”;C.“瞪”“凳”读“dèng”,其余均 读“chéng”;D.均为“áo”。 答案:D
• • •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弛名远近 驰骋 蹂躏 揉合 B.融解 溶会 葱郁 深邃 C.尉蓝 踪迹 俯瞰 幽净 D.魅力 峰峦 蜿蜒 追溯
《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 部分。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风”有十五国风,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雅”是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 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 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 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高大的战车 那 花盛开的样子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胜利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遮蔽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行列整齐动作熟练 通” yù下 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无实义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二 第三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三)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中寄寓的旨趣。
3.诵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4.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1.文学常识填空。
(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他书写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他的散文也是简净疏朗、俊美飘逸,显示了高度的艺术素养。
因他做过右军将军,所以世人称之为“”。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是词坛派的开山鼻祖,为“”之一。
(3)王安石(1021~1086),北宋家、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卒谥文。
被列宁誉为“”。
2.补写出下面诗句的前句或后句。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3)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游褒禅山记》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1.在《兰亭集序》中,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2.《赤壁赋》一文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请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
3.《游褒禅山记》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
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
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
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
《兰亭集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修.短随化.: (长)(自然)(2)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结交、交往)(4)信.可乐也(的确,实在)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虚妄荒诞)(6)终期.于尽(至,及)
(7)向.之所欣(以前,过去)(8)列坐其次.(旁边)(9)因.寄所托
..(依,随着)(所爱好的事物) (10)以.之兴.怀(因,发生,引起)(11)感慨系.之(附着)
2、解释成语
①茂林修竹: 修:长。
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②天朗气清:朗:明朗。
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③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④情随事迁: 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列坐其次
..之盛古义: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2)俯察品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今义:怀里抱着
(4)所以
..游目骋怀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5)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修禊事也:判断句 (2)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3)其致一也: 判断句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5)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6)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
(7)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
5.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觞.一咏足名词作动词,喝酒(2)以极.视听之娱形容词作动词,穷尽(3)固知一.死生为
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4)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5)映带.左右。
名词作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
(6)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
6、解释下面一词多词。
(1)之:
A夫人之相与取独 B及其所之既倦到、到达C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以之兴怀代词
E不能喻之于怀代词,悲伤的缘由F暮春之初的
(2)修茂林修竹高高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守战之具整治
余独好修以为常美
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
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在心里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
《赤壁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喝酒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④于是饮酒乐甚(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②歌曰(歌词,名词)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3.指出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
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名词意动用法。
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
⑤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⑥歌窈窕之章歌:名词作动词,歌咏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⑧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哭泣
⑨正襟危坐正:使动,整理,端正
4.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横:这里为“笼罩”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遗弃
③寄蜉蝣于天地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④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
⑤倚歌而和之倚:循,依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⑦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
郁乎:茂盛的样子
⑧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舳舻:zhúlú,这里指战船
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shī斟酒。
槊:shuò长矛。
⑩举匏樽以相属匏:páo葫芦
⑾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悲风:秋风
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藏:zàng,宝藏。
适:这里有享受之意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②、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④、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⑤、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⑦、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⑨、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⑩、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⑾、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⑿、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⒀、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翻译下面的的句子。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⑤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游褒禅山记》
1.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①、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
②、名:以故其后名之曰(名作动(命名)
③、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作动,命名)
④、深、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作名,深度。
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⑤、见: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作名,见到的景象)
⑥、明:火尚足以明也(形作动,照明)
⑦、险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远的地方)
⑧、幽暗昏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作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⑨、谬、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使动,使……错。
名:名作动,识其本名。
)
⑩、至: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作名,到达的人)
2.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意义。
①、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①古义:不同寻常。
②今义:很,十分)
②、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①古义:治学的人。
②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
③、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①古义:十分之一。
②今义:指十一这个数目。
)
④、于是:于是余有叹焉(①古义:于,对,介词;是,这件事,代词。
②今义:一个连词。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现在所说的“华(huā)”念作“华(huá)实”的“华(huá)”,大概读音错误吧。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但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译:这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达到。
⑥、其孰能讥之乎?
译:难道谁能讥笑他们吗?
⑦、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不存在,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本来的情况,哪里说得清楚呢?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