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与海浪的成因
海浪与潮汐的概念

海浪与潮汐的概念
海浪和潮汐是两种不同的海洋现象。
海浪是指海洋中的波浪,是由风吹动海面或地震、火山等地质因素引起的海水震动而产生的。
它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波等。
海浪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能源开发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是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涨落现象。
它是由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作用所引起的。
潮汐的周期大约为12小时25分钟,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有关,月球的引力是主要的原因,太阳的引力次之。
在月球和地球之间,有一个惯性参考系,即潮汐波的平衡面,潮汐波在这个平衡面上波动,导致海洋表面的周期性变化。
潮汐的高度和时间有明显的规律性,与日、月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交通和能源开发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海浪和潮汐是两种不同的海洋现象,它们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什么会有海浪

为什么会有海浪海浪是由于海洋中的潮汐和气候动力而产生的,而这些因素促使海洋出现起伏波动,从而形成海浪,它们促使每一位进入海。
里的人都必须面对和学会控制海洋的脉搏。
一、海洋的潮汐潮汐是最常见的海浪形成原因,它是太阳与月亮的引力引起的大自然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和月球绕地球公转以及日月合相等于引起的。
潮汐的作用在使潮水推进和调节海洋各海区的海平面之间的热量和风的分布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风的作用风影响海浪的形成,它可以把海面上的大气污物带入海里,产生清洁缓和的海浪;或者,它可以加快海浪的速度,使它们变得更大。
久而久之,可以产生影响深远的超大波浪。
因此,风能力不仅可以改变海面形态,而且还可以影响到海洋的深层流动,进而影响到海洋生物。
三、地形和地质地形和地质也是影响海浪的重要因素。
地形可以改变从海面反射回来的海浪的方向和大小,因此地形的变化会影响到海浪的形态。
另外,海洋的地质结构也可以影响海浪的形态,例如,一些海洋深处的大多山形圈可以增加海浪的能量,从而对海洋有重大影响。
四、海洋中的生物海洋中的生物也是影响海浪的重要因素。
海洋植物,尤其是珊瑚礁、海藻等植物,可以改变海洋的光照条件和水质,这会影响海洋动力的形成,从而影响海浪的发展方向和海浪的能量。
生物以及一些生物内部的有机物质,甚至在改变海洋的动力分布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五、气候影响气候影响也是影响海浪的重要因素。
受温度影响,海洋中的有机物质、悬浮颗粒物和液态污物可能会溶解,也可能会改变海洋深度,从而影响海洋动力的形成,同时影响海浪的速度和强度等。
此外,气候改变会改变海洋中风和蒸汽的流向,从而改变海洋风暴的发展方向和海浪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生成海浪的原因,海洋潮汐的作用、风的作用、地形和地质的关系、海洋中的生物以及气候影响是最关键的。
这些因素通过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可以打破海洋的冷静的海浪。
在探索这些奥秘的过程中,我们对自然的奥妙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3.3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

2、潮汐的力 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3、潮汐的周期: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是24小 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 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大部 分海水有一次面向月亮,一次 背对月亮,海水自然有两次涨
落。因此称为半日潮
初一 新月
日地
引潮 大
6、潮汐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呢?
(1)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可 以进行发电; (2)利用潮汐进行海产养殖; (3)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 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
潮汐发电站
防波堤
牡蛎
(1)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3)波浪造成的颠簸影响海上作战、船只 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
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
防波堤
荷兰挡潮闸
二、潮 汐
1、定义:海水在月球、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的 涨落现象。 潮 :白天海水的涨落
汐 :夜晚海水的涨落
3.3 海水运动
洋流
海水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最 常见的海浪是由_风__力__形成的。
1、波浪组成要素:
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浪最常见的类型
特点 类型
形成原因
风浪
直接由风作用形成,随着风速的 增加、距离加长而同步增强
涌浪 风浪传到无风的海区,或风停止以
后的余波
近岸浪或 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区,受到海底 拍岸浪 的摩檫作用,海浪能量衰减,出现
破碎和倾倒。
影响:摧毁堤岸,淹没陆 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 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 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风暴潮
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

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
钱塘江大潮是指钱塘江口处因潮汐引起的海浪现象。
其海浪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潮汐作用:钱塘江是一个潮汐河口,每天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当潮汐涨潮时,大量海水通过江口进入江内,形成涨潮潮头。
当潮汐落潮时,海水从江内流出,形成落潮潮头。
这种潮汐作用导致了钱塘江口处海水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
2. 瓶颈效应:钱塘江口处是一个狭窄的河口,江水在此处受到瓶颈效应的影响。
当涨潮潮头到达江口时,由于江口狭窄,海水无法顺利通过,形成堰塞现象。
此时,江水继续涨潮,但海水无法流出,导致江口处海水的水位不断上升。
当涨潮潮头过去后,海水开始从江内流出,形成大量的落潮潮头。
这种涨潮和落潮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了海浪的形成。
综上所述,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是由潮汐作用和瓶颈效应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这种原理导致了钱塘江口处海水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形成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海浪。
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红树林
现代科技对海浪往往有准确的预报。
老杨说地在理
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
海浪条件。例如,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而捕
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老杨说地在理
3.3 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
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洋流(综合思维);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的成因和作用(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洋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浪、潮汐、洋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
老杨说地在理
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①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
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②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
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判断洋流寒暖流的方法
老杨说地在理
等水温线判读法:等水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如图(a)中M; 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如图(b)中N。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核废水在污染海水的同时,还有可 能污染到淡水资源。 另外核废水带来这种污染,也可能会给有关的人群,特别 是沿海人群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日本将核废水直接入海,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对海洋 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受到最直接影响的,要数日本周边 国家。
潮汐
老杨说地在理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 汐,合称潮汐。海水上升的最高水位叫作高潮,海水下降的最低水位叫作低潮。从低 潮到高潮,水位逐渐上升,叫涨潮;反之,叫落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称为 潮差。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高考地理中海水的运动

常见的三种海水运动形式——波浪(海浪)、潮汐、洋流。
一、波浪1、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风越大,波浪也就越大。
(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eg :涌浪可以到达离风暴中心(如台风)很远的地方,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波浪能是清洁能源,发电,但不稳定,利用率较低②塑造海岸地貌,对海岸堤坝、港口建设选产生影响——修建防护堤坝、种植防护林等减轻危害③受台风、地震的影响,产生风暴潮、海啸等灾害二、潮汐1、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白天的涨落为潮、夜晚的涨落为汐。
初一和十五,潮汐现象最明显,潮差最大初七、八和二十二、三,潮汐现象最不明显,潮差最小。
2、高潮(上升的最高水位)、低潮(下降的最低水位)、涨潮(低→高)、落潮(高→低)3、常考案例①作图题②涌潮钱塘江、印度的恒河、巴西的亚马孙河、北美东岸的芬迪湾。
eg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①农历八月,地、月距离最小,月球的引 A 力最大+望日前后,引潮力最大——地月引力②杭州湾为喇叭状河口,能量高度集中——地形地势③此时盛行东南风,风助涌潮——盛行风向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养殖采集:潮间带②海港工程③潮汐发电(潮汐能)——能量分散、不稳定、地域限制三、洋流1、洋流分布(结合世界地理,海陆分布)①中低纬度: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不分南、北半球;②中高纬度: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寒流、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暖流。
2、洋流分类①性质:寒流、暖流eg :寒流的水温不一定比暖流低——海水温度的比较先考虑纬度,再考虑洋流性质。
a.影响海水温度: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水温>寒流流经水温;b.影响海水盐度: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盐度>寒流流经盐度;②成因:风(盛行风)海流、补偿流(上升补偿流)、密度流(表层,密度低→密度高)。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全球热量平衡;②影响生物:渔场的形成——阳光、温度、食物;a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千岛寒流)b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寒流)c.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d.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③影响航行:顺流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出现海雾和浮冰(影响航行安全);④影响海洋污染:海水稀释,减轻污染程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必修第1册 第4章 第4讲 考点三 海水的运动——海浪和潮汐

考点三海水的运动——海浪和潮汐1.海浪(1)类型海浪种类成因特点风浪由风力形成的最常见的一种海浪浪高越高,能量越大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巨浪能量巨大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2)影响:沿海地区受海浪袭击,往往带来灾难性后果;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3)防御措施:工程措施如修建海堤、生物措施如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1.海浪的基本要素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是海浪的基本要素。
波长是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高是波峰与波谷的相对高度。
2.波浪能的特点波浪能具有能量大、分布范围广等优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但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2.潮汐(1)概念: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1.月球的引潮力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其引力是太阳引力的2.17倍,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
2.潮汐能的特点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运行成本低,潮汐发电对环境污染很小;是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其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
1.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利用与防御有利影响海浪是重要的海洋能源利用波浪能发电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不利影响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如对船只航行、海上勘探等活动不利,毁坏沿海建筑等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2.潮汐的形成和影响(1)潮汐的形成潮汐是由于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当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
潮水的形成原理

潮水的形成原理一、什么是潮汐?潮汐是海水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影响而形成的周期性升降运动现象。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吸引了大量的海水,形成了潮汐现象。
而太阳也会对海水产生引力影响,尽管不如月球引力明显,但仍然对潮汐产生一定影响。
二、潮汐的成因是什么?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 引力作用:月球和太阳通过引力作用,对地球表面的海洋产生吸引和拉扯的力,使得海水发生相应的升降。
2. 惯性作用:地球自转速度较快,当月球和太阳强烈引力作用时,海水受到创造它们的力的一种阻力,进而产生了潮汐。
3. 地理形状:海洋的地理形状、深度和水流速度都会影响潮汐的形成和变化。
三、潮汐的周期潮汐有两种周期性,分别是昼夜周期和月相周期。
1. 昼夜周期:一天内会发生大约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
具体时间受到太阳对月球引力的影响,而每日涨潮的时间并不固定。
2. 月相周期:由于月球相对地球的位置会不断改变,所以潮汐的周期也是变化的。
当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潮汐较为明显,称为大潮;而当月亮与太阳在同一边时,潮汐较弱,称为小潮。
四、潮汐的应用1. 海洋运输:潮汐对于船只行驶大有裨益。
潮汐的周期性可以帮助船只在退潮时航行,而在涨潮时可以停靠,并减少撞船风险。
2. 能源利用:潮汐能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潮汐发电站进行能源收集。
巧妙地利用潮汐的能量,既可以提供可持续的电力,又可以保护环境。
五、总结在大自然的交响乐中,涨潮是天体之间引力舞蹈和支配我们星球的各种力量的动态相互作用的永恒证明。
从天上的起源到地球上的表现,涨潮的原理邀请我们思考海洋的深奥奥秘,以及我们与宇宙节奏的相互联系。
当我们凝视着千变万化的潮汐时,让我们从生命的永恒潮起潮落中寻找灵感,提醒我们在海浪表面下等待探索的无限奇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汐【词目名称】潮汐;【词目拼音】cháoxī【基本解释】①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②特指海潮。
【引证解释】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的江河下游发生潮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宋苏辙《和子瞻雪浪斋》:“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
”明刘基《江行杂诗》之七:“坤灵不放厚地裂,应有潮汐通扶桑。
”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市嚣乃如潮汐。
”2概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海水迅猛上涨,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余靖(字安道)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
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
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定义分类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潮汐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月球潮汐。
根据潮汐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三类:半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
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
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不论那种潮汐类型,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在农历每月初八、二十三以后两三天内,各有一次潮差最小的小潮,届时潮水涨得不太高,落得也不太低。
形成原因在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微弱作用的情况下,月球和太阳对海洋的引潮力的作用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原因。
引潮力又是怎样的一种力呢?在物理学看来,在非惯性系下,引潮力是月球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还有太阳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等四种力的合力。
有的资料提到“离心力”也是引潮力的分力之一,物理学中有离心现象的提法,却没有“离心力”的概念和定义。
不过“离心力”的本意正是惯性力。
只用月球的引力作用解释不了,为什么涨潮现象同时发生在地球离月球最近的海面和离月球最远的海面这两个区域,从而使球形的海平面变成纺锤体形,如图。
同样太阳的引力也是如此。
截止到2012年,物理学界出现了最新颖的重力概念和定义。
定义的内容是:“在静力学范围内,以放置物体的支撑物或物体自身为非惯性参照物,重力是物体所受各万有引力与各惯性力的合力。
”该定义能成功地解释潮汐成因。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把各星球看做质点的情况下,求地面上物体的重力时,只有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和与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对应的惯性力参加运算,其他各星球的万有引力都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抵消了。
详细论述请看重力词条潮汐的形成原因如下:先说月球的作用。
把地球和月球看做质点,说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实际上是月球和地球都绕二者的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只是地球的圆周轨道小得多。
(双星的两个质量相近的星球的圆周轨道近似相等)以地心为非惯性参照物,地球质点受到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正是地球质点绕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而此向心力对应的惯性力与此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地球质点受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与这个惯性力相互抵消。
既然地球被看做质点,就可以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规律看做与地球质点完全一样。
这样物体受的月球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相互抵消。
实际上地球的体积很大,在离月球最近的地面上的物体,绕地、月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明显小于地球质点的轨道半径,物体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就会大于所受对应的惯性力,这两个力不能再抵消,其合力与物体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
如果所说的“物体”是这里的海水,那么这里就会有涨潮发生。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离月球最远的地面上的物体,月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小于与之对应的惯性力,它们的合力又是与地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也是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
所以在离月球最远的那部分海水同时也会有涨潮发生。
这就使本应是球形的海平面微微呈现出纺锤体形状。
研究太阳对潮汐的作用,与研究月亮作用的方法相同。
如果认为地球绕太阳的中心做圆周运动,问题就简单了。
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发生都是上述原因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和—塑性导致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
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1.7x10^12W)的速率消散。
3推算在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观察到了潮汐的现象。
在我国古代,把发生在白昼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把发生在黑夜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我国古代的先民已察觉到潮汐同月球有关系,因而古语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虽然古人观察到了潮汐与月球有关,但并没有对其原理做出解释。
[1]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地球三者的关系形成的,而且主要是由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月球引力和太阳引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因为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所以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
太阳的引力潮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
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
在月相为下弦时,即农历的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说。
在月相为上弦时,即农历的初八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说。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潮汐的变化很可能推动生命的进化过程。
涨潮时,海水拍击海岸;退潮时,把大片浅滩暴露在阳光下。
原先栖息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经受了锻炼,使海洋生物的登陆成为可能,一些坚强的生命就在这海陆交界地带最先生存了下来。
潮汐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经验出来许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时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简明公式为: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上式可算得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时25分(或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加或减12时24分)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
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时12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
但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
故每天的涨潮退潮时间都不一样,间隔也不同。
4咸潮介绍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氯化物的含量上,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250毫克/升就不宜饮用。
这种水质还会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潮汐(6张)咸潮上溯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候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
咸水上溯意味着位于江河下游的抽水口在咸潮上溯期间抽上来的不是能饮用、灌溉的淡水,而是陆地生命无法赖以生存的海水。
我国的咸潮多发生在珠江口。
咸潮成因1、降水减少降雨比多年平均减少。
降雨锐减导致江、湖、库水位急剧下降,降雨减少导致江河流量严重减少,上游少雨,源水水量减少,下游则受海水潮汐影响,形成咸潮。
2、沿江无序挖沙非法采沙船导致河段已基本没有河沙;没有河沙河段正沿着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过量滥采河沙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
3、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海平面上升与咸潮之间的关系引人注目。
河口三角洲将遭受更为严重的洪水、风暴潮、涝灾和咸潮的袭击,面临“被淹”的危险。
4、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随着经济急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长,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水流量减少,这使咸潮入侵日益严重。
咸潮危害海水的氯化物浓度一般高于5000毫克/升,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