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现象及其成因

合集下载

潮汐的起伏

潮汐的起伏

潮汐的起伏引言潮汐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地球、太阳和月球之间引力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潮汐的起伏是指潮汐水位的变化,它对海洋生态、沿海居民和航海活动等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潮汐的形成机制、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一部分:潮汐的形成机制潮汐的形成是由地球、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其重心并不与其完全球形的表面重合,这就引起了地球表面上的引力场不均匀分布。

而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会扭曲地球引力场的形状,从而导致潮汐的形成。

月球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引力源之一,它靠近地球且质量较小,但对潮汐的贡献却是最大的。

月球引力的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上的水体产生潮汐现象。

太阳也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春、秋分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共同作用导致了较大的潮汐差。

潮汐的起伏是由潮汐力和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潮汐力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引力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它会引起水体的垂直位移。

地形也会对潮汐的起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宽阔的河口和浅滩会加大潮汐的振幅。

第二部分:潮汐的特点潮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周期性:潮汐是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的,通常以约12小时26分钟为一个周期。

这是因为从一个高潮到下一个高潮需要大约12小时26分钟的时间。

2.振幅不同:潮汐的振幅不同,从几厘米到十几米不等。

这是由地理位置、季节和其他因素决定的,例如纬度越高的地区潮汐振幅通常较大。

3.距离滞后:潮汐的高潮并不是与月球正对地球的位置完全对应的,而是会有一定的滞后。

这是由于地球表面上的水体需要一定时间来响应月球引力的变化。

4.二次调和:潮汐的变化可以通过潮汐常数来描述,这些常数可以用来预测潮汐的起伏。

潮汐常数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次和二次调和,一次调和是由月球引力产生的,而二次调和则是由太阳引力产生的。

第三部分:潮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潮汐对人类社会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海洋生态系统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球潮汐运动研究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球潮汐运动研究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球潮汐运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物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地球潮汐运动研究是地球物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地球潮汐是指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在地球表面引起的周期性的涨潮和落潮现象。

为了更好地探究地球潮汐的运动规律,我们需要对地球潮汐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地球潮汐的成因和基本特征地球潮汐是因为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所形成的。

太阳和月亮引力的大小和方向每天都在变化,这就导致了地球上海洋水位高低的变化。

地球潮汐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预测性等基本特征。

其周期大约为12.5小时,而波高和波长则受到海洋深度、海岸线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地球潮汐的发生对地球的自转和磁场也会产生影响。

二、地球潮汐研究的意义地球潮汐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地球自转和地球的引力场等基本特性,同时还有助于推断出地球上海洋和大气运动的规律,探查大地构造的变形和潜藏的地质构造等。

此外,地球潮汐和地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地球潮汐的运动规律,我们有望提高地震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地球潮汐测量方法地球潮汐是一种微弱的现象,因此测量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潮汐服务、卫星测高、水准观测、压力观测等多种方法。

其中,潮汐服务是最基本的地球潮汐测量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预测,可以提供海潮高度和海流速度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研究地球潮汐的规律性。

四、地球潮汐研究的应用地球潮汐在海洋航行、海洋气象、海洋渔业、海底油气资源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海洋渔业领域,通过研究潮汐周期和潮汐涨落规律等,可以掌握渔场洄游鱼群的移动轨迹,从而更好地进行捕捞活动;另外,地球潮汐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地球潮汐研究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对于揭示地球基本结构、推断海洋和大气运动规律、探测地震等方面的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地球潮汐研究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一、潮汐的概念潮是指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表现为周期性的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是由引潮力引起的,是一种规律的周期性运动。

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二、潮汐的形成原因潮汐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引潮力是地球引力和月球、太阳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海洋中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和月球、太阳构成一个引力系统,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月球、太阳的引力互相作用,使得海洋中产生规律的涨落运动,形成潮汐现象。

三、潮汐的分类根据潮汐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潮汐可以分为大潮和小潮。

大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大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两次的新月时和满月时,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两者的引力是相互增强的,潮汐幅度也会随之增大。

而小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小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的第一季和第三季,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的引力是相互抵消的,潮汐幅度也会减小。

根据潮汐的周期性,潮汐还可以分为日潮和半日潮。

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半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半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月球引力作用下。

四、潮汐的影响潮汐对海洋生态、海岸线、海域生态环境和海洋交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潮汐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在潮汐的影响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海岸线和海域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有一定的影响,潮汐引起的海浪和海潮会对海岸线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交通角度来看,潮汐对海洋交通有一定的影响,潮汐会影响船只的安全航行和停靠。

五、潮汐的调查和利用由于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潮汐的调查和利用对海洋和海岸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对潮汐现象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海岸环境的变化和规律,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潮汐是什么

潮汐是什么

潮汐是什么潮汐(tides)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形成潮汐现象。

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海水出现升降、涨落与进退,由此出现潮汐。

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球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称为引潮力。

1引证解释潮汐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

由于夏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夏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

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

形容具有与潮汐现象相似特性的事物:潮汐车道、潮汐客流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宋苏辙《和子瞻雪浪斋》:“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

”明刘基《江行杂诗》之七:“坤灵不放厚地裂,应有潮汐通扶桑。

”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市嚣乃如潮汐。

”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已提到潮汐与月球的关系,东汉时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第一次把潮汐成因与月球运动联系起来,为我国古代的潮汐理论与有关的生产实践活动(如航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是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从长期看,海面升降则与水的三相转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球 水圈的水循环中,冰川积累与消融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计算,目前全 球冰川的年平均消融量约3 000 km2。这一数字近乎全球河流水量的三 倍。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一般说,地球上 气候较冷的时候,冰川的规模就大,大量的水体从海洋转移到冰川上 储存起来,导致海面降低。气候转暖时,冰川退缩,大量的冰川融水, 又通过河流注入大海,导致海平面上升。因此,海面升降成了反映气 候变化的指示剂。
总结:海水的运动
波浪:每个水质点作周期性运动,所有水质点相继振动,引 起水面呈周期性的起伏。 潮汐: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地球海水面的周期性升 降运动。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洋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 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资源 (一)海水化学资源 (二)海底矿产资源 (三)海洋动力资源 (四)海洋生物资源 二、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能量、水汽 三、海洋环境保护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
一、7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 二、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 三、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四、海面升降与水的三相转化
波浪、潮汐等海水的运动形式,固然能使海面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甚至像海啸能使海面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但这种变化毕竟是短暂 的,过后又会很快恢复原状。从长期看,海面升降则与水的三相转换有 着密切的关系。在地球水圈的水循环中,冰川积累与消融起着重要的作 用。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一般说,地球上气 候较冷的时候,冰川的规模就大,大量的水体从海洋转移到冰川上储存 起来,导致海面降低。气候转暖时,冰川退缩,大量的冰川融水,又通 过河流注入大海,导致海平面上升。因此,海面升降成了反映气候变化

第五章 潮 汐

第五章  潮  汐

• 平均小潮高潮高=小潮升 • 平均小潮低潮高=2X平均海面—小潮升 • 所求日的潮高可以根据大潮日至小潮日约7.5 日和所求日期与大(小)潮日期的关系内插 求取 • 所求日高潮潮高=大潮升—(大潮升-小潮升) X(所求日与大潮日相隔天数) ÷7.5 所求日低潮潮高=2X平均海面—所求日高潮潮高 • 中国沿海的潮龄往往取3日。(初三、十八) • 例5-5:
• 2.求附港的高、低潮潮时和潮高 • 1)名词解释 • 高(低)潮时差:主港与附港高(低)潮时之差。正 号(十)表示附港高(低)潮时比主港高 (低)潮时发 生得晚;负号(—)表示附港高(低)潮时比主港高 (低)潮时发生得早。 • 潮差比:对半日潮港来说,是指附港的平均潮 差与主港的平均潮差之比;对日潮港来说,是指 附港的回归潮大的潮差与主港的回归潮大的潮差 之比。 • 改正值:使用潮差比由主港潮高计算附港潮高 时,若附港基准面不是用主港基准面确定的,需 要对附港潮高加以订正,使之变为从附港基准面
• • • • •
4.求任意时的潮高和任意时的潮时 Δh=1/2潮差—X=1/2潮差X(1—COSθ) COSθ=(1-2X改正数)/潮差 θ =t/T x1800 (t= θT/1800) 任意时潮高=低潮潮高+潮高改正数=低潮潮高+ 1/2潮差X(1—COS t/T x1800 ) • 任意时潮高=高潮潮高-潮高改正数=高潮潮高1/2潮差X(1—COS t/T x1800 ) • 例5-6:求铜沙2000年2月1日1100的潮高和其后 潮高小于2m的最早时刻。 • 解:由例5-2知铜沙该日潮汐:0130 118cm, 0818 333cm,1509 121 cm,2037 281 cm。显然,
• 分点潮(Equinoctial Tide):当月球赤纬最小时的 潮汐称为分点潮。此时日潮不等现象最小。 • 高高潮(Higher High Water, HH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高潮中潮高较高的高潮。 • 低高潮(Lower High Water, LH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高潮中潮高较低的高潮。 • 高低潮(Higher LowWater, HL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低潮中潮高较高的低潮。 • 低低潮(LowerLowWater,LLW):在1个太阳 日中发生的2次低潮中潮高较低的低潮。 • · 潮龄(Tidal Age):由朔望至实际大潮发生的时 间间隔称为潮龄。潮龄一般为1—3天。

潮汐名词解释

潮汐名词解释

潮汐名词解释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本文将介绍潮汐的定义、成因、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潮汐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潮汐名词解释》篇1一、定义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潮汐现象包括海水的涨落和海水的流动,通常把海面垂直方向的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二、成因潮汐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形成潮汐。

其中,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更为显著,因为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对较近。

三、特点潮汐具有以下特点:1. 周期性:潮汐的周期通常为 12 小时 25 分钟,即从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的时间间隔。

2. 双高潮:潮汐每天会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分别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最大的时候。

3. 随地理位置变化:潮汐的大小和时间间隔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 与气象条件有关:潮汐的大小和时间间隔还与气象条件有关,如风力、气压等。

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潮汐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潮汐是海洋交通和渔业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次,潮汐现象对海岸工程、航道和港口的建设和维护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潮汐能还可以被用来发电。

总之,潮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潮汐是一种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具有周期性、双高潮、随地理位置变化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特点。

潮汐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海洋交通、渔业、海岸工程和能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潮汐名词解释》篇2潮汐是一种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位、地壳和大气发生的周期性升降现象。

在沿海地区,潮汐表现为海水的涨落,通常分为高潮和低潮两个阶段,周期约为 12 小时 25 分钟。

潮汐的变化对渔业、航运、海岸工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的成因和规律
潮汐现象的形成原因为月球引力作用、太阳引力作用。

1、月球引力作用
月球对地球具有引力作用,特别是对地球表面的水体。

月球的引力会导致地球上的海洋水体受到拉扯,形成潮汐。

由于月球的引力不同部分的作用力会略有差异,因此在不同地方产生了潮汐现象。

2、太阳引力作用
太阳也对地球的水体具有引力作用,尽管太阳的引力相对较小,但它仍然对潮汐现象有一定的影响。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太阳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相互叠加,形成春潮。

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呈90度角排列时,太阳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形成大潮和小潮。

潮汐的原理:
月球的引力和地球的引力形成差值,称为干扰力,干扰力迫使海水移向月球,就产生了潮汐现象,潮汐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是沿海地区一种比较多见的自然现象。

潮汐现象的影响:
1、海洋生态系统
潮汐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物种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潮间带是潮汐带来的水位变化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生活着丰富的海洋生物,潮汐提供了营养和氧气供应,也带来了水体的混合和循环。

2、航海和港口运输
潮汐现象对航海和港口运输至关重要。

在进出港口和航行时,船只需要根据潮汐的涨落来调整航线和时间,以避免浅滩和航道不通。

3、能源利用
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通过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来产生电能。

潮汐发电可以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意义。

4、水文和沉积物运动
潮汐现象对水文和沉积物运动有直接影响。

潮汐涨落的水体流动会改变河口和海湾的沉积物分布,对海岸线形态和河口地貌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