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现象涨潮与退潮
海潮汐时间表

海潮汐时间表
海潮汐时间表
一、低潮
1.每日的第一次低潮:一般在清晨4点至5点之间。
此时,海水会最低,海岸线上凸起的潮滩也会变成斜坡,使海水使得海水不能进入岸边浅滩,放置船只和任何结构。
2.中潮:一般在清晨10点至11点之间。
这时,海平面会达到最高点,
潮滩就会完全消退。
湾或港口也会充满汽水,这时才能进入深水和存
储物资。
3.第二次低潮:通常在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
这时,海水位
会下降到最低点。
无可进入或者排水的浅水区港口,该时段中才能畅通。
二、高潮
1.每日的第一次高潮:一般在清晨7点至8点之间。
海水会开始抬高,
逐渐低洼处海水开始上升,进入深水港口或河流冲刷潮滩。
2.月潮:一般在晚上7点左右。
此时,海平面会达到最高点,紧邻海岸
的潮滩会完全消退,湾、港会充满汽水。
3.每日的第二次高潮:一般在凌晨4点至5点。
海水会慢慢涨起,当海
水高涨到最高点,深水陆岸之间的船只才能进出,滩礁与海岸之间的
小艇也能出航。
三、平潮
平潮又称海平面常数,是一个定义潮汐中海水的平均水位统计的术语,通常在海洋某一定点沿潮汐潮滩形成的海洋上的平均水位。
常数的变
化可以表示潮汐的位置,时间,月和季节的变化。
平潮也可以把潮汐
表示在图形上,或者可以用数字表示,如:3英尺高潮,即潮汇潮水高
达3英尺。
此外,由于地球自转,季节和天文影响,构成不同之理论
潮汐,以及所有影响海洋水位的潮汐因素,以便根据它们制定实用和
科学潮汐预报。
涨潮退潮的原理

涨潮退潮的原理涨潮和退潮是海洋中一种周期性的现象,它们的发生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物理学和地理学的角度,对涨潮和退潮的原理进行解析。
涨潮和退潮的原理主要涉及到引力和惯性的作用。
地球上有一个引力场,而月球和太阳也有引力。
这些引力相互作用,对海洋产生了影响。
月球对地球上的海洋有着巨大的引力作用,使得海洋表面产生一个向月球方向的凸起,这就是涨潮的原因之一。
太阳也对地球上的海洋有引力作用,但由于距离较远,其引力相对较小。
然而,当月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它们的引力作用叠加,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引力场,这种情况下的涨潮现象称为春潮。
当月球和太阳相互垂直时,它们的引力作用相互抵消,形成了一个较小的引力场,这种情况下的涨潮现象称为大潮。
除了引力作用,地球的自转也对涨潮和退潮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的惯性导致了涨潮和退潮的周期性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较快,海洋水体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会产生离心力,使得海洋表面产生一个向外的凸起,这就是退潮的原因之一。
地球的地理形状也对涨潮和退潮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不同地区的海洋深度和海岸线的形状各不相同,这会导致涨潮和退潮的时间和幅度存在差异。
海洋沿岸的狭窄水道或海湾使得涨潮和退潮更加显著,而较宽阔的海域则影响较小。
总结起来,涨潮和退潮是由引力和惯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海洋产生凸起,形成涨潮;地球的自转和地理形状的差异导致海洋产生凸起,形成退潮。
这些现象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海洋中涨潮和退潮交替出现。
涨潮和退潮不仅是海洋中的自然现象,也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涨潮和退潮的周期性变化可以用于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如潮汐发电。
此外,涨潮和退潮的变化也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产生影响,对航运和港口的规划与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涨潮和退潮是海洋中的一种周期性现象,其原理涉及到引力和惯性的作用。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海洋产生凸起,形成涨潮;地球的自转和地理形状的差异导致海洋产生凸起,形成退潮。
潮汐现象涨潮与退潮课件

潮汐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如影响海洋生物 的繁育和迁徙等,需要采取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 如设立海洋保护区、加强污染治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VS
航道选择
在航海中,潮汐会影响水流速度和方向, 从而影响船只的航行。了解潮汐现象可以 帮助船只在航行中选择最佳的航道,提高 航行效率。
潮汐现象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
捕捞时间选择
潮汐现象可以帮助渔业人员预测 鱼群的活动规律,选择最佳的捕 捞时间,提高捕捞效率。
养殖业与种苗
潮汐现象对于海洋养殖业和水产 种苗的繁育具有重要影响。了解 潮汐可以帮助养殖人员公道安排 养殖计划和优化种苗培养条件。
潮汐现象的特点
潮汐现象具有周期性,每次涨 潮和退潮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
潮汐现象的幅度和频率会因地 理位置和时间而异,不同地区 的潮汐现象具有不同的特征。
潮汐现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 响,如风力、气压、地球自转 等。
潮汐现象的重要性
潮汐现象对于海洋生 态系统、渔业、港口 运输等方面都有重要 的影响。
现代预测方法通常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如海洋动力学模型、潮汐分析软件等。这种方法精度 高、速度快,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潮汐预测数据。
04
潮汐现象的应用与价值
潮汐现象在航海中的应用
潮汐预测
航海中,了解潮汐现象可以帮助船只安 全通过浅水区域和避免海难事故。通过 预测潮汐,船员可以确定何时通过特定 水域最为安全。
潮汐现象在海洋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波浪能利用
潮汐现象引起的波浪是海洋能源开发的重要 来源之一。了解潮汐可以帮助能源开发人员 公道利用波浪能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潮流能利用
潮汐现象引起的潮流也是海洋能源开发的重 要来源之一。了解潮汐可以帮助能源开发人 员公道利用潮流能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潮流潮汐

潮汐现象潮汐(Tide):海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白天的海面上升为潮,晚上的海面上升为汐。
涨潮(Rising tide或Flood tide):海面上升的过程。
落潮(Falling tide或Ebb tide ):海面下降的过程。
高潮(High Water):海面涨到最高位置时,称为高潮。
低潮(Low Water):海面落到最低位置时,称为低潮。
潮流(Tidal Stream):伴随海面周期性的升降运动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方向的流动。
潮汐的变化周期:指相邻高潮或相邻低潮的时间间隔,一般大约为半天或一天,即所谓的半日潮和日潮。
注意的是:海水的涨落时快时慢,高潮后,海面下降速度缓慢,到高、低潮中间附近时下降速度最快,随后又减慢,直到发生低潮。
停潮(Slack Tide):低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海面处于停止状态,称为停潮。
低潮时(Time of Low Water):简记T L W,停潮的中间时刻。
平潮(Slack Tide):高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海面处于停止状态,称为平潮。
高潮时(Time of High Water):简记T H W,平潮的中间时刻。
涨潮时间(Duration of Rise):从低潮到高潮的时间间隔。
落潮时间(Duration of Fall):从高潮到低潮的时间间隔。
潮汐的基本成因潮汐由天体的引潮力产生的。
引潮力:天体的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对潮汐影响较大的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其中月球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主要因素,包括月球的引力和地球绕月地公共质心进行平动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月球连续两次上(下)中天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24h50m,即一个太阴日,故在一个太阴日中同一地点产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相邻高(低)潮的时间间隔为12h25m。
在一个太阴日中,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有明显的差异;涨落潮的时间间隔也不相等称为潮汐的周日不等。
其中较高的一次高潮叫高高潮(HHW),较低的一次高潮叫低高潮(LHW),而两次低潮中较高的一次叫高低潮(HLW),较低的一次叫低低潮(LLW)。
涨潮落潮的时间应该怎么计算

涨潮落潮的时间应该怎么计算到过海洋的朋友一定会看到潮涨潮落的自然景象,景色十分壮观。
潮涨潮落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怎么计算涨潮落潮的时间吗?接下来小编告诉你们计算方法吧。
涨潮落潮的时间计算方法这种海水涨潮落潮的现象,是由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巨大引力造成的。
这种引力使地球的海水每天涨落两次,一般称这种现象为潮汐。
引起潮汐的引力是由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方位和距离决定的。
由于月亮和太阳这两个天体都进行着复杂的运动,所以潮汐的预报也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
可是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半日和一日相近,所以,把与月球公转紧密相关的从新月至满月的半月,与太阳的年周运动(地球公转运动)相关的一年,周期更长的8.6年,18.6年编为60—80个组,进行预报。
因为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所以预报时要使用电子计算机。
涨潮形成条件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
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023369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
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
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
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
潮汐的总结知识点

潮汐的总结知识点一、潮汐的形成1. 地球引力:地球和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引力会拉近海洋表面,形成海水的高潮;相反,地球的引力对地球本身有引力作用,因此在地球远离海洋时,海水形成低潮。
2. 离心力作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对潮汐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海水向赤道一侧积聚,导致赤道两侧的潮汐现象。
二、潮汐的周期性1. 海洋中的潮汐一般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每天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分别为涨潮和落潮。
2. 月潮和日潮:潮汐的周期性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影响。
月球引力对潮汐的影响最大,因此形成月潮;而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次之,形成日潮。
三、潮汐的影响1. 渔业:潮汐的周期性对于渔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涨潮时,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水流向内陆,而在落潮时,许多海洋动物会跟随着潮汐退回到海洋中。
2. 航运:潮汐对于航运有着重要的安全影响。
在潮汐涨潮时,水深增加,可以容纳更多的货船;而在落潮时,水深减少,可能会导致船只搁浅。
3. 海岸线:潮汐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周期性会使得海水不断冲击海岸线,导致海水消磨掉部分海岸线,同时也会通过潮汐的沉积作用修复海岸线。
四、潮汐的预测1. 潮汐表:通过对潮汐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制作潮汐表,用来预测未来某一地点的潮汐情况,为渔民、船舶航行等提供便利。
2. 数学模型预测:采用数学模型来对未来潮汐进行预测,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潮汐的情况。
五、潮汐的保护1. 环境保护:潮汐的周期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环境的变化也对潮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潮汐的周期性具有积极作用。
2. 海洋管理:加强对海洋的管理,保护海洋资源,是对潮汐保护的一种重要措施。
3.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适当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对于海洋潮汐的影响,是对潮汐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
什么叫平潮、停潮、涨潮、时落潮时和潮差

什么叫平潮、停潮、涨潮时、落潮时和潮差
在潮汐涨落的过程中,当涨潮达到最高度后,水位在一个短时间内不涨也不退,这一短时段叫做平潮,平潮期的中间时刻就叫做高潮时;与平潮情况类似,当退潮达到最低位以后,也有一个短时间不退也不涨,这就叫做停潮,停潮期的中
间时刻就是低潮时.从低潮时到高潮时所经历的时间就叫做涨潮时,反之叫落潮时(退潮时)。
平潮时和停潮时一般都很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涨潮时与落潮时因地而异,有长、短之差别。
相邻的高潮与低潮水位的高度差即为潮差(tidal range)。
潮汐流现象

潮汐流现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潮汐流现象是海洋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地球的引力和惯性力的作用,导致海水在海岸线附近周期性地上升和下降。
这种周期性的海水运动被称为潮汐流,它对海洋生物、海岸线、海洋气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流的周期一般为12小时42分钟,分为涨潮和落潮两个过程。
在涨潮过程中,海水会逐渐上涨,最终涨至最高潮位,这一过程被称为高潮。
而在落潮过程中,海水会逐渐下降,最终下降至最低潮位,这一过程被称为低潮。
潮汐流的高潮和低潮之间被称为中潮。
潮汐流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和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形成的。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也受到月球的引力作用,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海水在海岸线附近的周期性运动。
由于地球和月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潮汐流现象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潮汐流现象对海洋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潮时,海水会涨至较高的潮位,这时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会随海水流动而向海岸线靠近,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
而在低潮时,海水会下降至较低的潮位,海洋生物往往会隐藏在礁石、海草等地方躲避潮汐流的影响。
潮汐流现象的周期性运动也对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行为产生了影响。
潮汐流现象还对海岸线和海岸地貌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流的涨落造成了海水在海岸线附近的周期性冲击,这种冲击力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潮汐流较为强烈的地区,海岸线会呈现出复杂的形态,如礁石、海蚀洞等地貌特征。
潮汐流也对海岸线上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一些生物会根据潮汐流的涨落来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
潮汐流现象还对海洋气候和海洋环境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潮汐流的运动会导致海水中的热量和盐分的重新分布,使海水温度和盐度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洋循环系统和气候变化。
潮汐流现象还对海水的交换和混合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汐週期─特性
潮汐變化主要來自 月球 的引潮力, 因月球每天約晚 50 分鐘升起,故明 日第一次滿潮時的時間較今日第一次 滿潮的時間延遲約 50 分鐘。 受地球 自 轉與月球繞地球 公 轉的 影響,每隔一天,滿潮或乾潮的時間, 平均延遲約 50 分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潮汐週期─特性
受地球 自 轉與 月球繞地球 公 轉的影響,每隔 一天,滿潮或乾 潮的時間,平均 延遲約 50 分鐘。
潮汐現象─滿潮與乾潮
高度(公尺)
+1 +0.5 0 -1 18 12 24 時
潮汐現象─大潮、小潮
潮汐現象─大潮
日期:農曆初一( 朔 )、十五( 望 ) 前後。 位置:太陽、地球與月球三者約成一 直線 時,太陽與月球引潮力有 相加 作用。 影響:滿潮水位最 高 ,乾潮水位最 低 ,潮差最 大 ,形成 大潮 。
報告完畢 歡迎下次再來
補充教材
潮汐週期─特性
為何一天會出現兩次滿乾潮? 為何每隔1日,滿潮會延後約50分鐘?
潮汐週期─特性
因月球引力的影響,地球上會出現兩處相對的高水位及低水 位,即滿朝及乾潮。 月球公轉一周約30天,地球自轉一周只需1天,若月球視為不 動,一天中,地球上的人可經歷2次滿潮及乾潮。
地點 基隆 淡水 王功 高雄 南灣
12月3日星期五
第一次滿潮 07:09 07:41 07:57 潮差 47 159 214
12月4日星期六
第一次滿潮 08:17 08:40 08:59 潮差 51 187 239
04:15
03:25
37
48
05:12
04:31
32
40
潮汐週期─特性
大多數的地方,每天各有 2 次的滿 潮與 乾 潮。 臺灣沿海地區,每日約有 2 次的 滿 潮與乾潮。 各地點海水面的漲 退 潮會受到該地 的海底、 海岸 地形、海流而有所不 同。
潮汐現象─功能
利用漲退潮時的海 水位 變化來進行補 魚。
潮汐現象─功能
利用漲退潮時的海 水位 變化來進行補 魚。 清淨 河川、發展養 殖 漁業。 潮差較 大 的海域可以發展潮汐發電 。 船隻在航行或靠、離 碼 頭時,必須考 慮船身的 吃水 深度,通常在淺水的區 域,船必須利用 漲 潮時進出港口,才 不會擱淺。
潮汐現象─小潮
日期:農曆初八( 上弦 月)、二十三 日( 下弦 月)前後。 位置:太陽、地球與月球三者呈 垂直 時,太陽與月球引潮力對海水的影響 最 小 ,形成 小潮 。 影響:滿潮水位最 低 ,乾潮水位最 高 ,潮差最 小 ,形成 小潮 。
潮汐現象─潮差
潮汐現象─潮差
臺灣潮差最大的地方 在 台中 港,平均潮 差約 4 公尺左右, 但在大潮時,潮差可 達 6 公尺。 各地點海水面的漲 退 潮受到該地的海 底、 海岸 地形、海 流而有所不同。
潮汐週期
潮汐:海水的水位做週期性的升降運動, 稱為 潮汐 。 潮汐週期:完成一次潮汐循環所需的時 間,如滿潮→乾潮→滿潮→,稱為 潮 汐週期 。
高度(公尺)
+1 +0.5 0 -1 18 12 24 時
潮汐週期
臺灣沿海的潮汐週期平均約為 12 時 25 分。 例:某地今日上午9時發生第一次滿潮, 則明日上午發生第一次滿潮約為 09 時 50 分。
乾潮
滿潮
滿潮 月球 乾潮
北極
未按實際比例繪製
潮汐週期─特性
月球公轉列入考慮 隨月球繞地公轉,滿、乾潮位置隨之改變 隔日同時刻,滿潮位置隨月球移動約12度 地球上的人隨地球自轉至新的滿潮位置約需再花50分鐘。
約12度
月球
北極
未按實際比例繪製
潮汐週期─特性
修正潮汐模型的錯誤
• 模型中滿潮的地區不一定正對月球,換句話 說,當月亮在中天時,所在地不一定是滿潮。 • 模型中顯示一日會出現兩次滿潮及乾潮,但 實際上同一地點也可能出現一日僅一次滿潮 及乾潮的情形。
月球:月球質量 小 ,月球距離地球 近 , 對海水漲退潮的影響比太陽 大 。 太陽:太陽質量 大 ,太陽距離地球 遠 , 對海水漲退潮的影響比月球 小 。 一般而言,談潮汐現象僅提及 月球 引潮 力的影響。
地球 自轉 及月球繞地球 公轉 。 海底或海岸 地形 及位置的影響。
潮汐現象─漲潮與退潮
海洋篇 Unit_01_潮汐
潮汐的成因
潮:白天海水上漲,稱為『 潮 』。 汐:晚上海水上漲,稱為『 汐 』。 潮汐:地球表面的海水產生 週期 性 的 升降 現象。
潮汐的成因
月球 引力和太陽引力 月球與太陽引潮力:與星球質量成正比, 與距離三次方成反比。
潮汐的成因
月球 引力和太陽引力(月球與太陽引潮 力)
漲潮:海水逐漸 上升 的過程,稱為 漲潮 。 退潮:海水逐漸 下降 的過程,稱為 退潮 。
潮汐現象─滿潮與乾潮
滿潮:海水漲到最 高 水位時,稱為 滿潮 或 高潮 。 乾潮:海水退到最 低 水位時,稱為 乾潮 或 低潮 。 潮差:滿潮與乾潮兩者間的 水位 差, 稱為 潮差 。 潮間帶:滿潮時被海水淹沒,於乾潮時 露出海水面的大片沙灘,稱為 潮間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