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变得更专业读懂统编教材之怎么教四年级统编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你变得更专业读懂统编教材之怎么教四年级统编教材致力攻克难点

——从“教”“学”视角审视四年级统编教材的编排

作为一名比较熟悉人教版教材的教师,我最常遇到三个问题:

第一,依靠什么教学?人教版的教材每个单元之间呈现着一种主题式的教学,单元主题明确,导语优美,但是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究竟是什么?无论是学者、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仔细揣摩,有时难免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感。故而教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在教材中体现出来。

第二,怎么教?教授人教版教材,教师们往往需要对整个教材体系有一个自我规划,每一册、每个单元的课文需要教师进行较多的自我创造,而这创造既需扎根课标,又需落实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凭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方法,这就仿佛是给老师们一湾海峡,要求老师们把学生从这一头送到那一头,怎么送?并无规定,于是乎天上飞的,水上运的,海底潜的,纷繁复杂,但是一番辛苦后,并没有多少路是快捷方便的,反而好多人都走了折本路。

第三,怎么学?学习人教版的教材,学生面前展现的是一本干净利落的课本。每篇课文如何去思考,每个单元应该重点学习些什么,教材的要求显得较为含蓄和笼统,因而老师的讲解显得格外重要,学生想要自己思考却无从落手。

仔细阅读统编本教材,惊喜地发现这部教材很好地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三个难题。现就自己的阅读谈谈体会:

一、以生为本——提升语文素养的教材

统编教材编排思路清晰明了,教材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变化,它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有了这两道扶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了抓手,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内容上有连贯性,要求上有层次性,文体上有实用性。教学工

作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是——学生是发展的、变化的,统编教材正是以一种螺旋上升的培养思路着力于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具体来说,我的这种感受来源于一次视角转换。换一个角度来读教材,我发现了许多东西,当我把整个四年级的所有单元导引梳理到一起时,我看到了一册全新的以生为本的教材,看到了一群用心良苦的教材编写者。

四上:

四下:

从四年级上册到四年级下册,教材依托课标,把教学目标分解为许多细节,在教材中以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体现出来,并且这些语文要素也呈现出了由初级到高级,由低要求到高要求的一个排列顺序。

针对课标要求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一点,四上的教材用了三个单元来实现,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是理解体会关键词句意义的重要方法。第二单元“阅读时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提问,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体会课文关键词句的策略。到第六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也是一种策略上的学习。在四上整册中都没有明确提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而是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方法、策略。等到四下时机成熟,在第一单元就明确提出了要“抓关键词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样一来水到渠成。四下第二单元巩固学习“提问”,并要求尝试解决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这是对阅读中“提问”这种方法更进一步的学习。在四下第四单元中,要求“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个要求看似宽泛,实际是要求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方法,学习综合运用。

针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点。四上第三单元初步学习“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四单元加强难度,通过感受故事中的语言和形象,学习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第六单元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个两个单元都是方法的学习,运用方法把课文读厚。在四上第八单元则学习简要复述,这是在学习把课文读薄。反复思量,深感于编者的精心编排,搭建了这样细致周到的学习之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期引导和学习,到了四下,编者大胆给学生放权,第六单元的“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的”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第八单元的“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都提出了相对概括的要求,这是在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调动所学的方法来自主阅读。这样的编排不得不说是“费尽心思”,这样的教材不得不说是“以生为本”!

二、培养思维——有灵魂的教材

统编教材摒弃了宽泛的教师自由,干脆在教学这湾海峡的两岸搭一座桥,方法、思路都为你提供。作为老师,我们只需要带着学生在桥上走,让不同的学生各显神通即可。

语文核心素养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是思维的外在特征。统编教材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以及习作等板块的教材编写中都有突出的体现,这正是对这一基本理念的实践。

对此,我梳理了1到4年级的所有教材,我发现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字词句运用”板块中中教材就大胆引入一个二级的思维导图,这张思维导图不仅帮助了学生学会给“车”字组词,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分清楚带“车”字词语的词性差异,妙哉!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后练习二,一个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串联故事内容,学习讲故事,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个要素来讲故事。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写话”板块引入表格,梳理介绍好朋友的基本要素:谁、长什么样子、经常做的事,从而攻克了写话的难点。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课中再次使用思维导图梳理蜘蛛开店的经过,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清楚故事。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也巧用思维导图,理清楚了读书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我们可采用的方法这一问题,引起了头脑风暴,训练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利用思维导图顺利攻克“发现关键句,梳理课文主要脉络”这一难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概括课文的效率。从词句教学,到阅读教学,到口语交际,统编教材都能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这为习作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更令人惊喜的是,思维导图还被引入了习作板块,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中,梳理写作材料时,课文呈现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旧有经验,以一张思维导图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无形中突破了习作难点。在学习四年级的统编教材时我发现思维导图在教材习作板块中的使用越发大胆。四上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材直接给出关键句,以一个“推荐一个古镇的提纲”作为范例,引导学生从景、人、物三个方面推荐一处好地方,这是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习作的构思进行指导。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把思维导图引入想象类作文的写作,引导学生先画一张属于自己的的思维导图,然后开始写作,在这样的框架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这类习作的基本范式,免去了写作不知所云的困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发挥的余地,后进生能学会写这类作文,中等生在学会的同时开拓了思维,优等生能写好这类文章,写出新意。

中低段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在这样有梯度的训练中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试问,这样的教学下,到了高段语文学习中,孩子们怎么还会害怕写作文?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和教材融为一体,拥有一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心,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钻研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