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找规律填数(一二年级用)-
二年级找规律填数技巧

找规律填数是小学各个学段的学生都要掌握的题型,只是所处学段不同,题的难易程度不同罢了。
我们知道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比如自然数列:1、2、3、4、5……;双数列:2、4、6、8、10……。
只要能从连续的几个数中发现排列的规律,那么就可以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七大规律。
一、递增关系在第一学段的一二年级数学中最为常见的找规律填数,就是数字排列呈递增关系的变化规律,比如:1,3,5,7,9()。
方法:把相邻两个已知数的数差计算出来,通过分析数差,找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这列数可能是以“+2”的规律递增,也可能是以“+3”的规律递增,还可能以“+4”“+5”或“+10”,也或其它数的规律递增。
例:(1)2,4,6,8,10,(),()(2)5,10,15,20,(),()(3)3,6,9,12,15,18,()分析:通过观察(1)的已知数列,发现相邻两个已知数相差2,而且是依次递增的,也就是前面一个数“+2”,就等于后面的数,故括号里分别填12,14.通过观察(2)的已知数列,发现相邻两个已知数相差5,而且是依次递增的,也就是前面一个数“+5”,就等于后面的数,20+5=25,25+5=30,所以括号里分别填25,30.通过观察(3)的已知数列,发现相邻两个已知数相差3,而且是依次递增的,也就是前面一个数“+3”,就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18+3=21,所以括号里填21。
二、递减关系这也是常见的一种数字排列变化规律,与递增关系类似,方法也一样。
比如:14,12,10,8,6,()()。
方法:先把相邻两个已知数的数差计算出来,通过分析数差,找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这列数可能是以“-2”的规律递减,也可能是以“-3”的规律递减,还可能以“-5”或“-10”,也或其它数的规律递减。
例:(1)25,20,15,10,()()(2)12,9,6,3,()(3)36,30,24,18,()()分析:通过观察(1)的已知数列,发现相邻两个已知数相差5,而且是依次递减的,也就是前面一个数“-5”,就等于后面的数,那根据这一规律10-5=5,5-5=0,所以括号里分别填5,0.通过观察(2)的已知数列,发现相邻两个已知数相差3,而且是依次递减的,也就是前面一个数“-3”,就等于后面的数,那3-3=0,所以括号里填0.通过观察(3)的已知数列,发现相邻两个已知数相差6,而且是依次递减的,也就是前面一个数“-6”,就等于后面的数,18-6=12,12-6=6,所以括号里分别填12,6.三、隔项关系隔项关系题型的特点主要是在一组数中,有一个固定的数在以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这个特点是比较容易发现的,那我们只要计算出相同数两边的数之间的数差,就能从中找出这些数字的排列规律。
小学数学有效的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小学数学有效的考试答题技巧大全小升初,不光是学习分数漂亮,答题技巧也是需要的,巧妙的答题技巧可以使考试效率大大的提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有效的考试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数学各类题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的解法:选择题得分关键是考生能否精确、迅速地解答。
数学选择题的求解有两种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的分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的分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由于答案在四个中找一个,随机分一定要拿到。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尽量不要大做"。
二、填空题的解法:填空题答案有着简短、明确、具体的要求,解题基本原则是小题大做别马虎,特别是解的个数和形式是否满足题意,有没有漏解和不满足题目要求的解要认真区别对待。
数学填空题的分值增加许多,其得分情况对考试成绩大有影响,所以答题时要给予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填空的解法主要有:直接求解法、特例求解法、数形结合法,解题时灵活应用。
三、解答题的解法:解答题得分的关键是考生能否对所答题目的每个问题有所取舍,一般来说在解答题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数学难题(通常在每题的后半部分和最后一、两题中),如果不能判别出什么是自己能做的题,而在不会做的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得分肯定不会高。
解答题解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各式各样的题型有各自不同的书写要求,答题的形式对了基本分也就得到了。
审题清晰,题读懂了解题才能得到分,要快速在短时间内审清题意,知道题目表达的意思,题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关键的字词是什么,特殊的情形有没有,不能一知半解,做了一半才发现漏了条件推翻重来,费了精力影响情绪。
附加题一般有2至3问,第一问,其实不难,你要有信心做出来,一般也就是个简单的理论的'应用,不会刁难你,所以,你要作出来。
如果有第三问,那么第二问多半是中继作用,就是利用第一问的结论,然后第三问有要用到它自己。
这一问,比较难一点,但是,如果你时间允许,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32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32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32张)
12345 51234 45123 3451 23451
整体观察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32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32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0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6 8 0 1 2 3 4 5
7
9 10 11 12 13 14
6 8 10 0 1 2 3 4 5
7
9
11 12 13 14
6 8 10 12 0 1 2 3 4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 许多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数。比如: 自然数、年份等。只要我们从不同角 度去分析研究,善于观察、分析、总 结,就能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 方法。
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 列。
1,2,3,4,5,6, 7,8,9,10,11……就是自 然数排成的数列,每个数比前一个大1, 第n个数就是n。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 项。其中第1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 第2个数称为第2项,第n个数称为第n项。
找规律填数关键是根据已知的数, 找出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常用的观察方法:看相邻两数的 差(相减)、和(相加)、积(相乘)、商(相除)。
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后一项 减去前面一项所得的差都相等,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7
5
3
11
1
11
9
7
5
3
1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目录3-6册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技巧目录(一、二年级用)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一章基础知识§1.1 神奇的1和0§1.2 余数的妙用§1.3 周期现象第二章填速算与技巧§2.1 加减巧算§2.2 乘法巧算§2.3 连续自然数求和第三章填数问题§3.1 用运算符号连算式§3.2 找规律填数§3.3 奇怪的算式§3.4 调整法趣谈第四章火柴棒游戏§4.1 简单的变式运算§4.2 复杂的变式游戏§4.3 图形游戏第五章图形问题§5.1 怎样数图形的个数§5.2 图形的识别与划分§5.3 怎样剪拼图形第六章简单应用题§6.1 解应用题的综合法与分析法§6.2 倍数问题§6.3 有关平均分的问题§6.4 事物推理问题§6.5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第七章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模拟试题二模拟试题三模拟试题四模拟试题五模拟试题六模拟试题七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加减法的巧算练习1第2讲横式数字谜(一)练习2第3讲竖式数字谜(一)练习3第4讲竖式数字谜(二)练习4第5讲找规律(一)练习5第6讲找规律(二)练习6第7讲加减法应用题练习7第8讲乘除法应用题练习8第9讲平均数练习9第10讲植树问题练习10第11讲巧数图形练习11第12讲巧求周长练习12第13讲火柴棍游戏(一)练习13第14讲火柴棍游戏(二)练习14第15讲趣题巧解练习15第16讲数阵图(一)练习16第17讲数阵图(二)练习17第18讲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练习18第19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练习19第20讲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练习20第21讲乘法中的巧算练习21第22讲横式数字谜(二)练习22第23讲竖式数字谜(三)练习23第24讲和倍应用题练习24第25讲差倍应用题练习25第26讲和差应用题练习26第27讲巧用矩形面积公式练习27第28讲一笔画(一)练习28第29讲一笔画(二)练习29第30讲包含与排除练习3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练习1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练习2第3讲高斯求和练习3第4讲数的整除性(一)练习4第5讲弃九法练习5第6讲数的整除性练习6第7讲找规律(一)练习7第8讲找规律(二)练习8第九讲数字迷(一)练习9第10讲数字迷(二)练习10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练习11第12讲年龄问题练习12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练习13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练习14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练习15第16讲数阵图(一)练习16第17讲数阵图(二)练习17第18讲数阵图(三)练习18第19讲乘法原理练习19第20讲加法原理(一)练习20第21讲加法原理(二)练习21第22讲还原问题(一)练习22第23讲还原问题(二)练习23第24讲页码问题练习24第25讲智取火柴练习25第26讲逻辑问题(一)练习26第27讲逻辑问题(二)练习27第28讲逻辑问题(二)练习28第29讲抽屉原理(一)练习29第30讲抽屉原理(二)练习3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数字迷(一)练习1第2讲数字谜(二)练习2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练习3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练习4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练习5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练习6第7讲奇偶性(一)练习7第8讲奇偶性(二)练习8第9讲奇偶性(三)练习9第10讲质数与合数练习10第11讲分解质因数练习11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练习12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练习13第14讲余数问题练习14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练习15第16讲巧算24练习16第17讲位置原则练习17第18讲最大最小练习18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练习19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练习20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练习22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23第24讲行程问题(一)练习24第25讲行程问题(二)练习25第26讲行程问题(三)练习26第27讲逻辑问题(一)练习27第28讲逻辑问题(二)练习28第29讲抽屉原理(一)练习29第30讲抽屉原理(二)练习3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目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地址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第1讲比较分数的大小练习1第2讲巧求分数练习2第3讲分数运算的技巧练习3第4讲循环小数与分数练习4第5讲工程问题(一)练习5第6讲工程问题(二)练习6第7讲巧用单位“1”练习7第8讲比和比例练习8第9讲百分数练习9第10讲商业中的数学第11讲圆与扇形练习11第12讲圆柱与圆锥练习12第13讲立体图形(一)练习13第14讲立体图形(二)练习14第15讲棋盘的覆盖练习15第16讲找规律练习16第17讲操作问题练习17第18讲取整计算练习18第19讲近似值与估算练习19练习第20讲数值代入法练习20第21讲枚举法练习21第22讲列表法练习22第23讲图解法练习23第24讲时钟问题练习24第25讲时间问题练习25第26讲牛吃草问题练习26第27讲运筹学初步(一)练习27第28讲运筹学初步(二)练习28第29讲运筹学初步(三)练习29第30讲趣题巧解练习30。
一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思维填数字题

为了提高一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找规律思维能力,许多老师都会设计一些填数字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思维填数字题的设计和答题方法。
一、填数字题的设计原则1. 简单易懂:填数字题的设计应该尽量简单易懂,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水平。
2. 含有规律:填数字题所蕴含的规律应该是有限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找规律思维能力。
3. 可变性:填数字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能够通过改变数字或者规律形式来进行扩展或者难度提升。
二、填数字题的答题方法1. 观察题目:学生需要仔细观察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规律。
2. 找规律:接下来,学生需要通过分析观察到的数字,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3. 进行推理:学生需要根据找出的规律,推理出缺少的数字,完成填数字题的答题过程。
三、填数字题的示例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填数字题的示例,通过这个示例来具体说明一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思维填数字题的设计和答题方法。
例题:填入下一个数字:2, 4, 6, 8, __设计原则:1. 简单易懂:这个示例的数字序列非常简单,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
2. 含有规律:这个示例的数字序列是一个等差数列,规律非常明显。
3. 可变性:通过改变数字序列的起始数字和公差,可以形成多个类似的填数字题。
答题方法:1. 观察题目:学生需要观察到数字序列中每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2. 找规律:学生可以发现这个数字序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3. 进行推理:根据等差数列的规律,学生可以推理出缺少的数字是10。
通过这个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思维填数字题的设计和答题方法。
这种题型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观察、总结和推理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填数字题,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四、填数字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一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思维填数字题时,老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各阶段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

各阶段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小学数学解题方法1、实物演示法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
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
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
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
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
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图示法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
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例1: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思维方法是:图示法。
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
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
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找规律填数的方法

找规律填数知识导航找规律在奥数题目中属于常见题型,主要分为找规律填图和找规律填数。
在之前的课程里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这一类型的题,这一讲我们继续加深对这一类型题目的认识和理解。
小朋友们,要认真观察、勇敢地去探索规律,相信你们都能找出空缺的数。
精典例题例1:找规律填数。
(1)1,3,5,7,(),()。
(2)65,60,55,50,(),()。
(3)1,10,100,1000,(),()。
(4)1,2,4,7,11,(),()。
(5)1,2,4,8,(),()。
(6)1,3,4,7,11,(),(),()。
思路点拨第(1)题,从左往右依次增加;第(2)题从左往右依次减少;第(3)题,从左往右依次在末尾添加一个,或者说依次乘;第(4)题从左往右,相邻两个数相差1,2,3,4……第(5)题中,1×2=2,2×2=4,4×2=8,所以,8×2=……第(6)题中,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等于前面两个数的和。
模仿练习找规律填数。
(1)2,4,6,8,(),()。
(2)1,5,9,13,(),()。
(3)2,20,200,2000,(),()。
(4)1,2,2,4,3,6,4,8,(),()。
(5)49,42,35,(),(),()。
(6)4,6,9,13,(),24,()。
(7)100,81,64,(),36,25,(),9,4,1例2:仔细观察下列组图,在每一组的“?”处填上合适的数。
(1)(2)(3)(4)(5)思路点拨第(1)题中,3+4+8=15;第(2)题中,2×3+1=7;第(3)题中,3×4+5=17;第(4)题中4×5-5=20;第(5)题中,5+3+7=15,15+15=30。
模仿练习仔细观察每组图的规律,在空白处填合适的数。
(1)(2)例3: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思路点拨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按行看,12+6=18,8+7=15,也就是说每一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全国通用(共32张PPT)

9
11
13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观察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 15、12、10、 7、 5、____;2
-3 -2 -3 -2 -3
(2) 13、 9、 6、 4、____; 3
-4 -3 -2 -1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6 8 0 1 2 3 4 5
7
9 10 11 12 13 14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6 8 10 0 1 2 3 4 5
7
9
11 12 13 14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6 8 10 12 0 1 2 3 4 5
7
9
11
13 14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奥数找规律填数 全国通用(共32张PPT)
6 8 10 12 14 0 1 2 3 4 5
7
例:找出下面每列数的排列规律,在括号里 填上适当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填数
[知识要点]
1.数列填数;
2 •阵图填数。
[范例解析]
例1 找规律填出后面三个数:
⑴ 3,4,6,9,13,18,________ , _______ ,______ ;
⑵ 56,61 ,47 ,44 , _ , _____ ,_____ ;
⑶ 3,9,27,______ ,______ ,_____ ;
⑷ 7,14,21,28,________ , _____ ,_____ ;
⑸ 0,1,1,2,3,5,8,_____ ,____ ,_____ 。
解⑴ 这一列数,从第二个数开始,逐渐增大,那它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仔细观察,第二个数4 比第一个数3 大1;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大2 ;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大
3 ;第五个数比第四个数大4;第六个数比第五个数大 5 。
如图3-1 所示。
即是按照加1、力口2、加3、加4、……的规律加下去。
因此,应填24 , 31 , 39。
⑵这一列数正好⑴相反,它们是逐渐减少。
其中,第二个数51比第一个数56少5 ;
第三个数又比第二个数少 4 ;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少3。
如图3-2所示。
56r 61, 47, ,
----- ------- -- --- 9
图3—2
即是按照减5、减4、减3、……的规律减下去。
因此,应填42 , 41 , 40。
⑶ 这一列数中,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3倍;第三个数又是第二个数的3倍,如图
3-3所示。
X3 X3
3, 9* 2T* ______ , ____ u______ Q
图3—3
图3-3
即是按照前一个数扩大3倍,得后一个数的规律算下去。
因此,应填81 , 243 , 729。
⑷ 我们观察发现,这一列数中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2倍,第三个数又是第
个数的3倍,第四个数是第一个数的4倍,如图3-4所示。
7! 14, 211 28,______ ___ , ___ ___ , ______ «
图3—4
即是按照把第一个数扩大2倍、3倍、4倍……的规律酸下去因此,应填35 , 42 , 49。
⑸这一列数的变化规律较复杂一点,要仔细地观察。
我们改变一下观察研究的顺
序,即从8起往左看,可看出:8是3 + 5的和,5又是它的前两个数2 + 3的和,3则
是1 + 2的和,2是1 + 1的和,1是0 + 1的和。
如图3-5所示。
1 * b 2,3* 5* 8* ____ * _____ * ______ >
5
即是按照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的规律算下去。
因此,应填
13 , 21 , 34。
说明 在一列数中填数,关键是要找出这列数中各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按规律酸下去,才 能正确填
才其中的缺数。
例2 你能把空缺的数填出来吗?
2
8 3 6
4 4
2
分析 我们发现,这已知的7个数字之间找不出它们的变化规律。
因此,我们应该变换观
察的角度,即分单双位上的数考虑,这就将一列数分才人下的两列数:
2
3
4
?
8
6
4
2
前一列数是按照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加 1的规律算下去,因此,空缺数应填 5。
说明 有时一列数是由两个有规律的数串混合组成的。
在填空缺数时,应注意这一点。
例3 找规律,很快把图 3-6中小圆圈里的数填出来。
分析 首先观察第一横行和第二横行,发现第二横行的第二、第三、第四个数都是它的第
一个数3与第一横行的第二、第三、 第四个数的乘积。
即 3 X2 = 6 , 3 X 3 = 9 ,3X5 = 15。
又第三横行的第四个数 35正好是7 X5的积。
这就是图中数字之间的规律,按照这一规 律,如图3-7所示,缺数应填 8, 20 , 14 , 21。
⑤
—-®—<?-®
--一
A
41)-@1010 图
①—③—④
—@
例4图3-8中是一个数字金字塔,青你先根据上下数字间的联系找出它们的规律,然后填
出塔中的方框的数字。
分析从上往下看,第一行是一个数2;第二行是两个数2、2 ;第三行是三个数2、4、2 ; 则4应看作是第二行的2 X2的积,这是因为第四行的8正好是第三行的2 X4的积。
这就是它的变化规律,如图3-9所示。
图中画上“ \ /”表示尖端所指的数字是上一行两个数的积。
因此,方框中应填8、16、64 (见图3-9 )。
[思路技巧]
找规律填数是一类有趣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要考虑运用观察、试探、枚举、归纳
等研究问题的手段,寻找已知的数上下、左右及前后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推导出未知的数。
[习题精选]
1.先观察下面每一行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在(
⑴ 1 , 4, 7, 10, (), 16, 19;
1 2 3 4 5 )里填上一个适当的数:
图3—& 图3—T
⑵ 1 , 1, 2, 3, 5, 8, ( ), 21 , 34; 2 2 3 4 5
⑶ 1 , 4 , 9 , 16, 25, 36, ( ) , 64 , 81 ; 3 3 3 4 5
⑷ 12, 15, 18 , ( ), 24, 27 , ( ), 33;
⑸ 6 , 12 , ( ), 24, ( ),( ), 42, 48 ; 5 5 5 5 5
⑹ 95, 90, ( ), 80 , 75 , ( ), ( ), 60;
⑺21 , 24, 27,(),();
⑻ 50 , 48, 46 ,(),()。
图3-10
2.按照图3-10中数字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3•在图3-11中,依照第一个三角形里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在其他三角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4.不用乘法,找出规律后,就可以按规律把积填上去。
1 X99 = 99
2 X99 = 198
3 X99 = 297
4 X99 = 396
6 X99 =
7 X99 =
8 X9
9 = 9 X99 =
5 •找规律填空缺的数。
6 •如图3-12,在金字塔图中每一块砖上都有一个数字,请你根据上下数字之间的联
系, 找出它们的规律,然后填在空砖上。
7.根据叶子中数字的计算规律,填出花中所空的数。
5 X99 = 495
0 1 3 6 10 15 ? ?
图3—
E|3—13
8.下面两题中的数去掉其中的一个数,其余的都是按规律排列的,请你去掉这个数。
⑴ 5,10,15, 17, 20 ;⑵ 72,70,68,66,36。
9 •请按图3-14中的规律在空白处填上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