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x
合集下载
(全国通用)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3)亚里士多德是集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创立了逻辑学,给后人留下了一 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典题示例 (2015·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 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 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 姓”。
理念论、理想国、 思想
哲学王、强调法治
批判理念论,逻辑学、 “仁”
法治优于人治、“中 之道
庸之道”
建立阿卡德米学园, 建立吕克昂学园,教
教育 非常重视自然科学 提出“ “因材
著作 《理想国》 《形而上学》《物理学》
“六
创立的儒学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文化的主流
(1)据图一分析孔子周游列国对孔子及其弟子一行的作用。
图一 孔子游历图 答案 增加了阅历,增长了见识;传播了孔子的思想,为儒学的创立打 下了基础。 解析 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既可以答最直接的作用,如增长见识等, 也可以从长远的角度来回答,如为儒学的创立打下基础等。
解析 答案
(2)据图二分析孔子教育思想中值得我们继承的地方。
针对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孔子游历图 图二 孔子教学图 图三 邮票中孔子的形象
材料二 儒家学者重视教育是有目共睹的,私塾、书院乃至老师弟子的 直接传授形式,是儒者实行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本来 就是一个大教育家,自孔子始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而把 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PPT课件

一二三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 语·为政》)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提示: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进取的一生, 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二三
二、孔子的主要贡献 1.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 新与旧的矛盾,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 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深度点拨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私 有土地出现,井田制遭到破坏;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兴起。
问题1
问题2
问题 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 2 响有哪些?
(1)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是中国最宝贵的遗产, 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一二三
三、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中国 (1)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它们既奠 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 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 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课程标准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2)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学习要点 (1)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2)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 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了解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 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高中历史专题整合2东西方的先哲课件人民版选修4

治 学、 教 育思 想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创办阿卡德米学 创办吕克昂学园。
启发式教学、当仁不 园。既重视政治的 教学方法别具一
让于师等;创办私学, 研究,又重视自然 格;我爱我师,我更
广收门徒
科学知识
爱真理
想 问题放在优先位 得不确定的“意见”,而 究,认识中有错误,
置)
不能获得知识
但也有真理成分
政
治 思
仁与礼;为政以德
想
建立哲学家统治的理 想国;以法治国;国家的 目的是和谐与效率
归纳六种政体,提 出法治优于人治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伦理 思想
中庸
中道(出于哲学思 伦理学主题:正义 考,主张舍两端而
取其中)
专题整合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的哲学、政治、伦理、治学及教 育等思想的对比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敬鬼神而远之。 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
哲 (敬:怀疑鬼神的存 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 物,物质世界和精
学 在。远:把探讨和解 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神世界不可分割;
思 决人世间的实际 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 物质世界值得研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东西方的 先哲单元课件 (共13张PPT)

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 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3分)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 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 会秩序的基础。要使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 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 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2、目的: 恢复周礼、传承文化、改善人际关系
3、主要内容:
1)礼:克己复礼 2)仁:处理人际关系。 3)德:德和礼来治理国家,反对苛政。 4)中庸:协调“礼”与“仁”关系,“和而不同”“过
犹不及”
(二)孔子与教育
1、办学形式: 私学----打破改贵族垄断 2、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3、教育目的: “成人” ;“君子”; 4、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5、教学内容: 六经、“政事”、治国的本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中庸思想是一种 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属于 人生哲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
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2、《理想国》(如何构建和谐的国家?) A、观点:
①理想国家是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组成,他 们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② 国家统治者: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的哲学王
B、评价: 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 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 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3分)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 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 会秩序的基础。要使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 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 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2、目的: 恢复周礼、传承文化、改善人际关系
3、主要内容:
1)礼:克己复礼 2)仁:处理人际关系。 3)德:德和礼来治理国家,反对苛政。 4)中庸:协调“礼”与“仁”关系,“和而不同”“过
犹不及”
(二)孔子与教育
1、办学形式: 私学----打破改贵族垄断 2、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3、教育目的: “成人” ;“君子”; 4、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5、教学内容: 六经、“政事”、治国的本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中庸思想是一种 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属于 人生哲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
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2、《理想国》(如何构建和谐的国家?) A、观点:
①理想国家是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组成,他 们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② 国家统治者: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的哲学王
B、评价: 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 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专题分层突破课件人民版选修4

巩
固
层
·
知
识
整
专
合
题
专题分层突破(二)
综
合
测
评
提
升
层
·
主
题
强 化
[自我填充] A.亲亲 B.忠恕 C.苏格拉底 D.理性 E.城邦
F.中产
主题 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核心整合]
1.相同点 (1)所处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 (2)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3)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 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thank
you!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0
[即时演练]
柏拉图和孔子是古代西方与东方的两大思想家,关于对他们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两者的思想对后世的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及政治学和社会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解析】 孔子的思想成为东方文化的核心,同时也影响到世界;柏拉图的 思想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而且也影响到后来的世界其他地区,故①正确。两 者关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主张都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故②③明显正确。故选B 项。
【答案】 B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固
层
·
知
识
整
专
合
题
专题分层突破(二)
综
合
测
评
提
升
层
·
主
题
强 化
[自我填充] A.亲亲 B.忠恕 C.苏格拉底 D.理性 E.城邦
F.中产
主题 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核心整合]
1.相同点 (1)所处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 (2)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3)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 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thank
you!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0
[即时演练]
柏拉图和孔子是古代西方与东方的两大思想家,关于对他们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两者的思想对后世的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及政治学和社会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解析】 孔子的思想成为东方文化的核心,同时也影响到世界;柏拉图的 思想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而且也影响到后来的世界其他地区,故①正确。两 者关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主张都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故②③明显正确。故选B 项。
【答案】 B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要贡献 (1)提出“理念论”,认为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构成,理念先 于物质存在。 (2)提出“理想国”的主张,认为理想的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 产者三部分构成,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担任。 (3)创办柏拉图学园,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提倡对各种问题 进行自由的讨论。 2.历史影响: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元整合DANYUAN ZHENGHE
一二三
一、孔子 1.思想贡献 (1)创立儒家思想,他认为只有礼与仁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 想社会。仁、礼、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2)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使 学生“成人”,甚至成为“君子”;注重因材施教。 (4)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2.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 传统。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单元整合DANYUAN ZHENGHE
一二三
一、孔子 1.思想贡献 (1)创立儒家思想,他认为只有礼与仁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 想社会。仁、礼、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2)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使 学生“成人”,甚至成为“君子”;注重因材施教。 (4)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2.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 传统。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二历史东西方先哲PPT优秀课件

• ——《论孔子思想》
•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 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 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 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 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 方面。
•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 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 [答案]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 出了合理的教育方法。
•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 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 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考点二
柏拉图
•
(2012·江苏卷)孔子和柏拉图所追
• 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 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 极。
• 2.不同:
•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 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太多 的哲学思考。
•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 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 “过犹不及”。
(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 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东西方先哲
理教材 ·基础化 析考点 ·重点化 赢高考 ·经典化
考纲说
考生做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
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
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
1.孔子 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柏拉图 、亚里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 士多德
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
•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 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 明。
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2古希腊的先哲课件人民版选修4

2.理想国 (1)内容 ①一个理想的正义国家应由各司其职的 统治者 、武士、 劳动者 三个等级的 公民构成。 ②理想的统治者—— 哲学家王 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也是最有智慧的人。 (2)实现途径 ①为统治者提供掌握哲学知识的严格教育 。 ②过集体生活,使 权力 和财产、家庭分离,从而一心为公。
3.影响 其设想的理想国被称为最早的 乌托邦 ,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 献。
3.政治观 (1)认为“人在本性上是 城邦 的动物”,但把奴隶和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 (2)政体上倾向于 民主 制,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 4.影响 (1)其哲学思想成为 中世纪 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2)其 自然观 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 (3)对正义与 民主 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教材整理1 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雅典文化繁荣的条件 (1)军事胜利:希波战争的胜利使雅典赢得了盟主地位,并为之带来经济上的 繁荣。 (2)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 对雅典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使雅典的民主制度发 展到顶峰,为雅典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 (3)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城邦被 马其顿 帝国所统治,但希腊哲学却在这 期间达到顶峰。
【深化拓展】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恩怨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 哲学认识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 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他也批评老师对 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雅典文化繁荣的表现 (1)雅典成为希腊各城邦的文化中心。 (2)希腊哲学达到顶峰,出现了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和 亚里士多德 三大思 想家,他们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整理2 柏拉图与《理想国》 1.生平 (1)出身于贵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20岁时师从 苏格拉底 研究哲学。 (2)长达12年游历期间曾到麦加拉、埃及、南意大利,后来回雅典创办 学园 , 收徒授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总结(二)
1
2
3
一、孔子的贡献与影响 1.思想贡献
(1)创立儒家思想,他认为只有礼与仁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 理想社会。仁、礼、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2)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 使学生“成人”,甚至成为“君子”;注重因材施教。 (4)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12
辨选项: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Aຫໍສະໝຸດ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 正确 项正确。
B
兴办私学与宗法制和分封制度关系不大,故B 不正确 项错误。
动摇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破坏,
C 故C项错误。
不正确
儒家思想不适应于在战争年代统一的思想,
D 故D项错误。
不正确
答案 A
13
[题型特点] 这类选择题常见的题干表达方式为史实的叙述或评论,有时 是夹叙夹议。呈现方式是既无图表又无引文。 [解题技巧] 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读题干,把握材料从哪几个方面进 行史实叙述;然后准确定位史实的时空并思考题目的核心词; 最后在结合上述审读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所学对选项逐 个筛选。
14
8
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1.亚里士多德对后来的整个西方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在许多世
纪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思 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 2.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观点,在中世纪一直被奉为真 理。在今天,虽然其中大部分结论已经被推翻,但是,他探 索自然的方法和角度、他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亚里士多德倡导法治,反对人治,在西方法律史上第一次系 统地提出了法治学说。 4.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表述了大量理性思维的观点,这些反传 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 响。
6
(4)教育贡献: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 行启发式教学。 (5)著作风格: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6)历史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 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
7
2.不同点 (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 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 感性,追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 怀疑态度。
10
【例题】 (2014·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 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
11
[审题思路] 定时空:春秋时期 审题意:本题以孔子兴办私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 知识的能力。 抓关键:孔子思想主张(教育思想)。
9
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1.哲学思想
(1)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 念的反映。 (2)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 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2.政治主张 (1)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2)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4
2.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 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 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
二、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1.相同点
(1)所处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 (2)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3)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 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 “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1
2
3
一、孔子的贡献与影响 1.思想贡献
(1)创立儒家思想,他认为只有礼与仁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 理想社会。仁、礼、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2)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 使学生“成人”,甚至成为“君子”;注重因材施教。 (4)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12
辨选项: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Aຫໍສະໝຸດ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 正确 项正确。
B
兴办私学与宗法制和分封制度关系不大,故B 不正确 项错误。
动摇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破坏,
C 故C项错误。
不正确
儒家思想不适应于在战争年代统一的思想,
D 故D项错误。
不正确
答案 A
13
[题型特点] 这类选择题常见的题干表达方式为史实的叙述或评论,有时 是夹叙夹议。呈现方式是既无图表又无引文。 [解题技巧] 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读题干,把握材料从哪几个方面进 行史实叙述;然后准确定位史实的时空并思考题目的核心词; 最后在结合上述审读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所学对选项逐 个筛选。
14
8
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1.亚里士多德对后来的整个西方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在许多世
纪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思 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 2.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观点,在中世纪一直被奉为真 理。在今天,虽然其中大部分结论已经被推翻,但是,他探 索自然的方法和角度、他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亚里士多德倡导法治,反对人治,在西方法律史上第一次系 统地提出了法治学说。 4.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表述了大量理性思维的观点,这些反传 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 响。
6
(4)教育贡献: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 行启发式教学。 (5)著作风格: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6)历史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 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
7
2.不同点 (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 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 感性,追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 怀疑态度。
10
【例题】 (2014·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 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
11
[审题思路] 定时空:春秋时期 审题意:本题以孔子兴办私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 知识的能力。 抓关键:孔子思想主张(教育思想)。
9
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1.哲学思想
(1)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 念的反映。 (2)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 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2.政治主张 (1)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2)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4
2.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 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 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
二、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1.相同点
(1)所处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 (2)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3)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 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 “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