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病理学整理

名词解释:

林木病害的定义:林木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受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外部形态上产生一系列局部的或整体的异常变化,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甚至出现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

病征:在林木病部病原物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症状:林木发病后,病部表现出的综合特征,是病状和病征的总称。

菌物: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

繁殖体: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子实体)及其形成的孢子

真菌的生活史: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生理小种:对不同寄主植物品种的致病性不同而划分的生物群。

原核生物: 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

细菌的生物学概念:是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即无核仁和核膜;属于原核生物。多数细菌是异养的。

菌落:在人工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以接种点为中心的圆形或其它形状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全寄生:无叶绿素,无根,从寄主吸收全部营养物质。

半寄生:有叶绿素,但无真正的根,须从寄主吸取水分和矿物质。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机构及其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具有致病能力的非细胞生物

非侵染性病害:由环境中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生理性病害

病程:从病原物接触寄主开始到植物表现症状的过程。。

侵染循环:是指越冬的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经一定方式传播侵入后引起寄主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寄主再度发病的过程。整个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传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寄生性:病原物依附寄主生存的能力,即指病原物吸取寄主营养的能力。

病原物的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的毒害能力,即病原物引起寄主发病和对寄主进行破坏的能力。也称致病力或毒力。

植物抗病性:即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

潜伏侵染:病原物侵入植物组织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担任保持其生命,寄主植物也不表现其症状。

复合侵染:某种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由于两种以上的病原物同时或先后侵染而引起的。

病害的侵染循环:指病害在一年内连续发生的过程。

单循环病害:一年当中只由越冬的病原物来春后进行唯一的一次初侵染所致的病害。

复循环病害:初次侵染之后还有再侵染的病害。

流行性病害:某一种侵染性病害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范围内,大面积普遍而严重的发生,并且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和损失的。

病害预测:根据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流行的条件,以及病害流行的历史资料,结合当时当地的气象因素、寄主状况和病原物状况等等,来预测某种病害是否流行、以及流行的时间、将要造成的危害。

综合治理:根据当时当地病害发生的具体情况,有机地应用一种或多种措施,建立一个以林木为主体的生态系,力求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有效地把病害控制在当地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

营林技术防治法(林业技术防治法):结合营林措施而行的方法。包括从采种、培育苗木、幼林、中林、一直到成林的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

填空题,判断及问答:

1.病害的发生是林木产生一系列病变的结果,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病理程序,病害的定义是从人类的经济利益出发的;

2.遭受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引起林木生病的最直接因素叫做病原。其中,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生物称为病原物(pathogen);引起病害的菌物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

3.1933林克(Link)提出病害三角学说(Disease Triangle),1976 鲁滨逊(Robinson)提出植病四面体学说(Disease Tetrahedron)

4.症状类型:(1)变色(花叶、黄化),(2)坏死(斑点、腐烂、溃疡),(3) 萎蔫或枯萎,(4) 畸形(癌肿、丛枝、变形、疮痂),(5)流脂或流胶,(6)粉霉,(7)蕈(xun)菌

5.林木病害诊断(diagnosis)就是分析并确定一种病害的病原:根据症状进行诊段,根据病原物进行诊断(肉眼或显微镜),人工诱发实验(科赫法则),病害治疗诊断(观察治疗效果)

6.菌物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叫营养体,营养体的基本类型无隔菌丝、有隔菌丝

7.菌丝的变态:吸器(锈菌、霜霉菌、白粉菌),附着胞,假根

8.菌丝体的组织:菌核、子座、菌索、菌膜

9.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和有性两种:

无性孢子的类型:(1) 游动孢子:鞭毛菌。(2) 孢囊孢子:接合菌。(3)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4)厚垣孢子:休眠孢子,壁厚,由菌丝或部分孢子的一个细胞内原生质浓缩形成。

有性孢子的类型:(1) 卵孢子,鞭毛菌。(2) 接合孢子,接合菌。(3) 子囊孢子,子囊菌。(4) 担孢子,担子菌。

10.孢子——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11.卵菌门:1)腐霉属,2)疫霉属(马铃薯晚疫病),3)霜霉(有吸器)

接合菌亚门:4)根霉属(有假根和匍匐丝,孢囊梗与假根对生。)5)毛霉属(无假根,无匐伏枝,孢囊梗直立,分枝或不分枝。)

子囊菌亚门:{菌丝体发达,有隔膜,细胞一般是单核的;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子实体亦称子囊果。

子囊果根据不同形态分为4种: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 6)外囊菌属(桃缩叶病),

7)白粉菌[(1) 高等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以吸器伸入表皮细胞吸取养料。

(2) 子囊果为无孔口的闭囊壳,外部长有不同形状的附属丝。(3) 无性阶段在寄主体表呈白粉状(菌丝和分生孢子)]

8)小煤炱(tai)属(煤污病)

9)小丛壳属(炭疽病)

10)黑腐皮壳属(杨树腐烂病)

11)内座壳属(板栗疫病)

12)喙球壳属

12. 担子菌亚门:菌丝体发达,有隔,细胞一般是双核,有些双核菌丝在细胞分裂时两个细胞之间可以产生“锁状联合”, 除锈菌外,无性繁殖很少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锈菌的特点:

(1) 有吸器,只能生活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完成生活史,这种现象称为专性寄生;

(2) 在生活史中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典型的锈菌具有5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0)、锈孢子(Ⅰ)、夏孢子(Ⅱ)、冬孢子(Ⅲ)和担孢子(Ⅳ)。(3) 转主寄生: 即有些锈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有的为黄色至铁锈色(夏孢子堆,锈菌唯一能重复发生的阶段),有的为黑色(冬孢子堆),有的为白色或黄色(性孢子器),有的则为黄色的疱状、杯状或毛状物(锈孢子器)。

13)栅锈菌属、14)层锈菌属、15)柱锈菌属、16)胶锈菌属

黑粉菌:黑粉菌纲菌物通常寄生于植物上引起多种症状并形成大量黑粉状孢子,通常称作黑粉菌

13.半知菌亚门:菌丝体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或不产生孢子。半知菌的典型繁殖方式是从菌丝体上分化出分生孢子梗,其上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着生在营养菌丝上或聚生在一定结构的子实体上。

1.芽孢纲、

2. 丝孢纲、

3. 腔孢纲

半知菌分生孢子盘:由菌丝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机构。

17)丝核菌属(苗木猝到病)、18)小核菌属(苗木白绢病)、19)葡萄孢属(幼苗灰霉病)、20)曲霉属(果实腐烂)、21)青霉属(柑桔果实青、绿霉病)、22)镰刀菌属(苗木猝倒病)、23)刺盘孢属、24)盘多毛孢属(松针赤枯病)、25)痂圆孢属(柑桔疮痂病)、26)大茎点属(苹果轮纹病)、27)茎点霉属(桉树溃疡病)、28)拟茎点属(流胶病)、29)壳囊孢属(腐烂病)

14.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数量最多)螺旋状、其它形状

15.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黏质层和荚膜(薄的为黏质层;厚的为荚膜。)、芽孢(细胞内的近圆形、圆形或椭圆形,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伴孢晶体。一个菌体只形成一个芽孢

16. 革兰氏染色反应: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4、用一种与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