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唐诗宋词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后世社会思想观 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05
唐诗宋词在现代的传播与影响
唐诗宋词在现代的传播方式
01
出版物
唐诗宋词的书籍、选集和全集通 过传统出版和电子书形式广泛传 播。
唐诗宋词在形式、语言、韵律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 范,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和审美追求。
唐诗宋词的创作涉及广泛的主题和题材,既有山水田园、 边塞战争等宏大题材,也有离别相思、人生感慨等细腻情 感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唐诗宋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诗人创作的典范和 灵感源泉。
唐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许多诗人深 受唐诗的影响,继承和发展
了唐诗的传统。
唐诗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 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学和艺 术创作,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
02
宋词的兴起与演变
宋词的兴起
宋词的兴起与唐代诗歌的发展密切相 关。在唐诗的基础上,宋人开始尝试 创作词,以适应宴席、歌楼等场合的 演唱需求。
网络平台
02
03
学术研究
唐诗宋词的网站、博客和社交媒 体平台提供了在线阅读、分享和 讨论的空间。
学术机构和学者对唐诗宋词的研 究成果通过学术期刊、论文集和 专著等形式传播。
唐诗宋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语言风格
唐诗宋词的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对现代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的 语言风格产生影响。
创作技巧
唐诗宋词的修辞手法、意象运用 和结构安排等技巧对现代文学创 作提供借鉴。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 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 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 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 首》、《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 昌龄:《出塞》,李颀:《古意》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实状况所 致。唐自建国以来边事不断,这些重大的客观现实必然反 映到诗歌创作中去。二是从军赴边、建功立业是当时文人 的普遍时尚。戍边开疆、建功立业也成为他们建功立业的 首选途径。三是有悠久的文学渊源。先秦的《诗经》、 《楚辞》及汉乐府已有描写征戍的篇章,汉魏之际,南北 朝时边塞诗渐盛,盛唐边塞诗体裁完备。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 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了,思 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 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
陈子昂,他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 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 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他洞 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
一、北宋前期的词
代表词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张先、 柳永、苏轼 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 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欧阳修词作更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 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 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苏轼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 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 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有时则把对自然 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 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 感慨,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唐诗宋词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唐诗宋词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丰碑,它们创造了鲜明的时代风貌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诗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一、唐诗唐朝是中国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期。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盛唐、中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1.盛唐(618—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代,创作高峰期达到了极致。
这个时期的唐诗以王之涣、杜甫、李白、王昌龄等大量优秀作家的作品为代表,以其浑厚雄浑、豪放激昂、唯美盛丽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2.中唐(755—827年):中唐时期发生了安禄山起义,李白、杜甫等大批作家死亡或流亡。
此时,唐诗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转入严谨稳健的风格。
代表人物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
3.晚唐(828—907年):晚唐时期唐诗较之前更加纯熟,达到了新的高峰,诗风多为婉约清新。
代表人物有杜牧、韦应物、白居易、李商隐等。
二、宋词1.早期(960—1060年):早期的宋词以丰子恺、李清照、晏殊、欧阳修等创作人物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宋词以婉约清新、语言流畅优美、情感温婉细腻为特点,也被称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分界点。
2.中期(1060—1140年):中期宋词风格以宋祁、辛弃疾、晁端礼、杨万里等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宋词主题更广泛,描写对象更丰富,诗歌风格愈加明快和生动,是宋词的高峰期。
3.晚期(1140—1270年):晚期的宋词以陆游、张先、杨万里、辛弃疾等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宋词具有真实感、自然感、含蓄与抒情并重的特点,彰显出了宋词的成熟与精华。
总之,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条流传最广的艺术瑰宝,它们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为世人所敬仰。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引言概述: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词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最终在宋朝达到了巅峰。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宋词的发展脉络。
一、初唐时期的词1.1 唐诗的影响:初唐时期的词受到了唐诗的深刻影响,许多初唐词人都是同时也是唐诗人,他们在创作词时运用了唐诗的格律和意境。
1.2 乐府诗的传承:初唐时期的词还受到了乐府诗的传承,乐府诗的特点是歌颂民间生活和表达情感,这些特点在初唐词中得到了延续。
1.3 词的题材与风格:初唐时期的词题材广泛,有咏史抒怀、山水田园、爱情离别等,风格上多以豪放、奔放为主。
二、五代十国时期的词2.1 乱世的背景: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这种乱世背景对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词的题材与风格:五代十国时期的词题材多以离散、怀人、怀古为主,风格上更加涵蓄、忧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氛围。
2.3 词人的贡献:五代十国时期浮现了许多优秀的词人,如李煜、李清照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词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北宋时期的词3.1 宋词的兴旺:北宋时期是宋词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词人众多,作品丰富多样,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2 词的题材与风格:北宋时期的词题材更加广泛,有山水田园、宫廷生活、爱情离别等,风格上更加婉约、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表达。
3.3 代表性词人与作品:北宋时期的代表性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深受后世词人的推崇,成为了宋词的经典之作。
四、南宋时期的词4.1 词的发展与变革:南宋时期,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浮现了更多的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
4.2 词的题材与风格:南宋时期的词题材更加丰富多样,有山水田园、宫廷生活、爱情离别等,风格上更加细腻、涵蓄,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描绘。
4.3 代表性词人与作品:南宋时期的代表性词人有陆游、杨万里等,他们的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都有独特的贡献,成为了南宋词的瑰宝。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
在宋代,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
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前期准备阶段在唐代以前,中国古代诗歌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为宋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诗歌创作以律诗为主,而五代时期则浮现了更多的骈文和绝句。
这些诗歌形式的变化为宋代诗歌的多样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初唐诗风的继承与发展宋代初期,诗歌的创作仍然延续了唐代的传统,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初唐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到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方面。
同时,初唐的诗人们开始注重诗歌的音韵、格律和意境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和富有感染力。
三、中唐诗风的独特之处中唐时期,诗歌的风格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中唐的诗人们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真实和深刻的感受。
同时,中唐的诗歌也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疾苦。
四、晚唐诗风的变革与创新晚唐时期,诗歌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晚唐的诗人们开始追求诗歌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他们斗胆创新,突破传统格律的限制,形成为了一种新的诗风。
晚唐的诗歌更加注重意境和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诗歌语言的精细处理。
五、北宋与南宋的诗歌发展北宋和南宋是宋代诗歌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北宋时期,诗歌的创作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南宋时期,诗歌的创作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强调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量。
六、宋诗的特点和影响总的来说,宋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形式多样化,包括律诗、绝句、词等多种形式;二是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三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宋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不仅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前期准备阶段、初唐诗风的继承与发展、中唐诗风的独特之处、晚唐诗风的变革与创新,以及北宋与南宋的诗歌发展。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下面将详细介绍宋诗的发展脉络。
一、初唐时期(618年-755年)初唐时期是唐代诗歌的黄金时期,也对宋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初唐时期的诗歌以骈文和律诗为主,形式规整,内容丰富多样。
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咏史抒怀为主题,风格庄重典雅。
二、盛唐时期(755年-847年)盛唐时期是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也是宋诗发展的重要阶段。
盛唐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
代表作家有杜牧、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以咏史抒怀、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豪放激昂。
三、晚唐时期(847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但对宋诗的发展依然有一定影响。
晚唐时期的诗歌形式多样,内容更加多元化。
代表作家有李商隐、李煜等。
他们的作品以咏史抒怀、描写爱情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婉约细腻。
四、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但也是宋诗发展的重要阶段。
五代十国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代表作家有李煜、李清照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爱情和咏史抒怀为主题,风格细腻婉约。
五、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北宋时期是宋诗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作。
北宋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代表作家有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色和咏史抒怀为主题,风格豪放洒脱。
六、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南宋时期是宋诗发展的末期,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宋时期的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代表作家有杨万里、陆游等。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色和咏史抒怀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总结: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宋词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初唐词的影响(北宋初期)北宋初期,受到初唐诗的影响,宋词开始形成初步的风格。
初唐诗的特点是豪放、奔放,宋词在这一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感情表达和细腻的描写。
代表作家有李煜、李清照等。
他们的词作大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追求。
第二阶段:宫廷词的兴盛(北宋中期)北宋中期,宫廷词开始兴盛起来。
宫廷词是指在宫廷中创作的词作,题材多以宫廷生活、宴会、宫女等为主题。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的词作不仅在形式上更加严谨,而且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
他们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第三阶段:江南词的繁荣(南宋时期)南宋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宫廷词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江南词的繁荣。
江南词是指在江南地区创作的词作,题材多以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爱情等为主题。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有陆游、杨万里等。
他们的词作以自然景色的描写为特色,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爱情的表达,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风情和文化。
第四阶段:元曲对词的影响(南宋晚期)南宋晚期,元曲的兴起对宋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曲是指元代创作的戏曲作品,它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内容上更加注重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有李时中、郑光祖等。
他们的词作在形式上借鉴了元曲的特点,增加了对话的成分,使词作更加生动活泼。
综上所述,宋词的发展脉络经历了初唐词的影响、宫廷词的兴盛、江南词的繁荣和元曲对词的影响等几个重要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
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宋词的发展脉络范文

宋词的发展脉络范文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发展脉络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先秦诗歌影响:先秦时期的诗歌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诗经》以及《楚辞》中的民歌之风和个人感情的表达,为宋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唐代继承与发展: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宋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精华主要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这种形式对宋词的格律要求有一定影响。
3.宋代初期的形成与发展:五代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文人们普遍感到时世之乱,开始写起了以个人情感为主题的词,这种形式逐渐演变成了宋词的雏形。
这一阶段的词作主要流行于南方,以南唐为代表。
4.陆游及南宋词派的崛起: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哀愁慷慨、浪漫激昂为特点,对后来的南宋词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南宋时期,还出现了其他一些重要的词派,如辽东和吴门派等。
5.宋神话体诗与浪漫主义派的兴起:北宋时期,随着政治稳定,社会繁荣,大量词人开始追求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人体验。
这一阶段的词作逐渐形成了宋词的主流风格,以周邦彦和李清照为代表。
他们以真诚、感性和浪漫为核心,受到后世的广泛喜爱。
6.宋代后期的艳情词典型代表:宋代后期,词的题材逐渐丰富多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艳情词。
这一阶段以王宗之和张先为代表,他们的词作才情奇短,充满情趣,对后世的词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体而言,宋词的发展脉络可从唐代的继承与发展,到宋代初期的形成与发展,再到南宋词派的崛起,最终形成宋词的主流风格并丰富多样。
宋词以其真情实感、浪漫主义和艳情词为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 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 的地位。
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 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甫 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 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
内容分类: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唐诗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 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
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
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
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
代表诗人: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等。 孟浩然: 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 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 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 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 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 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 人。
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张继的《枫桥 夜泊》孟浩然的《临洞庭》等。
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所谓“即事”,因一 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 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类,所以 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 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 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
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 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 液。 周邦彦以高度形式格律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他的词精于词法,在词 的写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周邦彦精于音律,在词律方 面起了规范作用,使词的语言风格趋向典雅、含蓄,受到文坛词人的推崇。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等
咏物言志诗:
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杜牧的 《过华清宫》等
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四)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 子”。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唐代“燕 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 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 祖”。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 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 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约是词的正宗。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彦 姜夔
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
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
苏轼 辛弃疾
(五)作业:名词பைடு நூலகம்释 1、近体诗 2、律诗 3、绝句 4、宋词 5、小令 6、慢词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盛唐是流派纷呈,风
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 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
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 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 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 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 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 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 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 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2、了解唐宋时代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3、了解唐诗宋词的风格及流派。 二、教材:读本《唐诗》、《唐宋词》、《词的欣赏》等篇 目。 三、课时:1课时 四、讲义草稿
(1) 导语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古诗到唐诗 宋词元曲,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所以我们谈到中国古代文 学,言必称屈、陶、李、杜。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一条灿烂的银 河,这条银河中最灿烂的星群,无疑是唐诗宋词。
(三)唐诗的发展脉络 分期: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 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 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
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 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 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2、宋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 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 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 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 歌柳词”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 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为何要阅读,吟诵,欣赏,评论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 一、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满足我们认识历史的需要。如杜甫 的“三吏三别”,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疾苦,比历 史学家的叙述要生动感人得多。 二、古典诗词中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古典诗词可 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如李白“天水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杜甫的——苏 轼的——陆游的——等等。 三、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为何要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我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 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 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我们常 说的“文史不分家”,在对诗歌源流的认识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这样,有 助于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原则鉴赏诗歌。 欣赏艺术品的三原则:种族、环境、时代。(丹纳《艺术哲学》傅雷 译)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 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 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 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辛弃疾、陆游两个 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 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 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 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 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 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 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二)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 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