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ppt
合集下载
宋词的发展脉络 ppt课件

四、宋词的词牌、格律等常识
1、词牌: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 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 作不得随意违背;
词往往分段,叫“阙”或“片”。
2、词牌产生的几种情况: 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
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
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
“中调”或“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 59字到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 成定论。)
2)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一首词内部长短变化极 大。
短的只有一字、两字句,长的达八字以至十字以上 的长句,不同词牌的词文字长短相差也很大,最短 的只有14字,最长的达240字。
3 )词的格律自由。
各词调“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但 同时也是有其自由。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 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 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创调与变体。
走 近 李 清 照
宋词的发展脉络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 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其父李 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 是宰相的儿子,著名的金石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 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 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 郁郁而终。
却把青梅嗅。
宋词的发展脉络
2、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宋词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6
西洲曲
简析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
抒情诗篇。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 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 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 情色彩。
完整版ppt课件
7
•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折下梅花寄送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戴着翠绿钗钿的她。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就出门采摘红莲去了。 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人头。 低下头拨弄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清。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莲子熟得红透了。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只能)抬头看着天上的飞鸟。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鸟儿,走上青色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太高看不到郎君,整天依靠在栏杆边上。 栏杆有十二个弯曲,(女孩)垂下的双手像玉一样明润。 卷起帘子天显得更高,海水荡漾空显出一片深绿。 海水像梦一般地悠悠然,你忧愁我也忧愁。 南风知道我的情意,把梦吹拂到西洲(与她相聚)。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完整版ppt课件
11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 , 杨万里(“诚斋体”)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陆游/书愤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一剪梅、姜夔 /扬州慢、周邦彦/苏幕遮,
完整版ppt课件
3
• 魏晋南北朝——
• 1、建安文学:(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
唐宋词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 欧阳修是文坛领袖,在词里头也偶尔展示他 “文章太守”的个性风采。年青的时候他曾经浪 漫过,而且有点放荡不羁,所以也写了一些温柔 缠绵风流浪漫的爱情词。
• 范仲淹,曾经到边疆做过戍边的将帅,有军旅 游生活的体验,创作了一首《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表现塞外风光,歌唱将士们的理想 与苦闷,大大开拓了词境。
18
柳永
柳永是北宋时期最受欢迎的词坛偶像,直到北宋 末年还有追星族传唱他的经典词作《雨霖铃》。 他熟悉当时流行的市井新声,创制了不少慢词新 调,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能力。唐五代宋初,词坛 流行的主要是短小的令词,自柳永大力创作慢词 后,小令与慢词并行,词调日益丰富。柳永还特 别注意面向市民大众创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歌 唱大众的心声,因而深受市民大众的喜爱。文人 士大夫很有些看不惯,时加指责,说他“骫骳从 俗”,但写词时又暗地里学习模仿。后来苏轼、 秦观和周邦彦等著名词人,都受惠于柳永。
10
二、五代词
两个创作中心: 1、西蜀 2、南唐 (唐五代词可概括为 “双线两点” )
11
西蜀花间词人
• 西蜀词人,主要是赵崇祚所编《花间集》里收录 的十八位词人,习称“花间词人”或“花间词 派”。这十八词人是:温庭筠、皇甫松、韦庄、 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 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 尹鹗、毛熙震和李珣。
• 到了盛唐,相传是李白作的《菩萨蛮》和《忆秦娥》词, 倒是相当成熟的长短句体,但是否确为李白所作,历来有 争议。即使《忆秦娥》等词确是李白所作,那也只是盛唐 时期一个超越时代数十年的特例,不能代表词史的进程, 因为他没有呼应者和跟进者,虽然同时的玄宗皇帝李隆基 也传有一首词作,但真伪同样难定。
6
盛唐词
• 第一代词人群(1017—1067)台阁词人群 • 第二代词人群(1068—1125)元祐词人群 • 第三代词人群(1110—1162)南渡词人群 • 第四代词人群(1163—1207)中兴词人群 • 第五代词人群(1208—1265)江湖词人群 • 第六代词人群(1252—1310)遗民词人群
• 范仲淹,曾经到边疆做过戍边的将帅,有军旅 游生活的体验,创作了一首《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表现塞外风光,歌唱将士们的理想 与苦闷,大大开拓了词境。
18
柳永
柳永是北宋时期最受欢迎的词坛偶像,直到北宋 末年还有追星族传唱他的经典词作《雨霖铃》。 他熟悉当时流行的市井新声,创制了不少慢词新 调,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能力。唐五代宋初,词坛 流行的主要是短小的令词,自柳永大力创作慢词 后,小令与慢词并行,词调日益丰富。柳永还特 别注意面向市民大众创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歌 唱大众的心声,因而深受市民大众的喜爱。文人 士大夫很有些看不惯,时加指责,说他“骫骳从 俗”,但写词时又暗地里学习模仿。后来苏轼、 秦观和周邦彦等著名词人,都受惠于柳永。
10
二、五代词
两个创作中心: 1、西蜀 2、南唐 (唐五代词可概括为 “双线两点” )
11
西蜀花间词人
• 西蜀词人,主要是赵崇祚所编《花间集》里收录 的十八位词人,习称“花间词人”或“花间词 派”。这十八词人是:温庭筠、皇甫松、韦庄、 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 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 尹鹗、毛熙震和李珣。
• 到了盛唐,相传是李白作的《菩萨蛮》和《忆秦娥》词, 倒是相当成熟的长短句体,但是否确为李白所作,历来有 争议。即使《忆秦娥》等词确是李白所作,那也只是盛唐 时期一个超越时代数十年的特例,不能代表词史的进程, 因为他没有呼应者和跟进者,虽然同时的玄宗皇帝李隆基 也传有一首词作,但真伪同样难定。
6
盛唐词
• 第一代词人群(1017—1067)台阁词人群 • 第二代词人群(1068—1125)元祐词人群 • 第三代词人群(1110—1162)南渡词人群 • 第四代词人群(1163—1207)中兴词人群 • 第五代词人群(1208—1265)江湖词人群 • 第六代词人群(1252—1310)遗民词人群
唐诗宋词PPT课件

.
1
一、唐诗的发展 宋词的派别
.
2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 一条灿烂的银河,这条银河中最灿烂的星群,无疑是唐诗。
唐诗的发展脉络 分期: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盛 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
.
7
二、走进唐诗宋词 你吟我诵
.
8
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宋词 (小组推荐朗诵)
.
9
品味唐诗宋词,你赏我析 (运用诗句,谈谈意境或 联系实际说说)
.
10
我最欣赏的唐宋诗人 (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
11
三、复习爱国的诗
.
1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 阳向洛阳。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 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 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 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 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 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诗人李贺 他的诗大都构思奇特,迷离 恍惚,变幻莫测,他多才而短命,所以有“诗鬼”之称。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大李杜”
.
3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 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 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创作出 一系列的如《卖炭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 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1
一、唐诗的发展 宋词的派别
.
2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 一条灿烂的银河,这条银河中最灿烂的星群,无疑是唐诗。
唐诗的发展脉络 分期: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盛 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
.
7
二、走进唐诗宋词 你吟我诵
.
8
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宋词 (小组推荐朗诵)
.
9
品味唐诗宋词,你赏我析 (运用诗句,谈谈意境或 联系实际说说)
.
10
我最欣赏的唐宋诗人 (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
11
三、复习爱国的诗
.
1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 阳向洛阳。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 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 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 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 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 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诗人李贺 他的诗大都构思奇特,迷离 恍惚,变幻莫测,他多才而短命,所以有“诗鬼”之称。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大李杜”
.
3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 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 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创作出 一系列的如《卖炭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 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唐诗宋词》ppt(完整版)

古 古体诗 四言:出现最早
体 诗
五言:成熟于汉代
诗
乐府诗 七言:成熟于唐代
中
近 绝句
五言
国
体
七言
古
诗
律诗
典
又称“诗余”“长
诗 词 短句”
歌
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以
五言 七言 排律
散曲
两宋成就最高。
曲
又称“词余”,以元 代成就最高。
剧曲
小令 套数 杂剧 传奇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米芾山水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三
书法
• 唐:轻盈华美,潇洒婀娜 张旭、怀素 狂草奔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 厚,充满浩然正气
• 宋:瘦金体书法枯茎瘦骨,老气横秋。 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 芾、蔡襄更加注重规矩、法度
舞蹈
• 唐:健舞:《秦王破阵舞》 • 宋: 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
歌 乐 舞 同 源
1、《诗经》的“颂”原训“舞容”, 颂诗是歌舞的混合。
2、《诗经》的“风”及其重章叠唱
3、古诗中“兮”“噫”的运用 4、“乐府”的形成和发展 5、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 6、关于词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与 流 行 歌 曲
唐 诗 宋 词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模仿的艺术。
诗的起源有两层原因, 一是模仿的本能,二是 求知所生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诗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宋词发展脉络 ppt课件

•1、敦煌曲子词。最早的民间词,没有经过文 人的手,语言比较通俗生动,想象比较丰富, 生活气息比较浓,如《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 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 2、唐文人词。初唐、盛唐仅出现了少量文人 词,直到中唐才有较多的文人词。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 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 徊。
欧阳修(1007-1072)
蝶恋花 ❖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客观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 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作者是也。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李后主是也。”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周邦彦(1056—1121) ——苦心孤诣自铸词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参考幻灯片

2
古体诗
• 特点:不讲究对仗,平仄,用韵自由,有四,五,六, 七,杂言诸体
• 四言古诗语言风格——淳厚简质,古朴典雅, 用词造句遵循上古汉语习惯 代表作:《诗经》
3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 代表作《将进酒 》
11
将(qiāng)进酒 (唐)李白 《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青丝:喻指黑发。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夫子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 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 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 谓伊人,在水之涘。
视无言。
8
《乐府诗集·长歌行》
注释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
zhāo
(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
xī 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子的长度不受限制。长歌行是指 “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行体。华:同“花”。衰: cui衰
kūn huā cu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古体诗
• 特点:不讲究对仗,平仄,用韵自由,有四,五,六, 七,杂言诸体
• 四言古诗语言风格——淳厚简质,古朴典雅, 用词造句遵循上古汉语习惯 代表作:《诗经》
3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 代表作《将进酒 》
11
将(qiāng)进酒 (唐)李白 《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青丝:喻指黑发。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夫子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 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 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 谓伊人,在水之涘。
视无言。
8
《乐府诗集·长歌行》
注释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
zhāo
(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
xī 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子的长度不受限制。长歌行是指 “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行体。华:同“花”。衰: cui衰
kūn huā cu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唐诗宋词总脉络及诗词基本知识-PPT文档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金陵凤凰台》
《清平调》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 舟》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 有怀》
参考资料
《李太白全集》, 李白著; (清)王琦辑注. - 重印本. -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I222.742/18 《李白集校注》,李白 撰; 瞿蜕园,朱金城 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7,I207.22/15 《全唐诗》[汇编] / 中华书局 编. - 北京: 中华书 局, 1960.4,I222.742/1 全唐诗鉴赏辞典[汇编] / 贺新辉 主编. - 北京: 中国 妇女出版社, 2019 《李白诗歌赏析集》, 裴 斐主编. - 成都: 巴蜀书 社, 1988.2,I206.2/3-4 李白诗歌赏析 / 李白著; 毛水清选析. - 南宁: 广西 人民出版社, 1986,I207.22/107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作望)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苏轼门弟子晁补之:记在广陵日,见东坡云陶渊 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 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馀 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 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 求之。(《鸡肋集》卷三三《题陶渊明诗后》)
1、《维摩经》:“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 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 病者,则我病减。” 2、《传灯录》:“乌窠禅师曰:‘汝若了净智妙 圆体自空寂,即真出家,阿假外相,汝当为在家 菩萨戒施俱修,如谢灵运之流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和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 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 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 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 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 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 代,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 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 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盛唐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 的时代。 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 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 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 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 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咏物言志诗: 如:贺知章的《咏柳》 杜甫的《春夜喜雨》
①作者是怎样咏物的;
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杜甫的《蜀相》 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①要概括诗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②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④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杜甫的《登高》 张继的《枫桥夜泊》 孟浩然的《临洞庭》
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 所谓“即事”,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 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 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 类,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李颀等
[例1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 · 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 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 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
杂剧
剧曲
传奇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 “高岑” 、“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 感情;
中唐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 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 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 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 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 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 《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 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 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 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晚唐
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 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 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李商隐则尤 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 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与李商 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 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 诗人颇有影响。
内容分类: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唐诗分作 写景抒情诗 即事感怀诗 咏物言志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征战诗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 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 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 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 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 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 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 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 下开李白、杜甫。
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诗词鉴赏讲座一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2、了解唐宋时代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3、了解唐诗宋词的风格及流派。
读本《唐诗》、《唐宋词》、《词的欣赏》 等篇。
为何要阅读,吟诵,欣赏,评论古典诗词, 特别是唐诗宋词?
一、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满足我们认识历史的 需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所反映的安史之乱的 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疾苦,比历史学家的叙述要生 动感人得多。 二、古典诗词中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解说】一幅清新朴实的农家风景画,呈现在读者面 前。诗人将恬静乐观的生活情趣,诚挚亲切的友情, 纯朴浓郁的农村风俗,熔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的美。
三、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诗
古 体 诗
近 体 诗
古体诗 乐府诗 绝句 律诗
四言:出现最早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五言:成熟于汉代 七言:成熟于唐代
五言 七言 五言 七言
词
曲
又称“诗余”“长 短句” 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以 两宋成就最高。 又称“词余”,以元 代成就最高。
排律
散曲
小令 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