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的检测
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

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呀,这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能把多环芳烃从复杂的混合物中精准地揪出来!比如说在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时,它就能发挥大作用呢,难道不是很厉害吗?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哇哦,这简直就是检测多环芳烃的黄金搭档!就好像福尔摩斯和华生一样默契十足,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多环芳烃的身份呢,你说神不神奇?
3. 荧光光谱法呢,就像一束神奇的光,能让多环芳烃无所遁形!在检测一些液体样品中的多环芳烃,效果那可是杠杠的,这多牛啊!
4. 免疫分析法,嘿,这可像个精准的小战士,专门对付多环芳烃!就拿检测食品中的多环芳烃来说,它可从来没让人失望过呀,是不是很赞?
5. 薄层色谱法,这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就如同一个低调的高手默默地工作着!想想看在一些快速检测的时候,它的作用可不小呢,难道不是吗?
6. 电化学分析法,哇,像是一个敏锐的传感器,能快速感知多环芳烃的存在!在一些特定环境的检测中,它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真厉害呀!
7. 红外光谱法,像一双锐利的眼睛,能看穿多环芳烃的伪装!用于某些特定物质中的多环芳烃检测,那效果真是没得说,厉害吧!
8. 毛细管电泳法,好一个灵活的小能手,对付多环芳烃有一手!许多实验中它都表现出色,真让人佩服呢!
我觉得这些检测方法都各有千秋,在不同的场合和需求下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真应该好好利用和研究它们,让多环芳烃无处遁形!。
18种多环芳烃检测标准

18种多环芳烃检测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环芳烃(PAHs)检测标准,这些标准用于评估环境样品、食品、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
1. 美国环保署(EPA)方法:
- EPA方法 610:多环芳烃的测定。
- EPA方法 8310:危险废物中的多环芳烃分析。
2. 欧洲标准(EN)方法:
- EN 12619: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 EN 16143: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方法:
- ISO 11338: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 ISO 18287: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4. 食品和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方法:
- FAO/WHO方法: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5. 国家标准:
- GB/T 19482:土壤和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 GB/T 27627:食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 GB/T 5009.27: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
这些标准通常涵盖了多环芳烃的具体化合物,如苯并(a)芘、萘、菲、芘、苯并(b)芘等。
不同的标准对样品的处理、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可能略有差异,具体的方法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进行参考。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或组织发布的其他相关标准和指南可供参考。
在进行多环芳烃检测时,建议参考当地法规和政策要求,并寻求专业实验室或机构的支持和建议。
18种多环芳烃检测标准

18种多环芳烃检测标准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其普遍存在于燃煤、石油和焦油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以及一些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中,多环芳烃已成为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指标。
为了评估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各国制定了不同的多环芳烃检测标准。
以下是18种多环芳烃检测标准的介绍:1.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制定了包括16种多环芳烃的检测标准,其中包括了常见的PAHs,如苯并[a]芘、芘、菲等。
2.欧洲联盟(EU)制定了EU-15 PAHs标准,包括了15种多环芳烃,与US EPA标准大致相同。
3.欧洲环境局(EEA)制定了EEA-PAHs标准,也是包括了15种PAHs,用于对环境中PAHs的污染进行监测。
4.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制定了加拿大所需的18种多环芳烃检测标准。
5.德国环境联邦局(UBA)制定了UBA-PAK标准,该标准用于评估木材和木材制品中PAHs的含量。
6.法国国家环境和健康研究所(INERIS)制定了INERIS PAHs标准,用于对土壤和水样品中PAHs的检测。
7.意大利环境保护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制定了意大利所需的多环芳烃检测标准。
8.俄罗斯制定了用于土壤和水样品中PAHs检测的俄罗斯GOST标准。
9.日本制定了用于评估空气中PAHs含量的日本环境标准。
10.英国环境局(UK Environment Agency)制定了用于土壤和废物样品中PAHs检测的英国环境局标准。
11.澳大利亚环境标准制定了针对多环芳烃的检测和限制标准。
12.新西兰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hority)制定了用于评估新西兰环境中PAHs的标准。
13.印度环境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rests)制定了用于土壤、空气和水样品中PAHs检测的印度环境标准。
多环芳烃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多环芳烃的测定----液相色谱法1范围本法规定了用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水中的萘(NPH)、荧蒽(FLU)、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苯并(ghi)謋(BPer)和茚并(1,2,3,-cd)芘(IP)。
本法适用于供水和原水中多环芳烃(PAH S)的测定。
取水样500ml,将固相萃取洗脱浓缩到0.5ml,进样10μL,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单位ng/L)为:NPH:35.5,FLU:1.2,BbF:1.7,BkF:0.05,BaP:1.0, Bper:1.3,IP:5.5。
2 原理硅胶基底的共价特性可使许多化学官能团(C8或C18)对其表面进行化学修饰,使水中半挥发、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得以保留。
本法采用以粗颗粒(40μm左右)硅胶为基底的C18键合相作为固相吸附载体,对水中的PAH S进行吸附保留;用二氯甲烷等低极性有机溶剂洗脱PAH S后,用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
3 试剂3.1 流动相:甲醇和水3.1.1 甲醇:色谱纯,用前通过滤膜过滤和脱气。
3.1.2 水:用0.2μm滤膜过滤。
3.2 配制标准样品和水样预处理的试剂3.2.1 二氯甲烷:色谱纯。
3.2.2 四氢呋喃:色谱纯。
3.2.3 异丙醇:色谱纯。
3.2.4 硫代硫酸钠。
3.3 标准溶液:标准储备液。
4 仪器4.1 玻璃器皿所用玻璃器皿均需经铬酸洗液浸泡,洗净后自然晾干。
4.1.1 采样瓶: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细口瓶。
4.1.2 尖底浓缩管:最小分度为0.1ml,容积必须进行标定,带磨口玻璃塞。
4.1.3 25μL微量注射器(液相色谱仪手下工进样器)。
4.1.4 量筒:50mL、100mL、和1000mL。
4.2 样品前处理装置4.2.1 固相萃取抽滤装置(负压)或恒流蠕动泵(正压)。
4.2.2 真空泵(30 L/min)。
4.2.3 SPE固相萃取柱:填料为40μm的C18键合相(500mg)吸附剂。
18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18种多环芳烃的测定引言: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由于其毒性和致癌性,对多环芳烃的测定一直是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18种常见的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一、目的:本文旨在提供18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为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不同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对多环芳烃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
2. 气相色谱法(GC):利用气相色谱仪,将多环芳烃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3. 质谱法(MS):结合质谱仪,对多环芳烃的质谱图谱进行分析和定量。
4. 荧光光谱法:通过荧光光谱仪对多环芳烃的荧光特性进行测定。
5. 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对多环芳烃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6. 电化学法: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多环芳烃进行测定,如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等。
7. 荧光光谱法:利用荧光光谱仪对多环芳烃的荧光特性进行测定。
8. 红外光谱法: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多环芳烃的红外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9. 核磁共振法(NMR):利用核磁共振仪对多环芳烃的核磁共振谱进行测定。
10. 燃烧离子色谱法(PICO):通过燃烧离子色谱仪对多环芳烃进行分离和测定。
三、结果:1. 苯并[a]芘:可采用HPLC或GC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检测波长为254 nm。
2. 苯并[c]芘:可采用MS或GC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检测波长为350 nm。
3. 苯并[b]芘:可采用HPLC或GC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检测波长为280 nm。
4. 苯并[a]蒽:可采用GC或NMR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检测波长为354 nm。
5. 苯并[b]蒽:可采用HPLC或GC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检测波长为312 nm。
6. 苯并[c,d]蒽:可采用MS或GC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检测波长为380 nm。
7. 苯并[a,h]蒽:可采用HPLC或GC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检测波长为340 nm。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多环芳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多环芳烃的定性和定量测试方法。
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中,多环芳烃被萃取到有机溶剂中,例如二氯甲烷。
然后,使用硅胶或佛罗里硅土小柱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干扰物质。
接着,萃取液被浓缩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测。
在气相色谱分析阶段,多环芳烃在色谱柱中分离。
不同的多环芳烃根据其分子结构和极性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在质谱分析阶段,分离后的多环芳烃进入质谱仪。
在质谱仪中,多环芳烃分子被电离成离子,然后通过电场和磁场进行分离和检测。
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可以得到多环芳烃的分子结构和相对丰度信息。
通过将气相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相结合,可以同时获得多环芳烃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多环芳烃的存在和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
持,一般由专业的实验室或机构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土壤中多环芳烃前处理及检测方法

土壤中多环芳烃前处理及检测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the topic of "Prepar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土壤中多环芳烃前处理及检测方法。
食品中多环芳烃物质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食品中多环芳烃物质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食品中的多环芳烃物质,作为一类潜在的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食品中多环芳烃物质的检测与控制技术,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食品中多环芳烃物质的检测技术,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检测技术: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多环芳烃物质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将挥发性多环芳烃物质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准确地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物质。
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物质与特定的荧光染料产生结合,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食品样品中多环芳烃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食品多环芳烃物质检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或生物材料对多环芳烃物质进行选择性识别和灵敏检测。
例如,可以利用酶、抗体或DNA等生物分子来构建多环芳烃物质的传感器,实现对食品样品中多环芳烃物质的快速检测。
控制技术: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食品多环芳烃物质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多环芳烃物质的生成和残留。
例如,调整工艺参数、降低烹调温度、选择合适的食材等,都有助于减少多环芳烃物质的生成和残留。
2. 检测监控检测监控是食品多环芳烃物质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多环芳烃物质检测系统,对食品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样品中多环芳烃物质的超标问题。
3. 合理管理合理管理是食品多环芳烃物质控制的关键环节。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食品中多环芳烃物质的合理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环芳烃的检测
案例方法一
1、预处理方法
(1)提取:将0.0100g土壤样品移至8mL样品瓶中,加入2mL二氯甲烷超声萃取15min,重复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
(2)浓缩:旋蒸浓缩至0.2mL;
(3)净化:经过装填有0.5g硅胶吸附剂的小柱进行净化,用6mL二氯甲烷洗脱;
(4)定容:浓缩定容至100μL,待测。
2、测定方法
(1)仪器:GC-MS(日本Shimadzu,2010)、色谱柱采用毛细管柱DB-
5MS(30.00m*0.25mm*0.25μm)、离子源为电子轰击源(温度200℃);
(2)分析程序:载气流速1mL/min、流量控制方式为压力控制、进样口温度280℃、不分流进样;
(3)程序升温:起始温度80℃,保留1min,20℃/min升至100℃,10℃/min升至200℃,20℃/min升温至280℃,保留20min。
<董美花,邹依霖,李东浩等.热处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案例方法二
1、预处理方法
(1)内标选择氘代混标(Naphthalene-d8、Acenaphthene-d10、Phenanthrene-d10、Chrysene-d12、Pyrene-d12-USA);
(2)提取:快速萃取仪(ASE-150, Dionex ,USA),萃取溶剂为二氯甲烷:正己烷(3:1)
(3)净化:过活性硅胶层析柱
(4)浓缩:氮吹浓缩至1mL
2、样品的分析:
(1)仪器:GC-MS(日本Shimadzu,2010 Plus)、毛细管柱采用Rtx-5MS (30m*0.25mm*0.25um)、离子源为电离源(EI,70eV,温度260℃)、接口温度200℃;
(2)分析程序:进样2uL、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70℃、载气Ar流速1mL/min;
(3)程序升温:色谱柱初始温度为90℃、保持1min、8℃/min升温速率升到180℃、15℃/min升温速率升至280℃、保持15min。
选择离子为——
这种方法是用来测PM2.5/PM10中多环芳烃的方法,也是我们学校老师组里面使用的方法,不知能否适用于土壤。
<吴明红,陈谬璐,陈祖怡等. 多环芳烃在上海近郊大气颗粒物中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案例方法三
1、预处理方法
(1)回收率指示物选择氘代混标(Naphthalene-d8、Acenaphthene-d10、Phenanthrene-d10、Chrysene-d12、Pyrene-d12,德国Dr.Ehrnstorfer公司)、内标选择六甲基苯(美国Supelco公司);
(2)土壤处理:采集样品带回实验室去除表面石子、根等杂物,室内自然风干、土壤过60目筛,置于聚乙烯封口袋内,放入-20℃冰箱保存。
(3)提取:准确称取10g土壤,加10g焙烧过的无水硫酸钠混匀,加入回收率指示物,用抽提过的滤纸包样,用125mL二氯甲烷连续提取24h;
(4)浓缩:旋蒸浓缩至5mL;
(5)净化:用氧化铝和硅胶层析柱层析净化(硅胶和氧化铝经二氯甲烷抽提72 h 后,分别于130℃和450℃活化24 h,待冷却至常温后再加入其质量3%的超纯水降活,平衡过夜,加入正己烷储于干燥器中备用);
(6)浓缩:淋洗液经过浓缩、置换溶剂后,转移到2mL细胞瓶中,氮吹到0.2mL,待测。
2、测定方法
(1)仪器:GC-MS(Agilent,7890A/5975C)、色谱柱采用毛细管柱HP-5MS(30.00m*0.32mm*0.25μm)、离子源为EI源(温度300℃);
(2)分析程序:载气He流速1mL/min、进样量1uL、进样口温度280℃、不分流进样;
(3)程序升温:起始温度50℃,保留1min,20℃/min升至200℃,10℃/min升至290℃,保持15min。
检出下限范围(以原土壤样品算)0.5-3.1ng/g。
<蓝家程,孙玉川,师阳等.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案例方法四
1、预处理方法
(1)标样选择美国Supelco公司的16中PAHs混标;
(2)土壤处理:采样后24h内,将土壤经过低温干燥、剔除植物根系和杂物后,研磨过100目筛2遍,并与-4℃保存于棕色玻璃瓶内;
(3)提取:准确称取4g土壤与250mL磨口锥形瓶中,加入5g无水硫酸钠和2g铜粉,添加200mL1:1的正己烷:丙酮混合液,于SXT-6自动索式提取仪内55℃连续提取24h;
(4)浓缩:旋蒸浓缩,氮吹至近干,正己烷定容到1mL;
(5)净化:先用40 mL正己烷淋洗硅胶层析柱(2 cm无水硫酸钠、2 cm的氧化铝、5 cm活化硅胶);弃去淋洗液,将浓缩后的萃取液加入到层析柱中,用60 mL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以体积比为1:3加入)的混合液洗脱目标物;
(6)浓缩:氮吹仪吹脱浓缩液至近干,加入乙腈准确定容至1 mL。
2、测定方法
(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Shimadzu,SPD-20A)、色谱柱采用ODS-P(4.6mm*250mm*5μm)、离子源为EI源(温度300℃);
(2)分析程序:色谱柱温40℃,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uL;
(3)程序洗脱:0~7 min,水与甲醇体积比为20/80;7~17 min,水与甲醇体积比变化至0/100;17~40min,保持水与甲醇体积比为0/100;40~42 min,水与甲醇体积比变化至20/80,保持至60min。
<林根满,吴健,王敏等.石化工业区周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及分布特征分析>
案例方法五
1、预处理方法
(1)内标选择氘代混标(Naphthalene-d8、Acenaphthene-d10、Phenanthrene-d10、Chrysene-d12、Pyrene-d12,德国Dr.Ehrnstorfer公司);
(2)土壤处理:采样后剔除植物根系和杂物,自然风干够,研磨过100目筛;
(3)提取:称取3g土壤,至于滤纸槽中,加入污水硫酸钠和活性铜粉,加入内标,用120mL丙酮:二氯甲烷1:1混合溶剂在索式抽提器内以平均4次/h的速率连续抽提20h;
(4)浓缩:旋蒸浓缩,正己烷置换;
(5)净化:过硅胶氧化铝层析柱(硅胶和氧化铝的体积分数比为2:1),分别用15mL正己烷和70mL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体积分数比为3:7)淋洗;
(6)浓缩:浓缩定容至1 mL。
2、测定方法
(1)仪器:GC-MS(Agilent,7890A/5975C)、色谱柱采用DP-5
(30.00m*0.25mm*0.25μm)、离子源为EI源(温度300℃);
(2)分析程序:载气He流速1mL/min、进样量1uL;
(3)程序升温:起始温度55℃,保留2min,20℃/min升至280℃,10℃/min升至310℃,保持5min。
<于英鹏,杨毅,刘敏等.城市建筑物对周围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与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