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
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初探

冶金 工 程 实验 室安 全事 故种 类 1 . 火 灾 事故 。造成 火 灾 事 故 的 主要 原 因有 : 忘 记关 电
样 不好 找 工作 。因此新 的读 书无 用论 思想 又产 生 了。我 告诉 他 们 : 正 是他 们 的种 种顾 虑 与不 自信 而不 是 全身 心 的 学 习让 他们 找 不到 工作 。要 是 真 学 习 , 成 了某 一 方面 的 专 家, 就 不愁 没工作 , 就不 愁不 能安 身立命 。 这 也涉 及 到第 三 个 问题 : 正 确看待 学 习 。
、
源, 致使仪器设备等通 电时间过长 , 温度过高 , 引起着火 ; 供 电线 路 或 用 电器 具 老 化 , 导致发热 、 短路打火 , 引起 火
灾; 实验 室 电路 容量 设 计 不 足 , 或 在增 加 大 功 率设 备 时未 重 新进 行 严 格 的 负荷 计 算 , 造成 电路 的过 载 、 发 热 引发 火 情; 使用 高温烧结炉子等用电设备 时实验人员脱岗 , 引起
【 科学管理 】
高校冶金工程实验 室安全管理初探
刘洁群
( 苏州大学 沙钢钢铁学院, 江苏 苏州 2 1 5 0 2 1 )
摘要: 本文分析 了高校冶金工程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原因, 提 出了 加强高校冶金工程 实 验 室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 词 : 冶金 工程 ; 实验 室 ; 安全 管 理 中图分 类号 : G6 4 7 文 献标 志码 : A
课程思政与冶金工程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初探

CURRICULUM TEACHING 课程思政与冶金工程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初探苏丽娟王慧华吕凡(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将课程思政融合到各学科的教育中是普遍关注的课题。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环节,为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到冶金工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及 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冶金人才,文章探讨了冶金工程实验课程的特点,以及将课程思政与冶金工程实验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促进课程思政与实验教学融合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冶金工程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冶金工程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01:10.16400/ki.kjdks.2021.03.061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ourses’’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SU Lijuan, WANG Huihua, LV Fan(School of Iron and Steel,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 High-quality? talents training i 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e universities.A n 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to the education of various subjects i s a c o m m o n issue at present.Experiment teaching i 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 raining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In order to combine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the necessity of the combination i 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S o m 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I t i s expected that the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K e y w o r d 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experimental teaching;deep integration课程思政是指高校的课程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 的作用,m高校教师在各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 育,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理论知识教 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并且建立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方法。
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初探

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初探作者:刘洁群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0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19-02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安全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经常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和辐射物质以及电动机械,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高风险单位。
因此,分析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引起因素,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和加强安全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一、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种类1.火灾事故。
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忘记关电源,致使仪器设备等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供电线路或用电器具老化,导致发热、短路打火,引起火灾;实验室电路容量设计不足,或在增加大功率设备时未重新进行严格的负荷计算,造成电路的过载、发热引发火情;使用高温烧结炉子等用电设备时实验人员脱岗,引起火灾;实验人员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因电线、插座或电器元件质量较差,使用过程中反复打火、元器件发热引起火情;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及实验中合成产生的新的化合物、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器材等实验设施,如果在实验中违规操作、使用不当或保管不善,都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
2.爆炸事故。
酿成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化学反应达到爆炸极限,进而发生爆炸;压力气瓶遇高温或强烈碰撞引起爆炸;高温烧结炉子遇到水等液体引起爆炸;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易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气瓶放在一起,一旦泄漏气体混合发生爆炸;使用压力容器时操作不当或设备本身存在设计和安装缺陷,引发爆炸。
冶金工程自主实习周记及实训总结

一.公司安全教育
(一)公司级安全教育内容:
1、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
3、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
4、从业人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根据燃烧室和蓄热室布置形式的不同,热风炉分为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即内燃式热风炉(传统型和改进型)、外燃式热风炉和顶燃式热风炉。
(三)除尘系统:
采用重力除尘、旋风除尘器和干布袋除尘,净化煤气。
重力除尘器除尘原理是突然降低气流流速和改变流向,较大颗粒的灰尘在重力和惯性力作用下,与气分离,沉降到除尘器锥底部分。属于粗除尘。
(五)渣铁系统:
双矩形出铁场轮流出铁,采用底虑法水渣新工艺。
(六)燃料喷吹系统:
包括燃料的制备、贮存、空压机、高压泵和一系列管道阀门输送等。其任务是喷入燃料,降低焦炭消耗。
赵鹏帅
201124090730
2015年1月22日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企业实习实训周记
(学生用表)
实训时间
2015年1月23日至2015年1月29日
实训时间
公司
实训内容
炼钢炉外精炼
实训内容及总结
本周是实习第四周。本周在钢水处理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实习前公司再次对我们进行了安全培训。
一.炉外精炼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前、必须将劳保用品穿戴整齐,戴好安全帽,且帽带必须系紧。
(二)上下岗位楼梯时,不得把手放在口袋,必须手扶栏杆,防止踩滑摔倒。
4.3~5min后加入第二批渣料继续吹炼(随吹炼进行钢中碳逐渐降低,约12min后火焰微弱,停吹);
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

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作者:苏丽娟许继芳盛敏奇吕凡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09期摘要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等院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针对冶金工程实验室中常见安全事故及管理方面的不足,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从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等方面提出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
同事强化对实验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体系安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86Abstract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key content of safety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ing at the common problems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safety and management, Soochow University School of Shagang iron and steel from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laboratory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 safety responsibility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laboratory system. Colleague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experimental personnel safety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Keywords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safety system; safety education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成立于2010年成立,是苏州大学与江苏沙钢合作创办的新型钢铁学院。
冶金安全知识试题和答案

冶金安全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
2.处理工伤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3.安全检查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
4.安全管理五有:轮有罩、轴有套、坑有栏、孔有篦、口有盖。
5.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所有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潮湿容器、狭小空间内作业照明电压不超过12V。
6.严格执行“谁挂牌,谁摘牌”的原则,严禁无安全警示牌进行作业。
7.通道、斜梯的宽度不宜小于0.8m,直梯宽度不宜小于0.6m。
常用的斜梯,倾角应小于45°;不常用的斜梯,倾角宜小于55°。
8.所有人孔及距地面2m以上的常用运转设备和需要操作的阀门,均应设置固定式平台。
平台、通道、走梯、走台等,均应安设栏杆和足够照明。
9.CO含量与工作时间对应关系:CO含量不超过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CO含量为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10.现场管理6S是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
1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2.事故预防的三项对策是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
13.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14.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7.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常用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指定被查单位限期治理。
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冶金工程专业是以金属材料的开发与利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工程学科,涉及冶金原理、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金属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冶金工程专业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冶金工程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设备陈旧、实验操作复杂等,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不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通过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更新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教学环节等措施,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价,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为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字数:246】1.2 研究意义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实践环节不足、实验设备陈旧、实验内容与实际工作不匹配等。
进行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冶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核心环节。
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共享。
通过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整合专业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
也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由此可见,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验内容单一重复:传统实验教学往往局限于既定的实验项目,缺乏创新和多样化。
冶金安全生产课程思政教育

冶金安全生产课程思政教育2019年和2020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全面、持续推进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1。
“钒钛冶金”是XX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该课程教学过程,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重,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一、“钒钛冶金”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的必要性冶金工程工作条件相对艰苦,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厌学情绪。
同时,目前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导致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低、专业课学习热情不高。
而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起到对学生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协同作用。
对于冶金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而言,除了要求学生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对其创新能力亦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因此,以“钒钛冶金”为代表的专业课程教师需要通过思想引导,让学生对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等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钒钛冶金”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并重,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以培养冶金工程领域勤劳勇敢、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钒钛冶金”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策略(一)分析专业与课程特点,设计与挖据课程思政元素我校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了解治金及相关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系统掌握治金工程专业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熟悉冶金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及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在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科研、设计、咨询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投入力度的加大,实验室安全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意义,提出了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管理和强化安全演习,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保证实验室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顺利进行,为广大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创造和谐健康的实验室环境。
关键词: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已经被各个高校纳入教育体系,培养具有优良品德,丰富知识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是高校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实验室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建。
由于实验室规模在扩大,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实验人员增加,再加上实验室逐渐实行开放式管理,实验室的利用率和流动人员大大增加,这对实验室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实验室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冶金学科实验由于涉及广泛,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药品的使用,有毒气体和液体的排放,以及辐射等。
因此,如何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室环境和保障实验室安全成为了专业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2]1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针对冶金实验室的特点,要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需要从安全教育、实验设备定期维护、规范安全操作和严格执行实验室章程等各方面来保证实验的人员安全。
尽管如此,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1.1缺乏安全教育人是实验教学和研究活动的主体,实验材料和设备等是进行实验的客体,有保证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前提条件。
实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安全知识的缺乏和学校缺少系统的安全知识学习和培训,部分师生对实验室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麻痹大意,没有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范。
[3,4]例如存在:高温实验过程中擅自离开,炉体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实验药品不按规定摆放;实验时没有正确地通入气体;毒性实验不带防护装置等。
总结以上现象的特点和原因,发现有如下规律:当事人主要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发生时间主要是在吃饭时间和节假日,对实验安全过程存在侥幸心理。
研究生实验主要是自主完成,而且实验不分假期,不分昼夜,有些实验为了保证结果必须24小时不停机工作。
若学生接受过足够的安全培训,从思想上重视,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能力,有些事故就能避免。
另外,进出实验室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多,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训练教材介绍,98%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是人为造成的。
[5]可见,要避免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2实验室客观因素随着实验室投入经费的增加,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特别是高端设备在实验室逐渐普及,使用频率增高,各个设备的操作要求、使用的安全标准和安全防护标准多样化,在带来实验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实验室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但是实验室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又因实验教师既要维护设备,又要保管设备,还要兼顾实验室的卫生等工作,导致分配至每一台仪器设备的管理精力有限和专业化程度不够。
并且本专业对进入高端仪器设备实验室的学生培训力度不够,很多学生不能独立操作及维护仪器,无法处理突发实验室的突发状况,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6]冶金实验与化学和物理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实验所涉及的药品和反应条件都比较复杂,而且很多药品具有易燃、易爆以及产生有毒物质的特性,若保存和使用不当,会引起某些药品自身发生反应,形成事故。
而且冶金实验大部分具有高温特性,在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到水、电、气、辐射设备和危险药品的使用,特别是老旧实验室,存在用电负荷过载的安全隐患。
1.3安全培训体系结构不完整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人们对突发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能力。
然而,我国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基本都是在学生进校的初期对其进行安全教育,采用讲座的形式来讲解,没有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
而刚进学校的新生并没有接触实验室各项工作,对实验室安全没有清晰的概念,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现阶段安全工作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知识课程体系,使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7,8]2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途径课堂讲解是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我校出台了许多关于安全教育的文件和安全教育手册,例如:《消防知识100条》,《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表》,《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材料与冶金学院、重点实验室安全手册》等等。
而且针对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采用了课堂教授、网络课程、在线考试、持证上岗等和实验室准入制度等方式,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
2.1通过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的事,这项工作需要从学校以及院系领导做起。
本学院领导一直对实验室安全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领导安全负责制,将实验室安全已经纳入议事日程;实验室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对未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形成报告保存,从源头上避免了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本校已通过多种渠道对广大师生进行了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工作,如:安全教育课程,安全知识讲座等。
提高了安全意识,在实验过程中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在教学实验准备过程中,实验指导老师对学生强化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实验环境,了解设备操作、明确操作流程、药品使用规程和设备安全使用方法。
使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将安全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来对待,从思想正在上重视起来。
在实验教学考核过程中增加安全评价,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进行评级,将此项添加入最终考核成绩中去,让学生从安全的角度来反思自己在实验细节方面有无违规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将会引起哪些事故,写入实验报告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们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即使实验结果较为理想,但对于未遵守实验章程、没有按照安全手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整个实验流程仍应该被判定为不合格。
实验结束后,通过安全评价督促学生进行实验安全自我批评与改正,真正做到在实验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安全意识。
巩固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安全与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展课后安全评价。
营造实验室安全的文化氛围,可大大提高实验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增强他们安全观念。
建立安全的文化氛围,不仅使教师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也能促使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自己主动提高安全素质。
建立安全文化,在师生中树立起“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理念。
[9]2.2通过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大学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对现代大学教育提出了培养具有安全意识的高级人才的要求。
所以在教育体系中要普及安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
[10]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一般采用课堂学习,专题讲座,网络学习等多样的学习形式。
内容根据本专业涵盖了电气、机械、化学、高温、真空以及微波辐射等内容。
实验室安全教育依据不同年级和层次分为:(1)普及教育:学校层面的安全知识培训,主要针对刚入学的学生和才接触实验的人群,将此作为必修课来进行。
也可采用宣传栏和横幅的形式来普及基本的安全知识,营造学校安全氛围。
(2)专业教育:根据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按照各实验室的实际需要,对本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教授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程,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做好安全准备。
(3)网络教育:由于网络普及和手机智能化,可采用APP以及慕课等形式进行更加生动的安全知识培训。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灵活性、知识的丰富性、课件的多样性,用先进高效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用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用全面的知识服务学生。
本学院与设备处、保卫处和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搭建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建立的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在网络上学习和考试,增加了普及知识的灵活性。
2.3通过安全管理促进安全教育本校实验室实行了安全责任人制度,每间实验室有专人负责,实行“专人专管,双人负责,落实到位”,实验室的门牌上都标识出了实验室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进一步将安全职责落实到个人,强化了实验室负责人的主人翁意识,并且该实验负责人对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的人员做具体的安全教育,规范安全操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1]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实施,大大增加了研究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本专业不仅实行了持证上岗的原则,而且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实验室负责人及院系领导会定期巡视和不定期抽检,在巡检过程中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教育,预防安全事故;对于反复教育不改者做出相应惩罚,促进了自觉遵守安全制度,自行学习安全知识的习惯。
2.4通过安全演习强化安全知识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校定期进行安全演习,例如:火场逃生,灭火器的使用、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安全设备的使用等。
相比于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极高,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果,培养了应急处理能力,掌握了危险中逃生、自救和救护的基本技能,减少了实验人员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3结论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地点,实验室安全是保障学生和科研人员人生安全的根本。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规范安全操作,排除实验安全隐患,避免对实验室财产和实验人员的伤害,为教学和科研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1]顾昊,曹群,孙智杰,等.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281-283.[2]李秀珍,李勤,王征,等.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保障实验室安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01-203.[3]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85-187.[4]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85-187.[5]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4-176.[6]焦雪.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140-141.[7]黄凯.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8):1-4.[8]赵艳娥,贺锦,乐远.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290-293.[9]周秀艳,古同男,沈瑞莲.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09(4):6-7.[10]张志强,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86-188.[11]黄文霞,罗一帆.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3-195.[12]毛磊,童仕唐,龚佩,等.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v.31;No.217(10):223-225.作者:余岳朱航宇张翔李建立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