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4
八年级科学下册《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课件(3)

判断题: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比原反应 物轻,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
2.木柴燃烧后的灰烬质量减小,这不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 ( ×)
1.有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16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克氧气参加了 反应。
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 2. 完全反应, 则生成氧化镁 40 的质量为____克
第3节 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
(第二课时)
木柴燃烧后 的灰烬质量 会怎样变化 呢?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 不会发生改变?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增大;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减小。
实验 教师做一做:
应用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生成蓝色沉淀,反 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天平保持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 如2克氢气和8克氧气反应能生成10克水,对 吗? 错,只有1克氢气参加反应,只生成9克水. “化学反应” 如1克的冰融化成1克水, 是不是遵循质量守 恒定律? 不是,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 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白磷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
学生做一做: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各 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
白磷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
(1)在锥形瓶底铺一层沙,上面放一小粒白磷;
(2)称量锥形瓶内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加热酒精灯使白磷燃烧,观察产生的现象;
(4)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成大量的白烟,反应前 后各物质质量总和没有变化--天平保持平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鲁教版化学)

• 3.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 恒
• 例如: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参加反 应的各种气体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种气体质量之 和,但其总体积却不一定相等
• 4.质量总和:很多化学反应有中有气体和沉淀生成,因此 “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了固态、液态和蔼态三种状 态的物质,如果不把生成特别是逸散到空气中的气态物质 计算在总质量之内,就会误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
质量增加
1777年,法国 化学家拉瓦锡在密 闭容器中研究氧化 汞的分解和合成时, 却发现化学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
质量相等
估计一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 系
从微观角度来说,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 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在此过程中过氧化氢 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 成氧分子,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会产 生变化,因此水和氧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 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 从宏观角度看,H2O2是由H、O两种元素组 成,分解生成H2O和O2 ,H2O和O2 中也只 有H、O两种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 产生变化。
• 在上述活动中,我们对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是否改变做出了估计。那么,如何设计 实验来检验这一估计是否准确?
• 实验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氯化钙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数学加和,如未完 全反应的物质或作为催化剂的物质等都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例如:冰融化成水、大块矿石打碎变成小矿石,这些变化前后 物质的质量总和虽然相等,但不能把物质的这种变化说符合质 量守恒定律
第3节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 化学变化 ;不包 括 物理变化 。
2、质量守恒定律指中的“质量”指的是
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
和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 ,不是各物质的质
量的简单相加。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
璃片的集气瓶移出水槽,并正放在桌子上。 (8)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碳、硫、磷、铁丝、镁带在氧气中的燃烧 水的电解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呼吸作用(以葡萄糖为例)
①
C + O2
点燃
②
点燃
CO2 S + O2
SO2
③
点燃
4P+5O2
2P2O5
④
3Fe+ 2O2
点燃
A、N2;B、NO2;C、NH3;D、N2O5
6、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 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3__ 克D2生成。
7、将A、B、C各10克混合物密闭加热, 完全反应后发现A已反应完,C增加了8 克,同时多了4克D,则参加反应的A与 B的质量比为________5:1
分
4、其它最重要的不同点:
解
实验步骤不同
双
氧
水
法
5、操作步骤:
(1)连接装置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斜铺)和一团棉花,塞紧带导
管的塞子,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5)给试管加热。 (6)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
开始收集。 (7)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将盖有毛玻
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四课时)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一、学习目标1、在认识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响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计算。
2、经过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
二、要点难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
三、课前自学1、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达成磷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并算出反响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 P— 31、O—16)(在达成这个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易正确计算各物质的式量、式量和)。
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磷在点燃时发生反响,生成 ________。
还表示磷、氧气和五氧化二磷3 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________。
说明化学方程式能表示:(1)表示化学反响中的反响物和生成物。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该反响进行的条件。
【注】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
在生产和实验中常要波及量的计算。
比如,冶金工厂用氢气复原三氧化钨制取钨,要生产必定数目的金属钨,就要计算需要多少三氧化钨作原料。
再照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要会计算能产生多少氧气才能知足某实验的需要。
这些都要以化学方程式为依照进行计算。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加热分解 5.8g 氯酸钾,能够获得多少克氧气?(写在空白处)请同学们谈论一下解题的依据是什么,应当找出哪些量的关系,列如何的算式求解。
解题步骤: 1 .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式量(或式量和)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率式,求解。
5.简洁地写出答案。
【注】我们在做计算题时,必定要严格按解题格式书写,并注意相关物质的量要左右对应,上下对齐,注明单位等项。
四、拓展沟通1、在实验室顶用氢气复原氧化铜制取铜。
制取10g 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请小组上讲台板书)2、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电解4.5t 水,能制得氢气多少吨?同时获得氧气多少吨?【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点在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里包含正确书写反响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第三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什么原因?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总结
回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及用双氧 水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异 同点?
气
选择依据:
体
反应物的
发
状态和反
生
应条件
装
置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反应物基本上固体,反应物是固体和液
反应需要加热
体的混合物,
反应不需要加热
选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固定仪器
实验步骤
四点:点燃酒精灯加热(用酒精灯的外
焰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在盛药 品处加热)
五收: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地 放出时开始收集)
六离:把导管移出水面
七熄: 熄灭酒精灯
实验步骤
一查: 组装仪器,检查装气密性 二装:将 部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使药品平铺在试管底 三定: 固定仪器 四点:点先燃 预酒 热精,灯再加集热中(在用盛酒药精品灯处的加热外)焰加热、
下
应该用向 上排空气
法收集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
气的方法是 (C)
(A)分解过氧化氢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
所起的作用是(C)
(A)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度 (D)减慢化学反应速度
• 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 气时,不记得加入二氧化锰,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 收集,现在操作如下: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装入药品,组装固定试管于铁架台上;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排列正确的操作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共20张 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跟踪练习
(多选)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BC ) A. 100mL水中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镁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融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 分解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实验
质量 守恒 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 质量不变
跟踪练习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 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所示), 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 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视察到__天__平__平__衡___,从而验证 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 恒定律,原因是__装__置__没___有__密__闭__,__气___体__逸__出_____.
质量守恒的本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变。
归纳总结
五不变 两改变
元素种类、元素养量 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
宏观 微观 宏观 微观
跟踪练习
1.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
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木炭烧为灰烬
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664a25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9.png)
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例题3
含杂质质量分数为5%的锌粒6.84克 ,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可生 成氢气多少克?(杂质不和稀硫酸 反应)
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取22.2克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 146克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有碳酸 钙与盐酸均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 应),放出气体后,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 159.4克。求(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 ; (2)盐酸的质量分数。
---2-4--5- = 149
-1-2--.-2-5--克-Y ……………….……….. 比
149×12.25克
X
= 9--6-×---5--.-8-克---245
=
2.3
克
Y
=…--…---…---…---…---…- =…7..4..5…克…算 245
答: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2.3克. 可…生…成…氯…化…钾…7.…45…克…. .…..答
点燃
2Mg + O2 ====== 2 Mg O
2×24 :16×2 : (24+16)×2
48 : 32 :
80
若: 48克 : ( )克 : ( ) 克
若:( )克 : ( )克 : 4 0 克
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 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 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 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 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 (或生成物)的质量,可 求生成物(反应物)。
[例题1]: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1)设未知数 ….... …….….设
点燃
2 Mg + O 2 ====== 2 Mg O (2)写出化学方程式…...…..方
4.2.3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书写化学方程式(口诀):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 写完分子式,系数要配平;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来表明; 中间连等号,条件应注明。
简称:“一式二配三注四等”
例题1:
水电解实验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2H2O 通电 2 H2 + O2
例题2:
在硫酸铜(CuSO4)溶液中加入 氢氧化钠(NaOH)溶液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实质:反应物分子里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
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 目及质量都没有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
试试看:
请用化学式来表示以下化学反应。
3、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4、 Fe2O3 + 6 HCl —— 2 FeCl3 + 3 H2O
高温
5、 Fe2O3 + 3 CO —— 2 Fe + 3 CO2
(万能法):
△
3Cu + 8 HNO3(稀)
3Cu(NO3)2 + 2 NO + 4H2O
练习2: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高温
4 FeS2 +11O2
2 Fe2O3 + 8 SO2
y CxHy +( X+ 4)
O2 点燃
x
CO2
+
y
2
H2O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3.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5. 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6. 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4)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函义,使学生掌握的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3.通过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掌握解题格式,培养学生化学计算的能力。
温故知新: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例:4P + 5O2——2P2O5
⑴表示:跟反应,生成
⑵表明:反应条件为
⑶表示:个跟个氧反应生成个五氧化二磷
即微粒个数比为:∶∶
⑷表示:即相对质量之比为:∶∶;质量之比:克∶克∶克。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能生成三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分解反应:
;
(2)有氢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学习过程:
化学方程式与计算
1.[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进行计算的依据]
问题一:6克碳能与多少克氧气完全反应?同时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判断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
12 32 44
从化学方程式中得到,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以及给出的已知量和待求的量,列成比例式。
]
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m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2
12 32 44
点燃
6g m 1 m 2
m 1== ==16g 2
3.[解题格式] 设、方、关、比、解、答
设未知量:按题意设定所求未知量(一般不加单位)
写方程式:根据题意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列相关量:列出已知及所求物质的量
写比例式:
求解结果:
简明作答:
课堂练习
1.实验室加热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31克磷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参加反应?
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不能写错。
2.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不能写错。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有六步。
巩固练习:
1.充分加热a 克氯酸钾与b 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 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 (a-b)克 B. (a-b-c)克 C. (a+b-c)克 D. (a-b+c)克
2.化学方程式2H 2+O 2===2H 2O 中,H 2和O 2的质量比为:------------------------------( )
A.2:1
B.1:8
C.1:1
D.1:16
3.化学方程式2KClO 3 ==== 2KCl+3O 2↑表示的—种意义是-----------------------------( )
A .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混合而成
B .氯酸钾是由氯化钾和氧气化合而成
C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 .氯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3
32×6g 12 44×6g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