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的介绍
平遥古城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景点介绍平遥古城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位于晋中地区中部,它始建于周宣王时期(公园前前827-782年),现存古城墙为明朝洪武三年(1376年)扩建。
下⾯是⼩编收集的平遥古城景点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平遥古城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位于晋中地区中部,它始建于周宣王时期(公园前前827-782年),现存古城墙为明朝洪武三年(1376年)扩建。
平遥古称古陶,北魏时(公元424年)为避太武定讳改名平遥。
平遥古城整个城池状如乌,表⽰长寿吉祥,⾦汤永固。
城南门为头,北门为尾,东西两边四座城门似四条腿,南门外侧各有⽔井⼀⼝,象乌眼睛,城内街巷交叉如背。
城墙有垛⼝3000个,敌楼71个,魁星楼1个,象征孔⼦3000弟⼦72贤⼈。
城墙周长是6166.8⽶,⾼12多⽶,底宽8-12⽶,顶宽3-6⽶,城墙外,包砖内夯⼟,有城门六道,南北两边各有⼀道门,东西两边各有两道门。
平遥古城有六条主要⼤街,⼋条⼩街,72条⼩巷,纵横交织在⼀起,它们的功能明确,布局井然有条。
从南门进,⼀直往正北⾛有⼀条南⼤街,⼜叫做明清街,是平遥古城最热闹的街。
街的两旁有协同庆票号、华北第⼀镖局、中国镖局、同兴镖局、百川通票号等。
在南街上还有⼀个骑楼式样的市楼。
从上东门向西⾛到南⼤门,有⼀条城隍街,城隍街北⾯有城隍庙,南⾯有⽂庙。
有城隍庙街穿过南⼤街,是衙门街,衙门街的北边有平遥县古衙署。
从下东门出发向正西⽅⾛,与南⼤街交叉,这段路叫东⼤街。
靠近下东门的东⼤街北边有清虚观,再旁边是东北镖局。
穿过南⼤街直到下西门,是西⼤街。
西⼤街旁边有⽇升昌票号、蔚盛长票号和蔚泰厚票号等。
⽇升昌票号北边有⼀条北⼤街。
平遥古居⼤多是组合型,四⽔归堂的四合院。
院落结构有⼆进、三进、四进不等。
每进之间⽤漂亮的垂花门隔开,还有的正院旁再建偏院和花园。
这些建筑⽤砖雕、⽊雕、⽯雕、民族彩绘和剪纸窗花等装饰,美丽极了。
平遥古城的风味⼩吃很有特⾊,它们⼀⾯⾷为主,据说有三百多种,⽐如碗坨、炸酱⾯等,⽜⾁也很有名。
平遥古城的介绍和历史

平遥古城的介绍和历史
平遥古城是山西省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古城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还有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城。
平遥古城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之母”。
平遥古城又称“平遥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之一。
它东依太行山,西靠王屋山,北隔汾河与汾阳、阳泉相望,南临黄河。
它始建于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2——前782年),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平遥古城占地面积为6.4万平方米,城墙周长五里七分,高约10米。
城墙下面是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上面是三个完整的
城门:东为拱宸门、西为安远门、南为迎恩门。
城外有4个城门:东门曰“迎祥门”,西门曰“拱极门”,南门曰“泰和门”,北门
曰“安远门”。
城内有12条大街、72条小街和600多座古民居以及大量的明清古寺庙、古戏台、古建筑和古巷道等。
—— 1 —1 —。
山西平遥古城之旅攻略

山西平遥古城之旅攻略一、背景介绍山西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建于明朝,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如今还保存着完整的古城墙、古代街巷、古建筑等,成为了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重要范例。
二、交通从北京或太原前往平遥古城最便捷的方式是乘坐高速铁路。
从北京到平遥,乘坐高铁仅需两个小时左右,非常便利。
从太原到平遥,乘坐高铁的时间也大约在一个小时左右。
抵达平遥后,可以选择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前往古城区。
三、景点推荐1. 古城墙:平遥古城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城墙长达约6公里,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城墙上建有散落的观景楼和箭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
晚上,城墙被灯光照亮,更加美丽壮观。
2. 孔庙:平遥古城内的孔庙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征之一。
这里供奉着孔子和孔子的祖父、父亲等先贤,是中国最早的以孔子为主题的祭祀活动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乱石山:平遥古城南面的乱石山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点。
山上有密布的奇石,形如猴子、麒麟等各种形态。
同时,山上还有寺庙、古洞窟等建筑,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文化遗迹。
四、美食推荐1. 刀削面:平遥的刀削面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以其面条细薄、劲道爽滑而闻名。
在古城内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刀削面摊点,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味道。
2. 平遥牛肉:平遥牛肉因其肉质鲜嫩,口感酥脆,而被誉为中国的三大著名牛肉之一。
可以尝试用平遥牛肉制作的烧烤、卤肉等美食,绝对让你回味无穷。
3. 豆饼:平遥的豆饼是一种以豆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点心,外表金黄酥脆,内馅松软甘甜。
豆饼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绝对是一款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五、住宿及购物在平遥古城内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民宿和客栈,可以选择体验一下古城的传统风情。
同时,古城内还有许多特色小店,可以购买到一些独特的纪念品和特色手工艺品。
平遥古城建筑特色介绍

平遥古城建筑特色介绍1. 平遥古城概述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是一座让人一走进去就仿佛穿越回古代的地方。
走在那石板路上,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当年商贾云集、吆喝声不断的热闹场景。
古城不仅保存完好,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
这里的建筑可真是个宝藏,个个都有故事,像是在和你耳语。
1.1 砖木结构说到平遥的建筑,第一要提的就是那砖木结构了。
它们就像老友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依然屹立不倒。
你看那高高的屋檐,像个大伞,不仅好看,还能挡风遮雨,真是一举两得!而且,屋内的木梁,都是经过精心雕刻的,花纹那叫一个美,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走进去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匠心。
1.2 院落设计再说说院落吧,平遥的院子可大可小,各有各的风情。
一般都是四合院式的布局,走进院子,就像进了一个小世界。
院里种着几棵古老的树,给人一种“庭前一树梨花白,万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
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还能让家人聚在一起,感受浓浓的亲情,真是温馨至极。
2. 特色装饰平遥的建筑上,装饰可不简单,简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比如说那些飞檐翘角,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像是飞起来的小鸟,充满了动感。
而且,墙壁上还会有很多精美的砖雕和彩绘,仔细一看,每一幅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像是在给人上历史课。
不过别担心,这堂课绝对不无聊,反而让你充满好奇,想要深入了解更多。
2.1 文化符号更有意思的是,平遥的建筑还隐藏着很多文化符号。
比如说门上的“福”字,寓意着吉祥如意。
而窗户上的格栅,不仅能通风,还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真是处处有讲究,让你忍不住想要“delve”一番,看看背后究竟有多少奥秘。
2.2 颜色搭配在颜色方面,平遥的建筑一般使用黄、红、灰等自然色调,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
那种色彩搭配,就像是一幅水墨画,淡雅而又耐看。
走在街上,随便一拍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真让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美在细节”呀!3. 总结总的来说,平遥古城的建筑特色真的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山西平遥古城简单介绍

山西平遥古城简单介绍说到平遥的建筑,那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古色古香的房子,红砖绿瓦,风吹过,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这里的院子,随便一瞅,都是满满的故事。
你走进去,肯定能感觉到那股浓厚的历史气息。
墙上的青苔,窗台上的花草,都仿佛在跟你打招呼,告诉你它们见证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
尤其是那些木雕,真的是一绝,细腻到不行,简直让人想要一口气拍下上千张照片,朋友圈肯定能炸裂。
你知道吗,这里曾经是个繁华的商贸重镇,平遥票号可谓是声名远扬,简直就是当年的“银行大亨”。
你想象一下,昔日的商人们穿梭于这条条街巷,忙着做生意,真是热闹非凡。
现在走在街上,虽然没有了当年的喧嚣,却多了几分宁静,恰如其分。
那种悠闲的氛围,简直让人想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
朋友们,一起感受那种“且行且珍惜”的心情,多好啊。
说到美食,那可是个绝对不容错过的体验。
平遥的牛肉,哎呀,那可真是美味得让人流口水,吃上一口,满口留香。
还有那边的剪纸,简直是个艺术品,细致入微,简直能让你叹为观止。
走在古城的小巷里,时不时还能闻到一些小吃的香味,像是引诱你去尝一口,嘿,简直是太诱人了。
平遥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人情味,真让人觉得,哦,这里就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如果你喜欢文化,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平遥的庙会,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
各种民俗表演,热热闹闹,像是让你穿越回了古代。
听着鼓声阵阵,看到那些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你的心都跟着一起跳动。
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其中的一份子,真是美滋滋。
平遥的夜晚,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月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静谧得让人陶醉。
你可以随意找个地方坐下,望着星空,思绪飘得远远的。
身边的人,偶尔传来几声笑语,让人觉得这里的人情味十足。
那一刻,你会想,生活真好,不是吗?有这样的地方,让人心灵得到放松,生活变得更有滋味。
平遥古城就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绝对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快来这里吧,带着你的好奇心,去探索、去体验,肯定会收获满满。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是
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据载,西周时为狄人所占,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为赵城,秦、汉、三国、西晋、北魏时均
为郡县治所。
北宋初年建城,原名平遥县,取“平天下之不平”
之意。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因其位于南方而改名为平遥。
平遥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城墙而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在
长城以内”的例证。
古城分为四门:东门曰“明德门”(亦称东
大街),西门曰“承恩门”(亦称西大街),北门曰“拱极门”(亦
称东大街)。
四门之北有一条东西大街,俗称古城墙外大街,长近千米,
是平遥古城的南北主轴线。
古城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平遥县城隍庙、文峰塔、双林寺、日升昌票号、文庙、清虚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镇国寺塔、天宁寺塔、瑞应寺塔、县衙;市县级文物保护单
位45处:镇国寺塔号、清虚观。
—— 1 —1 —。
平遥古城资料介绍200字

平遥古城资料介绍200字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唯一以金融为主题的古城,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的规划布局非常整齐,城池完整,城墙高大,古建筑保存完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城市风貌。
当然,对于喜欢美食的人来说,平遥古城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这里有各种豆腐、面食、炒菜等美食,口味独特、风味浓郁。
此外,平遥古城还有许多景点值得一游,比如清真寺、县衙、罗汉堂等等。
在这里,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如果来到山西,不要错过这座古城,它不仅有独特的历史背景,还有许多好的食品和景点,可以让旅行者领略到中国特色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介绍我的家乡山西的景点平遥古城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山西的景点平遥古城作文嘿,亲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山西的一个超级有名的景点——平遥古城。
这个古城可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呢!而且,它还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明清古城第一镇”。
你说厉害不厉害?
让我给大家说说平遥古城的外观。
它有城墙、城门、楼阁、街道,简直就像一个大迷宫一样。
你走在里面,就像是穿越到了古代,感觉特别神奇。
而且,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非常独特的,有很多古老的房屋和商铺,都保留着古代的风貌。
你看那些房子,有的屋顶上还长满了青苔,好像在告诉我们它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年头了呢!
除了外观,平遥古城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说,那里有一个叫做“日升昌”的银行博物馆。
你知道吗?这家银行可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银行之一哦!在那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金融业发展历程,还可以亲眼看到很多古代的货币和首饰呢!还有一个叫做“平遥古城博物馆”的地方,那里展示了很多关于平遥古城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古老的城镇。
当然啦,去平遥古城最重要的就是品尝当地的美食啦!那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酥油馍、豆腐脑、烙饼等等。
尤其是那个酥油馍,真的是太好吃了!外面的那个皮又香又脆,里面的馅料则是软糯可口,吃一口就让人忍不住想再吃一口呢!
总之呢,平遥古城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如果你有机会来山西玩儿的话,一定要去看看哦!保证你会爱上它的!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下次再见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平遥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整。
相传始建于西周宣王姬静时期,据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当时是特别低矮的城垣,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改筑为今日所见到的砖石城墙,而在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有26次修缮补建,所以至今保持着明清两代的城墙风貌。
现存的平遥城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三座县城城墙之一,而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全长12.8华里。
墙高10米左右,环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门外均筑有瓮城,城墙外每隔40-60米建有一座突出于墙外的马面,也叫敌台窝铺,从建筑的角度讲,马面既加固了墙体,使整座古城坚固墩实,更重要的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敌人如果攻城的话,处于马面间的守兵可以从一个正面及两个侧面来攻击敌人,使之腹背受敌,这便是军事上所谓的左右夹攻,两台相应和旁敲侧击的兵法。
每个马面上都筑有一座敌楼,敌楼在平日供士兵遮风避雨,战时则存放武器和军械,借助这些凌空的建筑,守城将士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效地组织火力,以抗击敌人。
在平遥古城墙的每个城门外都有一座瓮城,瓮城是建在大城外的一座小城,用于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它共设里外两道门,并且是呈90°,从科学角度讲,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黄土高原地区,风沙比较大,这样修建可以防止风沙直直地侵袭城内街道;从军事角度讲,当敌人攻进了瓮城的第一道门,但他没有想到里面还有一道门,这样守城士兵便能居高临下,四面组成交叉射击网,给瓮城内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成语“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可以说是对瓮城功能最生动有趣的描述了。
另外,城墙上的垛口和眺望孔为射击和监视来犯之敌所用,环城有3000垛口,72敌楼,隐含了孔子3000弟子,72贤人的历史典故。
在庞大的军事设施上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隐含着古代人们厌恶战争,祈求和平,追求仁证的理想。
其中72座敌楼也是观察敌情,组织火力的嘹望台,一字长蛇状的敌楼守将,把观察到的敌情飞马禀告角楼,再层层迎报给城楼上的主将,点线结合,整体配合,形成了城楼阻击攻门的敌人主力,角楼出辅助城楼出坚守,敌楼以攻为守三面火力击杀敌人的作战态势。
虽然平遥不是军事重镇,也不是天险关隘,但其精妙的设计和完备的功能就足以说明古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和智慧了,历史上曾凭借这座坚固的城墙,抵御过金兵的南下,打退过蒙古兵的掠夺,更痛击过日寇的入侵,如今城墙外侧墙体上留存的累累弹痕都在讲述着以往的故事。
平遥城墙设计严谨,雄健壮观,据说是依“龟前戏水,山水朝阳”之法选址,“以险制塞”之理修筑,数百年来虽经风雨侵蚀,战火硝烟,仍然坚固如初,民间相传为长寿永固的“龟城”。
南门为首,北门为尾,东西四门为四肢,加上城池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那纵横有序的八卦龟纹排列寓意平遥古城金汤永固、万代吉祥。
整个城区布局有序,设计精妙,严格按照汉民族的礼制和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布局程式修建,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地区县城的活标本,城的中心为市楼,南大街为中轴线,形成“左城隍、右县衙、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对称布局,颇有《周礼》“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礼序遗风。
整座城池又是由城墙、街道、店铺、寺庙、民居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古文物建筑群。
平遥城墙如此完善独特的军事设施和设计精妙的防御功能,无疑是古代军事的鲜活教材,是当地影视拍摄的极佳基地,也是游客登城怀古的游览胜地。
平遥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大堂又叫“亲民堂”,内宅又叫“勤慎堂”;东侧线上由北至南有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常平仓又叫钱粮厅;西侧线由南至北有:牢狱、公廨房(遗址)、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其中十王庙、洪善驿、马王庙正在复修,尚未对外开放)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古衙之最。
要进衙署,需先通过衙署大门,门是登堂入室的必经之所,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少不了门,城有城门,宫有宫门,家有家门,庙有庙门,县衙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在封建社会实际上同时也是司法机构,如此重权在握之地,门是必不可少的,县衙又叫衙门,可见“门”对县衙的重要性,正因为它如此重要,所以衙门难进,俗话说“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由此可见,要进衙门,得有经济做保障。
衙门东侧置一大鼓,为“登闻鼓”,俗称“喊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诉冤屈的,知县听到鼓声立即传唤击鼓人,上堂受理,如案情重大,知县立即升堂审问,若事情细微,即行刑讯,以肃法堂,可见,当时击鼓鸣冤也是要担风险的。
那么请看大门外的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这副对联告诉百姓要体谅知县的为官不易,无事莫登三宝殿,也警告百姓进这门要慎之又慎,一个不留神,赔了夫人又折兵,吃亏的是自己,所以,衙门还是少进为妙。
在衙门对面有一道砖砌照壁,是根据汉族道教习俗修建的,主要用于避邪。
照壁北面绘一巨形怪兽----“”,形似麒麟,四体生火,周围是宝,但它生性贪婪,不知满足,大张血口,欲吞日月,吞日不成,葬身悬崖大海之中。
这画是告诫知县当引以为诫,不要贪赃枉法。
穿过大门,就进入县衙的第一进院落,可看到东西各有窑洞六间,取六六大顺之意,这就是赋役房,为明万历年间的建筑,是收取赋税钱粮的场所。
眼前这道门是县衙的第二道门------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
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知县上任、迎接贵宾、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时候才会打开。
在中国,封建礼制讲究东尊西卑,故两侧角门,东角门称“人门”,供知县平常出入,西角门称“鬼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打开。
进入仪门,到了县衙的第二进院落“六部房”,中央称“六部”,地方称“六房”,六房对称设置,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六檩硬山前廊式。
“吏”“户”“礼”居东,“兵”“刑”“工”居西。
吏房主管全县吏员的升迁调补,下委任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人事局”;户房主管全县征粮纳税,赈灾放粮等,相当于现在的“粮食局”;礼房管儒学、教育、庆典、祭祀等,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兵房管全县征集兵丁马匹,训练兵卒,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刑房主管全县的民刑事案件,包括了现在的“公、检、法”三个单位的职能;工房管全县蚕桑、兴修水利等,相当于现在的“建设局”。
古代县衙编制只有一百二十五个人,管理了全县所有事务,机构是非常精简的。
咱们从这边到县衙西侧线的牢狱参观。
牢狱的占地面积在清朝达到1700平方米,有“重狱”、“轻狱”、“女狱”、“狱神庙”、“子孙房”,但大部分没有开发出来,只开发出一小部分。
首先看到的是牢头办公的场所,里外套间,相当于现在监狱长的办公室。
这个是狱神庙,狱神是皋陶,尧舜时代的刑官,是他发明监狱的,每到初一、十五的时候,犯人狱吏都来拜祭他。
这边是轻狱,可看到轻狱是仿窑洞建筑,冬暖夏凉,并且有炕有火,条件是相当不错的。
最后是一间重刑牢房,首先看不到窗户,里边没炕,一关门就暗无天日了,并且墙壁也特别厚,有普通牢房的两倍来厚。
衙役分为三班衙役,指快班、壮班、皂班。
快班,也就是捕快,专管民、刑案件,相当于现在的刑警队;壮班,在当时管征粮纳税,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皂班,在升堂时旁边站立的衙役,专管打板子。
前面屋顶上使用琉璃饰品的是十王庙,现在还没有开放。
琉璃始于东汉,在隋唐时,是奢侈的陪葬品,只能在皇宫和庙宇里使用,最有名的是河南洛阳的唐三彩,而在明朝时,平遥烧制琉璃的技术也是不错的。
待会儿咱们参观知县办公、住宿的地方是没有使用琉璃瓦的。
这是洪善驿,在当时是招待来往的下级官员来住宿的,是招待所的性质。
现在咱们来到的地方是督捕厅。
1644年,清军入关,在十七省设置督捕厅,主管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之事,隶属兵部。
县衙督捕厅始建于清初,与牢狱南北呼应,主要是便于随时提审犯人。
第一、二、三展室,以大量的谳学史料,文物典籍展示的中国数千年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第四到第七展室以大量的实物刑具和文物图片揭开了中国古代刑具神秘的面纱,让人们了解人类怎样从愚昧野蛮走向进步文明。
首先看一下第一展室。
在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妇女被认为是没有自身意志的从属物。
大清律历规定:“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
其亡携妇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
”各位可看一下这是前清与民初的寡妇改嫁的“婚约书”,请您注意这里的作主人是其侄张江娃,从这儿可看出妇女在封建社会是没有自主权的。
另外,值得各位注意的是,订婚书上都有税票,在当时只有交了税,法律才会保护,订婚也不例外。
红契,清末民初买卖田地、房宅,经官府征税盖章的称为“红契”。
税契,始于东晋,是指古代官府发给商贾以征税的文书。
继承制度,清代继承分为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身份继承又包括宗族继承和封爵继承,宗族继承通常以嫡长子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无嫡长子者立嫡长孙,以后按嫡次子,嫡次孙,庶长子,庶长孙,庶次子,庶次孙,依次继承。
封爵继承与宗族继承顺序相同。
财产继承,以家长的遗嘱为准,无论家长的分配是否公允,子孙只能遵从,无权表示异议。
只有当家长生前或临终时没有表达分配家产的意向,才发生依法分割家产的问题。
具体办法是诸子均分,不问妻妾婢生,以子数均分。
女子一般无财产继承权,但户绝之家的财产由“所生亲子承分,无女者入官。
”妇人夫亡无子守志者,可以继承丈夫的财产,但立嗣后,财产归嗣子所有。
在清律中女婿和养子,也享有一定的继承份额。
第二展室,这边是诉状,在清朝一般不亲自写状子,当时有专门写状子的人可代写,诉状也有联名上告的。
判决,在清朝判决时,必须原、被告出庭。
并且按清律,从笞罪至死罪均可收赎,可“以钱赎罪”“以官赎罪”,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爰书,古代司法文书,包括供词、记录、送达书、报告文书等。
在秦汉时使用范围较广。
而在民国时,爰书是需要交税的,上有税票。
契约,在咱们现在,借钱进打个欠条就可以了,而在民国时,必须有二人以上存在,并交税,法律才给予保护。
刚才咱们看过红契,这里还有白契,白契是未经官府征税盖章的,两者所生的法律效力也是不同的,例如契买的奴婢,白契所买为雇工,除年限久远外,允许赎身,而红契所买则为奴婢,其子孙也永远为奴。
签约时,必须有保人签字,并负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