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区划与河南地理区划

合集下载

中国地图ppt课件

中国地图ppt课件

05
中国地理文化
历史遗迹
长城
详细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 、建筑特色以及其在世界 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故宫
阐述故宫的历史沿革、建 筑布局以及其作为明清两 代皇宫的重要价值。
秦始皇陵
介绍秦始皇陵的规模、兵 马俑的发现及其在考古学 上的重要地位。
民族文化
汉族文化
概述汉族文化的特点、发展历程 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 、石油、铁矿等。
森林资源丰富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较高,为生态平 衡和木材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水力资源丰富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可用于 发电和灌溉等。
02
中国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和7个直辖市。
自治区
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5个自治区,分别是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湖泊
总结词
中国湖泊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
详细描述
湖泊的形成与气候、地质和地貌等多 种因素有关。中国湖泊中最著名的是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此外 ,还有许多风景秀丽的淡水湖和人工 湖。
岛屿
总结词
中国岛屿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具有丰 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VS
详细描述
中国岛屿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其中台 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这些岛屿拥有独特 的生态系统、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迹, 是中国宝贵的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
总结词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详细描述
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省份和自治区,这些地区地广 人稀,资源丰富,以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45’之间,南北跨度大约为3,900公里,东西跨度大约为5,500公里。

它地跨东经170度,西接阿尔泰山,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北毗邻蒙古、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的疆域很大,是亚洲甚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为9,596,961平方千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3个省(包括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及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又被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地区或州)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辖区、区、旗)。

最高层次是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由各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

每个省都由省主席领导,也被称为省长。

当地的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自治区主席或市长领导。

有些省份,如山东省、湖南省等是由多个地级行政单位组成的。

而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则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下分辖若干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这也是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土所在。

中国南部的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纬度上相当于北部的沙漠地区,因此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

由于中国的地理疆域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天气条件各不相同。

这种多样性的地域分布导致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大致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和海岸等七种。

高原和山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其余三种地形类型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和人口的居住比重最高,其中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由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人口众多,一直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例如洪水、地震、滑坡和污染等。

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了许多抵御灾害的经验和方法。

中国地理划分线

中国地理划分线

中国地理划分线
中国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的地理特征和景观。


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
地理区域。

1.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地理区域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

这个地区以其壮丽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和多样
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2.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地区,包括甘肃、宁夏、
青海、陕西和新疆。

这里的地貌以高原、沙漠和戈壁为主,还有壮
丽的自然景观如祁连山、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3. 北方平原:北方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区域,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新疆伊犁河谷。

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拥
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4.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包括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包
括湖北、湖南和河南,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而著
名。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
地区之一。

5.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是中国
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与港澳地区有密
切的经济联系。

6. 西南诸岛:中国的西南诸岛包括台湾、海南和南海诸岛。


些岛屿拥有优美的海滩、珊瑚礁和热带气候,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这只是中国地理划分的一个简单概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
特点和资源。

通过了解中国地理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注意:以上内容为创作,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和流域划分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和流域划分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和流域划分一、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华南丘陵地带、西南高原、青藏高原和新疆盆地等九个大区。

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等省份。

该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经济发展区。

2.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该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的粮食产区。

3.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该区地势平坦,气候寒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产区。

4.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包括陕西、山西、河南等省份。

该区地势较高,土地贫瘠,气候干旱,是中国的旱作农业区。

5.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等地。

该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6. 华南丘陵地带:华南丘陵地带位于中国南方,包括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

该区地势起伏,气候湿润,植被丰富,是中国的热带农业区和旅游胜地。

7. 西南高原:西南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等省份。

该区地势高峻,气候多样,植被丰富,是中国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景点。

8.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包括青海、西藏等地。

该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是中国重要的牧区和水源涵养区。

9. 新疆盆地:新疆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等地。

该区地势低平,气候干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田区。

二、中国的流域划分中国的流域划分主要分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和西江流域等八大流域。

1.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域,涵盖上游的青海、四川、甘肃等省份和下游的湖北、上海、江苏等省份。

长江流域地势起伏,水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航运区。

河南地理必背知识点

河南地理必背知识点

河南地理必背知识点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内陆省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是河南地理的必背知识点:一、位置和边界1.河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东北与山东接壤,东南与安徽相邻,西南与湖北接壤,西部与陕西相连,北部与河北相邻。

2.河南省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

二、地形1.河南省地势主要由中原高原和华北平原构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呈南北走向。

2.河南省的地形特点有草原、黄土高原、平原和丘陵等多种类型。

三、气候1.河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河南省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差较大,昼夜温差也较大。

四、河流1.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河流网区域之一,汇聚着黄河、长江、淇河、颍河等众多河流。

2.位于河南省的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流经河南省边缘,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五、自然资源1.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有煤炭、铁矿、铝土矿、玛瑙石等。

2.河南还拥有较多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水和地下水资源。

六、行政区划1.河南省下辖18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等。

2.河南省辖2个地级市、6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44个县级市、82个县和30个自治县,共计179个行政单位。

七、人口1.河南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人口已经超过1.20亿。

2.河南省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

八、经济1.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以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苹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

2.河南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产业包括煤炭、冶金、化工、机械、食品加工等。

以上是河南地理的一些必背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 特别提醒 • 我国人口分布有“两密”、“两疏”的分布特
点,“两密”即:东部沿海地区密集、平原地 区密集;“两疏”即:西部高原地区稀少、山 区人口稀少。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五、我国的民族 •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我 国 共 有 56 个 民 族 , 汉 族 人 口 最 多 , 占
这是因为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多, 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 我国东西两端点的地方时相差4 个多 小时(4小时8分40秒)。当北京时间6 点时(东经120°的地方时6点时), 我国最东端的地方时是7点40秒,而最 西端的地方时才 2点52分。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各地都采用“北京时间”
我国领土所跨的经度,从西到东 有60多度。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分 属于东5区至东9区的五个时区。为了 使用上的方便,目前我国各地都采用 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这就是 “北京时间”。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 (2)行政区之最:
纬度最低的省(区) 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面积最小的省(区) 人口最少的省(区)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华侨最多的省(区) 邻省区最多的省(区) 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区) 纬度最高的省(区)
海南省 海南省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藏自治区 福建省、广东省 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广东省 黑龙江省
•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 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 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 高的高原面上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 典例
网上流行过这样一首歌,歌词的内容如下:北 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笑了;A地人说他面 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 人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笑了;西 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笑了;陕西人说他革 命早,江西人笑了……据此完成(1)~(3)题。 • (3)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形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形

一、位置、面积
中国的地理位置
1
半球
、 位置 位 纬度 置 位置
海陆 位置
纬度 影 位置 响
海陆 位置
北半球和东半球
南北跨纬度近50°,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大部 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 量充足,利于喜温作物生长
秦 以北: 最冷月低于0°C 暖温带 降水小于800mm 岭 以南: 最冷月高于0°C 亚热带 降水大于800mm
4、许多山区降水少,干旱面积广,不利于从事生产、 生活活动
主要地貌类型
(一)纵横交错的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昆仑山脉----秦岭 南列: 南岭
高度不大
地形 区
内蒙 古高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 人文地理
理特征
特征
海拔1 000米 左右;地面 坦荡;自东 向西由草原, 荒漠草原到
荒漠
草原畜牧 业;河套 平原、宁 夏平原, 河西走廊 的灌溉农

地形 区
黄土 高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 理特征
人文地 理特征
世界最广的 黄土分布区; 水土流失严 重、干沟万 壑、支离破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2. 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 3. 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
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
布。 难点 1、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
布及形状。
教合
读口

河流 湖泊
资源 分布
地形 气候
人口 民族
交通 运输
区域 地理
农业
工业
教材编排(一)辽阔的领土
本节内容编排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宏观到微观。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到从大洲大
洋看中国,再到从邻国看中国,又到从中国自身看中国, 最后到从中国的陆地和海洋看中国。
2、从绝对到相对。从经纬度看中国到从具体事物看
中国。
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篇,是以七年级地理学习的地 球与地图、世界地理知识为基础。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 重意义。中国的疆域是中国地理环境所在的空间,疆 域的地理位置是影响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中国各省 级行政区的位置则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 基础。因此,要学好中国地理,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 疆域和行政区划。
3、学会在中国地图中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 间的距离。
4、运用相关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位置的优劣。 5、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
志,增强对外开放的意识。
教学要求(二)省级行政区划
1. 能够在我国政区地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并记 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编排(二)省级行政区划
• 首先介绍法律法规; • 然后介绍省级行政区划具体名称、位置; • 最后具体介绍简称和行政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区划地理区划可以认为是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简称。

地理划分首先是把全国国土作为一个整体。

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中国区域地理,其划分从各个时代、研究重点、综合性与可比性考虑,存在多种多样的划分方式,每种方式主题和重点各不相同。

根据美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特向(RichardHartshorne)对区域的定义,“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区域往往有具体的地方所指”。

由于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七大地理地区:东北(、、、东部);华东(、、、、、、、);(、、、、中部);(、、);(、、、、);(、、、、);(、、、、、西部)四大地理分区分区依据: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和。

其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

--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份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降水)。

界线C: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即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划分较大,主要是按照自然界限划分的,在经济、旅游地理处理上没有太大意义。

有的一省跨三区,跨两区。

在行政上也没有大意义,就是单单的(有的资料把中国地理分区分为三大自然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区、)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

其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

--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3、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以草原、荒漠草原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的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很少输送到这里)。

4、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着自然特征是“寒”。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

有“”之称—拉萨市。

5、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内蒙古主要是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羊,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藏山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着名的畜种。

6、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发展灌溉农业。

7、在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在新疆,发展绿洲农业。

新疆有一个着名的引水工程:六大地理分区六大地理分区的来源1949年10月1日成立,全国先后设立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简称。

华北由中央直辖,东北设人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

大区设或,是一级地方政府,分别管辖若干省级行政单位。

1952年,六大行政区改设行政委员会,仅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监督地方政府,本身不再是一级地方政权。

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地区改由中央直辖。

这一划分方式影响比较深远。

区划(按1945---1954年行政区划):(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国电话国内长途区号就形成按区域编号布局,可以看出其中明显的规律:首都北京:1直辖市上海:21直辖市天津:22——大区交换中心:23(北京兼任,空缺的23给了重庆直辖市)河北省交换中心(石家庄311)及地区交换中心:31×、33×河北省县交换中心:32××、34××山西省交换中心(太原351)及地区交换中心:35×山西省县交换中心:36××河南省交换中心(郑州371)及地区交换中心:37×、39×河南省县交换中心:38××、30××——大区交换中心沈阳:24辽宁省交换中心(沈阳兼)及地区交换中心:41×辽宁省县交换中心:42××吉林省交换中心(长春431)及地区交换中心:43×吉林省县交换中心:44××黑龙江省交换中心(哈尔滨451)及地区交换中心:45×黑龙江省县交换中心:46××内蒙古自治区交换中心(呼和浩特471)及地区交换中心:47×内蒙古县(旗)交换中心:48××——大区交换中心南京:25江苏省交换中心(南京兼)及地区交换中心:51×江苏省县交换中心:52××山东省交换中心(济南531)及地区交换中心:53×山东省县交换中心:54××安徽省交换中心(合肥551)及地区交换中心:55×安徽省县交换中心:56××浙江省交换中心(杭州571)及地区交换中心:57×浙江省县交换中心:58××福建省交换中心(福州591)及地区交换中心:59×福建省县交换中心:50××预留台湾区——大区交换中心台北:26台湾省交换中心(台北)及地区交换中心:61×台湾省县交换中心:62××原来空缺的号码资源除预留台湾省外,作为填补号码资源空缺使用,63×以后号码出现在山东、云南、广东的区号里——大区交换中心武汉:27湖北省交换中心(武汉兼)及地区交换中心:71×湖北省县交换中心:72××湖南省交换中心(长沙731)及地区交换中心:73×湖南省县交换中心:74××江西省交换中心(南昌791)及地区交换中心:79×江西省县交换中心:70××——大区交换中心广州:20广东省交换中心(广州兼)及地区交换中心:75×广东省县交换中心:76××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换中心(南宁771)及地区交换中心:77×广西壮族自治区县交换中心:78××海南省成立后使用西藏区号剩余的898——大区交换中心成都:28四川省交换中心(成都兼)及地区交换中心:81×、83×四川省县交换中心:82××、84××贵州省交换中心(贵阳851)及地区交换中心:85×贵州省县交换中心:86××云南省交换中心(昆明871)及地区交换中心:87×云南省县交换中心:88××西藏自治区交换中心(拉萨891)及地区交换中心:89×西藏自治区县交换中心:80××——大区交换中心西安:29陕西省交换中心(西安兼)及地区交换中心:91×陕西省县交换中心:92××甘肃省交换中心(兰州931)及地区交换中心:93×甘肃省县交换中心:94××宁夏回族自治区交换中心(银川951)及地区交换中心:95×宁夏回族自治区县交换中心:96××青海省交换中心(西宁971)及地区交换中心:97×青海省县交换中心:9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换中心(乌鲁木齐991)及地区交换中心:99×新疆县交换中心:90××现在的七大地理分区七大自然地理分区的基本依据,一是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权威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二是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三是根据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材《中国地理》编写中形成的共识。

区划:(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注:亦有在此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划入东北地区的划分方式。

四大经济分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西部地区(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河南地理分布行政区划歌河南的模样,郑州可参详;夏朝就行商,中原最繁忙。

开封古汴梁,八都皆安放;包拯曾坐堂,豫曲黄梅腔。

洛阳牡丹旺,引人诗兴狂;丝绸起东方,运河显隋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