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后垫枕与去枕对颅内压的影响
腰椎穿刺术后体位管理对病人影响的研究进展

A e i w ft e r s a c r g e so o y p sto n p s r v e o h e e r h p o r s fb d o fi n i o t—l m b rpu c ur a l n s M I Ka . IChu n—f n . ENG e g—y n /J ur u a n t e p te t / i M a ag M Fn ig / o -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O月
・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Oc . 0 7 t2 0
28 ・
第 7卷 1 O期
J u n lo r ig Ad n s a in o r a fNu sn mi it to r
Vo . . O 1 7 No 1
n lo ri gAd iitain,一2 0 7( 0):8 a fNu sn m nsr t o 0 7, 1 2.
A b t a t T e am ft ea tce i t ic s h nl e c a tr f e d c e p s — l mb rp c u e a d te d s o o r d et u i e p st n wih u i sr c : h i o r l s o d s u s t ei fu n e f co so a a h o t u a un t r n h ic mf t u o s p n o ii t o tp l h i h o - lw o ~ 6 h u sa c r i g t o tn u sn . a y s d e u g se h tu i g p l w , i e li g a d p o tae p st n d d t n r a et e r t fh a — o fr4 o r c o d n or u i en ri g M n t i ss g e td ta s n i o sd yn n r sr t o i o i n’ c e s h ae o e d u l i i a h . o e v r t e d r to fb d r s h d n or l t n wi h a e o e d c e I t a s p n o i o ih u i o c u d r s l i e s r n c e M ro e ,h u ai n o e e t a o c re ai t t e r t f h a a h . ns d, u i e p st n w t o tp l w o l e u t n b d o e a d o h e i l l m b g . h r f r i i u g se h ts p n o i o t o tp lo f r l m b rp n t r e h p s u n c sa y u a o T e e oe,t s s g e td t a u i e p st n wi u i w a t u i h l e a u c u e p r a s i n e e s r . A u h r s dd e s: .De a t e t o u o o y, an t o ’ a r s 1 p r n f Ne r l g Br i H o p t l Lio h n 5 0 0 , i a; m s i , a c e g 2 2 0 Ch n 2.S a in f Die s P e e t n n Co to , i o h n a tto o s a e r v n i a d o nrl La c e g
椎管内麻醉后能垫枕头吗

椎管内麻醉后能垫枕头吗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是否可以垫枕头。
方法:本研究选取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一枕头进行垫放,对照组不进行垫放。
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和舒适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其中一例为脑脊液漏,另一例为头痛。
结论:椎管内麻醉后垫枕头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脑脊液漏和头痛。
因此,建议在椎管内麻醉后避免垫枕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枕头,注意事项引言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但其后可能出现头部不适的情况。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一些医生会考虑在椎管内麻醉后给患者垫枕头。
然而,垫枕头是否适合椎管内麻醉后的患者仍有待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50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1.2方法对照组不进行垫放,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一枕头进行垫放,具体如下:(1)确定合适的时间:在椎管内麻醉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垫枕头。
一般来说,医生建议在患者完成手术并恢复意识后至少30分钟再垫枕头。
这样可以避免引起脑脊液漏的风险。
(2)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枕头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来确定。
一般来说,枕头的高度应与患者的肩膀高度相当。
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都可能导致头部不适。
(3)确定合适的枕头材料:常见的枕头材料有充气枕头和传统的软垫枕头。
充气枕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患者的身体。
然而,它们可能会漏气,导致患者不适。
软垫枕头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和舒适度,但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安放枕头: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可以将枕头放在患者的头部下方。
确保枕头与患者的头部紧密接触,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确保枕头的位置不会对患者的呼吸或颈椎造成不适。
术后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术后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2-23T03:32:23.10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1期作者:张娅君[导读] 分析不同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影响。
张娅君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110例腰穿病人分为不平卧组(38例)、平卧6小时组(35例)、平卧超过6小时组(37例),统计各组术后头痛、脑脊液漏、神经功能障碍、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结果:3组病例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如下:头痛12.7%、脑脊液漏6.3%、下肢静脉血栓6.3%、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5.4%、神经功能障碍7.2%、肺部感染5.4%、消化功能不全10%。
其中不平卧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高于平卧超过6小时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平卧超6小时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平卧6小时组。
而各组之间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腰穿后存在一定概率发生并发症,并且卧床时间长短与术后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相关,术后平卧6小时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低。
而不同卧床时间对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无影响。
故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评估病情,适当减少卧床时间、改变卧床姿势或增加卧床时的活动,降低腰穿术后发生并发症得风险。
【关键词】腰穿;并发症;平卧时间腰椎穿刺术(以下简称腰穿)是神经系统最常见检查手段之一,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
腰穿术后,需去枕平卧4h~6h,以防止术后发生头痛、脑脊液漏、颅内压等变化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但有专家认为术后平卧会增加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或使病情加重。
腰椎穿刺术后不同卧位对患者舒适的影响

腰椎穿刺术后不同卧位对患者舒适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08-02T09:06:06.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兰群儒[导读] 所有腰穿患者术前均做好解释工作,讲清腰穿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兰群儒(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防城港 538021)【中图分类号】R7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17-02 腰椎穿刺(以下简称腰穿)是临床上脑部疾病患者诊疗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腰穿术后常规要求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4-6h,患者常抱怨因平卧时间太长而感到腰背部疼痛,我们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腰穿术后改进了患者术后卧位,并与常规卧位相比较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期间行腰穿患者62例,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35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16例,脑动静脉畸形11例。
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8-77岁,平均56.6±13.5岁。
排除标准:交流、认知障碍及肿瘤患者,只行1次腰穿者。
纳入标准:年龄18岁以上,需要做腰穿、志愿参与试验,神志清楚、合作,无腰椎间盘突出或无腰肌劳损,且无腰穿禁忌症的患者。
1.2 方法所有腰穿患者术前均做好解释工作,讲清腰穿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由专门培训过的人员操作和观察,腰穿时患者取侧卧,腰部尽量向后弯曲,穿刺成功后测量压力,酌情放3-15ml脑脊液送检查,操作完毕将患者轻翻至平卧位。
第一次做腰穿术后采取常规法即术后去枕平卧4-6h为对照组;第二次腰穿术后为试验组,采取低枕(3-4cm)平卧2h后,准时由责任护士协助改为侧卧位,头部位置维持在人体矢状位水平,肢体根据患者情况放置在舒适位或功能位,每次翻身都观察皮肤情况,根据情况1-2h再交替取平卧及左、右侧卧位,6h后采取自动体位。
手术后不能枕枕头原因

手术后不能枕枕头原因
文章目录一、手术后不能枕枕头原因 1. 手术后不能枕枕头的原因2. 手术后保持什么睡姿好3. 手术后如何护理二、手术后如何止痛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手术后不能枕枕头原因
1、手术后不能枕枕头的原因腰麻:也叫蛛网膜下腔麻醉。
头高位会引起脑脊液外漏/流出到硬膜外腔,引起低颅压性头痛。
所以,腰麻后,患者要去枕平卧6小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李雅兰神志不清的患者,手术后要去枕平卧。
防止患者舌根后缀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缺氧。
手术后血压低的患者因该去枕平卧,保持颅内灌注压,防止脑缺血。
颈椎手术,手术后应将颈椎伸直位,防止颈椎屈曲和过伸。
2、手术后保持什么睡姿好手术后患者卧床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
在全身麻醉未清醒之前,应平卧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而窒息。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手术后,应平卧6小时(不要枕头),以减少麻醉后头痛的发生。
如腹腔有感染时,可采用半坐卧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聚集于盆腔,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
3、手术后如何护理3.1、心理护理无论手术成功与否,都可能会有许多问题使患者担忧。
如手术后的疼痛、术口留下的永久瘢痕、肢体的残缺、体内某些脏器或组织功能的丧失、手术是否彻底、以后是否会因复发而再行手术、今后能否正常生活或工作等,这些困扰均会给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3.2、手术刀口的护理
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避免伤口感染,伤口拆线前应尽量避免碰撞挤。
48例腰椎穿刺术后头痛患者护理体会

48例腰椎穿刺术后头痛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穿刺术后头痛患者的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回顾分析48例腰椎穿刺术后头痛患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原因,总结穿刺方法及头痛发生后治疗和护理措施。
结果:48例腰椎穿刺术后头痛患者经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头痛均得到有效改善,痊愈出院,无头痛后遗症发生。
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腰椎穿刺术操作方法,了解腰椎穿刺术后发生头痛的发病机理和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
【关键词】腰椎穿刺术;头痛;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53-01腰椎穿刺术是临床各科常用的诊治方法[1],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且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
但因脑脊液从穿刺点持续漏出后会引起低颅压,导致穿刺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腰穿后头痛常在操作后的24小时内出现,最迟发生于2~5天,头痛严重程度不一,可间断或者持续。
虽然多数患者腰穿后头痛可以自行缓解,但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1.临床资料本院2007年11月至2015年12月共对376例患者进行腰穿术,其中48例发生头痛,其发生率为12.77%。
发生头痛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5岁,平均33.8岁。
其中诊断性腰穿后引起头痛22例,治疗性腰穿(椎管注药)后引起头痛16例,因去枕平卧时间过短引起头痛10例。
头痛表现为胀痛32例,钝痛10例,跳动性剧痛6例。
2.发生机理与原因腰穿后头痛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未明了[2]。
一般认为,腰椎穿刺后发生头痛主要是由于腰穿术后脑脊液量减少,压力降低,继而使颅内血管扩张,造成颅底脑动脉和骨骼的接触以及颅顶部静脉窦发生牵引而产生头痛。
其发生原因主要有:①诊断性腰穿术由于术前脑压不高,术后留取脑脊液标本或损失过多,而使脑液量减少而引起头痛。
胸穿、腰穿、骨穿、腹穿操作
气管插管术(一)适应证1.全身麻醉。
2.心跳骤停。
3.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二)禁忌证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及咽喉部脓肿。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应百倍谨慎。
(三)准备工作器具准备:麻醉喉镜、带充气套囊的气管导管、衔接管、导管管芯、牙垫、喷雾器、吸引装置、供给正压通气的麻醉机或呼吸器及氧气。
(四)操作方法1.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约10cm,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位于患者头端(不宜于在床头操作者,可位于患者头部旁侧),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
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示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入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3.置入喉镜左手持麻醉喉镜自病人右侧口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把镜片移至正中,见到腭垂。
沿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
4.如用直喉镜片,将其置于会厌的喉面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片,只需将其远端伸入舌根与会厌咽面间的会厌谷,再上提喉镜,使会厌向上翘起,紧贴镜片而显露声门。
5.以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6.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拔出导管管芯。
7.压迫胸壁,查得导管口有出气气流,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退出喉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8.导管接麻醉机或呼吸器,套囊内充气,同时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胸膜腔穿刺术(一)适应证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二)操作方法1.患者面向椅背骑跨在坐椅上,前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下颏置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45°仰卧位,患侧上肢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通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
中、小量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超检查定位。
麻醉后为何不能垫枕头?
龙源期刊网 麻醉后为何不能垫枕头?作者:张湛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47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038-01每次送麻醉手术后病人回病房的时候,患者的家属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枕头摆好,与此同时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会说一句标准的回答:“六小时内都不能垫枕头!”无一例外,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椎管内麻醉,又或者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
直到遇见一位特别细心的患者,麻醉术前访视的时候向我咨询有关全麻患者术后是否垫枕头一事。
我的回答是:清醒了就可以垫你平时高度的枕头了,没有彻底清醒之前,一般是麻醉后两小时内可以垫一薄枕头。
术后患者家属也如此执行。
病房护士也向我咨询了这个问题。
那么麻醉后到底可不可以垫枕头呢?患者术后常用体位描述:1平卧位 2头低脚高位3头高脚低位; 4去枕平卧位麻醉分类有: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全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神经阻滞麻醉(臂丛,颈丛,腰丛,骶丛等);局部浸润麻醉,以及中医的穴位麻醉等。
第一、椎管内麻醉分三种情况(一)、必需要去枕平卧者:椎管内麻醉且已经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
多见于硬膜外麻醉意外穿破硬脊膜导致脑脊液漏出的患者,因为硬膜外针内径较腰麻针粗一些,故而在硬脊膜上形成的破口也相对大些,那么脑脊液丢失的也相对多些。
属于非计划范围内量的丢失,不仅需要术后去枕平卧,且需要头低脚高位达。
这种情况发生概率大概在千分之一左右。
经过正确的处理均可恢复正常。
因为脑脊液的丢失可能导致颅内压降低,颅内压降低到一定程度可引起比较剧烈的头痛,使患者非常痛苦。
其中去枕平卧头低脚高位可以运用重力作用原理促使脑脊液回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定颅内压力,从而预防和减少麻醉后头痛发生率。
术后静脉适当补充生理盐水也有利于脑脊液的生成,也是预防术后头痛的一个常用方法。
腰椎穿刺术后低枕卧位300例临床观察
针对术后低枕卧位时间对脑脊液漏的影响的建议与展望
• 总结词:适当延长低枕卧位时间可以降低脑脊液漏的风险。 • 详细描述:脑脊液漏是腰椎穿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适当延长低枕卧位时间可以降低脑脊
液漏的风险。这可能是因为低枕卧位有助于减少腰椎穿刺部位的渗血和渗液,从而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 • 建议:腰椎穿刺术后,应适当延长低枕卧位时间至24小时以上,以降低脑脊液漏的风险。同时,观察病人 是否出现脑脊液漏的典型症状,如头痛、颈部疼痛等,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 • 展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更科学的方法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同时,关注脑脊液漏的其他 影响因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临床建议与展望
针对术后低枕卧位时间对头痛的影响的建议与展望
• 总结词:延长低枕卧位时间可以缓解术后头痛。 • 详细描述:腰椎穿刺术后,低枕卧位时间对头痛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显示,术后低枕卧位时间不足6
小时的病人中,头痛的发生率较高。而延长低枕卧位时间至24小时以上,头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这可能 是因为低枕卧位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减少因腰椎穿刺造成的脑脊液流失。 • 建议:腰椎穿刺术后,应适当延长低枕卧位时间至24小时以上,以缓解术后头痛。同时,密切观察病人头 痛情况,如头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 展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更科学的方法延长低枕卧位时间,以更有效地缓解术后头痛。同 时,关注术后头痛的其他影响因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预防术后头痛的发生。
,腰椎穿刺部位的感染风险就越高。
03
讨论与结论
术后低枕卧位时间对头痛的影响的讨论与结论
总结词
术后低枕卧位时间对头痛的影响较小,不 是头痛的主要原因。
腰麻术后去枕平卧与去枕侧卧的对比观察
腰麻术后去枕平卧与去枕侧卧的对比观察张玲玲;芮青美;尤霞红;邵艳秋;沈英;张芝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2页(P143-144)【关键词】腰麻术后;去枕平卧;侧卧;舒适度【作者】张玲玲;芮青美;尤霞红;邵艳秋;沈英;张芝华【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尤其是在剖宫产的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1]。
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即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麻醉的成功率[2]。
教科书中要求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患者的术后体位。
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 h; 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 h; 腰麻者术后宜多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3]。
本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中规定,腰麻手术后必须去枕平卧6~8 h, 以预防麻醉后头痛。
但长时间去枕平卧会增加患者术后腰痛的发生率,部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
为了解术后去枕平卧或侧卧位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及腰痛发生率的影响,作者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采取2种卧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00例腰硬联合麻醉接受脐以下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65岁,平均38岁。
患者均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证,无头痛、腰痛病史,清醒、能清楚叙述舒适度。
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穿刺术后垫枕与去枕对颅内压的影响米凯,杨霞锋,陈团芝摘要:目的为腰椎穿刺术后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体位。
方法选择脑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的患者90例,测定颅内压后分为高颅压组、正常颅压组和低颅压组各30例;腰穿后每组均分别予以垫枕与去枕干预各15例,接受垫枕干预者腰穿后于枕下垫软枕(厚7~8cm ),并每2小时翻身1次;接受去枕干预者按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h ,每2小时将手伸至患者背部按摩皮肤。
各组均在腰穿前,腰穿后30min 、60min 、2h 、4h 、6h 分别监测脑室颅内压变化。
结果高颅压和低颅压组患者垫枕和去枕对颅内压影响显著(均P <0.05);正常颅压组患者垫枕和去枕对颅内压影响无显著性意义(均P >0.05);接受去枕干预者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接受垫枕干预者(P <0.01)。
结论高颅压患者腰穿后采取垫枕位更合适,正常颅压患者腰穿后可以垫枕,低颅压患者腰穿后不宜垫枕。
关键词:腰椎穿刺; 体位; 垫枕; 去枕; 颅内压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8)13-0005-02E ffect of Ad 2Pillow or De 2Pillow on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After Lumb ar Puncture ∥M I Kai ,YA N G X iaf eng ,C H EN T uanz hi ∥(De partment of N eurology ,L iaocheng B rain Hos pital ,L iaocheng 25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explore a safe and comfortable body position for patients after undergoing lumbar puncture.Methods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of 90cerebrohemorrhage patients who were going to receive ventricular drainage through lum 2bar puncture were measured.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CP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a high ICP group ,a normal ICP group and a low ICP group ,with each group having 30cases.After lumbar puncture ,15cases in each group were cushioned under the head by a pillow with a thickness of 728cm and were asked to turn over every 2h ,while the other 15lay supine without a pillow and received back massage by nurses every 2h.The ICP values of 3groups were measured before lumbar puncture and 30min ,60min ,2h ,4h ,and 6h after the procedure.R esult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ICP values in the high ICP group and the low ICP group after ad 2pillow and de 2pillow interventions (P <0.05for all ),whil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ICP values were noted in the normal ICP group (P >0.05for all ).Skin reaction rate in patients receiving ad 2pillow inter 2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ir counterparts (P <0.01).C onclusion Patients with high ICP are more recom 2mended to have a pillow under the head after lumbar puncture.that will also work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ICP ,but should be prohibited in patients with low ICP.K ey w ords :lumbar puncture ; position ; ad 2pillow ; de 2pillow ; intracranial pressure作者单位: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聊城,252000)米凯(19712),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科研项目:2007年聊城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项目(14)收稿:2008-01-11;修回:2008-02-15 传统护理常规一直认为,腰椎穿刺(下称腰穿)术后,为预防低颅压头痛需去枕平卧4~6h [1],但患者常感觉难以忍受,特别是小儿、肥胖及颈椎骨质增生患者;而水肿、低蛋白血症患者易致压疮。
据统计,因长时间平卧,70%患者出现腰背痛;部分患者则因平卧,逼尿肌等不能有效收缩而不能顺利排尿,增加导尿带来的风险[2]。
腰穿术后垫枕是否与头痛有关,能否为腰穿术后患者垫上适宜的软枕,并且根据需要翻身,许多学者进行了体位、卧床时间与头痛关系的研究[326]。
笔者对腰穿术后采用垫枕与去枕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颅内压进行连续监测,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监护室住院的脑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患者90例,男63例、女27例,年龄34~79岁,平均55.2岁。
高血压脑出血71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12例,脑动静脉畸形7例。
患者入院后床头均抬高30°,为尽快清除脑室内残留积血,医生及时为其进行腰穿及脑脊液置换术,在无菌原则下脑室引流管接颅内压监测传感器,用飞利浦M30监护仪测基础颅内压,测定3次,取平均值。
根据颅内压的数值分为高颅压组(颅内压>180mmH 2O )、正常颅压组(80~180mmH 2O )和低颅压组(<80mmH 2O ),每组各30例,腰穿术后每组均分别予以垫枕和去枕干预,各15例。
3组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 >0.05)。
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 腰穿前以生理盐水冲洗手套,患者取侧卧位,2%碘酒消毒穿刺部位,75%乙醇脱碘,于L 3~4脊椎间隙用9号腰穿针行腰穿。
腰穿时注意传感器连接的引流管,勿使其脱落。
腰穿成功后行脑脊液置换,置换完毕将患者平卧。
①垫枕。
为患者于枕下垫软枕(厚7~8cm ),并2h 翻身1次,平卧、左侧卧位、平卧、右侧卧位交替进行。
②去枕。
平卧6h ,每2小时将手伸至患者背部按摩皮肤1次。
1.2.2 评价方法 ①两组均在腰穿前,腰穿后30min 、60min 、2h 、4h 、6h 分别测定颅内压。
每次测定前校零,固定并保持传感器与头的位置相对不变。
每个时间点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记录。
②观察去枕者与垫枕者腰穿术后6h 的皮肤压迫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χ2检验。
2 结果2.1 垫枕与去枕对颅内压的影响 见表1。
2.2 腰穿术后6h 垫枕组与去枕组皮肤情况比较 ・5・护理学杂志2008年7月第23卷第13期(综合版)接受去枕干预者腰穿术后发生皮肤反应11例,其中皮肤潮红7例,皮肤出现压痕4例,未发生水疱;接受垫枕干预者未发生上述皮肤反应,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36,P<0.01)。
表1 垫枕与去枕对颅内压的影响mm H2O,x±s组别干预例数术前术后30min60min2h4h6h高颅压组去枕15220.1±10.2190.1±15.8195.7±10.9210.2±10.6224.4±10.6223.9±15.4垫枕15219.2±12.1175.1±12.5170.3±15.5180.9±10.8185.9±10.8186.4±15.6正常颅压组去枕15127.4±20.3129.2±15.3126.8±61.6129.3±12.5126.2±15.1130.3±20.0垫枕15126.6±22.6120.5±11.5121.2±20.2125.5±15.2117.3±18.8126.1±16.0低颅压组去枕1555.4±5.665.8±4.960.2±6.361.9±7.359.2±6.957.1±5.0垫枕1555.6±5.244.6±3.342.7±5.640.3±2.746.9±4.245.4±5.8 注:高颅压和低颅压组术前术后去枕与垫枕比较,时间、干预主效应均P<0.05;正常颅压组术前术后去枕与垫枕比较,时间、干预主效应均P>0.05。
3 讨论腰穿后头痛的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引起腰穿后头痛的因素可能有三种[7]:①脑脊液容量减少。
腰穿后脑脊液自蛛网膜下腔漏至硬膜外腔,脑脊液容量减少,使脑脊液对大脑的支持作用减弱。
当患者直立时,重力作用使大脑产生一种机械性的向下压力,刺激脑膜上的痛敏感结构而产生头痛。
②脑血管扩张。
脑脊液容量减少,压力降低,脑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脑血管机械性扩张,刺激血管壁上的痛敏组织产生头痛。
③物理化学刺激。
穿刺时灭菌手套上的滑石粉及消毒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化学性脑膜炎,造成头痛。
由此看出,设法减少或避免脑脊液外漏是预防腰穿后头痛的关键,穿刺时采用细腰穿针(9号),针尖斜面平行于脊椎走行避免左右旋转,减少韧带损伤,可有效减少脑脊液外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