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症

外科学教学课件
颅内压增高症
颅内压增高症
颅内压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和 眼底视乳头水肿三大病征,持续严重的颅 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疝发生,故本症是病人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科学教学课件
14:28:26
Tuesday, April 02, 2013
外科学教学课件
14:28:26
Tuesday, April 02, 2013
12
脑 疝
颅内压增高症
任何颅内占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 均可推压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 其中某一部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 压迫脑干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脑疝。
外科学教学课件
14:28:26
Tuesday, April 02, 2013
26
颅内压增高症
脑 内 占 位 病 变
外科学教学课件
14:28:26
Tuesday, April 02, 2013
27
颅内压增高症
脑 出 血 软 化 灶
外科学教学课件
14:28:26
Tuesday, April 02, 2013
28
颅内压增高症
脑 软 化 灶
外科学教学课件
14:28:26
Tuesday, April 02, 2013
4
颅内压增高症
脑血流量(CBF)
平均动脉压(MAP) 颅内压(ICP) 脑血流量(CBF)=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 脑血管阻力 (CVR) /脑血管阻力(CVR)
脑灌注压(CP P) 脑血流量(CBF)=脑灌注压(CPP) 脑血管阻力 (CVR) /脑血管阻力(CVR)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内压增高概述预测题(三)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内压增高概述预测题(三)1、单选对外侧膝状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传导双侧的听觉冲动B.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C.发出视辐射的纤维D.接受双眼视网膜的传入信息E.属于后丘脑正确答案:A(江南博哥)2、单选对红核脊髓束的描述,错误的是()A.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B.在脊髓侧索下行C.属于上运动神经元D.贯穿脊髓全长E.纤维来自对侧红核正确答案:D3、判断题血管源性脑水肿多见于脑损伤的晚期。
()正确答案:错4、单选疑核发出纤维加入()A.舌咽神经、舌下神经B.舌神经、副神经C.迷走神经、舌咽神经D.面神经、迷走神经E.舌咽神经、面神经正确答案:C5、单选有关孤束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管理腮腺分泌B.该核的神经元被纵行的孤束围绕C.位于脑桥D.支配咽喉肌运动E.接受第Ⅶ、Ⅸ、X对脑神经传入味觉冲动正确答案:E6、单选对颏孔的描述,错误的是()A.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B.此孔呈卵圆形,开口多向前、下、内方C.距正中线2.5cm处D.为颏神经麻醉的注射部位E.通常位于下颌第2前磨牙根下方正确答案:B7、单选对颊神经正确的说法是()A.分布于颊粘膜B.是上颌神经的分支C.穿过腮腺D.支配颊肌E.是面神经的分支正确答案:A8、单选孤束核位于()A.脑桥基底部B.中脑顶盖C.脊髓后角D.后丘脑E.延髓背侧份正确答案:E9、单选以下对斜方体叙述正确的是()A.与平衡觉的传导有关B.支配斜方肌运动C.其后缘是脑桥被盖部与基底部的分界线D.内侧丘系的纤维穿行其中E.为前庭神经核发出横越到对侧的纤维正确答案:D10、配伍题在正常情况下成人颅腔的容积是()颅腔可供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容积是()A.1400~1500mlB .1000~1200mlC.140~150mlD.70~75mlE.45~50ml正确答案:A,D11、填空题______、______和______是颅内压增高的三大原因。
正确答案: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腔容积缩小12、单选临床上用20%甘露醇溶液降低颅内压正确的输液方法是()A.快速静推B.缓慢静滴,防止高渗液产生静脉炎C.1~2小时内静滴完250mlD.15~30分钟内静滴完250mlE.输液速度控制在60~80滴/分正确答案:D13、单选对腹后外侧核哪项说法正确()A.为内侧丘系的终止核B.接受视觉传入冲动C.管理对侧头面部感觉D.接受舌前2/3味觉E.位于内侧膝状体腹侧正确答案:A14、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是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外科学:颅内高压

病因及分类
病因:外伤、颅内肿瘤、颅内脓肿、 病因:外伤、颅内肿瘤、颅内脓肿、颅内寄 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性病变、医源性因素等。 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性病变、医源性因素等。 分类:小脑幕切迹疝(颞叶疝)、 )、枕骨大孔 分类:小脑幕切迹疝(颞叶疝)、枕骨大孔 小脑扁桃体疝)、大脑镰下疝( )、大脑镰下疝 疝(小脑扁桃体疝)、大脑镰下疝(扣带回 疝)。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 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 脑血流量的降低 脑血流量( 平均动脉压( 脑血流量(CBF)=[平均动脉压(MAP)—颅 ) 平均动脉压 ) 颅 内压( 内压(ICP)]/ 脑血管阻力(CVR) ) 脑血管阻力( ) 脑的灌注压( 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脑的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 颅内压 ) 平均动脉压 正常脑灌注压为9.3~12kPa(70~90mmHg) 正常脑灌注压为
治疗原则
8. 辅助过度换气; 辅助过度换气; 9.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 10. 症状治疗。 症状治疗。
第三节 急性脑疝
解剖学基础
小脑幕; 小脑幕; 大脑镰; 大脑镰; 小脑幕切迹及枕骨大孔处的局部解剖。 小脑幕切迹及枕骨大孔处的局部解剖。
小脑幕
概念
脑疝(Brain Herniation),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 脑疝( Herniation),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 ), 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 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 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 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 床综合症。 床综合症。 Brain herniation, is a deadly syndrome that occures when the brain shifts across structures within the skull, which is caused by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parts of the skull.
颅内压增高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4.其他疾病:脑寄生虫病,先天性疾病、良性颅 4.其他疾病:脑寄生虫病,先天性疾病、良性颅 内压增高、脑缺氧等。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三主症: 头痛:用力、咳嗽、弯腰、排便 头痛:用力、咳嗽、弯腰、排便 呕吐:喷射性 呕吐:喷射性 视乳头水肿:重要客观体征 视乳头水肿:重要客观体征 意识障碍与生命体征变化 其他
狭颅症,颅底凹陷症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 年龄
婴幼儿婴幼儿-骨缝未闭合 老年人老年人-脑萎缩 代偿空间大,病程相对 较长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2 病变扩张速度
颅内压的增高与颅腔 内容物体积增长的速 度和程度有密切的关 系。 颅内压增高已超过临 界点时,释放少量脑 脊液即可见颅内压明 显降低。 显降低。 颅内压在临界点以下, 颅内压在临界点以下 , 释放少量的脑脊液仅 仅引起微小的压力下 降(体积压力反应, VPR) VPR)。
枕骨大孔疝
可发生在小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切迹疝后也可单独发生
前、中颅窝病变疾病脑疝的进展过程: 颅内压增高-小脑幕切迹疝或大脑镰下疝颅内压增高-小脑幕切迹疝或大脑镰下疝骨大孔疝 后颅窝疾病可首先发生枕骨大孔疝
枕
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出现剧烈的头痛 (1)颅内压增高,出现剧烈的头痛 (headache)和频繁的呕吐(vomit)。 (headache)和频繁的呕吐(vomit)。 (2)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紊乱。 (2)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紊乱。 (3)常有颈项强直、疼痛。 (3)常有颈项强直、疼痛。 (4)意识改变出现较晚,没有瞳孔改变,而 (4)意识改变出现较晚,没有瞳孔改变,而 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与小脑幕切迹疝相比,枕骨大孔疝的特点是: 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较早,瞳孔改变和意识障碍出 现较晚
外科学名词解释2

纵隔扑动(mediastinal flutter):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隔扑动
胸腹联合伤(Thoracoabdominal Injury):穿透性暴力同时伤及胸部、腹部内脏和膈肌,致伤物入口位于胸部,称为胸腹联合伤
胸部吸吮伤口(sucking wound):伤侧胸壁可见伴有气体进出胸腔发出吸吮样声音的伤口,称为胸部吸吮伤口
创伤性窒息(Traumatic Asphyxia)猛烈的暴力挤压胸部,传导至静脉系统,使静脉压骤然升高,致头、颈、肩、胸部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创伤性窒息。
胸腹联合伤(Thoraco-abdominal Injury)胸和腹连接部同时累及的多发性损伤的统称。
气胸 (Pneumothorax) :胸膜腔内积气
★颅内压增高(Incranial Hypertension): 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共有现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体积缩小,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 (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
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对颅腔壁、脑组织等所产生的压力。
★肾自截(autonephrectomy):当输尿管完全闭塞,含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进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症状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检趋于正常,这种情况称之为“肾自截”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肠息肉(polyps) :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的临床诊断
房间隔缺损(ASD):是心房间隔先天性发育不全所致的左右心房间异常交通
室间隔缺损(VSD):是胎儿期室间隔发育不全所致的心室间异常通道,引起血液自左向右分流,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
外科学颅内压增高试题

外科学:颅内压增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6题)1、诊断颅压高可靠依据是A、视乳头水肿B、剧烈头痛C、频繁呕吐D、癫痫发作E、双外展神经麻痹颅高压: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进行性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2、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B、Cushing征C、意识障碍加深D、去大脑强直发作E、X线片示脑回压迹加深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一系列生命体征的改变,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减缓、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库兴反应,主要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病例。
3、颅压高所致颅神经麻痹容易出现的是A、动眼NB、滑车NC、外展ND、面NE、听N4、哪一项不是颅内压增高所致头颅X线平片特点A、颅缝裂开B、枕大孔扩大C、脑回压迹加深D、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E、蛛网膜颗粒加深解析:慢性颅内压增高时由于颅内病变长期存在导致颅骨的改变,头颅X线改变主要为颅缝增宽,蛛网膜粒压迹扩大增深,脑回压迹增多加深,枕大孔扩大。
而蝶鞍扩大,前后床突及鞍背的骨质吸收主要是蝶鞍内病变(垂体腺瘤)的表现。
解析:1)、颅缝分离:儿童为冠状缝和矢状缝,成人为人字缝。
2 )、脑回压迹增多、加深;3)、颅板变薄;长期增高,可使颅骨吸收,密度减低。
4)、碟鞍改变:鞍背、后床突破坏,骨质疏松,蝶鞍扩大,变形。
从“本科第六版教材第253页”看不出有枕大孔扩大。
5、治疗脑水肿,下列药物哪一种效果较好,最常用A、50%葡萄糖B、30%尿素C、25%山梨醇D、20%甘露醇E、浓缩血清白蛋白6、易早期出现颅压高症状的是A、额叶肿瘤B、颞叶肿瘤C、顶叶肿瘤D、枕叶肿瘤E、第四脑肿瘤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7、处理颅内压增高,哪一项是错误的A、频繁呕吐时宜禁食B、限制输液量及速度C、便秘4天以上给予高位,高压灌肠D、静点地塞米松E、早期行病因治疗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保持大便通畅,但不宜高位灌肠,因高位灌肠可引起颅内压突然升高诱发脑疝8、诊断颅内占位病变,无痛、安全、准确的方法是A、头颅CTB、头颅X线平片C、脑电图D、脑血管造影E、气脑造影9、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哪一项是准确的A、无视乳头水肿B、颅平片无颅内压增高表现C、叩诊小儿头颅无破壶音D、脑超声中线波无移位E、CT扫描无异常改变10、颅内压增高的容积代偿(即空间代偿)主要依靠A、脑组织的压缩B、颅腔的扩大C、脑脊液被排出颅外D、血压的下降E、脑血流量减少11、颅内压增高“三主症”包括A、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B、头痛,呕吐,偏瘫C、头痛,抽搐,意识障碍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E、头痛,呕吐,血压增高12、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B、头痛,瞳孔异常和肢体运动障碍C、血压,呼吸和脉搏改变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E、进行性意识障碍13、关于颅内压增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喷射性呕吐多见B、后期常伴视力障碍C、阵发性头痛是主要症状之一D、某些病例可始终不出现“三主症”E、在婴幼儿头痛出现较早且较重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程度各人不同,呈阵发性,一般均以早晨及晚间出现较多,部位多在额部及两颞,也可位于枕下向前放射于眼眶部,头痛程序随颅内压的增高进行性加重,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
1颅内压增高

7.
良性颅内压增高(假脑瘤综合征) 良性颅内压增高(假脑瘤综合征)
①以脑蛛网膜炎比较多见,其中发生于颅后 窝者颅内压增高最为显著。 ②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由于静脉回流障碍 引起颅内压增高。 ③其他代谢性疾病、维生素A摄人过多、药物 过敏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中毒性脑病等均可引起 颅内压增高。
8.
脑缺氧
二、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1.
颅脑损伤
(1) 脑挫裂伤伴脑水肿是外伤性颅内增 高常见原因; (2)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块沉积 在颅底脑池而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障碍 及红细胞阻塞蛛网膜颗粒引起的脑脊 液吸收障碍等,也是颅内压增高的常 见原因。
2. 3. 4.
颅内肿瘤 颅内感染 脑血管疾病
颅内肿瘤出现颅内压增 高者约占80%以上。
体积/压力 病变的扩张速度 Langlitt实验→体积 压力 实验 体积 关系曲线
后颅窝、 病变部位 (后颅窝、 静脉窦) 静脉窦)
3.
4. 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5.
全身系统性疾病 (肺部感染、酸碱失衡) 肺部感染、酸碱失衡)
(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颅内压持续增高,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紊乱和病理变化。
2 3
呕吐
头痛剧烈时,伴恶心和呕吐。呕吐呈喷射性。
视神经乳头水肿
这是其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 边缘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 若水肿长期存在,出现视神经继发性萎缩甚至继续恶 化致失明。
4
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①初期出现嗜睡;严重病例,可出嗜睡、昏迷、 伴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发生脑疝; ②生命征改变为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不 规则、体温升高等状态。 5 其他症状和体征 头晕、猝倒,头皮静脉怒张,小儿可由头颅 增大、颅缝分离、前囟饱满等。
颅内压增高

• 当ICP=mSAP时:CPP=0 即CBF=0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2. 脑移位和脑疝
(详见急性脑疝)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影响 脑的代谢
脑血流量 脑的体积增大
脑水肿
脑水肿的分类
外伤、肿瘤可使 血管的 血管源性脑水肿: 通透性增加
毒素使 脑细胞代谢功能障 细胞源性脑水肿: 碍导致细胞内钠水潴留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脑脊液的总量占颅腔总容积的10%, 约150ml •颅内压增高时,有一部分脑脊液被挤入 脊髓蛛网膜下腔,起下调颅内压的作用
• 当颅腔总容积超过5%时,颅内压开始增 高,当颅腔总容积超过8%~10%时,则 会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
脑水肿 脑积水 脑血流量增加 静脉回流受阻 颅内血肿 脑肿瘤
•多见于生长缓慢的颅内 良性肿瘤、慢性硬脑膜 下血肿等。
• 发展慢,可长期无颅内压 增高的症状和体征,病情 发展时好时坏。
特点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颅脑损伤 颅内感染
颅内肿瘤
脑血管疾病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脑寄生虫病 颅脑先天性疾病 良性颅内压增高
脑缺氧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头 痛
• 控制颅内感染或预防感染 •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 预防用药应选用广谱抗生素,术为对症治疗:疼痛者可予镇痛剂 • 忌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吗啡等类 似药物
• 烦躁病人给予镇静剂
急性脑疝
概 念
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 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 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 导致脑组织、血管、神经等重要结 构受压和移位而被挤入硬脑膜的间 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 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F的分泌与吸收处于相对 的动态平衡状态:
1) 当ICP增高到270mmH2O,CSF分泌量 下降 20%~30%。
2) 当ICP低于66mmH2O时,CSF吸收基 本停止;而分泌则因压力差增大而增
加,从而阻止了ICP的继续下降。
脑 脊 液 循 环 示 意 图
血液容量(CBV)
正常成人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进入颅 内占 颅内容积的10%左右,60%~70%存在于脑静 脉和静脉窦内。直径小于300μm静脉和动脉 是构成CBV的主要部分,由于脑血管的横断面 面积与其半径的平方成正比(πr2),因此,任 何造成CBV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这些动 脉血管床的直径而达到的。
脑实质
在成人来说其体积是相对恒定的,不会以迅 速缩小其体积来适应ICP的增高。相反,许 多致病因素都可以使脑实质内液体增多而出 现脑水肿,如缺氧、中毒、代谢紊乱、创伤、 肿瘤、休克、脑血管意外、炎症等。
三种成分中任何一种/几种容积的增大/ 成分外占位性病变的出现 (如肿瘤、脓 肿等) 都会引起颅内压的增高;颅内任 何一条通向颅外的通道被堵塞都有可能 导致颅内压的增高。
3. CO2的反应性自动调节:
脑动脉血中CO2的浓度变化可直接改变脑 膜上的小动脉的管径而影响血液容量( CBV )、颅内压 (ICP )和脑血流 (CBF)。 CO2是一种快速而有力的血管活性物质, 低碳酸血症可以很快引起脑血管收缩,高 碳酸血症可以很快引起脑血管扩张。
Pa CO2的正常值为: 4.5-6.0kPa(35-45mmHg),PaCO2 从平均值 5.3 kPa (40mmHg)开始,每升高 0.13 kPa (1mmHg),可使脑血管容积增大 2%-3%,因 此CO2可以显著地使ICP升高。但是当 PaCO2超过 9.3kPa (70mmHg)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 Moseley 等证实 CO2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的作用,当 吸 入气体含10% CO2气体时,CBV增加2倍;当吸入气体 含有 20% CO2气体时,CBV增加3倍。
2. 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如颅 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
3. 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小:如狭颅症、 颅底凹陷等。
★引起ICP增高的疾病
(1)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肿、脑肿瘤。 (3)颅内感染:脑脓肿、化脑、结脑晚期等。 (4)脑血管疾病:出血、SAH-脑积水。 (5)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脑包虫病等。 (6)颅脑先天性疾病:狭颅症、颅底凹陷等。 (7)良性颅内压增高:又称假性脑瘤综合征。 (8)脑缺氧:心跳骤停、癫痫持续状态等。
头颅CT及MRI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婴幼儿 先天性 脑积水
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颅内占 位病变: 脑肿瘤
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脑组织 体积增 大:脑水 肿
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脑脊液 增多: 脑积水
生理
正常人的颅腔容积=脑实质+血液容量+脑脊 液量。其中,脑实质占80%左右,血液容量 占2%~11%,脑脊液占8%~10%。正常时, 三者之和略小于颅腔容积,有8%~10%的代 偿容积(储备间隙)。
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颅腔内容物:
1. 脑组织。 2. 脑脊液:约占颅腔容积的 10%。 3. 血液:约占颅腔容积的 2%-10%。
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容积 是固定不变的,约为 1400-1500ml。
颅内压的概念
颅腔内的三种主要内容物,对颅腔 内壁产生的压力,称为颅内压。
CSF 主要由侧脑室的脉络丛分泌,分泌速度为: 0.3ml/min,另一部分由脑组织间隙生成,每 天生成总量约400ml。其吸收主要靠大脑凸面 的蛛网膜颗粒,另一部分经脊髓蛛网膜下腔吸 收入椎静脉丛。CSF 的分泌取决于平均动脉压 与ICP之间的压力差,其吸收取决于ICP与上 矢状窦之间的压力差。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脑脊液(CSF):
是三种成分中最容易变动的,正常成人CSF总 量约 120~140ml,其中脑室系统内约 40ml,脊 髓蛛网膜下腔约 30ml,其余都在脑蛛网膜下 腔及脑池内。CSF在脑室内与蛛网膜下腔自上 而下流动,平衡着颅腔各部位之间的压力以及 防止形成ICP压力梯度。
颅内压的调节
正常人脑血流量为: 50ml/100g·min脑组织,脑 的 重量只为体重的2%,而脑血流量为心输出量的 15%,足可说明脑血流对脑代谢的极端重要性。 脑血流(CBF)与脑灌注压(CPP)成正比,与血管 阻力(CVR)成反比。CPP是平均动脉压与颅内压 (脑静脉压)之差。
调节颅内压的5种机制
上,从而引起相应的综合症。
颅内容积压力曲线
换言之,当颅内致病因素,如肿瘤、血 肿、脓肿等致颅内容积的增加在一定范 围内,ICP并不受大的影响;而当其超 过某一限度时,ICP值急剧上升,就是 说颅内容积与ICP并不呈直线相关而是 呈曲线相关关系。
★ ICP增高的原因
1. 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如脑组织体积增大 (脑水肿)、CSF增多(脑积水)、颅内静脉回流 受阻或过渡灌注等。
★颅内压正常值
成人:0.7-2.0 kPa (70-200mmH2O) 儿童:0.5-1.0 kPa (50-100mmH2O)
颅内压增高的概念
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 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的共有征象, 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
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
1. 代谢自动调节: 当CBF减少时,脑组织缺氧、 缺血、缺少足够的营养物质,酸性代谢产物大 量积贮,通过体内的反馈效应,增加脑组织的 CBF来保证内环境的稳定。其确切的机制尚不
清 楚。当CBF增加时,通过反馈效应,排出过多
的 CSF到脊髓蛛网膜下腔去,减少颅内的CSF,降
2. 压力自动调节:
当ICP增高影响到颅内灌注压时,脑血流 就有可能减少,为了避免脑血流的减少, 脑小动脉扩张、脑血管阻力下降,维持了 脑血流量的相对稳定。此时,尽管有ICP 的增高,但影响脑血流不显著。这种自动 调节只有在当平均动脉压在 8~21.3kPa(60~160mmHg)之间波动才能发 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