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1)--第二章第4课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1)--第二章第4课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人们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一)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二)真理的特性1. 真理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对客观物质的正确反映的真理就具有客观性。

真理客观性的两层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实践是人们能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后者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意义在于表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

坚持真理一元论,这由真理的客观性决定反对真理多元论真理没有阶级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进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的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真理之中有绝对真理,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真理之中有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二、三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二、三节

(2)真理和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谬误中所隐藏的真理成分 或萌芽是向真理转化的可能性,梅兰芳成功地把本来可能 会成为舞台事故的错误巧妙的转变成经典的舞台之作,正 是体现了这一点。由于客观方面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把握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和范围; 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又是无限发展的,这又决定人的认 识是无限的。一开始,梅兰芳先生将发生的‚错误‛看成 是不可避免的事故,随着表演的进行,梅兰芳先生结合自 身所具备的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将这一偶然性的事故, 发展成经典的舞台表演内容,说明梅兰芳先生随着实践的 发展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认识。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 的,创造性的反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 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 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作用,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 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 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 关பைடு நூலகம்的范畴,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 意义。 第一,价值的主体是人,价值的客体是物或者是人。 第二,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的作用。
2.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真题练习
06年分析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 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 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十年后 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 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 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 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 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 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 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 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常年守护于此,深知河 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 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 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 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 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块石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对立的,这是就认识确定的对象和范围 来说的。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 对的。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1)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 其一,真理是具体的。 其二,真理又是全面的。 (2)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真理与价值
目录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 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 制约。
2.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3.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 标。
4.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 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 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 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 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 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 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 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 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 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也是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例如: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 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 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正确, 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

怎样理解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怎样理解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怎样理解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真理的客观本质是指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①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检验手段的客观性。

具有客观性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手段。

真理的辨证本性是指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一、真理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真理相对性(相对真理)的定义
真理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具有确定性和无条件性。

包括:①真理内容的客观性;②真理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具有近似性和有条件性。

包括:①真理内容的近似性;②具体真理的有限性。

二、真理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真理相对性(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对立统一的。

1、相互依存。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依存的,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

从是否符合客观对象的角度看,真理是符合客观对象的,具有绝对性;从符合客观对象程度的角度看,
真理只能近似地符合客观对象,具有相对性。

2、相互渗透。

绝对性与相对性在具体真理中相互渗透。

①真理绝对性存在于具有相对性的具体真理之中;②具有相对性的具体真理同时蕴涵着真理绝对性。

3、辩证转化。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

①真理的内容越来越精确;②真理的发展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2020湛江教师招聘考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详解

2020湛江教师招聘考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详解

2020湛江教师招聘考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详解在教师招聘笔试中,《生活与哲学》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个知识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经常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这个知识点主要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特点等知识,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考点精讲】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3.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承认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含义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2-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

2-2-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二二二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三三三三、、、、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二二二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三三三三、、、、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1,,,,关于真理关于真理关于真理关于真理((((1),),),),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正确反映正确反映正确反映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

【【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一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3),),),),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3),),),),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1],,,,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2],,,,普遍性普遍性普遍性[3],,,,全面性全面性全面性全面性[4],,,,具体性具体性具体性具体性[5],,,,条件性条件性条件性条件性[6],,,,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7],,,,发展性发展性发展性发展性[8],,,,过程性过程性过程性过程性((((1),),),),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不依赖不依赖不依赖于于于于:主体主体主体(((())))集团集团集团集团(((())))人类人类人类人类(((())))圣人圣人圣人圣人、、、、伟人伟人伟人伟人、、、、凡人凡人凡人凡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精品文档]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精品文档]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切唯心主义都宣扬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真理;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①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客观的,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不难看出,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恩格斯指出:“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①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对社会的真理性认识同样也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在本质上也是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 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 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 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 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会截然 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 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只能有一 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 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无疑地包含
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于相对主义,
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
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
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
的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列宁】
1、绝对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完全、绝 对、无条件的正确反映 。
正如列宁所说:“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 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 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 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
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 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 总要战胜谬误。
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 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 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 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
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 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 规律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经得 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 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错误观点〗: 【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 【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 【多数人同意的就是真理。——费尔巴哈】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
2、相对真理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不完全、相 对、有条件、近似的正 确反映。
正如列宁所说:“人不能完全的把握=反 应=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 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 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
1、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同一
真理是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内容。谬误是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颠 倒、歪曲的反映。真理与和谬误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的。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 小步,看来像是同一方向多作了一小步, 真理就会变成错误。”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相对观的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 主体、集团、人类 的客观内容 主体:圣人、伟人、凡人 集团: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人类:人数的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