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1)--第二章第4课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1)--第二章第4课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人们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一)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二)真理的特性1. 真理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对客观物质的正确反映的真理就具有客观性。

真理客观性的两层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实践是人们能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后者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意义在于表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

坚持真理一元论,这由真理的客观性决定反对真理多元论真理没有阶级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进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的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真理之中有绝对真理,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真理之中有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是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两种特性,因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绝对真理如果离开了一个一个这样的有条件的相对真理,那它是无法存在的。

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人们不断地发现相对中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使真理的绝对性不断拓展和深化。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两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对立的,这是就认识确定的对象和范围 来说的。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 对的。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1)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 其一,真理是具体的。 其二,真理又是全面的。 (2)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真理与价值
目录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 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 制约。
2.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3.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 标。
4.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 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 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 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 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 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 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 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 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 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也是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例如: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 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 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正确, 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

2020湛江教师招聘考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详解

2020湛江教师招聘考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详解

2020湛江教师招聘考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详解在教师招聘笔试中,《生活与哲学》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个知识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经常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这个知识点主要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特点等知识,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考点精讲】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3.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承认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含义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2-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

2-2-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二二二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三三三三、、、、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二二二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三三三三、、、、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1,,,,关于真理关于真理关于真理关于真理((((1),),),),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正确反映正确反映正确反映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主观一定要符合客观。

【【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一一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3),),),),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3),),),),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1],,,,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2],,,,普遍性普遍性普遍性[3],,,,全面性全面性全面性全面性[4],,,,具体性具体性具体性具体性[5],,,,条件性条件性条件性条件性[6],,,,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历史性[7],,,,发展性发展性发展性发展性[8],,,,过程性过程性过程性过程性((((1),),),),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不依赖不依赖不依赖于于于于:主体主体主体(((())))集团集团集团集团(((())))人类人类人类人类(((())))圣人圣人圣人圣人、、、、伟人伟人伟人伟人、、、、凡人凡人凡人凡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人数的多少(((),),),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的客观内容。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精品文档]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精品文档]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切唯心主义都宣扬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真理;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①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客观的,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不难看出,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恩格斯指出:“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①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对社会的真理性认识同样也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在本质上也是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

专题11

专题11
是客观的,绝对的。

(2)真理性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 发展的现实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案例1
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
伽利略的胜利
真理的绝对性案例2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 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内容。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自生的东
西。实用主义鼓吹“有用就是真理”,
如詹姆士和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真理观,
认为真理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我们所
谓真理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这就否
4、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 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客观性, 因此主张客观真理。 为什么真理是客观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内涵解读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 有真理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 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 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门捷列夫预言了类硼、类铝、类硅、类锆4个新 元素的存在,预言经过实践得到证实。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内涵解读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服 从真理;

(3)究竟谁能掌握真理 ?与权力 、地 位无关,取决于他有没有老老实实的科
学态度;取决于他对事物规律和价值关
系的正确把握。

(4)坚持真理客观性和真理价值性的高
度统一
6、真理的价值性及其与客观性的关系

(1)真理的价值性定义:真理具有满
足主体需 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物理科学的发展
1.古希腊三段论欧式几何等的形式逻辑
2.文艺复兴时期,使用实验的手段去发现验证因果关系
3.伽利略结合了形式逻辑和实验手段开创了近代科学的先河
4. 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真理与谬误
对 立

与客观对象相符 与客观对象不符
真理 谬误
统 一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 互转化
真理的客观性
休谟“观念与主体感觉相符合” 康德“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经验相一致 柏拉图“真理是某种超越的、永恒的理念
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应。正确反应是指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对客体本质规 律的、符合、一致与接近。
真理的内容与形式
•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 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与意 识的客观内容。 • 真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 如经验、表象、概念、判 断、知识理论等。
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
1. 相互依存: 但是在这一定的范围下他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是无条件 绝对的。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条件下的,因而是相对 的有局限的。 2. 相互包含: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真理的绝对性。
3.真理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了一起 组建出了一个团队,建造 了引力波探测器,证明引 力波的存在。
2017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真理的相对性
•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 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 限度的。
在牛顿力学问世后两百年时间里, 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要服从 “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 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 宏观低速下才是正确的。
“日心说”
“地心说”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所以特定在任何情况下,只能有一种认 识与特定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规律符合,这种认识才是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一是真理是对客观对象正确反应 二是人类认识按照其本性来说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 认识的发展不断接近物质世界,这一点也是绝对的
真理
演讲者:高海丹 PPT制作:金铭
CONTENT S
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谬误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出生 以来就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脚都被 绑着,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 身后是一堵高墙,墙后面有一些人形的 生物走过,手举着各种不同形状的人偶, 由于人偶高过墙头,同时墙与洞穴间还 有一把火炬,因此它们在洞穴的后壁上 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的穴中居民所看 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因 此他们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便只有这些 影子。 有一天有一个穴居人挣脱了他的 锁链,意识到他过去看到的都只是这些 人偶的影子而已。当他回到洞中,试图 让其他的穴居人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只 不过是“真实”事物的闪烁影像罢了。 然而他们不相信他,并把那个人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