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国 女 权 运 动

合集下载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历史根源

美 国妇女争 取选举权运 动的历史根源
高 彬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O6) 1 4 O
[ 要】 从 1 世纪开始, 摘 9 美国妇女就开始了争取选举权的漫长斗争, 经过长期的斗争, 终于在 12 9 0年取得 了选举权。 这次运动之所以漫长而艰辛并最终胜利, 有其多方面的历史根源: 经济上, 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机会。
导的强调温和路线的战略到艾丽丝 ・ 保罗的激进路线, 她们
吸取了 以斯坦顿为首 的第一代领导人 的经验和教训 。 与人 民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 的历史根源 。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始 于 1 世纪 柏 年代后期 , 9 是
l 世纪 3 年代妇女积极 投入 废奴运 动与禁 酒运 动的产 物。 9 o 1 0年 , 8 4 当一些美 国著名妇女废奴主义者如卢克 丽霞 ・ 莫特 、
培养 了大批人 才。另外宗教 上的变革也起 到 了不可忽视 的作 用。
[ 关键词】 美国妇女; 选举权; 女权主义者 [ 中国图书分类号】 D4. [ 471 2 文献标识码】 A
国内研究美 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 动的著作很 多, 但这 些
研究成果大部分集 中在对 美 国妇女 运动 过程 的描述 和分 析 上, 而对其根源 的探 索方 面则 少有人 涉及。基 于这 种情况 , 本文着重从经 济 、 治 、 政 思想 、 教育 、 宗教和 国际关 系来探讨
争取男女平等的决心, 也成为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导火
线。14 7月在纽约州的塞尼卡 ・ 88年 福尔 斯召开 了美 国历史
美 国妇女 争取选 举权的运动产生于 1 世 纪中期并 非偶 9
上第 一次 争取妇女权利 大会 , 会议讨 论并 通过 了《 情感 和权 利宣 言》 。它 以《 独立宣 言》 为范本 。 申天赋人 权原则 , 重 历数 男人对妇女 的压迫 , 要求男女平等 。 给妇女 以选举权 。 …这是 美 国历史上妇女第一次 提出对选举权 的要求 。塞尼卡 ・ 福尔

美国女权运动_女性文学_女权批评_金莉

美国女权运动_女性文学_女权批评_金莉

5美国研究62009年第1期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金莉1内容提要2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厘清了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各自的发展轨迹,探讨了三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论述了它们共同关注的主题。

本文认为,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与美国女性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同步;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引发了美国女权批判作为学科的发展,并促成了美国女性文学在20世纪后半叶璀璨的成就;自1970年代以来,女权运动、女性写作和女权批评携手共进,成为美国文化与社会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为其带来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美国文化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美国建国仅有200多年的历史,自殖民地时期开始,美国女性就生活在英国法律统治之下,殖民地从欧洲国家承继的男权文化传统,导致了这一新兴国家文化和社会中也有男尊女卑的现象,造成了两性不平等的现实。

尽管与欧洲大陆的女性相比,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美国女性有着更大的自由,但在很大程度上,女性仍然被视为二等公民,被剥夺了男性所享有的许多权利,丧失了女性的自我意识。

因此,从美国建国之始,女性就开始了争取与男性平等权利的斗争。

她们不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也在文化和文学领域中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她们长期以来的奋斗,已经给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本文探讨了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各自的发展轨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试图对于美国女性争取自身地位的提高所做出的努力,做出全景式的描绘。

一女权运动社会里。

虽然美国是个移民拓荒国家,女性在美国建国初期及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但美国女性仍然无法幸免于社会上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

因此,早在建国初期,美国女性就已经开始反抗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她们把家庭暴君等同于君主暴君,要求把女性的天赋人权也一同写进新建共和国的基本文件中去。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的夫人阿尔盖比#亚当斯(A bigail Adams)在1776年时就曾经致信给丈夫,提醒他在新生的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不要忽视女性的权益。

简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简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人 心 , 同性别 的社 会 平 等 就 越 来 越 引起 人 们 的更 不 多 关注 。 女 性 的社会 平 等是 女权 主义 者力 图实 现 的奋斗
人瞩 目的。从 时 间上 来 看 , 国女 权 主 义 可 以大致 美 分为 五个 阶段 。
第 一 阶段 被称 为美 国女 权 主义 的萌 芽期 。美 国 女权 运 动在美 国独 立 战争期 间 就开 始萌 芽 。许 多州
目标 。女权 主 义者 认 为 , 想 使 女 性 与 男 性 在各 个 要 不 同的领 域 内都享 有 同样 的平 等 权 利 , 必 须 通过 就 社 会 的变 革改 变 女性 的不 平等 地位 。在 女权 主义运
动 中 , 性 的彻底 解 放 曾一度 被理 解 为 女 性 应 当尽 女 可能 与男 性 竞 争 , 力 获 得 与 男 性 一 样 的 自 由 、 努 平 等, 在政 治上 同男 性一 样拥 有政 治权 利 或 民主权利 ,
第 2 8卷 第 2期 21 0 2年 6月
焦 作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NAL OF JAOZ I UO ACHERS COL TE LEGE
Vo. 8 NO 2 12 . .
Jn 2 2 u . 01
简 评 美 国 女 权 主 义 运 动 的 发 展
义主要 的 斗争 目标是 争 取选 举 权 。1 9世 纪 6 O年 代 初美 国南 北 战 争 ( 8 1 16 ) 间 , 放 黑 奴 、 16 — 8 5 期 解 废 除奴 隶制 的斗 争使 美 国妇女 有机 会走 向社会 。在斗
收稿 日期 :02— 3—1 21 0 2 作 者简 介 : 俊 霞 ( 97 ) 女 , 南安 阳 人 , 南 理 工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 都 理 工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语 杨 17 一 , 河 河 成 研 英

1913年美国的女权运动

1913年美国的女权运动

1913年美国的女权运动<>1 9 1 3 年美国的女权运动德国女演员海德薇穿的着古装在华盛顿的财政部大楼前(1913年3月3日)<><>主张扩大参政权的爱丽丝保罗1913年的照片。

保罗出生在新泽西州,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然后前往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的成员。

回到美国后不久,加入了美国国家妇女参政权协会。

她的第一个行动作为的NAWSA的一部分是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以促进新的宪法修正案,将保障妇女的投票权。

<><>1913年妇女的普选游行<>伊丽莎白?弗里曼参与纽约州选举权协会在华盛顿特区的普选游行(1913年3月3日)<><>ER史密斯夫人在联合广场发表实践的演讲<><>女权主义者在纽约市举行全国美国妇女参政权协会游行(1913年3月3日)<><>女权主义者参政权游行,(左到右)女士罗素麦克伦南,木槿花塔夫脱夫人,夫人卢桥,理查德?焦女,士伯利森,阿尔伯塔山(1913年)<><>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北部西金尼街,美国的女权运动游行(1913年2月12日)<><>女权运动者向市民散发参政权传单,宣传即将举行的大游行(1913年)<><>妇女参政者远足抵达华盛顿特区纽约(1913年)<>前国务卿约翰?罗杰斯夫人为妇女参政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在华盛顿特区发表演说,呼吁国会通过国家妇女参政修订。

略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

略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

人团结的巨大力量, 持续数年。1963 年 8 月 28 日, 25 万人向华盛顿进 和实质性的突破。 对 美 国 妇 女 政 治 、经 济 地 位 的 改 变 , 女 性 意 识 的 觉
军, 美国政府被迫通过了《民权法》、《选民登记法》等黑人权益法案, 黑 醒, 女性观念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 大批妇女正在进入专
妇女运动的催化剂。几个世纪以来, 黑人争取平等权利, 取消种族歧视 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到二战后再度掀起高潮。1955 年 12 月 1 日, 在亚 拉巴马洲蒙哥马利市, 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 向白人男子让座而被捕, 帕克斯是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会员, 她 的 被 捕 使 正 在 酝 酿 向 种 族 隔 离 挑 战 的 组 织 获 得 了 一 个 行 动 机 会 。于 是 5000 名黑人集会抗议, 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黑人运动。一个受到社会 歧视的种族奋起反抗, 发出了“平等、自由、民主、正义”的呼唤, 不可避 免的影响了受到性别歧视的妇女, 使她们也萌生了争取 “平等、自由、 民主、正义”的盼望。另外, 呈胶着状态的越南战争, 引起了美国人民强 烈的反战情绪。同时, 1965 年 4 月, 2500 名美国人参加了“立即结束越 南战争”的华盛顿进军。全国上下反战情绪异常高涨。同时, 社会主义、 弗洛伊德学说、新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等各种思潮盛行, 促使美国人 民特别知识分子从新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美国, 出现了一个以大学生和 青 年 知 识 分 子 为 主 体 的 “新 左 派 ”民 权 运 动 。“新 左 派 ”民 权 运 动 强 调 人 的尊严、个性和自由, 认为“感情重于理性, 信仰重于知识, 娱乐重于生 产, 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 人的本能重于科技…….”。黑人运动的发 展, 新左派运动的兴起, 直接引发了美国的女权运动, 各种力量有机地 结合起来。

试析非裔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在进步时期兴盛的原因

试析非裔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在进步时期兴盛的原因

2562019年08期总第448期ENGLISH ON CAMPUS试析非裔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在进步时期兴盛的原因文/张璐非裔女性的偏好不仅基于(劳动力)价格,还因为她们比黑人男性更不容易惹麻烦 。

”非裔妇女经济地位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正如工业体系正在重塑黑人男性一样,它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非裔女性。

在进步时期,越来越多参与工作的非裔美国妇女为她们的选举权运动提供了新的支撑论据。

3.非裔美国妇女俱乐部运动。

除了上述两点外,妇女俱乐部运动也在进步时期强有力地影响了妇女社会变革。

阿普尔比(Appleby)曾表示“(虽然)妇女俱乐部运动是由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发起的,(但是)非裔美国妇女却在中后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非裔美国妇女俱乐部运动使非裔妇女选举权运动逐渐走上组织化、规模化的道路。

例如,1896年,众多非裔美国妇女俱乐部加入全国有色人种妇女俱乐部,该俱乐部的其中的一个部门便致力于支持非裔妇女选举权运动。

除此之外,艾达·贝尔·韦尔斯·巴尼特(Ida BellWells-Barnet)于1913年创立了美国黑人妇女俱乐部,该俱乐部致力于确保所有非裔美国妇女都能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同时艾达还带领俱乐部成员“参与1913年华盛顿特区的妇女选举游行,并于同年推动了《伊利诺斯州总统和市政选举权法案》的通过”,该法案允许一些州的妇女为总统候选人和地方官员投票。

三、结语总体来说,非裔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在进步时期兴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美国社会自内战开始逐渐接纳非裔女性的社会活动,这为非裔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其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普及,几十万非裔女性从南方辗转到北方,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业革命使非裔女性进一步融入社会,重塑了意识形态;除此之外,非裔美国妇女俱乐部运动更是为其提供了专业上的帮助,使非裔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走上组织化的道路,最终同白人妇女一起迎来了第十九条修正案的批准。

女性力量平等舞台2024年的女权运动和性别平等进程

女性力量平等舞台2024年的女权运动和性别平等进程
行业发展
女性创业者:如 张兰、胡玮炜等, 她们在商业领域 开创了自己的事 业,展现了女性
的创新和勇气
女性投资者:如 徐新、李颖等, 她们在商业领域 投资了众多成功 的企业,推动了
行业的发展
科技领域的女性力量
女 性 在 科 技 领 域 的 贡 献 : 如 玛 丽 ·居 里 、 罗 莎 ·帕 克 斯 等 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成就:如女性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等 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挑战:如性别歧视、职业发展等 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未来:如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等
性别平等有助于 提高女性地位和 权益
性别平等有助于 促进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
性别平等有助于 推动社会和谐与 进步
04
女性在各领域的力量展现
政治领域的女性力量
女性政治家:如 希 拉 里 ·克 林 顿 、 安 格 拉 ·默 克 尔 等,她们在政治 舞台上发挥了重 要作用
女性参政比例: 近年来,女性在 政治领域的参与 度逐渐提高,参 政比例有所增加
政府:制定相关 政策,保障女性 权益
媒体:宣传性别 平等理念,营造 良好社会氛围
07
未来展望与总结
性别平等的美好愿景
消除性别歧视:实 现男女平等,消除 性别歧视现象
女性参与决策:鼓 励女性参与决策, 提高女性在政治、 经济、社会等领域 的地位
女性教育:提高女 性教育水平,促进 女性全面发展
家庭与工作平衡: 实现家庭与工作的 平衡,让女性在职 场和家庭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
社会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普及
社会观念的转变: 打破传统性别观 念,树立男女平 等的观念
教育普及:加强 性别平等教育, 提高公众对性别 平等的认识
媒体宣传:通过 媒体宣传,传播 性别平等理念, 营造良好的社会 氛围

美国女权主义

美国女权主义

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不仅对美国社 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 的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成功经 验和口号,如"女性拥有选举权"、 "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等, 被全球的女权主义者所借鉴和引 用
同时,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和批评。一些人认为, 女权主义运动过于强调女性的权 利和地位,而忽略了男性的权益 和需要。此外,一些人认为,女 权主义运动过于政治化和激进, 容易引起社会不满和反感
-
展示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 出家庭,进入职场,她 们开始意识到自身权益 的重要性
女权主义者们认为,女 性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 的权利和机会,包括选 举权、教育权、就业权 和婚姻自主权等
2
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女权主义运动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女性们通过组织罢工、 游行示威等方式,要求政府和法律保障她们的权益。在这个阶段,女权主义者们提 出了"女性拥有选举权"的口号,并积极争取教育机会、职业发展等权益
4
总结
总结
美国女权主义运动是美国女性为 争取自身权益、推动性别平等而 发起的社会运动。这个运动经历 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对美 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 多年的努力,女性们争取到了更 多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促进了美 国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的形成和 文化变革。未来,随着社会的不 断发展和进步,美国女权主义将 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性别平 等和社会进步
3
美国女权主义的影响
美国女权主义的影响
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女权主义推动了美国法律的进步 通过多年的努力,女性们争取到了选举权、教育权、就业权等平等权利 其次,女权主义促进了美国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的形成 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开始关注性别平等问题,并支持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努力 最后,女权主义推动了美国社会的文化变革 女性们开始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倡导自由、平等和尊重个体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女权运动投票权对妇女权利的关心可追溯至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由、平等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理想当时正由中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劳动者扩大至妇女。

这一时期关于妇女权利的早期思想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为女权辩护》(1792)一书中得到充分的阐述。

该书对女性的存在只是为了取悦于男性的观念提出挑战,并建议妇女在教育、工作和政治上应获得与男子同样的机会。

但在19世纪,这种关于妇女需与男子平等的认识,却集中体现在获得妇女选举权的运动上,对妇女的社会地位、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经济中所占的位置未能作出根本的或具有深远影响的重新估计。

19世纪后期,一些妇女开始在专业领域中工作。

以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 (Elizabeth Cady Stanton)为代表的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National Woman Suffrage Association) (NWSA)屡次要求联邦国会允许妇女参与政治投票,在14、15次修订案中屡次遭遇拒绝。

最终20世纪上半叶,妇女作为整体获得投票权,于第十九次修正案(The Nineteenth Amendment(1920))通过。

此次法案虽已通过,离妇女真正参政还有时日。

但对妇女所能从事的工作仍然受到明显的限制,流行的观念也仍然是把妇女限制在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之中。

劳动力与此同时,造成妇女地位低下(或至少是依赖)的经济条件正在发生变化。

是否生育被视为妇女的基本权利逐渐被社会认同,妇女生育的孩子少了,同时不再被视为地位地下。

家用电器的发明,使她们免做许多以前与管理家务连在一起的笨重杂活。

工业化的急剧发展,社会迫使女人参与部分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西方世界经济中服务行业的发展促使创造了妇女同男子一样能够胜任的新的工作,工厂中妇女比例缓慢增加。

在美国中西部,私人拥有房屋及劳动能力的女性更受尊敬。

所有这些因素使越来越多的妇女认识到,社会对她们的传统看法不像妇女的真实生活状况那样改变得快。

此外,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鼓舞着妇女通过相似的群众鼓动活动和社会批判来改善她们的状况。

妇女组织波伏瓦的《第二性》(1949)一书是新女权主义兴起的里程碑。

该书成为一本遍及全球的畅销书。

它通过诉诸妇女的解放亦即男子的解放这一思想来唤起女权主义的觉醒。

另一本重要的书是美国人B.弗里登的《女性的神秘》(1963)。

她抨击失去活力的家庭生活——使妇女同意成为被动的角色和依赖男性支配的原因。

1966年弗里登和其他女权主义者成立了全国妇女组织。

紧接着其他争取平等权利的妇女组织在美国和西欧纷纷成立。

这些组织争取推翻迫使妇女地位低下的歧视性法律和惯例,诸如在契约和财产所有权问题上、就业和工资问题上、工资收入的处理上,以及有关性和孩子生育(即避孕和堕胎)的问题上的歧视。

日益成长的女权运动更广泛地争取改变社会的成见,即认为妇女是比较脆弱、惯于被动和有依赖性的人,她们比男子缺少理性而易动情感。

女权主义争取为妇女获得工作上的更大自由,并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使之独立于男人,如果她们愿意的话。

女权主义者批评社会普遍强调妇女只是性欲的对象,争取提高妇女的觉悟和扩大她们的机会,以达到与男子平等的目的。

女权主义的另一个目标是推动妇女参与政治决策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2西方女权主义西方发达国家的女权主义者抨击大众媒体对妇女作出抱有偏见、成见或歧视性的描述。

在非洲的一些地区,女权主义者的目标较低,诸如取消新娘聘金等。

在伊斯兰教的中东,她们争取放宽妇女穿衣服的规则和被隔离的规则。

在许多国家,她们公开谴责妻子签署契约或提出诉讼需要得到丈夫的同意。

美国女权运动的过程影响西方女性的从属形象是由塑造其文明的基督教确定的。

《圣经》告诉人们:夏娃把亚当引入歧途,偷尝了禁果,上帝在震怒之下惩罚了妇女。

上帝警告夏娃说:“我必极大倍地添加你的痛苦,令你多育子女;你的愿望当符合你夫的愿望,而他必当支配你。

”这就定下了女性从属于男性的基调。

妇女在独立战争期间由于接触到当时广泛传播的自由和平等思想,已开始认识到性别的不平等。

一批有才智的妇女于是通过群聚讨论和私人通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1792年7月,一个妇女给《女士杂志》写信道:“我反对婚姻中的‘遵从’一词……婚姻不应该被视作一个尊者和一个卑者的契约,而应是一个双向的权利联盟、一个不言而喻的伙伴关系。

”19世纪的美国妇女和殖民地时期的已有所不同。

首先,女子教育有了缓慢的进步,除了18世纪80年代男子创办的“女子中等学校”外,在世纪之交又出现了女子组建的“私立女子学校”。

“在这些学校中,妇女不仅发现自己是有才智的,还经验到了一个强化的女性社会,认识到了妇女(与男子)不同的特殊使命。

”其次,由于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日益和家内操作分开,男性外出工作养家,妇女则日益被禁锢在家内。

由于当时的内科医生和教育家普遍认为女性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不够稳定,不足以维持智力活动的需求,传统的女性职业,如助产士,也基本被男性取代。

女性的自我价值感愈来愈得不到实现,在一个男性机会大大增加的时代,女性的活动天地却越来越窄了。

受到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尤其体会到其机会的减少。

在下层妇女必须出外工崐作补充家用、上层妇女更有可能享受闲暇生活之际,中等阶级妇女却被频繁的生育和繁重的家务禁锢在家里。

其中一部分人因而投身于福音运动,希望以改良社会的形式体现自身价值。

纽约州妇女的改革热情最为高涨。

受芬尼福音教义的感召,中产阶级妇女不仅参加了男性领导的团体,还成立各种妇女团体进行慈善改革。

妇女在废奴运动中成绩斐然。

据统计,1837-1838年,男女分别向国会递交了175和165次请愿书,签名人数则分别为22273和44929人。

到1843年,请愿运动获得胜利,废奴问题提上了国会议事日程。

在1865年奴隶制废除前,妇女一直在为废奴事业作贡献。

在废奴运动中诞生了第一批女权领袖,如斯坦顿和安东尼等。

综上所述,一批先进的中等阶级妇女通过参加各种改革运动,从禁锢的家庭踏入社会,并提高了工作技巧和能力。

废奴请愿结束后,她们在改革中被唤醒的热情和日益接受的性别平等观念结合起来,开始转入争取女性自身权利的运动之中。

从40年代起,妇女逐渐发动了争取财产权、监护子女权、教育权和选举权等运动,女权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来临了,其中,斯坦顿和安东尼领导的争取选举权运动最壮观,也最深刻地阐释了女权运动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背景分析(2010-05-15 19:02:25)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背景分析摘要:妇女解放可以用一定社会标准衡量:政治上获得参政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及管理国家的权利;法律上享有与男子完全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上有充分就业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途径,对个人和家庭生活资料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继承权。

普遍享有义务教育的机会,接受符合自身发展能力的教育,使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作用被社会完全承认。

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家庭内部夫妻平等,实现家务劳动现代化、社会化。

意识形态中完全消除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建立尊重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

美国的女权运动是典型的妇女解放运动,本文将探究美国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

关键词:妇女解放女权运动 60年代背景在60年代美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几大运动,其中女权运动作为一个标志十分明显的运动,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这次女权运动与民权运动、青年反叛等著名的活动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直到现在依然深刻的影响着美国的社会。

在美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妇女运动作为一种特别的但不是特殊的运动永远的留在了美国人的民族记忆中。

分析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我们我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就是女权运动的历史渊源,女权运动,又称妇女解放运动,早期的女权运动开始于19世纪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那时候的文化兴起的背景就是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的蓬勃发展,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一方面资本主义宣扬的人类生而平等,男女平等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而且随着女性逐步的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但是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中女性依然没有取得平等的地位,女性受到社会的歧视现象依然很严重,最主要的是,在哪个时期,女性的平等地位没有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迅速的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没有与女性的地位提高联系在一起,所以导致了女权主义者的不满,但是这次妇女解放运动没有取得彻底的成功,由于整个社会环境中女性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整体的社会环境使得女性不得不屈从与男性的安排。

妇女解放运动虽然在以后陷入一种断断续续的发展中,但是却是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只是等待着机会重新爆发。

,我们知道20世纪的美国,特别是参与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实力空前的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等都逐步居于世界的霸主地位,随着美国的强盛,自身也在孕育着蓬勃发展的运动以求分享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利益。

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历经挫折,但是从1930年左右第一次世界金融大危机以后,美国盛行的凯恩斯主义逐步将美国经济扭向正轨道,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已经成为能够为世界第一号资本主义强国,生产力极度的发达,在经济运行平稳的情况下没有爆发大的运动,但是随后美国就卷入了冷战的漩涡中,同时美国经济逐步由迅速发展,进入滞涨阶段。

随着事业等的增加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感下降。

由于经济的进一步疲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下降,而且国内贫富差距拉大,种族对立严重、美国在60年代又陷入越战的漩涡中。

当时面对这样的形式,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迷茫的一代,这一代人,对于美国的物质文明起着怀疑态度,厌倦了社会中的种种不平等。

在整体社会思潮的推动下,妇女解放运动的土壤已经很肥沃。

这样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一般地说,是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就起源于美国了。

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

把两性的差别实际上看成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

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等等。

波伏娃的《第二性》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国60年代女权运动,的背景就是在当时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而我认为对于当时的女权运动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这也是我从上面的观点,即美国女权运动的土壤中总结出来。

美国在20世纪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强调的自由平等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美国人,妇女亦然,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公司尤其是像电话公司、纺织品业等妇女从业人数激增,许多妇女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摆脱了对于男性的依赖,使得女权运动的骨干力量得以产生,而妇女走出家庭走上工作岗位,必然引起传统家庭观念的破裂,这就必然导致社会上男性占主导的反对,妇女要进一步确定自己在工作中的地位就必须起来反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