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贵州最穷的地方安顺

贵州最穷的地方安顺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然而,在这个美丽的省份中,有一个地方被誉为贵州最穷的地方,那就是安顺市。
安顺市位于贵州西南部,地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匮乏的地区。
首先,安顺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与贵州省其他地区相比,安顺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安顺市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导致了市场的狭小和资源的有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安顺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但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的限制,农业生产效益低下,难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此外,安顺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也相对较弱,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
其次,安顺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安顺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足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道路交通状况较差,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更为恶劣,很多地方的道路都是狭窄、崎岖不平的土路。
这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此外,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供给也相对不足,限制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另外,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导致安顺市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是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安顺市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学校数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很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也制约了地区的发展潜力。
同样,医疗水平也是当地居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安顺市的医疗资源有限,医疗设施落后,在农村地区,医疗条件更是十分困难。
这导致了很多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然而,尽管安顺市面临着贫困和发展滞后的问题,但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采取措施来改善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政府加大对安顺市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在交通、教育和医疗方面。
此外,政府还鼓励当地的农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旅游等产业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6.21•【字号】安府办发〔2023〕9号•【施行日期】2023.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安顺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6月21日安顺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精神,按照《贵州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要求,全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1558”发展思路,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机遇,坚持“适度超前、系统推进、数据互通、市场推动”的原则,构建高层次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二)主要目标2023年,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全市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到2000架以上,累计建成5G基站8000个以上,5G场景应用项目累计达到40个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3个以上,探索多部门协同创新培育科技平台建设机制,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与数字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贵州安顺很穷吗

贵州安顺很穷吗近年来,有关贵州安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贵州省一个重要的地级市,安顺的发展情况对外界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对于安顺是否穷困的问题,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安顺经济、基础设施、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安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富裕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安顺市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经济增速较为稳定。
2019年,安顺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4.54亿元,同比增长8.1%。
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安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安顺市还有多个行业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色,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
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有力地推动了安顺的发展进程。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安顺市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例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安顺市通过建设高速公路、改建道路和提升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居民和企业的出行效率。
另外,安顺市还积极推动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设施建设,如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安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
此外,安顺市的旅游业也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安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黄果树瀑布、天龙洞、龙宫、西华山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也为安顺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商贸等。
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安顺市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安顺市作为一个山区城市,地理条件相对较为恶劣,限制了一些产业的发展。
其次,由于安顺市位于贵州省的西南部,交通运输的便捷度相对较低,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2024年安顺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安顺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安顺是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安顺的房地产市场持续增长。
本文将对安顺房地产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
2.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安顺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房地产投资的政策,包括减少购房限制、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吸引更多开发商和投资者进入安顺市场,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3. 经济环境安顺市拥有稳定的经济发展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安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这些因素使得安顺市场的购房能力得到提升,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4.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安顺市居民对于购房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年轻人对于购房的渴望更加强烈。
此外,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生活品质也是安顺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推动力。
5. 技术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创新。
安顺市房地产开发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了房屋品质和设计创意,满足了购房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也为房地产市场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更多有力支持。
6. 市场前景综合以上分析,安顺房地产市场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的支持政策、稳定的经济环境、购房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都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竞争激烈,投资者需具备全面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能力才能获得成功。
7. 结论安顺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投资者可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安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然而,鉴于市场风险和竞争的存在,投资者需要谨慎决策,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实现良好的回报。
以上为2024年安顺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有关市场背景和发展趋势的信息。
投资者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贵州省产业园区统计.doc

冶金、煤化工
55 普安青山工业园
煤化工
56 黔西南安龙工业园区
化工
57 兴义市轻工业园区
特色食品、民族制药
58 顶效轻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轻工
59 贞丰县工业园区
轻工、特色食品、建材
60 望谟县平洞产业聚集区
轻工、特色食品
61 晴隆县工业园(含沙子农特产业聚集区) 煤化工、特色食品
62 兴义郑鲁万工业聚集区
物流、冶金、化工
63 册亨县(巧马)生态工业聚集区
装备制造、轻工
64 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基地
特色食品(旅游商品)、装备制造
65 毕节市黔西北生态工业园
特色食品、建材
66 金沙县工业园
名优白酒、特色食品
67 大方县新型工业园
建材、化工
68 威宁县工业园
化工、特色食品
69 赫章县工业园
有色、冶金、特色食品
70 织金县工业园
装备制造、有色、特色食品
71 纳雍县工业园
化工、食品
72 大兴科技工业园区
高新技术、民族制药、特色食品
73 万山特区转型工业园区
化工、高新技术、有色
74 印江县产业园区
建材、特色食品(旅游商品)
75 思南乌江航运船舶制造产业园区
装备制造
76 沿河产业工业园区
建材、轻工
77 德江产业园区
煤化工
39 贵州龙里工业园区
民族制药、特色食品、装备制造
40 贵定昌明工业聚集区
装备制造
41 独山麻尾工业园区
冶金
42 甘塘产业聚集区
装备制造、高技术、轻工
43 墨冲产业聚集区
冶金、建材
44 罗甸硅系列基地
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通知

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12.19•【字号】安府办发〔2012〕207号•【施行日期】2012.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通知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省在安单位,各相关企业:为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产业集聚,经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现就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以下简称“标准厂房”)建设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全面启动建设标准厂房标准厂房是指在全市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由符合要求的开发业主统一规划建设,用于出租或出售,达到建设规模要求的通用工业厂房,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型和节能省地的特征。
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扩大园区招商引资,有利于完善园区配套能力、降低成本,有利于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推进园区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各县区、各部门、各相关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标准厂房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每个工业园区要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再启动1至2个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基础较好、有条件的园区要尽可能多的启动,并加快建设速度,确保2012年全市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成面积50万平方米,力争2013年建成面积100万平方米,到2015年累计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目标分解详见附件)。
二、科学布局,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标准厂房(一)坚持科学布局。
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的指导下,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合理确定标准厂房建设总体布局、规模及配套设施。
2013年至2015年,各县区年均用于标准厂房建设的用地指标不低于工业用地的10%。
安顺市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安顺市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肖永梅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5期摘要: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安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支撑薄弱、“贪大求快”、规划科学性不足、政策环境欠缺等问题,因此,高效推进城镇化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产业支撑、突出城市特色、创新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所有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十八大精神确立的“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
[1]目前,安顺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已经进入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正确分析安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认真处理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安顺城镇化进程,是安顺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的重要途径。
一、安顺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2010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为3381%,安顺的城镇化率为3004%,居全省第三。
但是,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安顺城镇化率只增长了4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末位。
二、安顺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业支撑薄弱城市化进程遵循着工业发展——人口集聚——服务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城市化的轨迹运行。
这是一条贯穿城市化进程的最普遍、最根本规律。
其中,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因此,安顺市的城镇化建设,需要产业支撑,做到产城互动,走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的道路,否则就会产生“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出现城镇化的拉美化现象。
目前安顺的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各县、区党委(工委)、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工业经济和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拓展创新招商方式,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进驻工业园区,推动了企业向园区集聚。
贵州安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整理版]
![贵州安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ba057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6.png)
贵州安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摘要纵观全市全年经济的发展形势是好的,经济增长幅度保持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经济现状经济问题产业结构农村经济旅游业等一、贵州安顺经济总体发展概况:(一)全市经济情况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其中,第一产业17. 54亿元,下降7.2%;第二产业29.74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23.45亿元,增长8.8%。
(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4亿元,比上年下降6.2%。
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比重上升。
(三)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医药、电力、钡盐、冶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与扩大,使全市工业总产值66.5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10.36亿元,比上年下降1.4%;重工业产值23.16亿元,增长24.7%。
(四)建筑业较快发展。
全市37家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32万元,增长145.9%。
(五)交通运输平稳增长。
全年货物周转量3.81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2%。
(六)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年末互联网用户达4081户,新增721户。
(七)旅游业较快发展现有三星级宾馆4家,新增2家;二星级宾馆7家;新增一星级宾馆1家。
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二、安顺市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一)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处于低层次阶段1.顺市经济总量一直在全省排名靠后,虽然增长速度不算低,但是基础弱、总量小、起点低,发展滞后于别的地区。
2.次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低层次阶段。
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率低,而劳动力过剩;第二产业创新能力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工业体系基础薄弱,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过高;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无法完全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顺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一、园区概况我市15个工业园区列入“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其中,在建园区4个,新建园区11个;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200亿元园区,西秀工业园区为100亿元园区,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幺铺-黄桶产业园、安顺高科技材料工业园、安顺民族制药工业园、夏云科技工业园、平坝羊昌工业园、平坝乐平工业园区、普定工业基地、镇宁轻工产业园、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关岭工业园、紫云工业园、黄果树旅游商品加工博览园等13个园区为特色产业园区。
加上1992年和2001年省政府批准的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全市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认定批准或列入省“十二五”规划的各类产业园区有17个。
据初步统计,全市15个工业园区拟规划面积43333公倾,已征土地面积3223公倾。
经安顺市委、市政府批准,全市共设置了8个工业园区管委会,9个工业园区管理处,7个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明确人员编制172名。
2011年,我市15个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5.42亿元,占全市500万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77%;园区基础设施投资4.98亿元,累计投资24.02亿元;产业项目投资48亿元;园区内入驻工业企业216户,就业人数2.69万人。
2012年园区新建和续建项目96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个,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6个,产业项目78个。
2月止,实现工业总产值13.64亿元,完成投资8.47亿元,入驻企业229户,就业人员2.76万人。
二、空间布局基于安顺市的区位条件、交通基础、城市规划和现有15园区的空间分布和产业布局,将安顺市的工业园区分为中部组团、东部组团和南部组团三大组团,实施组团集群发展,“一核两极”空间发展战略。
(一)工作思路将安顺市15个工业园区分为中部组团、东部组团和南部组团三大组团,实施组团集群发展。
通过实施“做强中部组团,成为安顺市产业发展核心;壮大东部组团,成为安顺市产业战略增长极;提升南部组团,成为安顺市产业生态发展极”的“三大组团”、“一核两极”空间发展战略,打造“十大产业基地”,确定安顺市工业发展的重点,使产业用地指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向重点区域和主导产业倾斜,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1、中部组团涉及西秀区(城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普定县(县城以南地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以北地区)四个行政区域,包括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安顺高民族制药工业园区、安顺高科技材料工业园区、镇宁轻工产业园、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幺铺-黄桶产业园八大园区。
重点支持中部组团工业园区发展,布局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民族医药、新材料和特色轻工等多个主导产业,成为安顺市优先发展的产业核心区。
2、东部组团位于平坝县,包括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夏云科技工业园区、平坝羊昌工业园、平坝乐平工业园区四大园区。
以承接国外和东部产业转移为目标,大力发展轻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白酒饮料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为黔中经济圈中的工业发展领先区域,成为安顺市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
3、南部组团涉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两个行政区域和黄果树旅游风景区,包括关岭工业园区、紫云工业园区、黄果树旅游商品加工博览园三大园区。
立足现有旅游、农业和矿产资源,成为安顺市“旅游立市”战略的工业抓手。
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园区发展,进而带动农业、药材种植和旅游商品的发展,成为安顺市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布局新型建材加工、旅游产品加工、特色食品加工、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成为安顺市工业发展的生态保护区。
(二)工作目标围绕“到2016年,建成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西秀工业园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黔中新兴产业园区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以上,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的5个百亿级园区”的奋斗目标,提出2012年园区工作目标,加快园区规划建设,明确各产业园区功能,全面完成园区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规模增幅达到50%以上。
创造条件新开工建设5个以上工业园区,培育2个以上省级工业园区,创建1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园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
三、园区简介民用航空产业基地----位于安顺市开发区,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四大航空产业基地之一,总规划面积为3898公顷。
基地整体布局是“一心三区”,即充分利用安顺现有航空产业基础,集中飞机制造及航空专业化生产资源,形成飞机制造核心区;以飞机制造为核心,以黄果树机场为依托,在开发区南部建设航空关联产业区,北部建设临空产业区;平坝利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基础,聚集产业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建设航空发动机产业园区。
入驻有双阳飞机制造、云马飞机制造、贵航无人机、云马产业园区、莲花汽车、安吉精铸、天马轴承、龙飞汽车零部件、龙飞弹簧、贵飞液压等43户企业。
普定循环工业基地----位于普定县南部偏西,黄桶、普定、化处三个火车站之间,总面积2800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000公顷。
分为能源工业区、化工工业区、建材工业区、冶金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
已形成电力、化工、建材等工业基础。
入驻有安顺电厂、超宇水泥、科瑞宜脱硫、华宇轻质建材、安永新型环保建材、同鑫轻质墙材、科利新型建材、龙腾铁合金、闽光电化、维德斯医疗器械、马官六谷页岩砖等20户企业。
夏云科技工业园区----位于平坝县夏云镇一带,涉及的范围以夏云镇的黄家龙潭、叶家坪以及毛栗园等区域为基础,扩大到十字乡的天马山、岩上以南,羊毛山、十字乡集镇、猫岩以东区域。
规划面积29.79平方公里,主要布局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
入驻有长通电缆、贵州富强、金凤徕食品、国塑科技管材、和平科技、凯兰德煤机制造等39户企业。
黄桶-幺铺物流园----位于安顺市北部,坐拥贵昆铁路、长昆高速铁路、隆百铁路、黄河铁路、株六复线、黄织铁路、清黄高速、国道320、省道102及省道214,交通优势明显,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的重要节点。
战略定位是立足安顺市域,面向黔中经济区,辐射云贵川三省;依托安顺普定循环工业基地、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众多工业园区,以“一园两片”为特色,以公铁联运为基础,煤炭、钢材、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等行业高端供应链物流服务为重点,建设国内一流的生产服务型专业物流园区。
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与市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物流园建设项目已启动。
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位于平坝县马场镇,毗邻贵阳市花溪区和贵州大学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安顺与贵阳实现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
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将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作为贵安同城化发展的先导区率先启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围绕“低碳、生态、环保”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重点承接一批符合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环保低消耗的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各类高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将该园区打造成为贵州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园区、IT产业引领区、创新发展模式试验区和贵州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按照推进安顺与贵阳一体化进程的战略部署,贵阳市和安顺市两地政府合作协议,通过建设“一轴二横三纵”城市一级干道(简称贵平城市干道),连通安顺平坝——花溪党武、清镇和平坝到西秀腹地,通过基础设施的对接从地域上加快实现安顺与贵阳一体化发展。
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位于西秀区,北起大黑山、公鸡山,南至联农村庄;东起仁岗屯、洞口、沈家冲,西至箐山、沙子坝。
规划面积15.8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特色食品加工、旅游商品和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制药、特种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五大产业。
入驻有黄果树铝业、安大铸造、安吉有色精铸、新安航空机械、华顺煤机、虹飞轴承、博吉板业、虹山虹飞轴承、虹智精密轴承、顺健制药、华泰食品、百花串食品、湘大饲料、尔福食品等44户企业。
平坝乐平工业园区----位于平坝县乐平乡,以乐平村为中心涵盖天龙镇和乐平乡水淹塘、中寨、大小坡、新华等村庄。
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是能矿资源加工、建材与新材料产业、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业。
平坝羊昌工业园----位于羊昌乡、白云镇、城关镇,拟建的“两横三纵”平(坝)东(屯)公路穿境而过,处于黔中“两横三纵”交通的南端,规划面积31.53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为沿平(坝)东(屯)公路省道两侧,规划一期建设,覆盖黎阳公司、白云镇的马洞、沿河、肖家、林下、上坝、周下、王下、大王下、新场、大寨等村庄;以原平坝酒厂为中心,南邻贵昆铁路(靠近平坝新火车站),西至平黎公路A线、酒厂路,东至贵黄公路新线和川石公路,北至规划的城市道路。
沿新平坝火车站至羊昌的穿石村、营头村、宏大公司厂区。
主要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工业和冶金工业、白酒产业。
入驻有台泥安顺、华兴玻璃、西源油脂、黔中酒厂等21户企业。
关岭工业园区----位于关岭自治县西侧,东临关兴公路,西至顶云乡八角岩村,南达上关镇红星村,北抵关索镇高坡村,并涵盖断桥镇东南端坡舟村。
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区域,形成“一心两翼”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其中:A区以建材类为主,同时布局轻工加工;B区为冶金(含C区)、特色产品加工为主,同时布局部分轻工业产品加工。
入驻有永诚铁合金、港安水泥、宇新硅材料、板贵花椒、断桥煳辣椒等6户工业企业。
紫云工业园区----位于紫云自治县北部,涉及县城西郊、猫营镇、坝羊乡大坡村,按“一园三区”布局,分为猫营工业园、白云产业示范园、坝羊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三个功能组团。
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
主要布局石材加工、冶金化工、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入驻有宏泰化工、顺达金属材料、恒华硅业、文达电力器材、紫柏铁合金等7户工业企业。
黄果树旅游商品加工博览园区----规划区位于黄果树五里坝、王三田坝一带,西隔山接黄果树新城及半边街安置小区,北至沪昆高速,东南侧为山体,中部老320国道贯穿南北,规划核心区总面积为5.36平方公里。
依托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当地较好的旅游商品产业基础,通过优化产业发展方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融入生活元素和旅游元素,将黄果树旅游商品加工博览园打造为一个具生产、生活、生态、居住、休闲等多功能复合型新型园区,构建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展示营销、会议会展、创业指导、人才培训、服务平台于一体的贵州省最具活力的产业社区。
目前旅游饰品精加工、赛车场、家居制品、南方电网技能培训中心等4个项目已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