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二)实验方式
所谓实验方式,就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试验 法,通过观测人为安排条件下试验产生的各种 结果并加以记录的方式来获取数据,或通过人 为安排条件下的试验来探求某个或某些因素对 所研究事物的数量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凭借 实验结果来揭示所考察因素与所研究事物之间 的数量因果关系。
1、实验的原则
运用实验方式需要遵循下列两个原则:均衡分散
1、普查
普查是根据特定的统计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 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以收集所研究现象总体的全 面资料(即总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是观测单位)。 普查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建立专门的 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观测单位 直接进行登记。如我国历次的人口普查等。二是利 用观测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 由观测单位按要求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等。
重点调查的单位可以是一些企业、行业、 也可以是一些地区、城市。此种调查方式的优点是, 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少,而又较快地搜集到统计 信息资料。一般来讲,在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 本情况,而部分单位又能比较集中反映研究项目 和指标时,就可以采用重点调查。
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采用什么调查? • 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 • 商检人员在某超市检查出售的饮料的合格率。 • 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五分之一的六个大型企 业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基本 情况。
观测性误差
数 据 收 集 误 差
也叫登记性误差或调查性误差,它 是在调查观测的各个环节因工作粗 心或被观测者不愿很好配合而造成 的所收集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误 差,包括计量错误、记录错误、计 算错误、抄写错误、汇总错误、计 算机输入误差等工作误差,以及被 调查者不愿或难以提供真实情况的 误差,有时还存在调查人员弄虚作 假的误差和各种人为因素干扰的误 差。 这部分误差通常是人为造成的,通 过对统计调查资料的严密审核,是 可以发现并加以更正的。观测性误 差则可能存在于任何统计调查。 因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而产生 的估计结果与总体真实数量特征 不符的误差。根据样本不能完全 代表总体的原因不同,代表性误 差又分为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 然性代表性误差两种。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

1)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
A)单项式分组:用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形成单项 式变量数列。 变量值又称标志值。按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的 表现,就是变量的取值 单项式分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变动范围 不大的场合。 B)组距式分组:将变量依次划分为几段区间,一段 区间表现为“从……到……”距离,把一段区间内的 所有变量值归为一组,形成组距式变量数列。区间 的距离就是组距。 连续型变量或者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型变量,适宜 采用组距式分组。
1、向上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先列出各 组的上限,然后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 的组依次累计。向上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上限 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上累计频 率表明某组上限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 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2、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先列出各 组的下限,然后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 的组依次累计。向下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下限 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下累计频 率表明某组下限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 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16
二、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种类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 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 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
分组的性质:兼有分和合双重含义。 穷尽原则,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或者说 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 互斥原则,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 的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
特点:可以了解较详细的情况,但无法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特
征作出准确的推算,也无法测算调查误差。
适用场合 :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部分单位
数据收集和整理

写出分组步骤;
编制频数表
练习要求:编制等距分组的频数表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 (步骤) 确定组数:根据 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得组数K为: 确定各组的组距: 组距=( 237 - 141)÷ 10=9.6 10 用Excel制作频数分布表
公开出版物: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地方统计年鉴》 《世界统计年鉴》,……;
有关网站:
中国统计信息网:
国研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美国国家统计局:
日本国家统计局:
台湾统计局:
第一步,确定组数(Number of classes)。组数的确定一般视数据本身的特点及数据的多少而定。
经验上以5~20之间为好,尤其注意不要确定太多的组数,使得每组包含的数据太少。 实际分组时常按斯特格斯(Sturges)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
其中N为数据的个数(总体单位数或样本数),一般对结果取整数。
例子: CRSP(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ies Prices)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 (CRSP®) is a financial research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RSP creates and maintains premier historical US databases for stock (NASDAQ, AMEX, NYSE), indices, bond, and mutual fund securities. These databases are used by leaders in academic and corporate communities for financial, economic,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第一节统计数据收集的方式和方法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第三节统计调查问卷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和种类。
2、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3、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4、学会统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1、统计数据收集的方式和方法一、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和种类(一)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1.概念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被研究现象进行系统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2.意义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整理和分析的前提,是保证统计资料质量的首要环节。
3.基本要求:准确、及时准确:提供的统计调查资料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具体指:反映真实,杜绝虚报、瞒报;数字完整,没有遗漏;计算准确,不出差错。
及时:即时效性。
要求按统计调查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尽快提供调查资料。
准确与及时的关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既要准中求快,又要快中保准,反对准而不快、快而不准。
(二)统计数据收集的种类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利用统计数据,那么应从哪里获得必要的统计数据呢?从统计数据本身的来源看,统计数据最初都是来源于直接的调查或试验。
但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一是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试验,对使用者来说,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称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二是来源于别人调查或试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称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直接数据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
1、调查数据是直接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2、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实验对象和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测记录而收集到的数据。
二、统计数据的调查方式(一)统计调查组织形式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统计学(4)

.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统计报表
按实施 范围分
按调查 范围分
按主管 系统分
按填报 单位分
按报送 方式分
国部地 全 非 基 专 基 综 电 书 家门方 面 全本 业 层 合 讯 面 统统统 统 面统 统 报 报 报 报 计计计 计 统计 计 表 表 表 表 报报报 报 计 报 表 表表表 表 报表 报
明确规定调查资料的起止时间; 调查资料登记时间:是指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并取得调
查资料的时间; 调查工作期限:是指从调查工作开始到调查工作结束所
经历的全部时间。 2.调查空间: 调查单位应在什么地点接受调查。
.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的组织计划,是指为确保实施调查的具体工作计划。 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 建立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做好人员的配备与分工; ➢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如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文件
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 有绝大比重的单位。
选取重点单位的原则:根据调查任务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 况确定选取的重点单位及数量;也要注意选取管理比较健全、 业务能力强、统计工作基础好的单位为重点单位。
特点:调查单位少;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 位的场合。
注意:重点单位的选择是客观的。只适用于客观存在着重 点单位的情况。
注:1.资料来源于《世界概况》,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最权威报道; 2.中国2010年人均GDP为4283美元,居世界182个国家的95位。
.
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1.定类尺度(类别尺度、列名尺度) 是对统计客体类别差异所作的反映,是最粗略、计量层次 最低的测量尺度。
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方法(1)

市场研究
一致性如何?( 一致性如何 (COHERENCE) )
多个资料来源的多边检核准可以从一致性的角度来考察二手资料 的可靠性,从而了解所收集的二手资料与其他对相同问题调查所 得到的数据的一致性状况。二手资料可能存在不少难以发现的问 题,要完全识别这些问题是很不容易的,最好的办法是再找10个 以上可以用作比较根据的资料来源。在理想的情况下,使用不同 方法的两组资料来源最后得到的是同样结果的资料。但一般情况 下,两组资料都会有些差别,为此要找出各自的可能偏差以减少 两者之间的不一致性,最后决定哪一组资料是更可靠的。
内部资料
内部资料是可在组织或机构的内部得到的资料。例如,公司的销售 量或顾客光顾情况、营销活动、价格信息、分销商报告和反馈、顾客 的反馈信息等等。实际上,几乎所有大公司的信息系统都是以日常收 集到的内部资料为基础,然后再通过外部资料加以扩展的。这种内部 资料的形式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已整理好可以直接利用的。例如,一 些大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日常资料。另一类是虽已存 在,但还需要花相当的力量去处理才能为调研者利用的资料。例如, 销售的发货票中所含的信息就需要进一步加工提取后才能使用。在收 集外部二手资料之前,先分析内部的二手资料是很有帮助的。
市场研究
《科学验证:国酒茅台有益健康》 茅台酒能护肝?
市场研究
怎样收集的?( 怎样收集的 (HOW) )
样本的收集方法是评价二手资料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标 准。事实上,收集资料所用的一整套方法的缺失往往 影响二手资料质量的最终评价。在二手资料收集方法 的评估中,需要了解问卷、访问方式、样本的性质、 样本量、回收率、拒访率、实施的组织管理情况以及 其他任何有可能影响调查结果的方法。如果上述环节 的信息都能获取,使用者对于资料来源的质量就心中 有数了。对这些环节的考察的关键是这些方法中是否 可能造成结果的系统偏差。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A:您至今未买电脑的原因是什么?(单选不可以,多 选可以) (a)买不起(b)没有用(c)不懂(d)其它
(3) 无论多/单选题,任一个备选答案都不能有多 重含义。 A.您选择信息专业的目的是:
(a)自己喜欢,好就业(b)„„
(4) 无论多/单选题,备选答案之间不能有包含关 系。 A.您上大学的目的是:
例2.1 某车间50个工人看管机床台数资料如下:
3 6 2 4 3 2 6 4 3 2 4 2 5 2 6 2 3 5 4 3 2 3 6 5 4 2 4 3 2 2 3 5 4 5 6 2 2 6 4 3 2 6 3 4 5 4 5 2 3 5
试对数据进行分组。 解:由于机器台数属于离散型变量,因此使用单项式分 组方法。将原始资料按变量值升序排列,然后将相同变 量值分为一组,最后将资料分成若干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数值型数据:主要是按照数值进行分组。 例:对学生成绩分组,可分为60分以下、60~70分、 70~80分、80~90分、90分以上5个组。
单项式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 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适用条件:通常只适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
表2-2 变量编码表
NUM SEX JOB A11 A12 A13 A14 A15 A21 A22 A23 A24
001
002
1
1
1
210来自001
1
1
1
0
1
1
1
1
0
0
0
1
0
编码表说明:
NUM- 编码 SEX- 性别 jOB- 职务 A11~A15代表第一题中5个选项,选中者输入1, 未选中者输入0。 A21~A24代表第二题中4个选项,选中者输入1, 未选中者输入0。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分类:
按报送范围: 全面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 单位均要填报 非全面报表——只要求一部分调查单位 填报 按报送日期: 月报、季报、年报 月报内容简单、时效性强 年报内容比较全面
(二)报告法
基层单位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各种原始 记录与核算资料为基础,搜集各种资料, 逐级上报给有关部门
统计报表制度
(三)观察与实验
调查者通过直接的观察或实验获得数据 的一种方法
1.直接观察法
是指就调查对象的行动和意识,调查人 员边观察边记录以收集信息的方法
由于调查人员不是强行介入,受访者无 需任何反应,因而常能够在被观测者不 觉察的情况下获得信息资料
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一、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直接来源
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 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 主要通过统计调查获得 间接来源 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 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 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二、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
内容:
表式 由国家统计部门根据研究的任务 与目的而专门设计制定的统计报表表格, 用于搜集统计资料。是统计报表制度的 主体
填表说明 是对统计报表的统计范围、 指标等做出的规定,具体有填报范围、 指标解释、分类目录、其他有关事项的 规定
(四)重点调查
概念: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 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市场调查和社会调查常用方法
2.邮寄调查
是通过邮寄或宣传媒体等方式将调查表 或调查问卷送至被调查者手中,由被调 查者填写,然后将调查表寄回或投放到 指定收集点的一种调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数据收集§引言§第一节调查方案设计§第二节数据收集来源§第三节原始数据的收集§第四节统计数据的质量思考:•1.调查方案设计包括几个部分?•2.如何区分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3.如何区分调查时间与调查期限?•4.调查报告一般包括几部分?•5.数据有哪些来源?•6.数据收集的分类?•7.数据的调查方式?•8.数据的抽样方式?•9.随机抽样的方法有?•10.数据的收集方法有?•11.数据的误差有哪些?•12.控制误差的途径?调查方案设计:就是统计调查组织和实施者在进行实际调查之前,根据调查研究目的和调查对象的性质,对调查工作总任务的各个方面和分阶段进行的整体设计,提出相应的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出合理的工作程序,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
➢调查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明确调查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三、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调查方法四、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五、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六、调查报告的撰写七、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一、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它所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
✓调查目的不同,调查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就不同。
✓只有确定调查目的后,我们才能确定向谁调查,调查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特性而确定的调查研究总体。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构成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调查项目和标志的承担者和载体,是我们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单位。
三、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调查方法调查方式是指调查的组织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
调查方法是指收集统计资料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四、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是调查中所要登记的调查单位的特征,即调查单位所承担的基本特征。
在典型案例2中,如病人的性别、年龄等。
调查表又称调查问卷或询问表,就是将调查项目细化、表格化或问题化,即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记载调查内容的一种文件。
问卷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或簿记式。
⏹五、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对于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资料所反映的调查对象从何年何月何日至何年何月何日止的资料。
➢对于时点现象,就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2013年我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调查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历时3个月。
⏹六、调查报告的撰写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调查过程的描述、依调查数据所做的决策和对调查结果的评价。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尾、附录等部分组成。
◆在调查方案中,应给出提交调查报告的具体时间,并对调查的精度、费用等提出具体要求。
七、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除了以上各项内容外,调查方案还应对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问题进行安排。
主要包括:调查的组织领导机构,调查员的选择、组织和培训,调查表等文件印刷,调查经费来源和开支预算,调查资料的报送程序与方式,调查结果公布时间等。
●在调查方案设计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即到哪里去找统计数据?这是本节和第三节将要介绍的主要内容:数据收集的来源。
●数据来源包括原始数据和二手数据。
⏹一、数据收集的来源➢原始数据,又称为一手资料,是直接向被调查者(单位和个人)收集的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反映个体单位信息的各种统计数据,它是统计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信息。
原始数据必须要求调研者亲自或委托他人或机构进行收集。
➢二手数据,又称为次级数据,指那些并非为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而是为其他目的而已经收集起来的数据。
二手数据收集的目的通常与调研者的目的不一致。
因此,调研者需要识别和评估二手数据的有效性。
⏹二、二手数据的收集●二手数据的来源: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二手数据收集的特点:优点:快捷、成本低、易获取;缺点:相关性差、时效性差和可靠性低。
◆公开的统计出版物有:1、我国官方的统计公开出版物如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市场统计年鉴》等。
2、外文出版物如世界银行各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联合国的《联合国统计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月报》、亚太经合组织的《亚太统计数字》等。
◆其他渠道:各种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传媒、网络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研网)第二节数据收集来源●二手数据收集的注意事项➢调研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目的评估➢谁收集了这些资料?-二手数据来源评估➢收集了一些什么样的资料?-研究内容评估➢这些资料是如何获得的?-调查方式、方法评估➢这些资料与其它资料的一致程度如何?-二手数据相关性评估➢这些资料是何时收集的?-二手数据时效性评估第三节原始数据的收集◆一、数据收集的分类◆二、数据收集的调查方式◆三、数据收集的方法☐(一)按组织方式: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是按国家规定的统一表式要求,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利用统计报表收集统计数据,已成为一种报告制度。
◆专门调查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或专门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
专门调查主要包括: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二)按收集对象范围: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指对构成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位进行的一一不漏的调查,它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非全面调查是指对调查对象中的部分单位所进行的调查,主要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非全面统计报表等。
☐(三)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又称连续性调查,它是为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所进行的连续不断地调查登记或数据收集。
◆一次性调查又称不连续性调查,它是对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间隔一定时间所进行的调查登记或数据收集。
☐(四)按实施主体: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政府统计调查是指由政府统计机构依法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
◆民间统计调查是由民间统计机构以自己的名义或接受委托而进行的统计调查。
与政府统计调查相比,其特点:一是自愿性:二是营利性。
(一)普查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
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或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状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提供反映某一方面情况的统计数据。
(一)普查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具体如下特点:1.普查是一次性调查,时间性强,调查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
2.普查是全面性调查,搜集的资料全面、系统、准确。
3.普查的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投入多。
普查应遵循原则⏹时间统一性原则⏹登记工作的规范性原则⏹普查项目统一规定原则⏹同类普查同周期性原则☐(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并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
若没有特别说明一般说抽样调查就是指概率抽样调查。
◆非概率抽样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无法确定抽样误差,其结果只能用来认识总体,不能推断总体。
➢非概率抽样主要有方便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等类型。
➢非概率抽样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省时间等特点,在统计上也比概率抽样简单。
抽样调查的优势:➢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几种具体的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距抽样➢多阶段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
优点:简单易行;缺点:不适合于很大总体;样本结构可能与总体结构不一致➢分层抽样又称为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它首先是将总体的N个单位分成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k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层;然后在每个层内分别抽选n1、n2、...... n k个样本,构成一个容量为个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整群抽样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我们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部分群作为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
➢等距抽样也称为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大小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抽取起点,以后就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样本,直接满足要求为止的一种抽样方式。
◆优点:简便易行;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总体单位进行排队后再抽样,则可提高抽样效率。
➢多阶段随机抽样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各种抽样方法结合使用。
◆实施过程:先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样单元,再从每个抽得的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更小的二级单元,依此类推,最后抽取其中范围更小的单元作为调查单位。
☐(三)重点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选择若干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指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特点:重点调查是非全面调查;重点单位的选择着眼于各单位的有关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目的是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了解总体发展的基本趋势;单位数相对较少,可以收集较多的调查项目(四)典型调查是根据统计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有意识地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典型单位指在同类现象中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典型单位的选择可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具有新鲜事物的单位作为典型单位;应选择先进单位或后进单位作为典型单位;可选择“一般水平”的单位作为典型单位。
☐(五)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它是依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报表内容、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步骤:先由统计调查的组织者把调查任务自上而下逐级布置到基层统计调查单位,基层统计调查单位依法进行填报后,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报。
☐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一)问卷法常用的问卷法有: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电脑辅助调查、网上调查……(二)访谈法是通过有目的地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来获取社会信息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
优点:广泛地认识社会现象、深入地研究问题、资料收集可靠和应用面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