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资源评估分析

合集下载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一、引言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评估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太阳能资源评估的标准格式内容。

二、背景知识太阳能资源评估是通过测量、分析和计算太阳辐射数据,来确定某一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

评估太阳能资源的关键参数包括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分布、太阳辐射变化等。

三、评估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目标地区的太阳辐射数据,包括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分布以及太阳辐射变化等数据。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太阳辐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日照强度等指标的计算。

3. 模型建立: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建立太阳能资源评估模型,包括太阳辐射模型、太阳能利用模型等。

4. 模型验证:通过与实际测量数据的比对,验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报告:根据评估模型的计算结果,编写评估报告,包括太阳能资源潜力、可利用性等评估结果。

四、评估内容1. 太阳辐射量评估:通过测量和分析太阳辐射数据,计算得出目标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包括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季节太阳辐射量等指标。

2. 太阳辐射分布评估: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太阳辐射分布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3. 太阳辐射变化评估:分析太阳辐射的时间变化规律,包括日辐射变化、年辐射变化等,为太阳能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4. 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根据太阳辐射数据和评估模型,计算得出目标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潜力,包括可利用的太阳能总量、太阳能利用率等指标。

5. 可利用性评估:综合考虑目标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评估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性,为太阳能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根据收集到的太阳辐射数据,经过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 目标地区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XXX kWh/m²,辐射量较高,具备较大的太阳能资源潜力。

2. 太阳辐射分布呈现东西向差异较大的特点,东部地区辐射量较高,适合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

光伏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建议

光伏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建议

光伏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建议光伏能源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新兴能源形式,具有清洁、可再生、零排放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然而,光伏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光伏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一、环境影响评估光伏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是指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旨在准确评估光伏发电项目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壤质量、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在光伏项目的选址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评估项目建设引起的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补偿方案,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水资源影响评估光伏发电项目通常需要占用一定的水资源,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有一定的影响。

评估项目对当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需求和利用情况,并提出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土壤质量影响评估光伏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能涉及到土地的占用和污染风险。

评估项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包括土壤侵蚀、重金属污染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农田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大气污染影响评估光伏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大气污染物,如灰尘、气体等。

评估项目对大气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和监测方案,以保障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和居民的健康。

二、环境影响评估建议在进行光伏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可以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减轻和避免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1. 选址与规划在项目选址和规划阶段,应优先选择空旷、无明显生态环境价值的区域,以减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合理规划布局,避免过度开发和光伏板覆盖面积过大导致的土地质量恶化。

2. 资源利用与回收光伏项目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推行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措施。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与其它能源发电系统一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进行讨论。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分析是评估其环境影响的重要方法之一。

生命周期分析包括从原材料采集、制造、使用到废弃等全过程,通过综合评估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1. 原材料采集和制造阶段:太阳能电池板中常用的材料如硅、银等在采集和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

同时,制造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中应采取减少污染和节能减排的措施,以降低环境影响。

2. 使用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阶段没有直接的排放物质,且不消耗燃料,因此具有很低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然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仍然需要能源和材料,包括清洗、维修和更换组件等。

因此,在发电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

3. 废弃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旧电池板和废弃的电气设备。

这些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和回收是重要的环节。

通过专门的回收和处理手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水资源的影响评估除了生命周期分析外,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水资源使用也需要进行评估。

水资源是一个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发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中,需要考虑到对水资源的影响。

1. 建设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通常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如光伏电站的建设和逆变器的安装等。

这些建设活动可能会占用一定的水资源,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 运营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营过程中,并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引言概述: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本文将从太阳能资源的概念、评估方法、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和应用前景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太阳能资源的概念1.1 太阳能资源的定义太阳能资源指的是太阳辐射能量,包括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太阳直接辐射是指从太阳直接传播到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而散射辐射是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的能量。

1.2 太阳能资源的计量单位太阳能资源的计量单位主要有太阳辐照度、太阳辐照量和太阳总辐射量。

太阳辐照度是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太阳辐射的能量,常用单位为千瓦时/平方米。

太阳辐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太阳辐射的总能量,常用单位为千瓦时/平方米。

太阳总辐射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太阳辐射的总能量,常用单位为千瓦时/平方米。

1.3 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较高,而极地地区太阳辐射强度较低。

此外,夏季太阳辐射强度较高,冬季太阳辐射强度较低。

二、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2.1 太阳能资源测量方法太阳能资源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地面测量和遥感测量。

地面测量是指通过安装太阳能辐射测量仪器在地面上进行太阳能辐射测量。

遥感测量是指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远程手段对太阳能辐射进行测量。

2.2 太阳能资源模拟方法太阳能资源模拟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等参数,模拟太阳能辐射分布和变化规律。

常用的模拟方法包括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2.3 太阳能资源评估软件太阳能资源评估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输入相关数据和参数,进行太阳能资源评估和分析的工具。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太阳能资源评估软件有PVsyst、SAM、RETScreen等。

三、太阳能资源的影响因素3.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影响太阳能资源的重要因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太阳能应用领域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甚为广阔。

根据相关数据可以知道,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正在呈现出一片快速发展的态势,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太阳能光伏发电正在以平均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长着,其是继风电产业化后的又一项规模较大的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资源行业。

本文结合相关实例简要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光伏发电;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areas of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very broa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data can be known,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s showing a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a dozen years in the past,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s growing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30%, which is after the wind turbine industry was a larger development of the fastest-growing renewable resource industrie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example i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analysis of solar PV systems in the solar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Keywords: PV solar resource assessment methods伴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普及使用,可以知道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是非常复杂的,如何正确地开展系统工程的设计、规划以及构建、检验等工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光伏发电场景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缓解措施

光伏发电场景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缓解措施

光伏发电场景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缓解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人们开始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减排、节能、低碳等目标。

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之一,近年来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光伏发电场景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为了减少这种影响,需要对光伏发电场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缓解。

一、光伏发电场景的环境影响评估1、土地使用光伏发电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地区。

土地使用可能会导致退化、损毁等严重问题,甚至会引发土地争夺、矛盾等社会问题。

因此,需要对土地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生态环境光伏发电场景可能会干扰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例如,光伏电池的制造可能会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如果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会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繁殖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确保可持续发展。

3、能源消耗光伏发电需要一定量的化石能源来生产、安装和维护光伏电池组件。

这些过程会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等排放物,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对光伏发电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以确定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值。

二、光伏发电场景的环境影响缓解措施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需要合理规划光伏发电项目及其接入网络的空间位置,尽可能利用已经存在的空地、屋顶以及工业及农业废弃物等,增加光伏发电的功率密度。

2、效益性布局和生态可持续性在光伏电站的布局设计时应该考虑其对当地自然生态的影响,避免在自然保护区或具有特殊环境保护意义的区域进行光伏发电建设。

同时,应依据不同生态环境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选择不同的光伏电站建设技术和光伏电池组件类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污染。

3、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要实现推广光伏发电的目标,需要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制造和管理方式,减少物质和能源消耗的流程,并升级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和设备。

光伏发电技术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评估

光伏发电技术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评估

光伏发电技术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评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光伏发电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光伏发电技术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通过光电转换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本文将从光伏发电技术对大气环境、水资源、土壤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

1. 大气环境光伏发电技术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光伏发电可以避免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雾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同时,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避免了对周边居民的环境干扰。

2. 水资源光伏发电技术在发电过程中不需要耗水,相比于传统火力发电,光伏发电技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更加节约。

传统火力发电需要大量用水冷却发电设备,水的消耗量巨大,而且会对附近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保护地下水和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稳定。

3. 土壤光伏电站一般建设在适宜的土地上,不会对土壤产生污染和破坏。

相反,光伏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土壤和水源的作用。

光伏电站的覆盖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风力侵蚀,保持土壤的湿度和肥力。

此外,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不会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等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的物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积极的影响。

4. 生态系统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首先,光伏电站的建设并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显著的影响。

相反,通过合理规划和生态修复,光伏电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物栖息环境。

其次,光伏电站在运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的排放,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物种和栖息地造成污染和破坏。

综上所述,光伏发电技术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在大气环境、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方面表现出较传统能源更为优越的特点。

光伏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和酸雨问题的发生。

光伏发电资源评估方法

光伏发电资源评估方法

光伏发电资源评估方法
光伏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对全球节能减排和改
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光伏发电建设之前,需要对其资源进行
充分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站。

下面介绍几种光伏发电资
源评估方法。

1.太阳能资源测绘法。

太阳能资源测绘法是通过全球辐射计、直射辐射计、斜面直射辐射计、通量塔等装置来对地面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太阳散射辐射等进行
测定和推算,从而得出一个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评
估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站,以及建设光伏发电站的设计方案。

2.空间遥感法。

空间遥感法是指通过遥感卫星拍摄地面图像资料及各类环境特征参数,采用遥感处理、分析技术,并配合地面测量和实地调查,评估一个地区的
光伏发电资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地表覆盖类型、土地利
用情况、地形特征等,从而确定建设光伏电站的合理位置和规模。

3.经验法。

经验法是通过对历史天气数据及用电量数据分析,建立一个光伏发电
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得出该地区的光伏发电潜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评
估一个地区的光伏发电资源、电站总投资、发电成本等,并指导工程设计
和运维管理。

总之,光伏发电资源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表特征、天气数据等因素。

不同的评估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选择
合适的方法。

同时,评估的结果也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情况,不能简单地依据数字进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
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我国地处北半球,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在我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如下图一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图一
按照各地区太阳能辐射总量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类地区,如下表一所示:
注: 1
表一
由此可知我们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西藏西部、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内蒙古南部等地区。

国家发改委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三类太阳能资源区,相应制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
基于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可得知我国最为适合建造光伏电站的地区是:宁夏、青海海西、甘肃嘉峪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新疆哈密、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

2.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太阳能资源的因素主要有:
1.天文因素太阳常数(1367W/m2)、日地距离、太阳赤纬角、太阳
高度角、太阳方位角、时角
2.地理因素纬度、经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表反射率
3.气象环境因素云量、气溶胶、水汽、臭氧、空气分子、沙尘、雾霾
4.社会因素政策、电网接入、交通等其他因素
气象环境的差异是造成太阳能资源局地性差异的关键。

结合已知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可知我国适宜建设光伏电站项目的地区为我国的西北部五省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宁夏、甘肃。

西部五省地区关于光伏电
站项目建设的特点有:
1)土地以未利用荒漠、戈壁、退化草场为主;(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容量可扩展空间大)
2)许多地方建立光伏产业园区;(土地、接入、交通等边界条件政府已经落实)3)地质状况普遍良好,山地少,建筑施工等相关费用相对较低并可控。

综合各方面因素现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列出并解释说明:
总辐射
太阳总辐射由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组成,是反映一个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一个重要的指标。

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每天在垂直于其光线的平面上的辐射强度超过或等于120W/m2的时间长度。

日照时数是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能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太阳辐照度水平相近的区域,正常情况下日照时数愈长,则地面所获得的有效太阳辐射能量就愈多。

直射比
太阳能发电主要是靠“直接辐射”,根据公式:直射比=直接辐射量/总辐射量,可得知直射比的占比随着大气光学质量或者天空的阴云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所占比例越高则反映出该地区天空晴朗,空气光学质量越好。

说明在同等总辐射量的情况下直射比越高,则太阳能发电量越高。

其他几个主要气候影响因素:
气温
光伏设备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参照气象站提供的各类相关气象数据,拟选场区的气温条件对光伏设备的可靠运行及安全性没有影响。

风力
风对太阳能电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组件温度、物理损坏和磨蚀与尘降影响。

降尘和沙尘暴
漂浮在空中的沙尘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沉积在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沙尘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很大。

附着在光伏电池上的沙尘会反射部分到达电池的太阳辐射,降低电池转化率,还会引起跟光装置失效。

降尘对电池开路电流、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都表现出不良影响。

甘肃:
甘肃省各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700~6350MJ/㎡,其地理分布有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规律,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6000MJ/㎡。

甘肃省各地年太阳日照时数在1631~3319h,甘肃省年日照时数分布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河西走廊及祁连山中西部北坡浅山区大部分在2900h以上。

其中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嘉峪关全部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6100MJ/㎡,年日照时数2900~3319h,日照百分率>64%,每年太阳日照时>6h的天数在290d以上,太阳能资源稳定。

包括金昌、武威、民勤的全部,定西、兰州市、临夏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400~6100MJ/㎡之间,年日照时数2600h以上,日照百分率>58%,每年太阳日照时数>6h 的天数在260d以上,本区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稳定。

甘肃省:项目数量: 186个项目规模:6320MWp
敦煌:
酒泉:
嘉峪关:
张掖:
武威:
金昌:
新疆:
新疆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 MJ/m2~6500MJ/m2,年平均值为5800MJ/m2,年总辐射量比同纬度地区高10%~15%。

太阳辐射峰值出现在东疆和南疆东部一带,最低值出现在博州、阿尔泰和天山北麓部分地区。

东南部太阳总辐射量在5800 MJ/(m2·a)以上,西北部约5200 MJ/(m2·a)。

新疆各地年太阳日照时数在2550-3500h 之间,年日照百分率为60%~80%,全疆日照6h 以上的天数在250~325 天,
哈密是新疆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6214.66MJ/m2,全年日照时数3170h—3380h。

新疆自治区:项目数量: 166个项目规模:3875.4MWp 哈密:
塔城:
阿勒泰:
克拉玛依:
新疆Ⅱ类地区光伏电站项目
阿克苏地区项目数量:21个项目规模:440MWp 巴音郭楞州项目数量:22个项目规模:480WMp 和田地区项目数量:20个项目规模:400WMp 吐鲁番地区项目数量:24个项目规模: 583.4WMp 喀什地区项目数量:12个项目规模:240 WMp 博尔塔拉州项目数量:8个项目规模:190 WMp 昌吉自治州项目数量:6个项目规模:182 WMp
青海(海西):
青海省太阳辐射年总辐射量在6500MJ/m-7320MJ/㎡之间,,柴达木盆地普遍在6800MJ/㎡以上,西北部的冷湖地区超过7000MJ/㎡,为青海省年总辐射量最大的地区,整个青海地区,由西北向东南向年总辐射量逐渐减小,省区正东部的民和、循和、西宁等地区是全省辐射量最小的区域。

青海省各地年太阳日照时数在2550-3350h 之间,中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60%以上,省内年总辐射量仅次于西藏高原,日照百分率达51-85%,全省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高东低.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现辖德令哈、格尔木两市,都兰、乌兰、天峻三县和大柴旦、冷湖、茫崖三个行政委员会,简称海西州或海西。

海西是全省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全州年总辐射量在6600~7200MJ/㎡之间,其中冷湖最高达7117 MJ/㎡。

年太阳日照时数在3000~3400h,其中冷湖多达3442.6h。

除德令哈,乌兰日照百分率小于70%外,其余地区均在70%以上,冷湖最高达78%。

青海省:项目数量: 151个项目规模:3915.58MWp
格尔木:
德令哈:
乌兰:
青海Ⅱ类地区光伏电站项目
海南州共和县数量:41个规模:1580MWp 海北州刚察县数量:12个规模:150MWp
宁夏:
宁夏省太阳辐射量年均在4950 MJ/m2~6100MJ/ ㎡之间,区域内太阳辐射分布年际变化较稳定,因地域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其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尤以灵武、同心地区最高,可达6100MJ/㎡。

全区以引黄灌区与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同心以北地区太阳能较高且分布也较均匀,在5864 MJ/㎡~6100MJ/㎡之间。

宁夏省年均日照小时数在2250h-3100h之间,年日照百分率为64%左右。

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大气透明度好。

宁夏省:项目数量: 161个项目规模:3688.23MWp
中卫:
吴忠:
石嘴山:
固原:
银川市项目数量:21 规模:650.4
内蒙:
内蒙自治区:项目数量: 252个项目规模:9442.59MWp
巴彦淖尔盟数量:38 规模:1120MWp
鄂尔多斯市数量:20 规模:1310.71MWp
呼和浩特市数量:21 规模:974MWp
包头市数量:21 规模:461MWp
阿拉善盟数量:26 规模:905MWp
锡林郭勒盟数量:17 规模:570MWp
乌兰察布市数量:42 规模:2101.8MWp
内蒙Ⅱ类地区光伏电站项目
赤峰市数量:20 规模:495.8MWp
通辽市数量:23 规模:859MWp
乌海市数量:8 规模:165MWp
兴安盟数量:6 规模:210MW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