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研究进展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多发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多发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刘星;符秋红【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辅助临床评估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以及对预后进行判断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龙华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4例多发伤患者依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ISS)分为轻伤组(n=92)、重伤组(n=7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前7 d的NLR水平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NLR水平与NISS评分相关性.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n=116)与死亡组(n=48),比较两组患者前7 d的NLR水平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LR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①轻伤组与重伤组患者比较,随着NISS评分升高,NLR呈现增高趋势,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死亡组患者NLR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NLR表达水平能较好的判断多发伤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并能较好的判断预后,可以作为良好的指标用于指导临床对于多发伤患者的诊治.【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16【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多发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比值;预后【作者】刘星;符秋红【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急诊外科,广东深圳 518110;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急诊外科,广东深圳 518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复合性炎症标志物,与其他的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等相比,NLR 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NLR将两个不同但互补的免疫途径整合在一起,通过淋巴细胞计数反映了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另外通过中性粒细胞计数反映了系统炎性反应的恶化程度,二者的比值越低,说明其应激程度越高[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巴燕·卡德尔别克;张源明【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的自然退化过程,近年来炎症机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所在,初步证实抗炎治疗可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始于卡那奴单抗抗炎血栓形成结果研究(CANTOS)的公布;目前在国内外多项研究中已被证实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标准,目前就近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加以概述.【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5页(P482-486)【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冠心病;脑血管病【作者】巴燕·卡德尔别克;张源明【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进展性的血管病变,表现为管壁弹性减弱,发生玻璃样变并出现钙盐沉积、中膜纤维化等特点。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贯穿于人的一生,不断进展可引起血管内膜萎缩、变薄,管腔狭小及一系列不可逆改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猝死等风险,世界各国范围内的发病率都很高。
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控制疾病进展对于世界各国研究者均是重要课题。
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概述有研究发现,内皮功能障碍是血管发生病变的基础。
受损的血管内皮中存在大量的炎症介质,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常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进展及严重程度相关;淋巴细胞作为免疫调控屏障,其数目减少与机体应激反应相关。
因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作为一种组合型炎症标志物,因获取方法简易、价格低廉且时效快,整合了两种白细胞亚型的信息,避免了单独白细胞亚型在感染、脱水情况下绝对值受影响的弊端,较其他任意独立的炎症指标具有更高的临床意义;此外,NLR也交叉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种途径,综合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上的优点,弥补了缺点,更好地反映了机体应激程度,临床考虑与多种疾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相关,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NLR、PLR、MLR_在2_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NLR、PLR、MLR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宋炳琪1,2,张新焕2,王燕2,曹铭锋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部,济南250000;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多发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慢性炎症在T2DM的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炎症标记物,与单个炎症标记物相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可更稳定地衡量慢性炎症程度和炎症细胞比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LR、PLR及MLR与T2DM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在T2DM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溃疡及骨质疏松的发展、预后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并对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及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1.027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1-0111-05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5.37亿人,到2045年预计将增加至7.83亿人,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1]。
文献报道,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
T2DM 发生的机制复杂,慢性炎症在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反映慢性炎症程度及炎细胞种类的稳定性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在T2DM的发生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现就NLR、PLR、MLR在T2DM及其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孙晓丹;魏莉【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均>3个月)的患者65例为透析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体检组.入选者均检测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红蛋白(Hb),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值.分析hs-CRP、IL-6、Alb、HDL-C、Hb与NLR的相关性.结果①透析组患者NLR(4.67±4.17)、hs-CRP[4.02 (6.67,0.68)mg/L]、IL-6[(14.28±2.94)pg/mL]高于体检组[(1.91±0.67)、0.59(3.07,0.11)mg/L、(].52±0.5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Alb[(39.15±3.67)g/L]、HDL-C[(0.89±0.23) mmol/L]、Hb[(102.1±30.6)g/L]低于体检组[(43.67±3.89)g/L、(1.09±0.21)mmol/L、(118.2±24.7)#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hs-CRP(r=0.323,P< 0.01)、IL-6(r=0.405,P< 0.01)与NLR成正相关,ALB(r=-0.442,P<0.01)、HDL-C(r=-0.353,P<0.01)、Hb(r=-0.291,P<0.01)与NLR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NLR的主要因素为hs-CRP、IL-6、Alb、HDL-C,标准回归系数(β)分别为0.296、0.387、-0.365、-0.356.结论 NLR可以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重要的炎症信息,它是一个容易检测而且廉价的实验室指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4(011)004【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血液透析;炎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作者】孙晓丹;魏莉【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肾内科,北京 10014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肾内科,北京 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研究进展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其他各 领域的应用
• 通过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有关NLR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与恶性肿瘤有关的,但是NLR在恶 性肿瘤之外的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也是很广的。程琪辉等【19】通过对102例子宫腺肌病、47例子 宫内膜异位症、8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以及在此期间健康体检的72例正常妇女的研究发现,NLR在 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都显著升高,表明免疫抑制是这3种疾病的共性。血NLR、 CAl25及CA199这3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这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余贤恩等人【20】 通过对9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NLR均明显 较轻症胰腺炎患者的高,WBC总数及NLR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相关性,NLR对急性胰腺炎严 重性的预测具有更高的价值,是急性胰腺炎严重性预测的敏感、准确、简便、价廉的早期指标。金 露萍等【21】研究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6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 急性心肌梗死组6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非冠心病患者。他们发现, NLR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较白细胞高,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当。NLR与 经PCI术患者术后一年全因死亡率、左心室重构率密切相关。叶玲等【22】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胞比值(NL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选择83例接受MHD治疗的患者进 行研究,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接受MHD的终末期肾 脏病患者中,NLR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是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魏雯等【23】通过检测患儿入院 时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探讨过敏 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及嗜酸粒细胞对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的预测价值, 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嗜酸粒细胞对于过敏性紫癜肾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 比值越大紫癜性肾炎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

35-44.[14]程颖,胡雪纯,屈阳柳,等.经颅黑质超声对帕金森病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5):554-559.[15]孙平鸽,李坤彬,李娜,等.基于Nrf2-Notch1信号轴探讨黄芩苷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8):876-882.[16]孙立倩,李立杰,李静,等.颅脑超声在诊断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6):43-45.[17]李凌,徐庆中.经颅彩色编码超声诊断帕金森病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9):706-708.[18] VIJIARATNAM N,SIMUNI T,BANDMANN O,et al.Progress towards therapies for disease modific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 Lancet Neurol,2021,20(7):559-572.[19]黄梦,延艳娜,张慧,等.经颅超声检查黑质强回声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23):4376-4379.[20]苗蕾,徐瑛,王建民,等.经颅彩色超声参数在帕金森病诊断中应用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1):50-51,54.[21]徐辰寒,李杰,吴小云,等.血清胱抑素C 联合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10):1653-1657.(收稿日期:2023-07-05)①泰州妇产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马融① 殷国进① 潘静①【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
《FT4-FT3联合NLR在甲状腺毒症病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FT4-FT3联合NLR在甲状腺毒症病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FT4-FT3联合NLR在甲状腺毒症病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一、引言甲状腺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多样,包括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
因此,对甲状腺毒症的病因进行准确鉴别,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FT4、FT3以及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中显示出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FT4/FT3联合NLR在甲状腺毒症病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200例甲状腺毒症患者,其中Graves病患者10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FT4、FT3及NLR检测。
2. 检测方法FT4、FT3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NLR通过血常规检测得出。
3.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各组患者的FT4、FT3及NLR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毒症病因鉴别中的价值。
三、结果1. FT4、FT3及NLR在各组患者中的表达情况Graves病组患者的FT4、FT3水平显著高于桥本甲状腺炎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而NLR在Graves病组中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桥本甲状腺炎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在FT4、FT3及NLR方面无显著差异。
2. FT4/FT3联合NLR在甲状腺毒症病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将FT4/FT3与NLR联合应用,对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其中,FT4/FT3升高且NLR增高的患者,Graves病的诊断率较高;而NLR较低的患者,桥本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可能性较大。
四、讨论FT4、FT3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升高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而NLR作为一种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指标,在甲状腺毒症的病因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文献[11 ̄12] ꎮ 分子分型参考 St Gallen 国际乳腺癌
患者术前 1 周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ꎬ
计数) ꎮ
较 见表 1ꎮ 由表 1 可知ꎬ与低 NLR 组相比ꎬ高 NLR
分期Ⅲ期者所占比例更高( P < 0. 05) ꎮ
1. 3 随访 采用查阅电子病历、门诊随访及电话随
2. 3 NLR 与 MBC 患者预后的关系 2 组患者生
of male breast cancer. Methods:A total of 62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ꎬ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The ROC curve was used to de ̄
1 周内获得ꎻ有术后长期随访资料ꎮ 排除标准:术前
已行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ꎻ有同时或异时的多原发
性肿瘤ꎻ伴随其他可能影响外周血细胞水平的疾病ꎬ
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ꎻ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
类固醇、 细 胞 因 子 或 集 落 刺 激 因 子 等ꎮ 最 终 纳 入
MBC 患者 62 例ꎬ年龄 28 ~ 83 岁ꎬ中位年龄 60 岁ꎮ
均 < 3ꎬ表明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ꎮ 以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 NLR 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ꎬ结果显示ꎬNLR 与肿瘤直径是影响
MBC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表 2) ꎮ
325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May 2021 Vol. 56 No.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LR的相关研究进展
• 除手术因素外,患者全身 • 免疫状态与预后有一定关系。术前免疫状 态与预 • 后的关系尤为密切。作为全身免疫状态的 评价指 • 标,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eutrophil. • to.1ymphocyte ratio。NLR)已被认为与包 M,Maeda K,Nagahara H,et al. A high preoperative neutro括结直肠 Shibutani phil - to - lymphocyte ratio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survival in patients
炎症与肿瘤
• 流行病学研究
约15%~20%的肿瘤患者存在潜在的炎症
• 分子生物学研究
肿瘤微环境,存在各种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 细胞、 NK 细胞、淋巴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
Fontham ET, Thun MJ, Ward E, et aI.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I factors and cancerr [J]. CA Cancer J CIin 2009, 59(6): 343-351.
Mallappa S,Sinha A,Gupta S,et al. Preoperative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 5 i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recurrent colorectal cancer[J]. Colorectal Dis,2013,15( 3) : 323 -328.
肺癌
• 还有学者通过对234例肺癌患者 的临床研究,将患者按性别、 年龄、吸烟史、合并症、病理 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以 及T分期、N分期、M分期进行 分组,比较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率(NLR)在各组肺癌 病人间的差异。发现中性粒细 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跟肺癌 患者性别、吸烟史、分期及分 化程度相关,中性粒细胞/淋巴 细胞比率(NLR)增高提示T分期 帅欣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偏晚、肿瘤较大,分化较差 征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0】
with colorectal cancer [J]. Anticancer Res,2013,33( 8) : 3291 - 3294
胃癌
马晋平等【6】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75例胃癌患者的 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为低NLR组(NLR 小于或等于3.79,652例)和高NLR组(NLR大于3.79,123例),比 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进一步按TNM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 分层分析,认为NLR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术前NLR大 于3.79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马晋平,王智,林建伟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胃癌预后 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2):944-947.
肝癌
• 郭智兴等【7】回顾性分 析91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细 胞肝癌、年龄小于35周岁、 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患 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 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 为低NLR组(NLR≤2)和高 NLR组(NLR>2),分析两 组患者NLR与各自的无瘤 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之 间的关系。发现NLR>2是 达到Ⅲ级根治切除标准青 年肝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 素。 郭智兴,李伟,钟崇等.青年肝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
比值与预后的相关性[J].癌症,2009,28(11):1203-1208.
乳腺癌
• 王腾等【8】回顾性分析273例 术后无病生存超过6个月的根 治术后乳腺癌患者,计算术前 每例患者的NLR及PLR,并结 合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激素受 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情况,比较不同 NLR和PLR时的无病生存情况 的差异。发现治疗前NLR水平 是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生存的 独立预后因素。术前NLR水平 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其水平 的异常升高可能预示着更差的 预后以及更晚的分期、更差的 分化。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的相关研究进展
2018年5月13日
目录
• 炎症与肿瘤 • NLR相关的研究进展
• NLR与结直肠癌TNM分期
炎症与肿瘤
1863年,德国医学家
Rudolf
Virchow 提出:
炎症与肿瘤存在关联。
Coussens LM, Werb Z. Inflamation and cancer [J] .Nature ,2002,420:860-867.
炎症与肿瘤
• 炎症与致癌基因
• 炎症与肿瘤相关因子 • 炎症与肿瘤转移 • 肿瘤、炎症与免疫的关系
夏娟,李冬,郑伟萍等.炎症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63-65.
炎症与肿瘤
• 近年研究发现:
组织破坏 肿瘤 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外周血细胞水平改变
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和淋巴细胞的减少
王腾,常树建,沈娣等.血常规参数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7):5100-5104.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与泌尿系
Ohno等[7]回顾性研究了192例无转移的、接受了手术 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93个月,单变量分析 结果显示NLR同肿瘤分期、CRP等指标一样,与肾细胞癌患 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相关,认为术前NLR 可作为肾细胞癌 复发的一种独立的预后指标。后来,Ohno等[17]又以250例 无转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 其术前、术后NLR水平、临床病理分期以及无复发生存率。 结果显示术前NLR曒2.7的患者的10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 低于术前NLR<2.7的患者。而和术后NLR 一起分析时, 术前NLR曒2.7的患者可进一步分为预后明显不同的两组。 术前NLR曒2.7且术后NLR<2.7组的10年无复发生存率 明显低于术前、术后NLR均曒2.7组。而后者的10年无复 发生存率和术前NLR<2.7组(83.7%)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