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洗涤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原则上讲,凡是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都具有表面活性。
而表面活性剂则是指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表面张力和液-液界面张力并具有一定结构、亲水亲油特性和特殊吸附性能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亲油的特性,易于吸附、定向于物质表面(界面),而表现出能降低表面(界面)张力、渗透、润湿、乳化、分散、增溶、发泡、消泡、洗涤、杀菌、润滑、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防锈等一系列性能。
表面活性剂用途广泛,涉及方方面面。
从合成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工业,乃至纺织工业、皮革工业、橡胶、塑料工业、土木建筑业、涂料、油墨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石油、燃料工业、采矿业、煤炭工业、造纸工业、农林业以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都广泛使用表面活性剂,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及改善生产环境等。
从结构看,所有的表面活性剂都是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两部分组成。
亲水基与水分子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引入水;而亲油基与水分子相排斥,与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分子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引入油(溶剂)。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一般是由烃基构成的,而亲水基则由各种极性基团组成,种类繁多。
因此,表面活性剂在性质上的差异,除与烃基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外,主要与亲水基团的类型有关。
亲水基团在种类和结构上的改变远比亲油基团的改变对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要大,所以,表面活性剂一般以亲水基团的结构为依据来分类。
按亲水基是否荷电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在水中能电离,形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或者同时既带正电荷又带负电荷的离子。
带正电荷的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带负电荷的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既带正电荷又带负电荷的则称为两性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不电离,呈电中性。
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几百至几千,而几千至几万以上的则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有的是从天然物质提取制得的,有的是化学合成制备的,前者称为天然表面活性剂(以区别于后者)。
[2017年整理]表面活性剂化学练习题
![[2017年整理]表面活性剂化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45b7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c.png)
三、填空题1.表面活性剂分为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后者又可分为,,三种。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阴离子两性2. 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冠醚型表面活性剂等。
碳氟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3.临界胶束浓度的的测定方法有,,染料法,光散射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和。
表面张力法电导法增容作用法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4. 在4种增溶方式中增溶量最大的是。
聚氧乙烯链间的增溶5.乳状液类型的鉴别主要有:稀释法,,,滤纸润湿法四种。
染料法,电导法6.烷基芳烃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质子酸催化剂主要有硫酸、磷酸、;路易斯酸有、三氟化硼等。
氢氟酸三氯化铝7. 洁尔灭为型表面活性剂,化学名称是,具有,起泡,腈纶缓染剂等作用。
阳离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杀菌8. 某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成环氧乙烷的质量分数为24.6%,则其HLB 值为。
4.929.两性表面活性剂按整体化学结构分为,,。
甜菜碱型,咪唑啉型,氨基酸型,氧化胺型10. AO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又名俗名K12. α-烯烃磺酸盐,月桂醇硫酸钠11. 常用的稳泡剂,天然化合物,如和;高分子化合物,如,,;合成表面活性剂。
明胶皂素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改性淀粉一、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剂:在加入很少量是既能明显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改变物系的界面状态,能够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容、分散等一系列作用的物质。
2.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3.Krafft点: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达到一定温度时溶解度突然增加的温度。
4.浊点: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较好,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SA 溶解度突然减小而析出,这一温度叫--。
5.两性表面活性剂:指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6.增容力:增容量除以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
7.分散剂:使固体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姓名:黄朋学号: 2012G0303006 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离子分类亲水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系半合成系合成系阴离子型羧酸基海藻酸钠果胶酸钠腐植酸钠咕吨树胶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共聚物水解聚丙烯酰胺磺酸基木质素磺酸盐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缩合萘磺酸盐聚苯乙烯磺酸盐硫酸酯基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阳离子型胺基壳聚糖阳离子淀粉氨基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苯甲基三甲铵盐季铵盐两性型胺基、羧基等水溶性蛋白质类非离子型多元醇及其他淀粉淀粉改性产物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基醚EO加成物聚乙烯吡咯烷酮2、离子分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特殊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酯盐型、磷酸酯盐型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胺盐、烷基咪唑啉盐、烷基吡啶盐、β—羟基胺等两性表面活性剂:从广义上讲,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均可称为两性活性剂。
可将其分为:非离子-阴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型;阴离子-阳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
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例如,对皮肤的低刺激性,具有较好的抗盐性,且兼备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两类表面活性剂的点,既可用作洗涤剂、乳化剂,也可用作杀菌剂、防霉剂和抗静电剂。
因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不发生解离,其极性基部分大多为氧乙烯基、多元醇和酰胺基。
类型:酯型;醚型;胺型;酰胺型;混合型(Tween)酯醚型等。
特殊表面活性剂:以碳氟链为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简称为氟表面活性剂,如全氟辛酸。
这类活性剂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不仅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0 mN.m-1以下,而且能降低油的表面张力。
其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具有抗氧化、抗强酸和强碱及抗高温等特性。
表面活性剂化学练习题 2

表面活性剂试题一、名词解释.1. 表面活性剂2. 临界胶束浓度3. Krafft点4. 浊点5. 两性表面活性剂6. 增溶力7. 分散剂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二、选择题.1.D 2.D 3.E 4.D 5.C 6.A 7.C 8.B 9.A 10.A 11.A12.A 13.ABCD 14.C 15.ABC 16.B 17.A 18.A1.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两性型毒性最小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C.做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D.做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2. 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根据经验,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围限定在0-20之间B.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C.聚氧乙烯基团的比值增加,亲水性降低D.杀精避孕套中起杀精作用的主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作洗涤剂3.40%的Span -80(HLB4.3)与60%吐温-80(HLB15.0)混合后的HLB值是( E )A.4.3B.6.42C.8.56D.9.65E.10.724.等量的Span -80(HLB4.3)与吐温-80(HLB15.0)混合后的HLB值是( D )A.4.3B.6.42C.8.56D.9.65E.10.835.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C )A.亲水亲油平衡值B.CMC值C. 适宜的粘稠度D. Krafft点6. 下列说确的是( D )A. krafft点越低,该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越好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该在浊点以上使用C.疏水基为直链的比带支链的难于降解D.含有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比仅含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故洗衣粉中主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胶束越大,对于增溶到胶束部的物质增溶量越大B.乳状液类型通常有O/W,W/O,套圈型三种。
C.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做破乳剂D. 玻璃器皿中易得到O/W型乳状液8.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都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Krafft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浊点D.一般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洗涤、分散、乳化性能好,分子量小的润湿、渗透性能好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液体油污的去除主要是靠表面活性剂的增容作用而实现的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用于洗涤天然棉纤维C.烷基苯磺酰二乙醇胺可做稳泡剂D.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很好的起泡剂10.下列说确的是( B )A.餐具洗涤剂可以用来洗涤瓜、果、蔬菜、肉B.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为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及烷基酰醇胺C.重垢液体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含量一般在80%以上D.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主成分完全不同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只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B.分子结构中含有苄基的季胺盐具有较强的杀菌性C.药物中引入磺酸基后易被人体吸收,并提高水溶性,而药理作用改变不大D.烷基苯磺酸钠通常为黄色油状液体12.下列说确的是( C )12.A 13.ABCD 14.C 15.ABC 16.B 17.A 18.A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含氮的有机胺衍生物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存在Krafft点C.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可做相转移催化剂D.两性表面活性剂没有等电点13.下列说确的是( A BCD )A.在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过程中,常采用苯过量的方法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B.工业常用磺化剂有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C.温度会对磺化产物及磺化速率有影响D.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过程中,分酸是利用密度差原理14.下列关于两性表面活性剂性质不正确的是( C )A.具有等电点B.临界胶束浓度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大C.两性表面活性剂没有Krafft点,但有浊点。
大学表面活性剂复习资料(考试用)

大学表面活性剂复习资料(考试用)表面活性剂化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题目第一章表面活性剂的概述1.表面:液体或固体和气体的接触面。
(物质和它产生的蒸汽或者真空接触的面)2. 界面:液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或液体的接触面。
(物质相与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之为界面)3. 表面张力:指垂直通过液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N/m)。
4. 表面自由能:指液体增加单位表面上所需做的可逆功,或恒温恒压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自由能的增值,或单位表面上的分子比体相内部同分子量所具有的自由能过剩值,称为表面自由能(J/m2)。
5. 表面活性:在液体中加入某种物质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叫表面活性。
如肥皂中的脂肪酸钠,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钠等。
6. 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某液体中加入少量某物质时就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急剧降低,并且产生一系列应用功能,该物质即为表面活性剂。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1. 吸附:表面上活性剂这种从水内部迁至表面,在表面富集的过程叫吸附。
2. 低表面能固体:表面活性剂的表面能<100mJ/m2的物质3. 高表面能固体:表面活性剂的表面能>100mJ/m2的物质。
4. 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小了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2)反胶束: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极性头向内,非极性头尾朝外的含有水分子内核的聚集体,称为反胶团。
(3)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地降低,但是当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化不大,此时表面活性剂从分子或离子分散状态缔合成稳定的胶束,从而引起溶液的高频电导、渗透压、电导率等各种性能发生明显的突变,这个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4)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系表面活性剂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强弱的数值。
胶体化学考点

胶体化学考点一、σ的定义:恒温恒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单位J〃m-2定义表面张力(σ):单位长度液体表面的收缩力,单位N〃m-1(或mN〃m-1)表面过剩:表面浓度与体相浓度之差接触角:在固、l、g三相交界处,作l-g界面的切线,由此切线经液体内部与液固界面所成的夹角二、L ap l ace方程:三种特殊情况下的表达式1、曲面为球面,则R1=R2=R,ΔP=2σR2、曲面为柱面,则R1=R,R2=≦,ΔP=σ/R3、气泡存在两个g-l界面,且R1=R2=RΔP=4σ/R三、沾湿、浸湿、铺展,润湿过程的热力学判据,接触角判据。
•热力学判据沾湿 - Wa=σg-l(1+cosθ)≥0 θ≤180°浸湿 A=σg-l cosθ≥0 θ≤90°铺展 S=σg-l(cosθ-1)≥0 θ≤0°•接触角判据:通常真截将θ作为润湿与否的依据,θ>90°时,称为不润湿;θ<90°时,称为润湿;θ≤0°时(或不存在)铺展。
四、吸附等温线的类型类型Ⅰ:单分子层吸附,远低于P时,即吸满单分子层,P上升, 不再增加类型Ⅱ:S型吸附等温线(常见),低压下为单分子层,压力增加,产生多分子层吸附,图中B是低压下曲线的拐点,通常认为吸满了单分子层,B也即计算比表面的依据,如-195℃下氮在铁催化剂上的吸附。
类型Ⅲ:较少见,一开始即为多分子层吸附。
类型Ⅱ、Ⅲ在P→P0时,曲线趋于纵轴平行线的渐近线,表明产生了吸附质的凝聚,如低温下(-137.7~-58℃)溴在硅胶上的吸附。
类型Ⅳ:低压下产生单分层吸附,压力增加,吸附剂的孔隙结构中产生毛细凝聚,急剧上升,毛细孔中装满吸附质后, 不再上升。
如常温下,苯在硅胶上的吸附。
类型Ⅴ:低压下即产生多分子层吸附,压力增加,毛细凝聚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假设(1)被吸附分子间无作用力,因而分子脱附不受周围分子的影响。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在常温下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它在酸性介质中成为阳离子型,而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则为非离子型。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生产厂家哪家好?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来为您解答!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除了具有一般的表面活性剂性能外,还具有优异的增溶、增稠、乳化、起泡、稳泡、柔软、保湿、抗静电,与人体皮肤相容性好,生理毒性小,易生物降解。
并有一定的杀菌性能和防霉作用。
本产品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无色透明液体,为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酸性介质中呈阳离子性,在碱性介质中呈非离子性,易溶于水和极性有机溶剂,微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增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稠、抗静电、柔软、增泡和去污性能;本品刺激性低,可有效地降低洗涤剂中的阴离子刺激性,还具有杀菌、钙皂分散、易生物降解等特点。
洗涤性能优良,泡沫丰富而稳定,性质温和刺激性低,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和柔软性。
主要用于洗发香波,使头发更为柔顺,易于梳理,泡沫细腻,富有光泽,还可用于餐具、盥洗室、建筑外墙等硬表面,清洗剂中赋予产品以增稠、减少刺激和增效作用。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增设上海、广州两家办事处。
是以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酸及丙烯酰胺系列聚合物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化、石油开采、水处理、农药助剂、水性涂料、金属加工液等多个领域。
我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系列、两性表面活性剂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系列、增稠剂系列产品以及其他产品。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我司有经验丰富的配方师,研制各类有特色的应用配方;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竭诚负责售前/后服务,并能按照客户要求提供OEM代加工服务。
以客户为服务焦点,重合同,守信用竭诚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表面活性物质

6.5 表面活性剂胶束热力学
第133页,共133页
6.5 表面活性剂胶束热力学
1.相分离模型
第133页,共133页
6.5 表面活性剂胶束热力学
第133页,共133页
6.5 表面活性剂胶束热力学
第133页,共133页
6.5 表面活性剂胶束热力学
2、质量作用模型
此模型将胶束化看作是一种缔合过程,可应用 质量作用定律于此平衡
减小,但减小到一定值后就不再随浓度增 加而变化。 表面活性剂:具有长碳链(碳原子数大于 8)的极性有机化合物。
第133页,共133页
a
b c
cB
引言
溶质表面吸附
(1) Surface inactive substances:
csur <cint negative adsorption
(2) Surface active substances and surfactant: csur > cint positive adsorption
两性表面活性剂
R-NHCH2-CH2COOH 氨基酸 型
CH3
|
R-N+-CH2COO-
|
CH3
甜菜碱型
第133页,共133页
6.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第133页,共133页
6.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第133页,共133页
6.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第133页,共133页
6.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第133页,共133页
jM j z A M j Ajz z
K
am aj aj z
cm cj cj z
Gm
RT j
ln K
RT [ln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全氟碘化物的合成
式中,产物全氟碘化物分子式的n为0~15,是直链型全氟碘化物
可采用下列方法制备链端具有分支链的化合物,即 :
KF + I2 CF3CF=CF2 + IF IF + KI CH3CN
(CF3)2CFI
(调聚剂)
(CF3)2CFI + nCF2CF2
(CF3)2CF(CF2CF2)nI
H(CF2CF2)nCOOH
H(CF2CF2)nCOCl
H(CF2CF2)nCH2OH
O n CH2CH2
H(CF2CF2)nCH2O(CH2CH2O)nH
三、含氧杂原子的氟烷基碘的合成
这类化合物可由全氟丙酮为原料合成,其反应式为:
(CF3)2C O + KF (CF3)2CFO-K+
I2 , n CF2 CF2
CF3I + hv CF3 ·+ CF2 CF2 CF3CF2CF2 · + CF2 CF2 CF3CF2CF2 · + CF3I CF3(CF2CF2)n · +CF3I 2 CF3 · CF3 ·+ I · CF3CF2CF2 · CF3CF2CF2CF2CF2 · CF3CF2CF2 I + CF3 · CF3(CF2CF2)n I + CF3 · CF3 CF3
4 临界胶束浓度
• 碳氟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比结构相似的碳氢表面活性 剂低10~100倍
表8-1 脂肪酸钾和全氟羧酸的临界胶束浓度(mol/L) 活性剂名称 脂肪酸钾 全氟羧酸 C6 1.68 0.054 C8 0.39 0.0056 C10 0.095 0.00048
碳氟表面活性剂也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1. 离子型:又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
特点:
◦ 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 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 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好 ◦ 容易产生加合增效作用
应用:
◦ 在高效灭火剂中的应用 ◦ 在电镀方面的应用
◦ 在织物整理方面的应用
◦ 作为高聚物添加剂的应用 ◦ 在感光材料中的应用
一 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一般包括两步
◦ 含氟非极性基的合成 ◦ 亲水基团的引入
CF CF2 CFCF3
_ F
CF CF2
CF3
CF3 CF3 CF3 CF3
_
CF CF
CF CF3
CF3 CF3 CF
C CF
CF CF CF3
F
CF3 CF3 CF3 CF3
CF CF
_
CF3 CF CF CF3 CF3
F
CF CF2 C CF3
C
CF3 CF3
CF CF
C CF3
CF3 CF CF3
CH3OH + nCF2=CF2 CH3CH2 OH+ nCF2=CF2 H(CF2CF2)nCH2OH H(CF2CF2)nCH(CH3)OH
在以上合成的ω-氢氟碳化合物中,n=0~8。 这样ω-氢碳氟化合物可进一步氧化得到羧酸,也可和环 氧乙烷反应制得表面活性剂。例如:
氧化 SO2Cl2 酰化
C7H15COCl+16HF C8H17SO2Cl+18HF
C7F15COF+HCl+15H2 C8F17SO2F+HCl+17H2
优点:原料氟化氢价廉易得,可直接合成碳氟表面活性剂
的反应性基团,如羧酰氟(-COF)或磺酰氟(-SO2F)
等,经进一步反应引入亲水基即可制得碳氟表面活性剂
H2O A B 水解 酰化 C ROH 酯化
二 碳氟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三种
◦ 电解氟化法 ◦ 调聚法 ◦ 离子齐聚法
1 电解氟化法
• 是较早用于合成疏水疏油碳氟链的方法 • 将无水氟化氢和碳氢有机化合物在Simons电解槽中电解氟
化,控制极间电压在4~6V,此时应无有氟气体产生 • 这种方法生产的一般是含8个碳原子的羧酰氟和磺酰氟
10
2.六氟丙烯聚合产品
六氟丙烯在氟离子存在下首先发生亲核反应,得到负离 子中间体,该中间产物继续与六氟丙烷反应,最终生成含 9个碳原子的支链碳氟中间体。该反应过程如下:
CF2 CFCF3 CF3 CF3 CF3 CF3 CF3 CF3 F CF3 CF3 C CF
CF2 CFCF3
CF3 CF3
(b.p 114℃)
(b.p 110℃)
由该中间体合成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过
程如下式所示,所得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均含有较多支链。
HO
C9F18
HO COOH
C9F17O
HSO3Cl
C9F17O
SO2Cl
NaOH
C9F17O
SO2Na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H2N(CH2)3N(CH3)2
CH3NHCH2COONa
图8-1 氟原子在碳-碳上的立体效应
2 溶解性
由全氟甲基或全氟亚甲基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间作用力非常 弱,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 碳氟链为疏水疏油基 例如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四氟甲烷的7倍。
3 表面活性
碳氟链的憎水性比碳氢链强,碳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强于常规的碳氢链表面活性剂
一般碳氢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在30~40mN/m范围内,而 碳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大部分在15~20mN/m之间,有 的甚至可达12mN/m
H2SO4.SO3
Rf'CH2CH2OH
P2O5.NH3
O n CH2CH2
Rf'CH2CH2O(CH2CH2O)nH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Rf(CF2CF2)nCH2CH2I
O (Rf'CH2CH2O)1.5P(ONH4)1.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CHCONHCH2CH2SO3M
CH2 + NaHS ' R CH CH SH f 2 2 _ NaI
◦ 阴离子型:CF3(CF2)2OCF(CF3)CF2OCF(CF3)COO-Na+ ◦ 阳离子型:CF3(CF2)6CONH(CH2)3N+(CH3)· I- ◦ 两性型:C8F17CH2CH2CONH(CH2)3N+(CH3)2
2. 非离子型 :CF3(CF2)nCH2O(CH2CH2O)mH
乙烯、六氟环氧丙烯)在氟离子(F-)催化下发生阴离子 聚合反应,合成碳原子数为6~14的碳氟表面活性剂中间 体 以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合成的中间体为多支链烯烃,这是 该法与电解氟化法和调整法的区别。
1. 四氟乙烯聚合产品 四氟乙烯在氟离子催化下发生齐聚反应制得的产品有 90%左右是含8~12个碳原子的全氟烯烃,这种小分子量的 化合物叫做齐聚物或寡聚物
一 碳氟表面活性剂
二 含硅表面活性剂
三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四 冠醚型表面活性剂 五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六 生物表面活性剂
定义:又称含氟表面活性剂(fluorine surfactant)、氟化 表面活性剂(florinated surfactant)或全氟表面活性剂 (perfluoro surfactant),其疏水基主要由碳、氟两种元素 组成,即氟原子代替氢原子,即碳-氟键代替了碳氢键, 因此,非极性基不仅具有疏水性质,而且具有疏油的性能。
CF3
该中间体经进一步反应可分别制得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
CF3CF2CF2O(CFCF2O)nCFCONH(CH2)3N(CH3)3 I CF3
CF3
CF3
CF3
CF3CF2CF2O(CFCF2O)nCFCOO(CH2CH2O)nR
1 分类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类似,含硅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的结 构可以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等 四类。 如果按照疏水基的结构分类,可分为硅烷基型和硅氧烷 Si CH Si 基型两类。
CnF2n+1CH2O(CH2CH2O)mH
OH 水解 A
CnF2n+1SO3
-
CnF2n+1SO2F
B
H2NC3H6N(C2H5)2 酰化 C RNH2 酯化
CnF2n+1SO2NHC3H6N(C2H5)2
+ CnF2n+1SO2NHC3H6N(C2H5)2.X 季铵化 RX
CnF2n+1SO2NHR
ClCH2CH2OH 缩合
R
R
氧乙基化
CnF2n+1SO2NC2H4OH m CH2CH2 R
O
CnF2n+1SO2N(C2H4O)mC2H4OH
利用氟烯烃的调聚反应制取长链氟烷基中间体的反应
反应物包括调聚剂和调聚单体,二者反应可以得到不同链 长的含氟中间体的混合物,经下一步反应便可合成表面活 性剂。 是游离基聚合反应,有时使用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
根据调聚法所用调聚剂的不同,可以制得全氟碘化物、ω-氢碳 氟化物以及含氧杂原子的氟烷基碘 。 工业上常用的调聚剂为五氟碘乙烷,它同四氟乙烯的反应式如 下:
IF5 + 2I2 CF2=CF2 + IF CF3CF2I + nCF2=CF2 5FI CF3CF2I 五氟碘乙烷 CF3CF2(CF2CF2)nI 全氟碘化物
润湿性、分散性、抗静电性、消泡和乳化性能。
主要用于纤维和织物的防水、柔软和平滑整理以及化妆品 中,阳离子型含硅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通常分为两步,即含硅疏水基中间体的合成及亲水基团的引入。
CnF2n+1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