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煤矿爆破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2023-041.概述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是对监控目的的可视性和直观性,煤矿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可直观地监视矿区各重要生产环节、设备运营和人员动态等情况。

重点监控如井口、工业广场、煤场、采煤面上下口、井底车场、皮带机、给煤点,装载点、炸药库、磅房、办公场地等;除在调度室实现对监控点的实时监控外,同时还可以通过光纤网络将图像上传至监控中心,实现视频系统联网,相关人员亦可依据授权上网查看实时监控图像。

煤矿事故的发生,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及政治损失。

要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率,除了各级管理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之外,还须完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装备建设,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就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对煤矿进行全面有效的监视控制,及时发现事故苗头和隐患,及时发出预警采用相应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并且工业电视系统能通过接口与其它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在某些地点可实现无人值守,进而达成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生产数字化。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将给煤矿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领导、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通过网络查看各个生产区域的现场情况,延伸管理人员的观测范围,使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可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现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有效地提高了办公、生产效率,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2.需求分析在发达国家,煤矿已实现高度机械化,井下工作人员很少,作业规范,巷道通畅,一旦发生事故,易于撤离,伤亡不大。

而在我国,采煤机械化限度还相对较低,矿工队伍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培训时间有限的农民工,甚至存在井下抽烟等严重违章现象。

这样的千军万马集中在高度危险的作业环境中,极易发生事故,导致重大伤亡。

我们在分析近期几个煤矿发生的特大事故时发现重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煤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视频安全性
具备防爆、防水、防尘等功能,保 证矿井内的视频监控数据安全可靠 。
测试方案
测试环境
模拟矿井内的实际情况,搭建 相应的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
采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工具,如 高清摄像头、网络传输设备、存 储设备等。
测试方法
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如对比测试、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 等。
测试结果分析
03
通过优化设计和整合资源,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提高信息共享 和协同效率。该方案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预防灾害具有重 要的意义。
02
方案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思想
可靠性和稳定性
01
系统设计应考虑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煤矿环境下能够稳
定运行,减少故障率。
可扩展性
02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煤矿需求的变化,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
可靠性
本系统采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和网络,保证了系统 的稳定性和长寿命,减少了故障率,避免了因系 统故障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创新点介绍
采用了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实现 了高清晰度、低码流、高帧率的视频传输,提高了
视频监控的质量和效果。
结合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矿井 内人员、车辆、设备等各类要素的全面监测和数据
矿用防爆摄像机的设计
01
防爆型式
矿用防爆摄像机采用隔爆型式,能够承受爆炸压力和冲击波,保证设
备安全运行。
02
防爆标志
矿用防爆摄像机应取得相应的防爆标志,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03
防护等级
矿用防爆摄像机应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以抵御煤矿粉尘、泥浆和水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顶板事故等。

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二、系统需求分析1. 监测目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测目标包括瓦斯浓度、矿压、煤尘浓度等,以及矿井内部的温湿度和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

系统需要实时监测并及时报警,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2. 监测节点系统需要设置适当数量的监测节点,以覆盖整个矿井的各个关键区域。

这些监测节点应该能够实时采集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3. 数据传输为了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应该采用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

可以选择无线传输、有线传输或者光纤传输等技术手段,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系统设计方案1. 硬件设备为了实现监测节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系统需要配备各种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通信设备等。

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矿井各个参数,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通信设备用于数据传输。

2. 数据处理与存储监测节点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报警。

系统应该配备合适的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库,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存储。

3.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监测节点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监控中心可以配备大屏显示器,直观地展示煤矿各个区域的监测数据,并提供报警信息。

四、系统特点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煤矿各个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

2. 数据准确性系统采用精确的传感器和高效的数据采集终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报警功能系统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以便矿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煤矿监控系统方案

煤矿监控系统方案

煤矿监控系统方案1. 简介煤矿作为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工业环境,需要定期监测各种参数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煤矿监控系统旨在通过监测和分析煤矿环境中的各种参数来提供实时的安全预警和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煤矿监控系统方案,该方案将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以实现全面的煤矿安全检测和管理。

2. 系统架构煤矿监控系统包括以下组件:•传感器网络:部署于煤矿中的传感器网络用于收集各种环境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风速等。

•数据传输系统: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系统中央服务器,可以使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

•中央服务器:接收和存储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界面:用于展示煤矿的实时环境参数数据和安全预警信息。

•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触发相应的安全预警信息,如声音警报、短信通知等。

•数据存储和分析:将传感器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用于后续数据分析和挖掘。

3. 系统工作流程1.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2.数据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

3.中央服务器接收并存储传感器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5.数据可视化界面展示实时环境参数数据和安全预警信息。

6.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触发相应的安全预警信息。

7.数据存储和分析模块将传感器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4. 技术方案4.1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部署在煤矿中的关键位置,用于收集环境参数数据。

传感器节点采用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自主工作。

4.2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利用煤矿内部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

可以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如蓝牙、Wi-Fi)或有线传输技术(如以太网)。

4.3 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存储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xx年xx月xx日•方案设计概述•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平台设计•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目•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计•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案例分享录01方案设计概述煤炭资源开采、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复杂性,需要实时监控和预警。

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特点传统监控系统存在视频质量差、监控范围小、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

现有监控系统的不足背景介绍需求分析采用高清、智能摄像机,提升视频清晰度和质量。

视频质量提升多角度监控实时预警数据存储和分析利用多角度摄像头实现对矿区全方位的监控。

通过智能分析算法实现对矿区异常情况的实时预警和报警。

建立视频监控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方便历史查询和事故分析。

提高监控质量采用先进的高清摄像机和优化视频编码技术,提高视频清晰度和质量。

智能化监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能分析、预警和报警功能。

数据存储与共享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实现视频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扩大监控范围利用广角摄像头和多角度监控技术,实现对矿区全方位的监控。

系统设计目标02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平台设计架构模式本设计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展示层和系统应用层。

扩展性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方便后期增加新的监控点和功能模块。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设计选用高性能、高分辨率的工业级摄像头,支持夜视功能,适应井下不同环境。

平台硬件设计视频采集设备选用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传输设备,如光纤传输设备或无线Mesh网络设备。

网络传输设备选用大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分布式存储服务器或NVR存储。

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存储软件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云存储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管理。

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专门的视频数据处理软件,实现视频图像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检索等功能。

数据展示软件开发数据可视化展示软件,将监控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井下情况。

爆破工程监控方案和应急措施

爆破工程监控方案和应急措施

爆破工程监控方案和应急措施一、工程概况、周围环境:二、控制目标1、控制爆破振动,确保周围建筑及设施的安全。

2、控制爆破时间,尽量不扰民、少扰民。

3、控制爆破飞石在基坑内。

4、控制噪声并尽可能减少。

三、爆破施工组织安排1、按甲方与设计的程序安排,划分区域,分块、逐段进行爆破。

2、爆破时,先通知联系周边的住户使他们注意防范3、严格控制飞石、响声、冲击波。

采用多层麻袋直接覆盖及竹笆多层隔空遮护,达到减少声响及冲击波,确保飞石基本在基坑内。

防护棚由甲方按照我方设计搭设。

4、爆破时,甲方及监理部门,可进行监测,发现情况及时联系研究,以确保在安全前提下完成支撑爆破拆除工程。

5、每天的起爆时间,根据协调会上各单位负责人协商后确定,爆前作好安民告示工作。

四、安全技术措施(一)爆破参数设计1、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合理采用采用爆破技术。

2、总的处理原则是:结点处孔距、排距作些调整,使布孔尽量均匀。

(二)、振动控制在本工程爆破防振动采取的对策:1、采取多段、小药量延时爆破。

为确保基坑围护体系及周边管线的安全,为满足集团总公司的“爆破不扰民”的要求,采取多段、小药量延时爆破。

将爆破振动影响控制在国标所规定的允许范围5cm/s之内。

2、为减小爆破振动,确保爆破质量,先进行密孔、小药量爆破,在此形成裂缝或断口,使以后爆破的振动波传递被减轻。

(三)飞石的控制1、加强对炮孔的预埋和补钻的技术管理,严格控制炮孔的位置与深度。

2、严格把握好装药关,对于特别的位置,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药量的调整,确保爆破的质量和安全。

3、严格执行防护方案,双重全封闭防护棚,并由指定的人员检查防护质量,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四)噪声的控制由于工程的特殊环境,爆破工作必须控制爆破声响,以避免爆破引起不必要的惊慌和执行市政府的少扰民的指示。

控制具体措施为:1、精确计算装药量,避免多余能量向空中的发散,但也要尽可能减少爆后清凿工作量,减少空压机噪声。

2、在被爆体上覆盖多层湿麻袋,以吸收部分爆破噪声。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推荐阅读)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推荐阅读)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推荐阅读)第一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编制:监控室 2011年11月5日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一、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

设计依据为《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及2010年补充条款);《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AQ6202-2006)《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AQ6205-2006)《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381-2007)《矿用分站》(MT/T1005-2006)《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06)《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 209);《设备可靠性试验》(GB 5080.1~7);《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GB4859-84);二、技术规格及要求(一)硬件参数1、分站容量:不少于16路模拟量或开关量输入(模拟量与开关量可以随意互换,不受端口的限制)、8路控制输出;断电控制:不少于8路(可以不需外接断电器直接完成断电控制任务)输入电源:支持多种电压127/220/380/660V;本安电源:18VDC或24VDC;输入信号:200~1000Hz,1~5mA、1/5 mA、触点;与中心站通讯速率2400bit/s;分站至传感器传输距离:不小于2 km;分站与传输接口、分站与分站之间传输距离:不小于10 km。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数据备份技术
采用备份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备份和容灾,保证数据不会因意 外而丢失。
数据检索技术
支持数据检索技术,可根据时间、地点等多种条件快速检索和回 放视频数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
03
系统设计
监控点设计
位置选择
根据矿井布局和采掘面分布,选择合理的监控点位置,确保监控范围覆盖矿井主要作业区 域和通道。
煤矿行业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系统概述 • 系统技术需求 • 系统设计 • 系统应用 • 系统优势分析 • 系统实施方案和计划
01
系统概述
背景和目的
1 2
煤矿行业安全需求
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需要加强 监管和预防。
传统监控方式不足
传统的监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煤矿对于安全、 高效、智能的需求。
人员和设备监控
利用RFID、定位等技术对矿工和设备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掌握人员和设备的动 态信息。
对矿工的安全帽、矿灯等设备进行监控,确保安全生产。
数据分析和决策
1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 为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 效率和安全性。
3
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如报警阈值设定、应 急预案制定等。
设备选型
选用高性能、高清晰度的摄像设备,如高清红外摄像头,具备较好的夜视功能和防尘防水 性能。
安装方式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吊装、壁挂、支架等方式安装摄像头,确保拍摄角度和视线高度 适宜。
中心控制室设计
01
位置选择
将中心控制室设在矿井主要出入口或调度室附近,方便管理人员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城县峰峰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宏远煤矿项目名称:爆破监控系统KJ387(A)(又名智能爆破监控系统/井下爆破监控系统V1.0)技术方案北京龙德时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5月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总体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承建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总体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放炮事故的危害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近几年放炮引起的事故在煤矿事故中所占的比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放炮事故的主要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放炮事故增加的原因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消灭放炮事故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应用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方案设计规范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系统基本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功能实现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系统组成 (3)3.5. 操作方法与步骤及原理 (13)3.6. 基本功能实现的原理与途径 (14)3.7. 技术参数 (15)3.8. 系统组成与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6)3.8.1 矿用连锁发爆器系统(V1.0) (16)3.8.2 无线接收器系统(无线接收器)V1.0 (18)3.8.3 传输分站系统V1.0 (18)3.8.4 安全起爆距离标识器系统V1.O (20)3.8.5 人员识别卡系统 V1.0 (20)3.8.6 地面中心站: (20)3.9. 使用环境条件: (21)3.10. 安装与调试: (21)3.11. 软件部分功能介绍 (23)3.11.1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23)3.11.2 爆破监控系统软件功能简介 (23)3.11.2.1 矿用连锁发爆器系统(LDFBQ-1)管理软件系统 (23)3.11.2.2 浏览器部分软件主界面 (27)1.概述1.1.总体设计思想根据宏远煤矿目前的放炮管理的状况,为了达到放炮管理的“本质安全”,杜绝放炮过程出现的雷管不响、人员误入放炮不安全区域、哑炮、瓦斯与有害气体等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测,对放炮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为了实现“本质安全管理”,对整个放炮过程的实施闭锁管理。

1.2.项目名称宏远煤矿“爆破监控系统KJ387(A)”1.3.项目承建单位本项目由北京龙德时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建,技术协助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1.4.设计原则北京龙德时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的井下爆破监控系统的设计贯穿了“本质安全”理念,就是“不安全就不能放炮,不安全就不能生产”的理念。

实现放炮管理由“措施管理”到“本质安全管理”的飞跃。

放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实时监控,重点是对瞎炮、哑炮的杜绝;放炮不安全区域人员的误入、三人连锁、安全距离控制。

根据情况可以实现“十个不能,一个监控”来实现现场的实时监控,具体如下:十个不能:1、警戒人员没有到位置,就不能爆破。

2、安全距离不够,就不能爆破。

3、不进行三人连锁,就不能爆破。

4、网络电阻不合格,可能有瞎跑,就不能爆破。

5、瓦斯超限,就不能爆破。

6、煤尘超限、就不能爆破7、喷雾设施没有打开,就不能爆破8、有人在危险区域,就不能爆破。

9、风量不足,就不能爆破。

10、没有停电,就不能爆破。

一个监控:矿山各级领导能够通过网络对爆破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爆破数据自动上传监控主机,并生成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

1.5.建设原则1、与结合托克逊矿实际条件,充分利用目前矿已经安装布置的监控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设施,做到费用最省,效益最好。

2、前瞻性和实用性:系统体现世界前沿的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理念和技术,为矿山企业提供的爆破监控系统,不仅考虑到行业的普遍性和业界顶尖技术与实践结果,而且符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

3、先进性:提供国内最好、最先进的产品。

4、在托克逊矿智能爆破监控系统实现以下“八个不能、一个监控”功能。

1)警戒人员没有到位置,就不能爆破。

2)安全距离不够,就不能爆破。

3)不进行三人连锁,就不能爆破。

4)网络电阻不合格,可能有瞎跑,就不能爆破。

5)瓦斯超限,就不能爆破。

6)有人在危险区域,就不能爆破。

7)风量不足,就不能爆破。

8)一氧化碳超限,就不能爆破。

一个监控:矿山各级领导能够通过网络对爆破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爆破数据自动上传监控主机,并生成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

2.总体需求分析2.1放炮事故的危害分析放炮引起的矿山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整个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30%左右,每年因此死亡2000人左右,放炮引起的重特大事故占到了重特大事故的60%-80%多,而且,放炮事故占的事故比重还在不断上升。

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落后,以及因为技术落后导致的管理落后、标准落后等。

2.1.1近几年放炮引起的事故在煤矿事故中所占的比重通过上述报道,我们看到了在煤矿事故中放炮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这个诱发因素有多大呢?让我们看看下列事实:放炮事故造成的死亡非常惊人,放炮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占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最近几年全国煤矿每年事故死亡5000-6000人左右,其中放炮造成的大约2000人左右。

自建国到现在,全国煤矿放炮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00000人之多!1.放炮是重大特大事故的最大诱发因素根据对最近3年(2003-2005)的我国煤矿重大特大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放炮事故占特大事故的60%以上。

新疆省煤矿1999年-2006年,放炮引起的事故占到了重大特大事故的80%以上。

2.放炮是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占爆炸事故的最主要的导火索根据2004-2005年的数据,在重大特大瓦斯事故和煤尘事故中,放炮引起的达到了60%以上,电火花引起的约30%以上,另外的是其他火源引起。

3.安全管理好的省份放炮事故占的比重更大新疆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重大特大事故中放炮事故有些年份占到了80%以上,重特大的事故几乎都是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远远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推广新技术的力度大,在传统的事故多发的顶板、电火化引起的瓦斯事故等方面,事故得到了比较有效的遏制,放炮由于技术的进步不明显,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事故率反倒相对上升。

4.放炮事故所占比重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在科技、管理方面加大治理的力度,其他几类主要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的比重逐渐降低。

顶板事故,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锚喷支护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事故率已经大幅下降。

由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也由于防爆技术的不断完善,也在明显减少。

相反放炮事故由于放炮技术以及放炮管理技术没有大的提高,造成放炮事故在相对增加。

例如山西省最近几年的情况如下图。

5.非煤矿山企业放炮引起的死亡事故也占到了36%以上据官方公布的资料,2006上半年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事故793起 985人死 ,从事故类别来看,上半年全国非煤矿山重大事故主要集中在冒顶片帮(坍塌)事故和放炮事故,共计30起、死亡106人,分别占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91.7%和83.5%。

其中放炮引起的事故13起,死亡47人,分别占重大事故的36%和37%。

2.1.2放炮事故的主要类型违章放炮引起的事故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绝大多数(90%以上)煤尘爆炸事故都是放炮引起的!第二类是:放炮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这类事故中放炮引起的占了60%以上的比例。

第三类是:放炮本身造成的伤亡事故,主要指放炮人员没有撤出,炸死人员;放炮警戒不严格,炸死人员等等违章放炮造成的事故!第四类是:放炮引起的突水、瓦斯和煤层突出事故;第五类是:爆破器材、火工品流落到社会上造成的事故。

例如,放炮员盗出发爆器、炸药雷管炸鱼、给小煤井等使用,炸死人。

有人甚至拿去炸铁路等等。

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危害!2.1.3放炮事故增加的原因剖析1.放炮技术落后是放炮事故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起爆技术数十年来没有根本性的发展,放炮依靠的设备器材是炸药、雷管、发爆器。

但是,发爆器从建国以来基本没有变化。

发爆器的制造的理念仅仅基于“起爆”就可以了,没有起爆安全的理念。

起爆器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大量的违章操作得不到有效制止,造成了大量的事故。

2.放炮管理技术的落后,造成国家有关放炮管理的规程、制度得不到根本执行,管理方面时松时紧,放炮事故也是时多时少。

1)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技术,国家有关放炮管理的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爆破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放炮的标准,每个企业又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的放炮管理制度,每个工程都有放炮的针对措施,严格按照规程来,肯定不会出现放炮事故。

但是,根据有关规程,放炮作业有14个大步骤,77个小步骤,繁多复杂,甚至不容易记住,作业过程最少需要3个人完成(正常需要6个人完成)。

目前的管理技术,还是停留在“口传口、手传手”的原始水平阶段。

严酷的事实证明,在没有“硬”的监督手段之下,工人们很容易违章操作,造成事故。

2)对于煤矿最危险的工序---放炮,竟然没有监控系统近年来,国家强力推广安全监控系统,对于预防事故,减少事故起到的很好的作用。

但是,对于发生事故最多、危害最大的放炮,竟然没有一个监控系统可以推广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