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产品设计--仪表板

合集下载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总结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总结

内外饰设计知识点总结在汽车行业,内外饰设计是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内外饰设计能够给人舒适的驾驶体验,同时也是展现汽车品牌个性和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对内外饰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汽车设计的魅力。

I. 内饰设计知识点1. 座椅设计座椅是汽车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关乎乘客的舒适度,也与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密切相关。

好的座椅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并具备可调节的功能。

此外,座椅的材质和色彩也需要与整个内饰风格相协调。

2. 仪表盘设计仪表盘作为汽车内部最显眼的部分之一,它不仅用于显示车辆运行状态,还承担起了操控和信息传输的重要任务。

好的仪表盘设计应该直观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同时,在色彩运用和材质选择上也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高品质和高科技的需求。

3. 中控台设计中控台设计涵盖了音频娱乐、导航系统以及空调控制等功能的布置和界面设计。

一个好的中控台设计应该是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的,并且需要与整个内饰风格相协调。

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是中控台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4. 材质选择内饰设计中的材质选择对于车厢的整体感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材质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视觉体验。

例如,皮革材质给人一种奢华感,织物材质则更为舒适和亲和。

内饰材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品质、持久性和人体工程学等因素。

II. 外饰设计知识点1. 车身比例和流线型车身的比例和流线型是外饰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外观美感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流线型的设计可以减少风阻,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而合理的车身比例能够营造出稳定和运动感,并且符合人们对于汽车美学的追求。

2. 前脸设计汽车的前脸设计是品牌识别和个性展示的重要部分。

前脸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出品牌的独特性和辨识度。

例如,奔驰车的传统银色进气格栅,宝马车的双肾形进气格栅等。

而且,前照灯和格栅的组合也是前脸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汽车内外饰产品装配流程

汽车内外饰产品装配流程

2-A柱上饰板; 5-B柱上饰板; 8-C柱上饰板; 11-前侧饰板;
3-A柱上饰板堵盖; 6-B柱上饰板堵盖; 9-C柱上饰板堵盖; 12-前门槛踏板;
螺钉堵盖
螺钉堵盖 B柱下饰板本体
前侧饰板总成
图一 内饰装配零件组成
图二 内饰装配流程图 前门槛踏板总成
螺钉堵盖
后门槛踏板总成
内外饰装配流程图——行李箱系统
1
2
3
4
6
5
1-背门饰板; 2-行李箱后饰板; 3-行李箱垫毯;
4-行李箱泡沫工具箱垫块;
5-行李箱左侧饰板;
6-行李箱右侧饰板
图一 行李箱装配零件组成
行李箱左侧饰板
行李箱右侧饰板
行李箱后饰板 行李箱泡沫工具箱垫块
行李箱垫毯
背门饰板
背门饰板单独安装
图二 行李箱装配流程图
内外饰装配流程图——前保系统 1
门饰板总成
盘头十字槽螺钉
车门钣金
图一 门护板装配零件组成
图二 门护板装配流程图
内外饰装配流程图——内饰系统
4
3
96
5
2
8
13
11
1
7 12
前围隔热垫 仪表板总成 顶棚总成
地毯总成
10
A柱上饰板本体 B柱上饰板本体
C柱上饰板本体
1-前围隔热垫; 4-顶棚总成; 7-B柱下饰板; 10-地毯总成; 13-后门槛踏板
内外饰装配流程图——CONSLE系统 1
2
3
4
1-副仪表总成; 3-堵盖;
2-后端盖总成; 4-前端护板总成
图一 副仪表板装配零件组成
副仪表总成 后端盖总成 前端护板总成

【设计】浅谈CCB(仪表板横梁)设计

【设计】浅谈CCB(仪表板横梁)设计

【设计】浅谈CCB(仪表板横梁)设计
什么是CCB
打开车门,进入车内,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前方的仪表面板,有的科技感十足,有的则前卫时尚。

在各式各样的仪表板下面,都隐藏着一种支撑结构---仪表板横梁,即CCB (Car Cross Beam)。

汽车仪表面板
CCB主要用于支撑人机界面控制设备及装饰件,同时与其它安全结构共同构成安全系统。

其结构形式简单,主要包括管梁,侧端支架,管柱固定支架总成,下支脚以及附属支架等。

仪表板横梁安装在驾驶室前端,隐藏在仪表板下方,用于固定仪表板及其附属件;因此通常会把CCB作为汽车内外饰的一部分进行开发。

同时,CCB多为金属结构,横跨车身左右两侧,对整个驾驶室有加强作用,而且PAB (Passenger Air Bag)等结构也安装在上面,对其强度有一定要求;所以,CCB同时作为一种结构承载件进行设计。

CCB作为前端仪表面板下的支撑件,担当着安装及安全支撑的重要责任。

仪表板下的CCB结构
CCB的种类
CCB虽然整体结构简单,但由于不同车型空间布置及内饰风格不同,其结构设计也各有差异。

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金属类、非金属类;其中金属类又可以分为钢制和非钢制。

传统CCB结构以钢制材料居多,采用钢管梁和冲压件拼焊,成本低,但材料密度大,不利于轻量化设计;非钢制金属CCB结构常用材料有铝合金、镁铝合金等,采用挤压和压铸成型,其结构密度小,质量轻,但成本较高;而非金属类,多采用聚合材料与金属搭配形式,进一步提升性能与轻量化水平。

汽车内外饰部件中英文一览

汽车内外饰部件中英文一览

汽车内外饰部件中英文一览1、隔离件insulation机罩(盖)隔热垫hood insulation机罩(盖)隔热垫紧固件hood insulation fastener侧围内饰板隔音垫quarter trim panel insulation前围隔热垫cowl insulation轮罩隔热垫wheelhouse insulation2、内饰板trim panel2.1 车门内饰板door trim panel前门内饰板front door trim panel后门内饰板rear door trim panel门内饰板基板door trim foundation门内饰班底板door trim sub foundation门内饰板衬垫door trim pad门内饰板地毯door trim carpet门内饰板装饰条door trim molding门内饰板接片door trim panel extension泡沫垫片foam spacer扬声器蓖板框板speaker grille bezel扬声器面板speaker grille screen扬声器夹板speaker retainer2.2 前内饰板front trim panel前围内饰板cowl trim panel中柱内饰罩center pillar trim cover前门栏外踏板front door sill outer scuff plate后门栏外踏板rear door sill outer scuff plate2.3 后内饰板rear trim panel侧围内饰板quarter trim panel侧围内饰板接板quarter trim panel extension侧围内饰板接板固定器quarter trim panel extension fastener 后柱内饰罩rear pillar trim cover举升门柱内饰罩liftgate pillar trim cover侧围内饰板通风网quarter trim louver screen轮罩内饰板wheelhouse trim panel2.4 举升门内饰板liftgate trim panel举升门内饰板固定器lift trim panel retainer举升门通风网liftgate louver screen举升门防划板liftgate scuff plate举升门防划板固定器liftgate scuff plate retainer3、遮阳板Sun visor(visor)遮阳板总成–无化妆镜sun visor assembly-w/o lighted遮阳板总成–带化妆镜sun visor assembly-w/lighted遮阳板sun visor遮阳板本体保护条sun visor foundation protector遮阳板内支撑杆sun visor inner support遮阳板内支撑销sun visor inner support tip遮阳板支架sun visor mounting bracket遮阳板固定夹子sun visor retainer clip4、顶衬和上部装饰件headliner &upper trim parts 顶衬headliner顶衬装饰条headliner trim moulding顶衬定位器headliner retainer顶衬定位夹headliner retainer clip举升门上部装饰条liftgate upper trim molding辅助扶手assist handle辅助扶手罩assist handle cover可拆式衣钩detachable coat hook5、门扶手door armrest5.1 前门扶手总成front door armrest assembly前门扶手罩front door armrest cover前门扶手固定板front door armrest retainer前门扶手加强板front door armrest armature前门扶手储物盒front door armrest stowage bin 前门扶手饰钉front door armrest stud5.2 后门扶手总成rear door armrest assembly后门扶手罩rear door armrest cover后门扶手固定板rear door armrest retainer 后门扶手加强板rear door armrest armature 后门烟灰缸总成rear door ash tray assembly 6、地毯和底板垫carpet floor mat6.1 前地板地毯front floor carpet6.2 货舱地毯cargo floor carpet后地板绝缘垫rear floor insulation货舱行李环cargo tiedown loop货舱行李环托架cargo tiedown bracket6.3 地板保护垫floor mat前地板垫front floor mat后地板垫rear floor mat7、座椅seat7.1 基本术语basic terms驾驶座椅driver seat乘客座椅passenger seat斗式座椅bucket seat长条式座椅bench seat高靠背座椅high back seat中靠背座椅middle back seat低靠背座椅low back seat前座椅front seat后座椅rear seat整体式座椅integrated seat组合式座椅bench seat with split back可调式座椅adjustable seat固定座椅fixed seat电动座椅power seat座垫seat cushion靠背seat back头枕headrest座椅护面seat protector7.2 前座椅总成front seat assembly前座椅骨架front seat frame前座椅靠背支撑件front seat back support pad 前座椅放倒机构front seat recliner放倒杆recliner rod放倒手柄recliner handle前座椅滑道front seat track滑道罩track cover滑道罩钢丝track cover wire滑道回位弹簧track return spring前座垫front seat cushion座垫衬垫seat pad座垫板cushion panel座垫钢丝cushion wire座垫罩cushion cover座垫罩弹性带cushion cover elastic tape座垫搭扣cushion fastener前座椅靠背front seat back靠背垫back cushion靠背罩back cover靠背侧板保护条back side panel protector前座椅头枕front seat headrest头枕支架headrest support头枕罩加强条headrest cover stiffener头枕罩headrest cover头枕支撑杆headrest post头枕衬垫headrest pad头枕插入器headrest insert头枕套管headrest cylinder7.3 后座椅总成rear seat assembly7.3.1 后座垫总成rear seat cushion assembly后座垫板rear seat cushion panel后座垫衬垫rear seat pad后座椅衬垫保护器支架rear seat pad retainer bracket后座椅垫板加强板rear cushion panel retainer后座垫锁rear seat cushion latch后座垫锁保持器支架rear seat cushion latch retainer bracket 后座垫锁放松装置rear seat cushion latch release后座垫锁放松带rear seat cushion latch release strip座垫锁放松带滑板cushion latch release strap slide座垫锁铰链cushion hinge铰链支架hinge bracket铰链加强板hinge reinforcement座垫铰链罩cushion hinge cover后座垫衬套rear seat cushion bushing座垫罩cushion cover座垫罩钢丝cushion cover wire7.3.2 后座椅靠背总成rear seat back assembly后座椅靠背板rear seat back panel靠背加强板back reinforcement靠背基板back foundation board靠背框架back bezel座椅靠背锁seat back latch靠背锁拴back striker靠背锁拴支架back striker bracket靠背锁拴缓冲器back latch striker bumper靠背锁控制杆back latch control rod靠背锁按钮back latch knob靠背罩seat back cover靠背罩拉链back cover zipper靠背地毯back carpet座椅罩挡板cover retainer7.4 电动座椅power seat电动座椅轨道power seat track轨道罩track cover电动座椅开关power seat switch毡罩carpet cover电动座椅马达power seat motor8、座椅安全带seat belt8.1 前座椅安全带front seat belt前座椅安全带卷收器front seat retractor前座椅安全带搭扣front seat buckle导向器guider导向器罩guider cover8.2 后座椅安全带rear seat belt后座椅安全带搭扣rear seat belt buckle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rear seat belt retractor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支撑rear seat belt tetractor support后座椅安全带腰带rear seat belt lap9、地板操控座floor console地板操控座盖板floor console cover地板操控座杯架floor console cup holder地板操控座杯架保护袋floor console cup holder protector bag驻车制动器罩parking brake cover驻车制动器罩防尘密封件parking brake cover duct seal驻车制动器罩防尘密封件固定板parking brake cover duct seal retainer 变速器换挡指示框板transmission shift indicator bezel分动器换档指示框板transfer case shift indication bezel分动器防尘罩transfer case dust cover分动器防尘罩固定板transfer case dust cover retainer操控座储物盒console storage box操控盒储物盒盖console storage box cover操控座支架console mounting bracket10、仪表板instrument panel(i/p)仪表板总成i/p assembly杂物箱门glovebox door杂物箱门表皮glovebox door skin杂物箱门锁glovebox door latch杂物箱门锁固定板glovebox door latch retainer杂物箱门锁缓冲块glovebox door latch bumper杂物箱门内板glovebox door inner panel杂物箱门限位带glovebox door strap杂物箱门铰链glovebox door hinge仪表板垫i/p pad仪表板垫蒙皮i/p pad cover组合仪表前盖instrument cluster cover仪表板右框i/p right bezel仪表板右框嵌条i/p right bezel filler仪表板本体i/p house仪表板加强板i/p reinforcement转向管柱开口加强板steering column opening reforcement 排放分析仪堵扳制架i/p lower finish panel仪表板烟灰缸限位器lower finish reinforcement扬声器开口罩speaker opening cover双雾灯标志透片double foglamp indicator lens后雨刮器标志透片rear window wiper indicator lens摇臂开关本体rocker switch housing钟表开口盖clock opening cover仪表板烟灰缸i/p ashtray仪表板烟灰缸止动装置i/p ashtray stop仪表板烟灰缸止动装置弹簧i/p ashtray stop spring转向管柱开口堵板steering column opening filler前罩灯开关罩headlamp switch cover仪表板安装支架i/p mounting bracket线束安装支架wiring harne ss mounting bracket 11、其它others风窗装饰条windshield garnish molding备胎罩spare tire cover车身外部装饰板door outer moulding防划伤条和铭牌cladding &nameplate装饰条moulding防水垫板protected water shim泡沫胶带foam adhesive tape装饰带trimming belt固定卡stay clip侧踏杆side mounted step bar车身外部防划伤条molding body side scuff防划条cladding黑色镶亮条black with light cladding黑色镶红条black with red cladding彩条color stripe/tape stripe珠光色pearl翠绿色green暖灰色dark silver红色red银色silver金色gold紫色purple遮盖条stripe车身防护膜protect body film铭牌nameplate标志marker商标trade mark金色软制铭牌gold soft name plate 银色软制铭牌silver soft name plate。

汽车基础知识(内外饰方向)试题及答案

汽车基础知识(内外饰方向)试题及答案

汽车基础知识(内外饰方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仪表板总成位于( )A、车身侧面B、驾驶员的正前方C、发动机上方D、行李箱内2仪表板总成需要满足的法规不包括( )A、正确的乘员保护B、轿车内部凸出物C、内饰阻燃性D、轿车外部凸出物3、以下哪个总成属于仪表板系统( )A、管梁总成B、玻璃升降器总成C、雨刮总成D、地毯总成4.以下不是注塑保险杠的优势的为( )A、成本低B、质量轻C、成型容易D、强度高5、保验杠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哪些方面法规( )A、汽车外部凸出物B、汽车内部凸出物C、护轮版法规D、牌照安装6、以下属于侧围系统的零件是( )A、门板B、车顶行李架C、A柱护板D、门槛护板7、门板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人机工程的要求( )A、头部空间B、脚部空间C、扣手操作空间D、储物空间8、以下主要功能为数热的内外零部件为( )A、扰流板B、裙板C、前格栅D、行李箱通风口9、以下不属于系统的零件是( )A、顶棚B、泥板板C、遮阳板D、安全拉手10以下哪种材料内外饰最常使用,有“百折胶”之称( )A、PBTB、ABsC、PPD、POM11.以下为常用电镀材料的是( )A、TPOB、ABSC、PPD、PE12.以下不适合使用模压成型的产品是( )A、地毯B、顶棚C、通风盖板D、行李箱内饰13、以下不属于汽车感官质量关注范畴的是( )A、视觉B、嗅觉C、味觉D、听觉14、请从以下图片中选出不好的外配( )15、以下属于触觉感官质量的是( )A、表面软硬度B、光泽度C、操作力D、气味性16、预防异响的设计要点包括( )A、预留间隙B、隔断处理C、结构强化D、村料选型17、内外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主要分为( )。

A、造型设计阶段B、A面设计阶段C、结构设计阶段D、产品开发阶段E、试制阶段F、量产阶段18、( )内外饰需要制定相关的配合关系和工程输入,由A面工程师来完成产品的外表面制作A、造型设计阶段B、A面设计阶段C、结构设计阶段D、试制阶段19、下列事项不属于结构设计阶段的工作( )A、编写设计开发要求B、结构设计C、编写试验验证计划D.整改产品问题20、内外饰主要两种成型工艺包括( )。

内外饰产品设计开发

内外饰产品设计开发

五、内外饰产品开发
1、内外饰产品造型设计开发过程
效果图:造型二 维效果图创意
绘制
效果图第一轮 评审
效果图第二轮 评审
效果图N轮评 审冻结
五、内外饰产品开发
2、内外饰产品造型设计开发过程
三维CAS-B面 数据制作
三维CAS-B面 数据评审-硬质 模型、油泥模
型制作
CAS-B面数据 制作二次评审
三维CAS-B面 数微调制作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内外饰产品设计
11、内外饰设计流程
注:红色 标注部分 是与内外 饰相关的
五、内外饰产品开发
1、内外饰产品开发流程
上汽研发整车流程
五、内外饰产品开发
2、内外饰产品开发流程
吉利研发整车流程
五、内外饰产品开发
3、内外饰产品开发流程
NPDS与GVDP研发体系流程差异化: 1、NPDS更加强调项目启动之前的分析与研究,在充分调研和分析产品平台化、模块化策略前提下,规划产品群以应对市场竞争。 2、把整车研发体系流程分三大块,项目战略、概念设计、产业化。
内外饰产品设计开发
如吾意
目录
content
01 前言 02 内外饰系统简介 03 内外饰常用材料及工艺 04 内外饰产品设计 05 内外饰产品开发
一、前言
一、 本讲义主要介绍了内外饰产品设计开发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为刚入职同事需要了解内 外饰产品设计开发基础知识的同事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让新同事更快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来!
12.30 造型冻结
8 15 22 29 7 14 21 28 4 11 18 25 2 9 16 23 30
4.30 工程设计冻结
造型阶段
质量 阀

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

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

汽车内外饰设计资料1.座椅设计:座椅是汽车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座椅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实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良好支撑和舒适感。

此外,座椅的材料、纹理、颜色等也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以凸显车辆的品质和风格。

2.仪表盘设计:仪表盘是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命脉”,它显示车辆的行进速度、油量、温度等重要信息。

仪表盘的设计需要考虑信息的呈现方式、颜色搭配和可操作性,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3.中控台设计:中控台是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音响、空调、导航等功能区域。

中控台设计需要依据车辆的使用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美观的外观设计,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和用户的体验感。

4.车内灯光设计:车内灯光设计是汽车内饰设计中的细节之一,对于车辆的氛围营造起着重要作用。

车内灯光设计需要考虑光源的位置、亮度、色温等因素,以创造出温馨舒适的车内环境。

5.储物空间设计:现代汽车设计中,储物空间的设计越来越重要,以满足日常使用的各种需求。

储物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容量、便捷性和美观度,以提供方便的存放和取用物品的环境。

1.车身造型设计:车身造型是汽车外饰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它决定了车辆的整体外观和辨识度。

车身造型设计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原理、线条流畅度和比例关系等因素,以保证车辆的运动性、稳定性和美感。

2.前脸设计:前脸设计是汽车外饰设计中最具标志性的部分之一,它决定了车辆的“面孔”和品牌形象。

前脸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个性化和品牌特征,通过灯光饰品、进气格栅和标志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外观效果。

3.灯光设计:车辆灯光是汽车外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它不仅提供照明功能,还起到美化车辆外观和安全警示作用。

灯光设计需要考虑灯光的形状、亮度、色温以及照射效果,以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性。

4.轮毂设计:轮毂是汽车外饰设计中的细节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整体外观和车轮的动态感。

轮毂设计需要考虑轮毂的尺寸、材料和造型等因素,以实现与车身的协调和突出车辆的动感。

汽车内外饰设计详解

汽车内外饰设计详解
内外饰设计应确保乘员 的安全,如座椅应提供 良好的支撑,气囊应正
确配置。
功能性
内外饰设计应满足用户 的使用需求,如方便驾 驶员操作方向盘和换挡
杆。
舒适性
内外饰设计应提供舒适 的乘坐环境,如座椅应 柔软且符合人体工程学。
美观性
内外饰设计应与汽车整 体风格协调,提升汽车
的外观和品牌形象。
02
汽车内饰设计
车门内饰板设计
车门内饰板是汽车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为驾驶员和乘
客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护。来自在设计车门内饰板时,需要考虑其耐用 车门内饰板的设计还需与整体内饰风格
性、可清洁性和安全性。内饰板的材质、 相协调,以营造出舒适、美观的车内环
结构和细节处理等方面都需要经过精心
境。
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其能够承受日常使
成功案例二:某品牌SUV外饰设计
总结词
硬朗线条、时尚动感、空气动力学性能
详细描述
该品牌SUV外饰设计采用硬朗的线条,展现出强烈的肌肉感和力量感。同时,整体造型时尚动感,符 合当下潮流趋势。设计师还考虑到了空气动力学性能,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降低风阻,提高燃 油经济性。
失败案例
总结词
设计单调、缺乏创新、细节处理粗糙
车轮与轮胎设计
总结词
车轮与轮胎是汽车行驶的关键部分, 其设计需兼顾美观与性能。
详细描述
车轮包括轮毂和轮胎两部分,轮毂设 计需考虑强度和轻量化;轮胎需适应 不同路况,具备良好的抓地力和耐磨 性。同时,车轮与车身的配合需协调, 以提升整车的美观度。
04
汽车内外饰发展趋势
智能化设计
1 2
智能交互界面
功能
汽车内外饰不仅起到美观的作用 ,还具有保护乘员、提升驾驶体 验、增强汽车品牌形象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表板头碰要求 试验中,锤头的减速度超过80g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ms。
设计时要求做CAE头碰分析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55/11556—2009
GB 11555
3.1 除霜装置 用来溶化风窗玻璃内、外表面上的霜或冰,使 其恢复清晰视野的装置。 3.2 除霜 用除霜装置或风窗刮水器,清除覆盖在风窗内、 外表面上的霜或冰的过程。 3.3 除霜面积 除霜后,风窗玻璃恢复清晰视野的面积。 4 性能要求 每辆汽车必须装备一套除霜装置。 4.1 试验开始后20min时,至少应将A区的80% 面积的霜除净。
GB 11556
3.1 除雾装置 指用来清除风窗玻璃内表面上水蒸气凝结物,使 其恢复清晰视野的装置。 3.2 除雾面积 指经除雾后,风窗玻璃内表面上恢复清晰视野的 面积。 3.3 雾 指在风窗玻璃内表面上的水蒸气凝结物。 3.4 除雾 用除雾装置清除覆盖在风窗玻璃内表面上的雾的 过程。 4 性能要求 试验开始后10min时,至少应将A区90%和B区80 %面积上的雾除净。 每辆汽车必须装备一套除雾装置。
除霜除雾装置
除霜风道指的是空调出风口到仪表板上表面除霜格栅的之间部 分,用于空调干燥热风的吹风风道。包括左前除霜格栅、 右前除霜格栅、前除霜风道、(左侧除霜风管、右侧除霜 风管)左除霜格栅、右除霜格栅。
前除霜出风口的布置要求: 为满足国家强检标准GB11556对除霜性能的要求,在
仪表板上布置格栅时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按驾驶方向仪表板可分为方向盘左置仪表板和右置仪表 板。
设计思路 满足国家法规和当地法规要求 满足操作的便利性、方便性
包含驾驶控制子系统、信息系统、舒适性系统(例如空 调控制器、收音机、开关、线束模块)
各种信息系统要布置在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内 和其它内饰系统一起提供一个舒适的内部环境 提供碰撞保护
寒区:
试验开始10分钟后,通过外后视镜看后视野中起侧窗上透过的区域至少100%已完成除霜,50%侧窗玻璃已完成除霜
侧除霜的布置的出风方向、距离、开口面积;
出风方向:气流沿着出风中心到玻璃要求除霜的中心的连线的方向到达目标点,要求吹风角度为15°- 40°,最佳角度为20°到 25°;玻璃上终止点要求是靠近B柱护板的玻璃边缘向上60%-90%;空气在流动的工程中要求没有被阻挡;
再者,仪表板处于汽车内饰中显著的位置,其造型特点对汽车整个内饰的美观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人们审美观 点的逐渐提高,仪表板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功能性的载体,人们对其外观造型,手感,纹理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轿 车仪表板的风格各异,甚至成为彰显各种文化的载体。
同时,仪表板系统中配置的安全气囊,膝部吸能板,以及一些电控设备等为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
仪表板的分类
仪表板的分类
仪表板按安全性可分为无气囊仪表板和副气囊仪表板。
仪表板按舒适性可分为硬塑仪表板、软质仪表板。仪表 板本体以注塑工艺制成的为硬塑仪表板,因其工艺简单、 投资低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中低档车。软塑仪 表板是在注塑骨架外吸附并粘结或在注塑时复合表皮, 使其外观有皮质感,同时在骨架和表皮之间填充聚氨酯 泡沫,吸塑表皮的背面也可以直接附带一层泡沫,这样 既提高触感又增加吸收能量的能力。
汽车内外饰产品设计
仪表板
法规校核
仪表板简介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轿车的仪表板系统一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指 方向盘前的仪表板和仪表罩及平台,另一部分是指司机旁通道上的副仪表板。仪表板是汽车上主要的内饰件之一,集 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于一体。
1:乘用车内部凸出物 GB11552-2009
头部碰撞区域的确定
头部碰撞是用一个直径165mm的圆球撞击仪表板表面,根据圆球内的传感 器所测量的加速度来判断头部的伤害值;在分析时根据仪表板的外表 面形状和结构,可以大致确定假人可能碰到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我 们要避免出现尖锐的凸出物等影响头部伤害的零部件。
提供一些储存区域和方便有用的工具(如烟灰缸、硬币 盒、杯托等)
提供其它子系统的安装载体
仪表板设计
仪表板系统设计包括CAS设计,A面设计、截面设计、结构 设计。
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工程校核、CAE分析、舒适性、人机工程、 法规校核。
汽车仪表板设计---法规校核
1:乘用车内部凸出物(GB11552) 2: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GB11556/GB11555) 3: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11562) 4: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码(VIN)(GB16735)
首先,仪表板是驾驶员最直观面对和近距离接触的零件,要求其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操作的便利条件,这是仪表板功能 性的最主要的要求。所以,仪表板充当了汽车操纵中心,其上部有各种仪表及操纵开关,是汽车操纵显示的集中部分。 其次,仪表板中装载的各种娱乐设备,高科技电子产品等为人们增添了驾驶和乘车的乐趣。其布置的储物空间,为人 们提供了方便性,这是仪表板舒适性的体现。
> L 1.5 * T
Α=25°----35°
L5<30mm
除霜CFD分析
侧除霜不是法规要,通过外后视镜看后视野中起侧窗上透过的区域至少50%已完成除霜
试验开始10分钟后,通过外后视镜看后视野中起侧窗上透过的区域至少100%已完成除霜,60%侧窗玻璃已完成除霜
距离:从除霜中心到出风中心点的距离要求在250mm以下; 开口面积:侧除霜口有效面积645mm²左右 ① 玻璃除霜区域:通过驾驶侧95%假人的眼点的视线到后视镜镜面的轮廓线与侧玻璃的交线所围城的区域; ② 玻璃侧除霜中心:根据确定的玻璃的除霜面积进行网格划分,除霜中心处在靠近上面的1/3及靠近前面的1/3的交点;有时候也直
去除霜范围的几何中心,见图3-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11562
4: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码(VIN)(GB16735)
5.2.2 车辆识别代号应尽量标示在车辆右侧的前半部分、易于 看到且能防止磨损或替换的车辆结构件上(玻璃除外),如 受结构限制,亦可放在便于接近和观察的其它位置。 5.2.4 M1、N1类车辆的车辆识别代号还应永久地标示在仪表 板上靠近风窗立柱的位置,在白天不需移动任何部件从车外 能够分辨出车辆识别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