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主权争端相关国家证据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南海争端

浅谈南海争端

浅谈南海争端摘要继钓鱼岛事件之后,中国又一次面临领土争端——南海问题。

南海争端,即南海周边的国家在南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以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

【1】关于南海问题,中国政府主张有关各方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提出方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在我看来,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领土主权,并且是不容许侵犯的。

中国有必要也有立场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捍卫我国的领土完整。

关键词:南海争端政策主张个人看法近来,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各方就南海主权归属问题进行着或明或暗的争斗。

南海问题由来以早,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而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争端,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中国对南海地区领土争端的方针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现在中国需要的是和平的南海,而不是战争的南海。

【2】有关中国代表罗援少将说:“中国海洋主权不容别国蚕食。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南海问题-精选文档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南海问题-精选文档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南海问题一、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 并且从发现南海诸岛时起一直延续至今, 有效地并且是稳定的,从国际法先占原则与时际法原则都能够证明, 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

1.发现与先占原则先占是指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

先占作为国际法上取得领土的方式之一为国际上所公认。

在1928 年美国和荷兰关于帕尔马斯岛争端案中,仲裁官胡伯认为先占须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占领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 ; 二是在其上建立了“有效占领”。

胡伯还补充, 对于遥远而又没有居民或只有很少土著居民的小岛来说,持续不可能是不间断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无主地”南海诸岛的国家。

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占领和管辖, 已经满足了先占的两个要件, 实质上取得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并且,在东格陵兰案中, 国际常设法院通过透过复杂的历史事实, 说明在一块冰天雪地、人迹稀少的地方建立主权的特殊情况。

并强调“没有国家反对”和“没有其他国家提出主权要求”的事实, 这事实有力地说明占领是平稳的。

在我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没有国家对此再提出主权主张。

2.时际法原则时际法原则, 就是“用以确定因法律的变更而引起的新旧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问题, 即适用什么时候的法律问题”。

帕尔马斯岛争端案中, 胡伯仲裁法官在国际法中首次将时际法概念引入。

应用时际法原则的关键是确定“关键日期” , 笔者认为, 确定“关键日期”不一定是争端解决的日期, 这容易产生数个“关键日期”的危险。

假如一国对另一国的固有领土主权提出争议,并且不断提出这种争议, 那么依照“关键日期”就是争端日期的理论,每一次的争议就是一个“关键日期”。

另外, 笔者认为, 在确认了“关键日期”之后, 不能依据国际法的变化再加以判断。

依照“关键日期”取得了权利后, 不应当再据此提出异议, 否则将导致权利不确定性。

南海争端问题的研究

南海争端问题的研究

南海争端问题的研究前言南沙群岛,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发现并命名该群岛,并在1621年刊印的《郑和航海图》将其列入中国版图。

南沙群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而南海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领土争议问题中起借鉴作用,为国家正确解决南海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目录1、源2、发展3、立场、主张4、历、法依据5、美丽的南海6、问卷调查一、源南沙群岛早在汉朝汉武帝时期被发现!到了隋朝,地图上就可看见南海全图。

由于汉末到隋初,战乱300多年,有些中国人为了躲避战乱,出海南海诸国和东南亚等地,隋统一后成为中国一部分。

《隋书》记载,公元607年,“(常)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上有神祠焉。

”其中记载的“焦石山”即礁石,从航程来看确指西沙群岛。

唐代杜佑所著《通典》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同样以“焦石山”指称西沙群岛。

二战中日本占领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而后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由此正式确定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本无争议的属于中国领土的南沙群岛为何会形成主权争议导致如此复杂的南海问题呢?原因有二:其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六国七方”割据南海

“六国七方”割据南海

“六国七方”割据南海2011-06-29 08:27:00 来源: 法治周末(北京)据统计,南海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而越南通过国内立法将中国大约15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

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也效仿越南发表领海声明或通过国内法对南海海域提出权益要求。

...由于复杂的历史变迁、激烈的资源争夺和长期无法落实的治权等因素,南海问题在不断升级。

南海周边国家先后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它们通过制定海洋战略、加强海洋立法以及援引国际条约等方式强化在南海的立场。

南海问题已经从单纯的岛礁争夺、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发展为全方位的海洋战略利益之争本报记者薛洪涛据法新社6月25日报道,约两百名越南年轻人当天走上日本东京街头,抗议中国与越南在南海存在领土争端。

组织者称自己是“保护南海的越南人协会”成员。

报道称,这些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越南抗议者从东京六本木区走到惠比须町,并用日语高呼“不要杀害越南渔民”。

当地警察局官员说:“游行活动进行得很和平。

”而越南首都河内则连续第四周爆发反华示威。

大约100人穿过河内的街道,高呼反华口号。

1南海“战国时代”也是在6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北京会见了越南领导人特使、越南副外长胡春山。

经过会谈,双方表示要通过谈判,和平协商解决南海争议,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这次会见为近期中越南海争端的白热化态势,泼了一盆凉水。

不过这盆凉水的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会谈中,中越双方都同意争取尽早签署协议,推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后续行动进程,力争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

由于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分歧过大,这实非易事。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雷筱璐博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南海诸岛是南海的主要控制点,按照自然分布情况,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组群岛。

目前,西沙群岛完全在中国的控制之下。

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中沙群岛几乎全在海水之下。

南沙群岛则被周边多个国家占领,中越岛屿之争主要在南沙群岛。

关于中国南海主权问题研究

关于中国南海主权问题研究

目录引子 (2)第一章:南海历史 (2)第一节南海自古属于中国 (2)第二节南海争端的出现及发展 (3)第二章南海问题的原因及现状 (4)第一节南海概况 (4)第二节南海问题出现的原因 (4)第三节中国对南海的政策 (5)第四节南海周边各国 (5)第五节各国在南海的军力对比 (6)第三章我们的看法 (7)关于中国南海主权问题研究引子春末夏初,东北风已停,西南风未起,世界上纠葛最复杂、涉及国家最多的海洋——南海,正处在短暂的风平浪静之中。

然而,这份平静之后隐藏的却是巨大的隐患,南海正遭到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强行侵占。

南海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地图上用断续线(“九段线”)标出的水域约为200万平方公里,南至曾母暗沙,北至北卫滩,东至黄岩岛,西至万安滩。

南海水域共有258个已经命名的岛屿,其中岛屿35个,沙洲13个,暗礁113个,暗沙60个,暗滩31个,还有6个以“石”或者“岩”命名。

这些岛屿分属四个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与南沙群岛。

东沙群岛包括东山岛、南卫礁、北卫礁;西沙群岛有34个岛、礁与多个沙、滩,其中面积1.85平方公里的永兴岛为南海第一大岛;中沙群岛30多个岛、礁、暗沙、暗滩与暗礁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是黄岩岛;南沙群岛包括230多个岛、礁、沙、滩,其中面积0.48平方公里的太平岛最大,中业岛第二。

第一章:南海历史第一节南海自古属于中国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数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证明,南海诸岛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和连续管辖的历史都属于中国,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止周边国家对它的争夺。

南海诸岛的发现是中国人民!早在汉朝,中国人民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

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关于南海问题的中学生历史研究课题

关于南海问题的中学生历史研究课题
步骤:通过查阅史料书籍和历史文献,网络搜索,调查问卷等收集有关南海问题的素材,并通过对资料的筛选,分析,讨论,归纳,最后进行发表。
预论

期调

的报

成模

果等
使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史料收集处理来开展科学的史学研究活动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和乐趣,感受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收获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热情,通过对南海问题的历史研究学习,培养提高爱国情操,培养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研究方法和途径:
四、研究成果(论文):
说明:
各位同学,请认真填写表1——表4相关内容,于3月30日前发到本邮箱。
结题时间
2013-3-9
表二:开题报告表
总课题名称
南海海域到底哪个国家能拥有主权?
支课题名称
南海问题的历史真相
课题组成员
梁夏雨,莫清霞
组长:欧阳青燕
指导教师:郭新
主导课题
历史
相关课程
历史
简要说明: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渊源、法律法规及敏感问题的现状,成为各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菲律宾、越南等国对南海资源觊觎已久,非法侵占我国南海岛屿并进行资源开采。而现如今,中国坚持主权要求,军力增强欲恢复传统海疆;越南等国则称机侵夺岛礁资源,意欲维护既得利益,南海问题究竟源于何处,又将走向何方?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南海问题,深入体会国家立场,特开展这次研究性主题学习,将在这一基础上初探南海问题的前世今生。
2、课题的意义:通过这个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联系现实国际国内时事的能力,提高对重大事件的历史角度观察。也可以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南海争端中国的领土主权争议

南海争端中国的领土主权争议

南海争端中国的领土主权争议南海争端:中国的领土主权争议南海地区,作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战略地位以及领土主权问题而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南海争端的一方,坚决维护自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本文将就南海争端的背景、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场以及相关国际法原则展开论述。

一、南海争端的背景南海位于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渔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南海也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区域,涉及多个国家间的领土主权争议。

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都在南海地区声索领土主权。

二、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场中国坚信自己对南海诸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具体来说,中国声索南海的核心是“九段线”,该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领海和相关权益。

中国通过历史地理研究和实际控制等手段,强调自己在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

根据相关国际法原则,中国主张自己的领土主权是合法的。

中国强调历史事实长期以来形成的南海区域秩序,主张任何国家对南海地区的主权声索都不能侵犯中国的合法权益。

同时,中国强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益,南海诸岛也应当享有这些权益。

三、相关国际法原则在处理南海争端时,中国始终坚持遵循国际法原则,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宪章》第2条、国际公平与正义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以及尊重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等原则。

中国重视国际社会对南海争端的理解和支持,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

中国主张通过多边机制,在相关国际法框架下推进解决争端的努力。

同时,中国支持设立“南海行为准则”,以此为基础推动各方建立互信、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四、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推动地区国家积极参与合作。

中国倡导常态化外交方式,与有关国家进行沟通,共同推进合作事务。

同时,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南海地区的海上合作,包括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

中国南海争端的国际法分析

中国南海争端的国际法分析

中国南海争端的国际法分析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中国在南海扩建并加强了相关设施,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均对此表示了反对。

这些争议的根源在于,不同国家对于南海的主权或海洋权益有不同的主张。

在这个问题上,国际法可以为解决争端提供基础。

一、南海的主权争议南海的主权争议涉及到多个国家,包括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

在这些国家之间,主权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如何划定领土或海洋权益的边界。

中国主张其在南海拥有绝对主权,并以九段线为标志来表明其领土范围和海洋权益。

这一观点远不被其他国家接受。

同样基于领土主权,菲律宾和越南均主张对南海部分地区拥有主权,并以所谓的“南海九段线”或“胡志明线”为基础来为其主张提供支持。

南海的主权争议在国际法上并无明确的解决方案。

但是,国际法提供了一些原则和规则,这些规则可用于解决类似的领土主权争议。

二、国际法对南海争议的适用国际法对于国家之间的领土主权争议提供了明确的规则。

但是,在南海的情况下,任何法律解释都不容易,因为不同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都存在许多争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是国际海洋法最重要的条约之一。

UNCLOS为各国领土和海洋边界的划分提供了详细的规则,而且几乎所有关于南海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都可以根据这一条约来解决。

UNCLOS赋予国家权利和义务,使其在其专属经济区(EEZ)内拥有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探索和开发权利。

但是,该条约规定,这些油气资源只能由领土主权国和有关联合开发协议的国家共同开发利用。

菲律宾和越南主张UNCLOS规定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原则,即主权国在领海外,可以控制其领土(或海洋)延伸到其从基线向外划定的200海里(370公里)范围内的资源。

菲律宾和越南认为,中国的“九段线”违反了UNCLOS,因为它将中国的领土到距离其海岸线超过200海里的地区内。

中国认为,其拥有领土主权,因此有权控制其所声称的全部海域,包括现有的EEZ、大陆架和领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菲律宾在 中 沙 群 岛 黄 岩 岛 的 争 端,更 让 南 海 诸 岛 主
先占( 占领) 包含两个要素: 第一,占领的客体须为
权之争成为国际关系热点。从国际法角度审视领土主 无主地; 第二,要实行有效占领。无主地,指该土地主
权归属的通用法则,比较相关国家的证据优势,对于当 权不属于任何国家,不为任何有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共
海”,《左传》中记载“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 诸夏”,证明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发现南海。〔7〕
2. 命名和地理特征描述
起,超越领海,依 其 陆 地 领 土 的 全 部 自 然 延 伸,扩 展 到
周朝称南海为“南海”,秦始皇称南海诸岛为“三神
大陆边外缘的海床和底土。沿海国拥有勘探、开发、管 山”,东汉称南海为“涨海”,晋朝称南海岛礁为“珊瑚
[关键词] 南海; 主权; 证据 [中图分类号] D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55( 2012) 05-0030-35
中国和相关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主权之争,伴随其 暴力手段获得土地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先占( 占领)
竞相开发油气资源和其他竞争性活动愈演愈烈。中国 原则的内涵得以丰富,有效占领成为其必要要素。
领行为。
实上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西沙群岛最大岛屿永兴岛
作为特殊证据,地图的具体功能依赖于其和法律 也只是在 1996 年才有了可饮用水。象征性显示主权
文件之间的关系。如果地图是领土边界条约不可分割 的行为便能确立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在南海诸岛
的组成部分,它和条约具有同样效力。若地图是一种 显示主权的行为已远远超越了“象征性”要求。
4. 地图
求并强占后,中 国 政 府 通 过 外 交 途 径 向 法 国 当 局 提 出
中国是已知绘制南海及其诸岛地图的最早国家。 控诉,声明中国对南海诸岛 的 主 权。1947 年 1 月 19
北宋《诸番图》被视为古代最早指明南海诸岛属于中国 管辖之下的地图。《元代疆域图叙》称中国领土北至于
日,法国申明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中国驻法国大使馆 发表西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公开声明。〔17〕
得到官方授权或事后得到官方采纳,分量将大于单纯 言》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
依据自身利益绘制的私人地图。 有关体现国家主权意志的官方行为的证据分量大
于本州、北海 道、九 州、四 国 及 盟 国 所 决 定 的 其 他 小 岛 之内。〔6〕根据这两个宣言,中国于 1946 年 11 月、12 月
《广州记》和 明 朝 航 海 家 汪 大 渊 的《岛 夷 志 略 》描 述 了 南海诸岛的地形特征。〔10〕
3. 海道开辟和巡航
下。明清时期,琼 州 府 和 万 州 次 府 不 仅 对 千 里 长 沙 和 万里石塘,也对其毗连水域“长沙海”和“石塘海”拥有 管辖权。〔15〕
通过在南海开辟水道,西汉统治者和东南亚国家、
情况,原则上要求主权的显示是“持续”的,但国家不能 在任何时刻 将 主 权 及 于 每 一 寸 领 土。〔1〕关 键 日 期 对 于
原则。
领土争端具 有 重 要 意 义,指 一 国 对 土 地 宣 称 主 权 而 遭
1. 先占( 占领) 的含义
遇另一国抗 议 之 时,或 领 土 主 权 归 属 得 以 明 确 化 的 时
先占( 占领) 是判断领土主权归属的通用法则,指 刻。关键日期确定后,当事国随后的行为不能改变其
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国家主权之下的 之前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对于适宜居住或易于进入的
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为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 常规土地,显示主权的行为包括运送移民、行政管辖及
·30·
《国际论坛》2012 年第 5 期
中国内务部批准广东省商人何瑞年在西沙群岛开办渔 业、垦殖、采矿等实业。后发现何竟将经营权转让给日 本商人,即撤销其经营权。〔16〕
负责南 海 巡 航。清 朝 康 熙 年 间,广 东 水 师 负 责 南 海
7. 对外国侵占南海诸岛不法行为的抗议
巡航。
1933 年,当法国对南沙群岛 9 个岛屿提出主权要
驻扎军队等。 但 对 于 非 常 规 土 地 存 在 例 外 法 则,象 征
性显示主权的行为便能确定对该土地的主权。
2. 证明有效占领行为的证据分量之解释
二、中国对南 海 诸 岛 及 其 毗 连 水 域 拥 有 不 容 置 疑 的 历
有效占领的 行 为 要 素 即 证 据 为 国 内 立 法、行 政 管
光绪九年( 公元 1883 年) ,德国曾对西沙、南沙群
斯里兰卡和印度保持了紧密的商业联系。其后几个朝 岛进行调查测量,清政府抗议,使后者停止调查。宣统
代继续利用先前开辟的海道,或力求开辟新的海道,缩 元年( 公元 1909 年) 4 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遣广东水
短中国 大 陆 和 南 海 某 个 岛 屿 或 更 远 目 的 地 之 间 的 师提督李准视察西沙群岛,查明岛屿 15 座,命名勒石,
理、使用大陆架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如果 洲”,唐朝、南宋和北宋时期称西沙群岛为九乳螺洲、七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到 洲洋、长沙、千里长沙、千里石塘,南沙群岛为石塘、石
200 海里,则扩展到 200 海里的距离。大陆架超过 200 海里,沿海国 须 向 联 合 国 海 洋 法 公 约 大 陆 架 限 制 委 员 会递交延伸大陆架的申请。〔4〕
2012 年 9 月 第 14 卷 第 5 期
中外关系
国际论坛 International Forum
Sep. ,2012 Vol. 14 No. 5
南海主权争端相关国家证据的比较研究
———兼论中国证据优势及其他国家证据的缺失
李洁宇
[摘要] 国际条约和先占( 占领) 行为,是判断领土主权归属时采纳的重要证据。有效占领是先占( 占领) 的必要要素,体现为国 内立法、行政管辖等。陆权决定海权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精神所在。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毗连水域拥有不容置疑的历史性权 利,有国际条约和先占( 占领) 行为为依据。其他相关东南亚国家的证据在可采性方面存在缺失。
量或不给与任何分量。早在 1928 年帕尔马斯岛案中, 辖之下。1943 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宣言》中宣布,
法官胡伯曾指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地图,其准确 性是其作为 证 据 的 首 要 条 件。〔2〕私 人 绘 制 的 地 图 事 先
日本窃取的所有中国领土,如伪满洲国、台湾和澎湖列 岛等应该归还中国。〔5〕1945 年 7 月 26 日,《波茨坦宣
的态度产生变化。私人行为除非得到政府当局的同意
( 二) 有效占领证据
或授权,否则 无 法 体 现 本 国 政 府 的 意 志。 另 一 方 提 供
中国对南海 诸 岛 通 过 发 现,获 得 了 对 南 海 诸 岛 的
的体现本国官方意志行为的证据分量将大于单纯私人 初始性权利,并进行经济活动、巡逻、行政管辖、国内立
前国际形势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将以此为逻辑起点 同体所有,或前主权者将其遗弃并做出明确意思表示。
客观分析南海诸岛主权之争。
对土地采取和平、实际、持续的主权显示行为即有效占
领,已成为国际法公认的原则。“发现”只能让一个国
家对某土地拥有“初始性权利”,有效占领才能完善这
一、对判 断 领 土 主 权 归 属 通 用 法 则 和 海 洋 法 精 神 的 种权利。
行为证据的分量。
法等形式,以 和 平、持 续 的 方 式 实 际 地 显 示 了 主 权,实
( 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精神
现了对南海诸岛的先占( 占领)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精神是陆地统治海洋。国
1. 发现,使中国享有“初始性权利”
家对沿海陆地包括对岛屿的主权使其享有对毗邻水域
秦朝《逸周书》记载,进贡给夏、商、西周、东周、秦
航程。
并在永兴岛升旗鸣炮,重申主权。1911 年,中国广东省
南海巡航始于汉朝,这个惯例延续到元朝、明朝、 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省崖县管辖。1921 年,
清朝、民国。 南 朝 的 谢 灵 运 在《武 帝 诔 》中 用“虎 骑 骛 隰,舟师涨海”描述海军戍守南海的壮举。〔11〕《元史》记 载了元朝海军巡航南海的史实。明朝由海南卫的海军
1947 年对 159 个岛、礁、滩、洲重新命名。从 1949 年, 捕鱼的传统。1933 年法国殖民者入侵南沙九岛时也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了民国时期对南海四大群岛的官 方称谓。1983 年 4 月 24 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了南 海 287 个岛、礁、滩、洲的标准化名称。〔9〕
认当时岛上只有中国人居住,美国《亚洲航海指南》和 英国《南海航海指南》对此都有记载。〔14〕
6. 行政管辖权
凭借造船技 术 和 航 海 活 动,中 国 是 第 一 个 知 道 南
自汉朝以来,南 海 及 其 诸 岛 一 直 处 于 中 国 主 权 之
海诸岛地形和自然特征的国家。东汉时期杨孚的《异 下。在唐朝,西沙和南沙群岛属琼州府( 今海南) 管辖。
物志》、三 国 吴 国 时 期 的《南 州 异 物 志》、晋 朝 裴 渊 的 南宋,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处于琼府( 今海南) 管辖之
说明
和平,指涉及领土主权取得方式的国家间关 系。
一国获得领 土 须 以 和 平 方 式,而 非 以 暴 力 方 式 或 欺 瞒
( 一) 领土主权归属之适用原则解释
手段获得处于他国主权之下的土地。对于非和平方式
国际法院在审判时一般赋予国际条约包括殖民时 强占土地的行为,抗议足够产生法律效力。持续,指国
床、万里石塘、万里长沙) 。元、明、清朝时期,对西沙和 南沙群岛沿用“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名称。〔8〕
民国政府命名南沙群岛为“团沙群岛”,后改为“南
·31·
南海主权争端相关国家证据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证据优势及其他国家证据的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