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防雷方案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之一就是雷击。
雷击不仅会对监控设备造成损坏,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给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二、防雷措施1. 外部防雷措施(1)避雷针:在监控系统设备周围安装避雷针,能够有效吸引并释放雷电,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2)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将监控设备与地面进行良好的接触,以便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危害。
(3)避雷带:在监控设备周围设置避雷带,能够将雷电导向地下,避免雷击对设备的直接影响。
2. 内部防雷措施(1)雷电防护器:安装雷电防护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雷电冲击,保护监控设备免受雷击的危害。
(2)电源线滤波器:通过安装电源线滤波器,可以过滤掉电源中的干扰信号和电磁波,降低雷击对监控设备的影响。
(3)信号线防护器:安装信号线防护器可以有效地保护监控设备的信号传输线路,减少雷击对信号传输的干扰。
三、防雷设备选型1. 避雷针选型(1)材料:避雷针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
(2)形状:常见的避雷针形状有尖针状、球状和针球状等,选择适合监控系统的形状。
(3)安装方式:避雷针可以通过地面安装、墙面安装或屋顶安装等方式进行安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2. 雷电防护器选型(1)额定电压:根据监控设备的额定电压选择合适的雷电防护器,确保其能够承受雷击时的电压冲击。
(2)额定电流:根据监控设备的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的雷电防护器,确保其能够承受雷击时的电流冲击。
(3)响应时间:选择具有较短响应时间的雷电防护器,能够更快地吸收和分散雷电冲击。
四、防雷系统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对监控系统的防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防雷设备,避免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影响其正常工作。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监控系统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甚至系统瘫痪。
因此,为了确保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二、防雷解决方案1. 地面接地系统为了排除雷电对监控系统的影响,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地面接地系统。
地面接地系统应包括接地网、接地体和接地引线等组成部份。
接地网应采用铜排或者镀锌钢制成,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并与监控系统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接。
接地体应选择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如铜杆或者镀锌钢材,埋入地下形成电气接地。
接地引线应采用铜线或者铝线,连接接地网和接地体。
2. 避雷针系统安装避雷针是防雷的重要手段之一。
避雷针应选择高导电性能的材料制成,如铜或者铝。
避雷针的高度应根据监控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来确定,普通建议安装在监控设备所在建造物的屋顶上。
避雷针与地面接地系统应通过导线连接起来,以便将雷电引入地下。
3. 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能够吸收和分散雷电能量的装置,可以有效保护监控系统设备。
根据监控系统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避雷器类型,如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或者气体放电管避雷器(GDT)。
避雷器应根据监控设备的电压等级和额定电流来选择,并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正确安装。
4. 防雷接地装置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控系统的防雷能力,我们可以安装防雷接地装置。
防雷接地装置是一种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的装置,常用的有防雷接地网和防雷接地带。
防雷接地网是一种由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埋入地下形成电气接地。
防雷接地带则是一种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带材,安装在建造物的周围,将雷电引入地下。
5. 防雷保护装置除了上述防雷措施外,我们还可以安装防雷保护装置来进一步提高监控系统的防雷能力。
防雷保护装置可以根据监控设备的电压等级和额定电流来选择,如过电压保护器、避雷针保护器等。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

三合一综合防雷器 LDY-COM/ABC LDY-COM/BCD LDY-COM/ACE LDY-COM/CDE
监控系统防雷示意图
光端机
光纤
光端机
光端机 控制信号线
视频线 电源线
幕墙
视频信号防雷器 LDY-C/BNC LDY-C/RJ45
副控
控制信号防雷器 LDY-C/TER
矩阵 操作台监视
插座式防雷器 LDY-CZ/06
29
监控系统防雷解决方案
传输线路的防雷
监控系统线路主要是电源线、视频线和控制信号线。室外摄像机的电源可从终端设备处引入,也可从监视点附近的电源引入。视频线一般 通过光纤或同轴电缆传输。控制信号线一般选用二芯屏蔽软线,架设(或敷设)在前端与终端之间。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范》的规定,传输部分的线路在城市郊区、乡村敷设时,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当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 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时,应注意传输线缆与其它线路的最小间距和与其它线路共杆架设的最小垂直间距。比如与220V交流配电线的最 小间距为0.5米,与通讯电缆的最小间距为0.1米,与1~10KV电力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2.5米,与1KV以下电力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1.5米,与 广播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1.0米,与通信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0.6米等等。 直埋敷设方式防雷效果较好,而架空线比较容易感应雷击。为避免首尾端设备损坏,在使用架空线传输时,应在每一支撑杆上做接地处理, 架空线缆的吊线和架空线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如果是光纤传输,只需要将光纤中的加强筋接地即可。 传输线埋地敷设也并不能完全阻止雷击设备的发生,统计数据显示雷击造成埋地电缆故障大约占总故障的30 %左右,即使雷击比较远的 地方,也仍然会有部分雷电流流入电缆。所以采用带屏蔽层的线缆或线缆穿钢管埋地敷设,保持钢管的电气连通。对防护电磁干扰和电磁感 应非常有效,这主要是由于金属管的屏蔽作用和雷电流的集肤效应。如电缆全程穿金属管有困难时,可在电缆进入终端和前端设备前穿金属管 埋地引入,但埋地长度不得小于15米,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同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监狱监控系统防雷方案

第1章监狱监控系统防雷方案伴随社会通信建设旳步伐不停加紧, 宝贵通信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旳运行系统中。
这些高精密算设备富含大量旳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 耐过电压电流能力极低, 无法保证在特定旳空间里遭受雷击时运行。
且各系统多包括大量旳电子设备和监控、门禁系统, 这些电子设备和监控、门禁系统一般耐电压等级低, 抗干扰能力差, 最怕受到雷击。
且所有设备旳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区旳居民及企、事业位旳安全和工作旳正常开展, 因此采用较具可靠性避雷措施至关重要。
本方案旳制定, 目旳是提供出一套完整而易于操作防雷设计和运行处理方案供参照。
一、总则1.通信系统电子设备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 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旳重要手段, 是保证通信线路、设备运行必不可缺乏旳技术环节。
2、本方案旳设计根据:1.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旳防护》、2.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VDE0675《过电压保护器》、4.GA173-1998《监控、门禁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5.GB2887-89《监控、门禁场地技术条件》6.ITU K25《光缆旳防雷》7.ITU K27《电信大楼内旳连接构造和接地》8.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9.GB50174-93《电子监控、门禁机房设计规范》10.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1.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2.GB/T503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二、雷电波入侵监控、门禁系统也许途径1.雷电直接击中监控、门禁网络物理线路a.落雷点为电源高电压侧, 雷电沿供电线路侵入到监控、门禁网络系统供电部分, 产生过电流与过电压导致网络供电系统旳UPS电源损坏、断电、致使整个系统瘫痪。
b.雷电直击网络信号线路、沿信号进入监控、门禁网络系统, 导致信号接口、接受系统、室内单元等重要设备损坏。
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

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安全意识的增强,视频监控系统在各类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雷电活动在某些地区和季节频繁发生,给视频监控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本文将就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设备的防雷保护1.1 接地系统建设视频监控设备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产生的过电流迅速引导到接地体上,从而减小对设备的影响。
因此,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时,应确保接地系统的设计与铺设符合规范要求。
首先,需要挖掘足够深度的坑和填充具备良好导电性能的接地体;其次,保证接地体与设备的连接良好,并避免接地线路与其他干扰源相交叉,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1.2 避雷针的安装对于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尤其是安装在高楼大厦上的系统来说,安装避雷针是非常必要的。
避雷针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雷击,将雷击产生的过电流引导入接地系统,避免过电流对监控设备产生损坏。
因此,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雷针的位置和数量,并确保避雷针与接地系统的连接处良好。
二、布线的防雷保护2.1 选用合适的电缆电缆是视频监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选用合适的电缆也是防雷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选择电缆时,应考虑其绝缘材料、耐压等级和抗干扰能力。
绝缘材料对电缆的绝缘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选用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耐压等级应根据实际环境压力确定,以确保电缆不会在雷击时损坏;抗干扰能力则是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关键,应选用能有效抵御干扰的电缆。
2.2 电缆的布线方式电缆的布线方式也对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起到关键作用。
电缆应尽量避免与强电线路、信号线路交叉铺设,以减少雷击对信号的干扰。
在布线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与强电线路垂直或相交角度大于90°的方式,避免电磁感应的影响。
可以结合建筑物的结构,采用内部布线或者地下布线等方式,保证电缆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视频监控系统防雷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防雷方案一、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特别是弱电设备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但是,利用微电子技术生产的设备,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各种微电子设备对人为的或自然的电压、电流的冲击越来越频繁,它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无法估算的损失。
而人为的或自然的电压、电流冲击大多数来源于四个方面:即雷击放电、静电放电、开关动作和强电磁脉冲。
其中雷击入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最为严重,破坏性极大为此,我们认为对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防护,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实施的。
我们国家对雷电防护工作非常重视,在2000年1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伴随着国家强制性防雷标准(GB50057-94)的出台,以及因雷击而造成重大损失的雷灾事故不断增多,雷电防护已刻不容缓。
现代防雷技术的原则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把防雷看作一个系统工程。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在建筑物的内外部各种系统上统一安装防雷装置。
为了规范市场,确保防雷产品的可靠性,工程中使用的防雷产品要有相关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国家标准中也指出,要做到在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安装了防雷装置以后达到万无一失的水平,从经济角度出发,做到这一点就太浪费了,而且即使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设计的防雷装置的防雷安全度也并非100%。
本方案依据国家、国际有关标准,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以及高度负责的精神,并根据贵单位的介绍,精心设计,力求将雷击的损害降到最低点。
二、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94(2004年版)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国际标准IEC61312-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二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及接地》2、建筑物防雷类别由于本 ? 场所,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提供的建筑物防雷分类标准,本?防雷工程按第?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室外监控防雷方案

室外监控系统雷电防护解决方案XXX有限公司一:室外摄像头防雷及接地安装示意图:二具体施工步骤:(1)摄像头的直击雷防护室外摄像头一般都放在立杆的顶部,容易遭受直击雷的损坏,因此在摄像头立杆顶安装长达一米的普通避雷针,以防止其被雷击坏。
避雷针应与金属立杆牢固焊接,焊接点应作防腐处理,利用金属立杆作为接地线,用4*40的扁钢将其连接到简易地网角钢处,以便将直击雷电流安全泄放入地。
(2)摄像头的感应雷防护室外摄像头其自身的引雷途径就有:电源、控制和信号线路三种,我们要在引雷的线路上安装相应防雷器对其进行保护。
具体措施:室外摄像头安装的时候,在摄像头进线处各安装一套集电源、控制和信号为一体的德绅系列三合一(或者二合一)视频信号防雷器。
图示为选用德绅系列电源、网络信号二合一防雷器PT-NET2B套,串联在摄像机网络信号输入端,作为对摄像机网络信号的雷电防护。
(3)等电位连接等电位是整体雷电防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它防护措施都要建立在等电位的基础之上,本次方案由于所防护设备比较分散,很难实现整体等电位连接,所以应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措施,以单个被保护设备为单位,实施局部等电位连接,将设备的金属外壳、防雷器、交流工作地及附近的金属部件用导线连接至事先做好的防雷接地上。
具体防护措施:将监控系统控制箱内所有设备金属外壳、网络防雷器接地线、摄像机外壳、金属立杆、控制箱外壳等所有金属部件以及独立接地系统用不小于4mm²的BVR铜导线以最短路径连接,并保证形成电器通路,螺栓连接处作搪锡处理。
(4)防雷接地系统在室外摄像头立杆四周土层较厚的地方,选取合适位置,在地面切割出一个边长为0.5米左右的方形缺口,并挖深至0.7米以上,依次将长度为1.5米的高效铜接地棒垂直砸入地下,共1组,每组2根,使接地电阻达到4欧姆以下。
然后用16 mm²的BVR铜线从已做好的总接地端子端进行有效连接后引至需要接地设备端。
焊接点或无镀锌部分,均应做防腐处理,涂沥青油或防锈漆防腐。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

安装位置,确保避雷针能够有效地保护监控系统免受直击雷的危害。
02
连接接地系统
将避雷针与矿井的接地系统进行可靠连接,确保雷电流能够迅速导入
大地,避免雷电对监控系统的直接冲击。
03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避雷针及接地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
感应雷的防范措施
安装防雷器
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信号线、电源线上安装相应的防 雷器,防止感应雷对监控系统造成损害。
优化设计
加强培训
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防雷设施的设计方案, 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防雷设施的 操作和维护能力。
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防雷措施 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按需建设
该煤矿在建设安全监控系统时,充分考虑了雷击风险,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制定 了合理的防雷设施建设方案。方案包括明确防雷区域、选用合适的防雷设备、规 范布线、合理接地等措施,确保系统在雷雨天气中能够正常运行,保障煤矿安全 生产。
对于损坏严重或无法满足防雷要求的设施,需要及时更新,以确保防雷效果和设备安全性 。
加强员工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防雷设施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 全。
04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防雷措施 的具体实施
直击雷的防范措施
01
装设避雷针
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避雷针的型号、高度和
0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防雷措施 的必要性
雷击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危害
雷击会直接损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传感器、传输设备 和电源等关键设备,导致系统运行中断或失效。
雷击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可能通过网线或电源线等途径侵 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导致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控系统防雷方案方案目录一、工程概述 (1)二、雷击防护措施 (2)(一)直击雷防护 (2)1、监控系统前端设备直击雷防护措施 (2)(1)户外监控摄像枪直击雷设施 (2)(2)户外摄像枪接地及地网 (2)(3)地网施工程序 (3)(二)感应雷防护 (4)1、设备前端的感应电防护 (4)2、传输线路的防护 (4)3、传输线路的布线 (4)4、监控室设备防雷 (5)(1)监控室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 (5)(2)监控室控制、对讲系统的防雷措施 (6)三、屏蔽措施 (8)四、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 (8)五、设备清单 (10)六、运行维护 (10)七、附件监控类防雷产品介绍公司简介技术支持体系售前、售后服务体系部分用户清单资质证明监控系统防雷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监控系统由前端摄像枪设备、监控室显示录像设备以及传输线路组成,系统采用了大量的集成元件,在雷击发生时,传输线路感应到雷电磁场产生过电压,可高达几千伏,对集成元件有较大的危害。
监控系统中的传输线路许多处于LPZ0A非防雷区域。
系统走线在布线阶段没有考虑与防雷引下线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些都为系统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一般认为,雷电的防护措施有隔离、等电位、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冲消除在设备外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
目前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高频二极管、压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晶闸管、高低通滤波器等元件根据不同频率、功率、传输速率、阻抗、驻波、插损、带宽、电压、电流等要求,组合成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系列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微电子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地线按共用接地原则接入系统的地线,才不至于造成电位反击。
只有设计合理、安装合格,电涌保护器才能有效的防御雷电。
系统综合防雷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标准,供设计时参考。
(1)IEC61024《建筑物防雷》(2)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3)ITU K25《光缆的防雷》(4)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5)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6)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7)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8)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9)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二、雷击防护措施(一)直击雷防护监控系统前端设备包括带云台摄像枪、无云台摄像枪等,这些设备安装在室外,比较容易受到雷击,因此要安装防直击雷系统,需在户外做独立防雷接地网。
按设备的最小值要求,接地电阻:R <4Ω。
1、监控系统前端设备直击雷防护措施(1)户外监控摄像枪防直击雷设施:在户外监控摄像枪的杆顶安装一支避雷针。
避雷针的引下线利用钢结构立柱做泄流线,并在杆底座旁与独立防雷接地网相连。
取立杆高度为4~6米,避雷针长度为1.5~2米,利用滚球法计算可知摄像枪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下图示,摄像枪处于LPZ0B 区内。
)xx′平面上保护范围的截面(1)当避雷针的高度h 小于或等于h r 时:①距地面h r 处作一平行与地面的平行线;②以针尖为圆心,h r 为半径,做弧线交于平行线A 、B 两点;③以A 、B 为圆心,h r 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平与地面相切。
从此弧线起到 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④避雷针在h r 的高度在X X ′平面上和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按下列计算式确定:r x =√h (2h r -h )-√h x (2h r -h x ) (式一)r o =√h (2h r -h ) (式二)(2)当避雷针高度h 大于h r 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 r 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针尖作为圆心。
其余做法同(1)项。
(式一)和(式二)中的h 用h r 代入。
滚球法确定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2)户外摄像枪接地及地网如果摄像枪附近有地网,则就近引接地线至附近地网接地,如果附近没有地网,则要另外建造独立地网,地网方案如下:A、在摄像枪立杆周围分别埋设热镀锌角钢接地极(5×50×50×2500mm),间距为5米。
B、角钢接地极用4×40mm扁钢组成网,环网连通。
C、将接地系统和立杆底座连接。
(3)地网施工程序:施工前首先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然后根据方案设计和现场情况定出各处接地极的孔位和连接导体沟槽,再进行施工安装。
注意避开电缆沟、管道和其它导电装置,施工前要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同意动工方可进行。
(设计用土壤的电阻率取250Ω·m。
)A、挖沟:合理使用挖掘工具,采取逐层下挖法,沟槽深度至少0.8米,沟槽宽度以能挖深为宜。
B、打入:采用适当工具打入角钢接地极。
角钢接地极埋深0.8米以下,即接地极头部平沟槽底部。
C、连接:把安装好的角钢接地极用4×40mm扁钢连接起来,形成网状;全部连接均采用焊接。
D、引入:将接地系统接到立杆底座。
E、回填:先填净土,逐层夯实,整理好路面。
地网示意图(二)感应雷防护1、设备前端的感应电防护雷击电磁脉冲(LEMP)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侵入通道叠加在线路信号上产生瞬间高电压,击毁各类用电设备和微电子芯片,因此在实施防雷工程时必须将防感应雷作为重点,进行有效的防御。
在设计综合防雷时,应从以上通道进行重点防护,同时做好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
(1)前端带云台摄像枪的感应雷防雷措施:摄像枪前端安装组合式视频、云台、电源三合一避雷器一个,型号:REP-CCTV-DSK3。
(2)前端无云台摄像枪的感应雷防雷措施:摄像枪前端安装组合式视频、电源二合一避雷器一个,型号:REP-CCTV-DSK2。
(3)防雷器接地线:防雷器用≥2.5mm²的绝缘多股铜芯黄绿色软线直接与地网连接,接地线和用作直击雷引下线的立杆之间要彼此绝缘,并且尽量做到短而直。
接地线宜放置在立杆内。
2、传输线路的防护监控系统的传输线路主要有光纤、同轴电缆及双绞线。
在系统防雷时应针对不同的传输线路分别做不同的防护。
光纤作为传输线路时,由于本身不是导体,对雷电流没有感应,所以线芯不考虑做防雷措施,但加强芯应接地处理。
同轴电缆做传输线路时,应该在传输线路两端安装同轴避雷器,并对传输线路进行穿钢管埋地敷设,在线路的两端对钢管分别接地,做等电位连接;双绞线做传输线路时,应该在传输线路两端安装数据信号避雷器,并对传输线路进行穿钢管埋地敷设,在线路的两端对钢管分别接地,做等电位连接;3、传输线路的布线监控系统传输线路主要是信号线和电源线。
室外摄像机的电源可从终端设备处引入,也可从监视点附近的电源引入。
控制信号传输线和报警信号传输线一般选用铜芯屏蔽软线,架设(或敷设)在前端与终端之间。
传输部分的线路建议采用带屏蔽层的线缆或线缆穿钢管埋地敷设,保持钢管的电气连接,这样对防护电磁干扰和电磁感应比较有效。
如电缆全程穿金属管有困难时,可在电缆进入终端和前端设备前穿金属管埋地引入,但埋地长度不得小于15米,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同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当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此时传输线缆与其它线路其沟的最小间距和与其它线路共杆架设的最小垂直间距,可参照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进行敷设。
如:传输线缆与220V交流电线线路共沟(隧道)的最小间距为0.5 m,与通讯电缆的最小间距为0.1 m;传输线缆与1~10KV电力线共杆架设的最小垂直间距这2.5 m,1KV以下电力线最小垂直间距为1.5 m,与广播线最小垂直间距为1.0 m ,与通信线最小垂直间距为0.6 m。
从防雷角度看,套金属管埋设方式防雷效果最佳,架空线最容易遭受雷击,并且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为避免首尾端设备损坏,架空线传输时应在每一电杆上做接地处理,架空线缆的吊线和架空线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
4、监控室设备防雷监控室主要设备包括监控中心电脑、视频矩阵、硬盘录像机、对讲系统以及监控室电源等。
监控系统设备机房位置应选择在LPZ最高级区和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三层内;当建筑物天面部分的避雷网格尺寸不符合系统抗干扰的要求时,应在天面加装屏蔽层。
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10米以上。
如受条件限制无法穿金属管埋地入户,则应加长入户屏蔽管或栈桥长度,金属管或栈桥的两端以及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要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监控系统设备为金属外壳时,应用最短的导线将其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如是非金属外壳,当设备所在建筑物屏蔽未达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时,应加装金属网或其它屏蔽体对设备屏蔽,金属网应与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等电位连接。
计算机、通信、监控机房的设备应与建筑物外墙保护1米左右距离。
以防止大楼遭到直击雷时沿外墙泄流入地的引下线周围产生较强的电磁场而损坏微电子设备。
(1)监控室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由于有70%雷击高电位是从电源线侵入的,为保证设备安全,一般电源上应设置三级避雷保护。
a. 在监控室所在建筑物总配电处安装三相电涌保护器,通流容量为80KA(波形8/20μs),型号:REP-XEL385B15,模块式,标准导轨安装,作为电源第一级保护。
b. 在监控室分电箱处安装三相模块式电源电涌保护器,最大通流容量40KA,型号:REP-D386,作为第二级保护。
c. 在监控室UPS电源或监控设备前安装单相串联避雷器,型号:REP-D220UPSC,串联安装,功率≤5KW,带LC滤波,超低残压输出,作为电源线路第三级保护。
d. 监控室设备前安装通流容量为10KA单相防雷插座,型号为REP-D220CK,作为精细电源防雷保护,对电源箝位和滤波。
如果不能分级做电源电涌保护,则建议在监控室安装B+C复合型三相电源防雷器,型号:REP-XELBC15。
在监控室UPS电源前安装单相串联电源避雷器,型号:REP-D220UPSC,串联安装,功率≤5KW,带LC滤波,超低残压输出,作为电源线路第三级保护。
监控室设备前安装通流容量为10KA单相电源防雷插座,型号为REP-D220CK,作为精细电源防雷保护,对电源箝位和滤波。
(2)监控室控制、对讲系统的防雷措施a. 控制室视频采用16口组合式视频避雷器,以保护硬盘录像机视频输入口不被浪涌电压击坏,型号:REP-16GVD。
由光纤传送信号的摄像枪等不考虑安装视频避雷器。
b. 硬盘录像机RS232接口采用RS232接口避雷器,以保护硬盘录像机串口不被浪涌电压击坏,型号:REP-X08-D9。
c. 所有进入控制室的控制线路加装控制线路避雷器,型号:REP-X04-YT。
d. 有线对讲系统安装音频线路避雷器,型号为REP-X04-AU,只在对讲主机一端安装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