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辛亥革命ppt精品教学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共14张PPT)-课件

1、 了解和掌握有关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 知识。 2、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 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 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 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 进取意识。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镇南关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
1、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D )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2.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C
A.工人
C.湖北新军
) B.学生 D.农民
3.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C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 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第9课 辛亥革命
•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 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 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为什 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镇南关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
1、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D )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2.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C
A.工人
C.湖北新军
) B.学生 D.农民
3.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C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 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第9课 辛亥革命
•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 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 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为什 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美课件(19张PPT)

——宋庆龄为兴秋瑾纪念馆题词
秋瑾 (1875-1907年) 徐锡麟起义失败,她拒绝逃,被逮捕后, 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用七个字说尽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7月15日凌晨,秋瑾 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广西起义 时 间 1907年 人物 孙中山、黄兴 经过 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 七昼夜。 结果 失败。
他 们 的 绝 笔 之 作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 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 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他们的青春、幸福乃至生命,都与国家存亡的时代主题紧紧相 连;他们甘愿用自己的一切作为祭品,奉献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主要力量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 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 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 被搜走。湖广总督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 被捕的革命党人10日凌晨就义。新军工程营大队长 熊秉坤等人决定提前起义——
孙中山
黄兴(1874年--1916年)
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 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 ‚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 发炮击清军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黄花岗起义
准备 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 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 义的领导机关。 地点 广州
时 间 1911年4月 人物 孙中山、黄兴、赵声 经过 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
秋瑾 (1875-1907年) 徐锡麟起义失败,她拒绝逃,被逮捕后, 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用七个字说尽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7月15日凌晨,秋瑾 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广西起义 时 间 1907年 人物 孙中山、黄兴 经过 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 七昼夜。 结果 失败。
他 们 的 绝 笔 之 作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 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 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他们的青春、幸福乃至生命,都与国家存亡的时代主题紧紧相 连;他们甘愿用自己的一切作为祭品,奉献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主要力量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 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 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 被搜走。湖广总督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 被捕的革命党人10日凌晨就义。新军工程营大队长 熊秉坤等人决定提前起义——
孙中山
黄兴(1874年--1916年)
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 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 ‚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 发炮击清军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黄花岗起义
准备 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 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 义的领导机关。 地点 广州
时 间 1911年4月 人物 孙中山、黄兴、赵声 经过 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共37张PPT)

1910年黄花岗起义
0 8
254岁 喻方林培声觉伦洞民,,时年年仅
““吾头为充可四吾断万爱,万汝学同之说胞心不求,可幸绝福!,”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以尽国民之-责--任-《”与妻书》
阅读材料,归纳概括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 1.唤醒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 zhé )之人心,乃大 2兴.为奋武,昌怨起愤义所的积胜,利如奠怒定涛了排基壑础(hè),不可遏(è )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孙中山创立革命党 组织: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出现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兴中会 1中89国4第年一檀个香资山产阶级孙革中命山团体振兴中华
近代中国第日一本个统一的的资产 三民主义 同盟会 1阶90级5年革命政东党京 孙中山 (民族、民权、民生)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②自由平等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③内阁制 ④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防止独裁
(第2)三性章质::“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近第代四中章国:第规一定部:具“有临资时产大阶总级统宪代法表性临质时的政国府家,临总时揽大 法政。务,公布法律”; 约束谁的权力? (第3)五意章义::“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反“封国建务的员进于步临意时义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
观
3.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三、剥析革命之果——辛亥革命的评价 民国新风
社
跪拜礼
握手礼
废除“老爷”、大人等称呼
会 史 观
4.社会风俗:革除封建陋习,促进社会风俗的变化。
三、剥析革命之果——辛亥革命的评价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精品教学课件

再见
(1)结合课本,通过表格归纳革命志士早期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 领导人、结果及影响;
(2)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哪些原因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3)通过学习革命志士的奋斗,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 奉献精神;认识辛亥光明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
主义的走狗。 ——毛泽东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反帝反封建)
材料三: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 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
社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这些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
且深入人心。这充分表明辛亥革命( C )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利
C.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当堂训练
4.《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
——人教部编版历史教材P124
生活习俗:促进 了社会习俗的除 旧布新,更趋 自由平等。
辫子剪了
小脚松了
礼仪变了
课堂总结
革命志士的奋斗
辛
亥
奠
革
基
命
武昌起义
各省响应
①推翻了清王朝 ②结束了封建帝制 ③建立了中华民国 ④推动了思想解放
20世纪 中国历 史的一 次巨变
当堂训练
过程性评价
1.小明在电脑上输入“1911年”、“武昌”等关键词,你认为他要搜索的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学习目标
一、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晚清危局:1.“新政”的救赎
“新政”的自我挽救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溃败了,清政府这才有 准备立宪的打算。”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资产阶级立宪派:社会改良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集权的政府与反抗的民众
“时不我待,不到几年时间,武昌枪声一响, 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政府 。”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衰》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千年变局:1.武昌起义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清帝逊位诏书》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社会新局:1.辛亥革命历史功绩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而所谓产业 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组织
兴中会;中国同盟会;
思想
三民主义
军事
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晚清危局:2.革命的兴起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徐锡麟:“恩抚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 天下之公也。”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晚清危局:3.民众的抗争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一、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晚清危局:1.“新政”的救赎
“新政”的自我挽救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溃败了,清政府这才有 准备立宪的打算。”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资产阶级立宪派:社会改良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集权的政府与反抗的民众
“时不我待,不到几年时间,武昌枪声一响, 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政府 。”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衰》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千年变局:1.武昌起义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清帝逊位诏书》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社会新局:1.辛亥革命历史功绩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而所谓产业 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组织
兴中会;中国同盟会;
思想
三民主义
军事
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晚清危局:2.革命的兴起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徐锡麟:“恩抚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 天下之公也。”
部 编 版 《 辛 亥革命 》课件 ppt1
晚清危局:3.民众的抗争 部编版《辛亥革命》课件ppt1
部编版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课件-PPT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否定君主专制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1、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1)原因 (2)时间 2、辛亥革命的意义 3、失败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4、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 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军事 准备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二、过程 1、爆发: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 1、时间 • 2、过程| • 3、结果 • 4、意义
熊秉坤
金兆龙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2.各地 响应 起义
京师
成都 昆明
太原
西安
镇江 江宁 苏州 上海
武昌 长沙
安庆 杭州 南昌
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3、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
1.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 的新闻 事件所 发表的 言论的 总称。 新闻和 评论, 构成报 纸的两 大文体 。新闻 评论是 一种写 作形式 ,一种 传播力 量,一 种社会 存在, 以传播 意见性 信息为 主要目 的和手 段。
•
8.对 某 方 面 的 知识 有强烈 兴趣时 ,自己 解决某 个问题 时,学 习中找 到志趣 相投的 同伴时 ,发现 自己的 潜能时 我们都 可以体 味到学 习带来 的快乐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部编版)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33张PPT)

人
大
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 全国人民的斗志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同盟会会员中第一位烈士:刘道一
刘道一,生于一个自耕农家庭。他 父亲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具有豪侠 精神;他哥哥刘揆一也是一位思想激进 的革命党人。刘道一精通英语、日语、 熟悉各地方言,又有一副好口才,被黄 兴称誉为“将来外交绝好人物”。刘道 一为掩护哥哥刘揆一被捕,1906年12月 在长沙惨遭杀害,年仅22岁。
喻培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在黄花岗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 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喻培伦时年25岁,林觉民 时年24岁)
侠骨柔情:林觉民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在起义中受伤被 捕。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 道理,其民族大义连敌人都 被打动。审问他的水师提督, 为他解开镣铐,亲手为他端 起痰盂。林觉民牺牲后,他 的妻子两年后终因悲伤过度 辞世。
思想解放
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 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既然2000多年来被视 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思 想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落 后的观念、祸国的罪人不可以被推翻呢?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观 念里萌动着中华民族第一缕复兴的力量。
社会进步
历史的风云际会
结合课本思考: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国名的变化
帝国、王朝
民国
国旗的变化
君临天下、君权神授
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退
1912年2月12日颁布
位
诏
书
政治文明
国家主权 人民地位 国家政体
封建政治
主权在君 臣民等级 君主专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3张PPT)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的影响:
①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 高潮得到来;
②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为中华 民国成立创造了条件;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
1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 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 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 孙中山赋诗深切哀悼
刘道一(1884-1906年)
1906年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 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 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以同盟会 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 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 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
原因
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
组织: 积极谋划起义
思想: “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武昌首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经过
10/14/2019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10月11日)
—— 《中国近现代史》
开创了...民主革命,推动 了...思想解放,打开了...闸 门;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课堂练习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
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 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 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辛 亥 革 命
(1911.10.10)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必要性:
1.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可能性: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⑤ 机关刊物:《民报》
2、性质:近代第 一个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3、意义:标志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新阶段。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大 总 统 誓 词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2.《中华民国临版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部编版课件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部编版课件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1906年 日知会
蔡元培 刘静庵
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合众政府”。
①内容: (见课本)
a 、体现主权在民原则,否定了君主专制。 b 、自由平等原则; 。 c 、三权分立原则。 d 、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政体) ②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 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清末新政(1901-1904)
1、目的: 2、措施:
对外取媚洋人,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对内笼络人心(尤其是拉拢资产阶级的上层), ,挽 救清朝危局,维持专制统治。
①改革官制: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 衙 ②改革兵制:编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 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④奖励工商业: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③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 法。 ④意义: 积极性: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 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局限性: A.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 障; B.没有涉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C.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 D.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仅凭一纸约法就要捆住袁世 凯手脚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以至于约法最后成了一纸 空文。
二、革命的爆发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1日
领导 : 共进会 文学社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三、革命的高潮(成果)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 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措施;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实质 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
是一场骗局,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权力。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中国同盟 会
1、概况:①时间:1905年; ②地点:日本东京; ③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④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2。历程
1)1905五大臣考察宪政 2)1906宣布预备立宪 3)1907设资政院、谘议局
4)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1911皇族内阁出台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宪法大纲的内容以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蓝本,删去了 其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全文共23条,由正文“君上大权” 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 “君上大权”共14条,规定;“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本着这一精神, 赋予了皇帝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或解散议院,设官制禄 、黜陟百司,统率陆海军队、宣战议和、订立条约,派遣命名臣 ,宣布紧急戒严和以诏令限制臣民自由,以及司法审判等大权。 与日本宪法所赋予天皇的权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臣民权利义务”共9条。重点是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等义务。 而权利和自由则非常简单,只规定:在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 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等事,准其自由,臣民非依法规定,不 受逮捕监禁处罚;以及进行诉讼,专受司法机关审判等事项。
清末新政(1901-1904)
3、结果:
消极: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没有跳出中体 西用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 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运动高涨。 积极客观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及官制近代化 有利于近代军队的建设
预备立宪(1905-1911)
1。原因
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
(1911.10.10)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必要性:
1.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可能性: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⑤ 机关刊物:《民报》
2、性质:近代第 一个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3、意义:标志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新阶段。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大 总 统 誓 词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2.《中华民国临版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部编版课件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部编版课件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1906年 日知会
蔡元培 刘静庵
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合众政府”。
①内容: (见课本)
a 、体现主权在民原则,否定了君主专制。 b 、自由平等原则; 。 c 、三权分立原则。 d 、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政体) ②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 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清末新政(1901-1904)
1、目的: 2、措施:
对外取媚洋人,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对内笼络人心(尤其是拉拢资产阶级的上层), ,挽 救清朝危局,维持专制统治。
①改革官制: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 衙 ②改革兵制:编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 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④奖励工商业: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③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 法。 ④意义: 积极性: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 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局限性: A.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 障; B.没有涉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C.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 D.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仅凭一纸约法就要捆住袁世 凯手脚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以至于约法最后成了一纸 空文。
二、革命的爆发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1日
领导 : 共进会 文学社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三、革命的高潮(成果)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 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措施;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实质 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
是一场骗局,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权力。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中国同盟 会
1、概况:①时间:1905年; ②地点:日本东京; ③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④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2。历程
1)1905五大臣考察宪政 2)1906宣布预备立宪 3)1907设资政院、谘议局
4)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1911皇族内阁出台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共21张PPT)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p 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宪法大纲的内容以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蓝本,删去了 其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全文共23条,由正文“君上大权” 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 “君上大权”共14条,规定;“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本着这一精神, 赋予了皇帝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或解散议院,设官制禄 、黜陟百司,统率陆海军队、宣战议和、订立条约,派遣命名臣 ,宣布紧急戒严和以诏令限制臣民自由,以及司法审判等大权。 与日本宪法所赋予天皇的权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臣民权利义务”共9条。重点是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等义务。 而权利和自由则非常简单,只规定:在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 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等事,准其自由,臣民非依法规定,不 受逮捕监禁处罚;以及进行诉讼,专受司法机关审判等事项。
清末新政(1901-1904)
3、结果:
消极: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没有跳出中体 西用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 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运动高涨。 积极客观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及官制近代化 有利于近代军队的建设
预备立宪(1905-1911)
1。原因
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