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影响力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影响力一、引言联合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成立于1945年,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际法治等任务。
自加入联合国以来,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地位的提升自1971年中国取代台湾地区,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是联合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这赋予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声音和影响力。
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中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中国在全球事务中代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提供了支持。
三、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中国在联合国中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不仅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在促进经济发展、减贫、气候变化和人权等议题上发起倡议。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得到了联合国的积极响应。
此外,中国还多次参与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道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联合国的改革,旨在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的需求和现实挑战。
中国主张通过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代表性和参与度,减少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中国还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全球治理观,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五、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中国积极履行其国际责任,通过参与发起的和平磋商、积极调解等手段,为解决国家间的争端和冲突提供了助力。
中国还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促使各方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矛盾,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六、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在联合国中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全球事务的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减贫、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并与其他国家一道制定并执行相关行动计划。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确定的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确定的罗斯福提出“四警察”思想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上通过了由美国政府起草,经美、苏、英、中四国签字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宣言明确宣布,四国政府“承认有必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这是二战期间,四国政府第一次共同宣布,一致赞同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倡导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上的教训,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经过长时间的谋划,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较为具体的计划。
罗斯福强调,新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性的,而非地区性的。
罗斯福的建议得到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同意。
12月24日,罗斯福再次郑重强调:“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四警察”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确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础。
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曾于1943年11月29日下午,同斯大林举行了45分钟的私人会谈。
会谈中,罗斯福详细叙述了对联合国组织机构的设想,其中也包括“世界警察”问题。
罗斯福认为,未来的联合国组织应由三个层次的机构组成:最低一级为全体大会,由当时大约35个反法西斯国家成员国组成。
这个机构定期在不同的地方开会,每个国家都有权平等地发表意见,并向一个较小的机构提出建议。
中间一个层次是执行委员会,参加者为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再加上两个欧洲国家、一个南美洲国家、一个近东国家、一个远东国家和一个英帝国(后改为英联邦)自治领,总共10到11个国家。
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是怎么选出来的?

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是怎么选出来的?这个问题问得好,最近老是有人说五常这个事。
很多人说美国苏联还行,中英法在五常的位置有点难看。
那么我们就借这个机会理一理。
我们先说个人。
一个人的地位通常是他的实力的体现。
那么一个国家尼,一个国家的地位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这五个常任理事国可不是选出来的,都是二战时打出来的。
首先说美国,二战时期在太平洋战场,日本把英法打的抱头鼠窜。
是美国人顶住日,并一步一步的逼近日本本土。
所以说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起了主导作用。
在大西洋欧洲战场,美军在法国投降,英国被打残的情况下。
为了抢占胜利果实,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与苏联一起夹击德国。
二战没有美国和苏联,德国人还真是单挑全世界了。
所以二战后为了世界上的事务有个说事场所,美国建议成立联合国并设置常任理事国。
美国当然理所当然的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可以说当时的世界离开美国办不成事。
再说苏联。
德国人打遍欧洲,才发现英法都经打。
英国要不是有英吉利海峡,估计肯定会和法国一样被德国占领。
所以欧洲战场主要和德国人打的那是苏联人。
虽然被德国人打个半死,仍然凭着体量和人口硬撑了过来。
最后不仅把德国逼入相持,更通过自己和外部的援助开始反攻并最终占领柏林。
所以没有苏联人,光美国人恐怕也不是德国人的对手。
正是苏联拖住德国的绝大部分力量,美国人才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苏联人用自己的贡献和实力赢得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三,英国。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当时二战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空军始终坚持抵抗德国不投降。
如果英国投降,没有在德国后方牵制德国。
那么德国从一开始就全部压在苏德战场,恐怕苏联人就真的顶不住了。
后来又配合美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反攻德国。
二战英国虽没有美苏那么厉害,其实贡献还是不少的。
况且当时的英国还没有丢掉自己在全球的殖民地。
一看地图,全属于英国。
现在在我们家门口闹事的印度,不过是英国女王王冠上最亮的一颗明珠。
它是二战后才独立的。
所以论贡献和国土,英国应当成为常任理事国。
2022年中考历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第十三讲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建立 美援朝战争的考验;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 海
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空 空军
(1)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
军
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的
发展
建
(2)改革开放以来,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
设
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返回子目录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即导弹部
新时代强 军之路
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 新格局
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 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目的不是对外
认识 侵略扩张、称霸世界,而是加强国防力量,有效保障
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返回子目录
考点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空海
军 军 发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
的
新换代,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 展
建
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设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
接入列
“辽宁舰”
返回子目录
陆
1949年11月,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刚刚诞生,就面临抗
第十三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目 录
1
数据导航 时空坐标
2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3
a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4
a
数据透视 知识清单
5
数据分析 拓展提升
1 数据导航 时空坐标
2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知识点
中考历史总复习5-第五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级专科学校以及通信、卫生等院校。至1965年底,空军共有29所院校,建立
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各类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了培训场所。由
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C )
A.实战经验的增加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教育培训的加强
D.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
2
34 5 6 78 9
2.(2022·广东深圳龙华区模拟)1956年,参考苏联生产的战斗机,中国 成功研制歼-5战斗机。2019年10月,中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形 战斗机歼-20在空军列装。歼-20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 这说明( C ) A.中国空军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空军 B.中国已跻身飞机制造最先进国家 C.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升 D.中国国防装备已经完全实现自主
1
2
1.下面是1949—2009年中国新增与外国建交数量情况曲线图。对此图解读
正确的是( D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
的出现
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
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
录中的“_____”处应填入( B )
第二编 两大国从对峙走向缓和(1949—1976) 第一章 中美两国分道扬镳……………… 163 第二章 中美陷入敌对关系……………… 174 第三章___________……………………… 226 第四章 中美探索关系正常化…………… 242
A.美国开始介入中国内战
1
2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 一颗原子弹。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 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 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讹诈,中国任何时候、任 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020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20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科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1—19小题每题2分,20—21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河北中考·T11)1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
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
“他”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解析】选A。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1842年以中国战败结束,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的清王朝皇帝是道光帝,其在位时间是1820年—1850年。
故选A。
(2020·河北中考·T12)12.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A.游历西洋B.兴办洋务C.学习科技D.救国图强【解析】选D。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最终目的”“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据此分析可知,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挽救国家危亡。
故选D。
(2020·河北中考·T13)13.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
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A.曾国藩李鸿章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黄兴D.陈独秀李大钊【解析】选D。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信奉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些人”的主要代表应该是陈独秀、李大钊等,选项D符合题意。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四川省邻水中学吴光耀(638500)1945年10月24日,旧金山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建立,中国与美、英、苏、法一起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法也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强国,而作为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何以能与世界上的四大强国平起平坐、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第一、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的特殊重要性和中国人民英勇抗战、支撑起对日作战的大半壁格局结果,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反法西斯盟国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最早开始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也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国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前后长达14年。
其中,中国人民全面抗战也长打8年时间。
太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向太平洋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发动进攻,企图控制整个太平洋,与德国法西斯会师中东,占领战略要地中东产油区。
如果日本的阴谋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才使日本的这一企图破产。
正如罗斯福总统在1942年对他的儿子说的那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劲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
他们并且一直冲到中东。
”在八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重大牺牲,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四大国(美英苏中)之一。
第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展开活动,为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和平组织作了大量的鼓动宣传、组织准备工作,是联合国创建的发起国和创始国之一,这为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基础。
1941年底,蒋介石向英美等国提出在华盛顿组织“联系军事、政治之永久机构”,这一机构在战时负责作战指挥,在战后还要发挥保卫世界和平的作用。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2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含答案)

2020届二轮:专题2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1.(2019·全国卷Ⅰ·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
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
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
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
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
【答案】(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苏德战争爆发后”,可知当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成立;由时间信息“1942年6月”可知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由材料“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墨索里尼……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可知北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由材料“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可知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第(2)问,从阿拉曼战役对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对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的影响方面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四川省邻水中学吴光耀(638500)
1945年10月24日,旧金山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建立,中国与美、英、苏、法一起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法也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强国,而作为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何以能与世界上的四大强国平起平坐、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一、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的特殊重要性和中国人民英勇抗战、支撑起对日作战的大半壁格局结果,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反法西斯盟国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最早开始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也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国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前后长达14年。
其中,中国人民全面抗战也长打8年时间。
太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向太平洋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发动进攻,企图控制整个太平洋,与德国法西斯会师中东,占领战略要地中东产油区。
如果日本的阴谋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才使日本的这一企图破产。
正如罗斯福总统在1942年对他的儿子说的那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劲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
他们并且一直冲到中东。
”在八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重大牺牲,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四大国(美英苏中)之一。
第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展开活动,为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和平组织作了大量的鼓动宣传、组织准备工作,是联合国创建的发起国和创始国之一,这为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基础。
1941年底,蒋介石向英美等国提出在华盛顿组织“联系军事、政治之永久机构”,这一机构在战时负责作战指挥,在战后还要发挥保卫世界和平的作用。
1942年上半年,国民政府一些党政要员先后发表演说,呼吁“建立世界和平组织,订定公约,以代替过去之国际公约”。
1943年4月,中国国内就战后和平问题的讨论掀起热潮,中国共产党和许多著名人士纷纷在报刊上发表评论,各抒己见,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和平组织的酝酿和诞生。
1944年8月——10月,中美英苏四国在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筹建新的国际组织。
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7点建
议,其中三点:①处理国际争议应注重正义与国际公法原则;②国际公法之发展与修改,应由大会提出研究并建议;③经济社会委员会应促进教育及其它文化合作事业。
得到了英美苏的同意,并作为四国一致同意的提案提交即将召开的制宪会议讨论。
后来这三点建议都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里。
1945年3月,国民政府组织了以宋子文为团长,以顾维均、董必武等九人为代表、包括国共两党和其它一些党派、著名社会人士内的代表团赴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4月25日,旧金山制宪会议正式召开,中国代表团与50多个国家280多名代表及数千名顾问、专家、记者一起,共同商议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
在会上,中国代表团坚持正义、主持公道,坚持把“尊重正义原则”列入首章,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6月26日,大会举行最后一项议程:参加会议的50个会员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按照会议商定的程序,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董必武代表中国首先在宪章上签字。
由此可见,中国参与了联合国从筹划、组织到建立的全部工作,为联合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确立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美国从其战略利益考虑而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中国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二战时期的美国国务卿赫尔后来回忆美国战时对华政策是说:“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首先是有效地联合进行战争,其次是承认和使中国成为一个在战时和战后都与俄国、英国、美国三大西方盟国具有平等地位的大国,这既是为战后国际组织作准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由此可见,美国支持中国,一是为了利用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军,减轻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二是为了扶持一个亲美的政权,从而达到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壮大美国与西方盟国竞争的力量,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该地区秩序的稳定。
为此,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1942年1月1日,由于美国的支持,26国代表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中国排在美英苏之后,位居第四,进入四强之列。
1943年10月,美英苏三个外长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在美国的坚持下,中国参与签署了会议宣言,从而取得了参与筹划组建战后新的国际组织的权利与责任,并将与美英苏一起在这一组织中处于特殊地位。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
在旧金山会议邀请书上,中国被列为四大发起国之一,明确获得了与美英苏三国同等的地位。
美国支持中国,虽然是为了其自身的战略目的,但对贫弱的中国能在二战时期跃居“四大强国,”进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
(注:2月5日投稿于《历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