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荷载规范30条修改条文解析(8条勘误整理)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XX)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

第1.0.5条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第1.0.6条建设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第2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1 术语第2.1.1条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第2.1.2条可变荷载va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第2.1.3条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第2.1.4条荷载代表值repr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第2.1.5条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第2.1.6条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第2.1.7条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第2.1.8条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这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第2.1.9条准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第2.1.10条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第2.1.11条荷载效应load effect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第2.1.12条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第2.1.13条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第2.1.14条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第2.1.15条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6条频遇组合frequ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7条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8条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下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要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载.第2.1.19条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第2.1.20条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cient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静力效应的比值.第2.1.21条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第2.1.22条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公式(D.2.2-4)确定的风压.第2.1.23条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2.2 符号第2.2.0条 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G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T---结构自振周期;H---结构顶部高度;B---结构迎风面宽度;Re---雷诺数;St---斯脱罗哈数;sk---雪荷载标准值;s0---基本雪压;w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ν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α---坡度角;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ψ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ξ---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ν---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φz---结构振型系数;ζ---结构阻尼比.第3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第3.1.1条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指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可靠,对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规定和设计的一套技术标准。

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力和力矩,包括自重、活载、风载、雪载、地震力等。

下面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详细讲解。

1.自重荷载:自重荷载是指建筑结构本身产生的荷载,包括结构构件、楼板、墙体、屋面等的重量。

自重荷载的计算需要根据结构的具体材料和造型进行,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体积法、曲面法等。

2.活载荷载:活载荷载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变荷载。

常见的活载荷载包括人员荷载、设备荷载、储物荷载、雨水荷载等。

活载荷载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进行,一般采用规范中给出的标准值进行计算。

3.风载荷载:风载荷载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产生的荷载。

风载荷载的大小受到建筑物的高度、形状、表面积、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风载荷载的计算需要根据规范中的公式进行,一般分为正压力、负压力和剪切力三种。

4.雪载荷载:雪载荷载是指积雪对建筑物产生的荷载。

雪载荷载的大小受到地区降雪量、雪的密度、建筑物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雪的负荷以及积雪造成的均匀和集中荷载,并根据规范提供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5.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在建筑物结构上产生的力。

地震荷载的大小受到地震动地表加速度、建筑物的结构体系、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规范提供的地震区划、场地类别等信息,结合结构计算方法进行地震荷载的计算。

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还包括荷载组合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荷载组合是指将不同类型的荷载按照一定的权重和组合方式进行计算,目的是考虑建筑物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同时承受多种荷载的情况。

荷载组合的设计原则包括极限状态设计和服务状态设计。

极限状态设计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在极限荷载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务状态设计要求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满足使用功能和舒适性的要求。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是指导建筑结构设计时所考虑的荷载情况,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荷载是指施加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外力和内力,如重力、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规范的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准确的荷载数值和分布,以确保建筑结构在服役期内能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不发生破坏或失稳。

重力荷载是建筑结构最重要的荷载类型之一,主要是由建筑物本身的自重和各种屋面、楼板、梁柱、墙体等构件的负荷组成。

荷载规范针对不同种类的建筑结构和材料提供了详细的重力荷载计算方法,例如建筑物的单位面积负荷、屋面和楼板的单位面积负荷等。

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结构设计师可以计算出建筑结构的负荷分布,以确保各个构件的尺寸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施加的力量,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荷载规范对建筑物的风荷载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包括建筑物的风压系数、面积系数和高度系数等。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结构设计师可以计算出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以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风能力。

雪荷载主要是指积雪对建筑物表面施加的压力,对于处于寒冷地区或高海拔地区的建筑结构来说尤其重要。

荷载规范提供了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在不同雪区的雪荷载计算方法,包括建筑物形状系数、地区系数和塑性指数等。

结构设计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雪量数据,计算出建筑物的雪荷载,以确保结构安全。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震动力量,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荷载规范根据建筑物所处地震烈度和设计地震水平提供了详细的地震荷载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师可以根据地震烈度参数、设计地震水平和建筑物的类别等,计算出建筑物的地震荷载,并进行结构设计和抗震措施的选择。

除了上述荷载类型外,荷载规范还包括其他类型的荷载,如温度荷载、流体压力荷载、振动荷载等。

结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计算和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荷载规范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各个荷载类型的作用和分布,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该规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包括住宅、工业厂房、商业建筑、桥梁、塔楼等。

该规范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抵抗各种荷载的作用,从而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该规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通则、荷载及其组合、结构分析和验算、以及附录。

其中,通则部分阐述了规范的目的、应用原则、术语和符号的定义等基本内容。

荷载及其组合部分规定了建筑物所受到的几种类别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荷载等,并给出了计算这些荷载的方法和参数。

结构分析和验算部分介绍了结构设计中的力学分析方法和验算要求,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稳定性验算等。

附录部分给出了一些附加的参考数据和方法,便于工程师的应用。

该规范的解读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规定。

首先,工程师需要了解建筑物所受到的各种荷载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以正确评估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荷载组合的要求,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和经济。

此外,工程师还需要熟悉结构分析和验算的方法,以有效地进行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估。

总的来说,《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中国建筑行业非常重要的技术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工程师们需要认真学习和应用该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该规范也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建筑工程的需求。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精品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精品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精品随着科技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最近发布的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了一些关键内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新版规范中,对建筑结构荷载的分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

传统的荷载分类包括常规荷载和额外荷载两类,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所受荷载的性质和强度往往存在差异。

新版规范将建筑结构荷载划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特殊荷载三类,更加准确地描述了不同荷载的特点和相应的设计方法。

其次,新版规范在荷载计算方法上进行了重要修订。

传统的荷载计算方法基于统计数据和经验公式,但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新版规范引入了更为科学和精确的荷载计算方法,如概率论和可靠性理论等。

通过采用可靠性设计以及容许应力设计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新版规范还对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重要改进。

地震和风是建筑结构所受荷载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其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新版规范根据最新的国际标准和科研成果,修订了地震和风荷载的计算规程,使其更加严谨和科学。

另外,新版规范还对建筑结构荷载的标准数值进行了修订。

标准数值的确定是荷载规范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新版规范通过建立更为科学和可靠的统计模型,重新确定了建筑结构荷载的标准数值,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引入了更为灵活和可调节的设计参数,使设计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设计。

最后,新版规范还对建筑结构荷载的验算方法进行了重要改进。

传统的荷载验算方法主要依赖于手算或简单的计算软件,且验算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新版规范提出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建筑结构荷载验算方法,通过应用现代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复杂结构的荷载分析和验算。

综上所述,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的主要精华包括对荷载分类、计算方法、标准数值和验算方法的重要改进。

(整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 技术处 徐永基 年7月20日最新修改的

(整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 技术处  徐永基 年7月20日最新修改的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徐永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二○一二年一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 88号文)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来自高校、科研和设计共14家单位的17位专家组成编制组,对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进行全面修订。

修订计划起至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实际修订工作按计划进度完成。

依据编制大纲,编制组开展了包括:1)荷载效应组合(设计使用年限可变荷载调整系数,偶然组合);2)雪荷载灾害及修订建议;3)高层、高耸结构顺风向风振响应计算;4)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响应计算;5)复杂高层建筑扭转风振响应计算;6)高层建筑群体干扰效应;7)内压系数及局部体型系数;8)国内外温度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9)国内外偶然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等8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调研。

主要修订内容1、章节的变化本次修订后的规范共有10章、9个附录,其中增加了“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了“附录C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和“附录G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2个附录。

删除了原“附录C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2、规范各章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了温度作用的规定,因此本规范涉及的内容范围由直接作用(荷载)扩充到间接作用。

[1.0.2、1.0.4、1.0.5] 2)增加温度作用相关的术语。

[2.1.24~2.1.28]3)荷载基本组合中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3.2.3]Lj4)取消原第3.2.4条关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的简化规则。

5)增加3.2.5条,规定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的取值。

[3.2.5]6)补充荷载偶然组合的表达式,分别就偶然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计算和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给出荷载组合表达式。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
基本风压可从《荷载规范》附录中查得。 风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可分 别取0.6、0.4、0。
1.6.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速是随距地面的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故风压 也是随离地面高度增加而增加的。风速随高度的变 化规律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粗糙程度。但当离地面 450m以上时,风速即不受地面粗糙程度的影响,风
当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时,可不考虑施工和检 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1.4.4 荷载动力系数
结构受动力作用时,应将荷载增大,这个增大
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计算,在有充分依据时, 可将重物或设备的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后,按静力计
搬运和装卸重物以及车辆起动和刹车时的动力 系数,可采用表1.1~1.3,其动力荷载只传至楼板和
地面粗糙度是指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 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 分布状况的等级。规范将地面粗糙度分为A、B、C、 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
C类——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1.6.3 风荷载体型系数
0.5
组合值 系数ψc
0.7
频遇值 系数ψf
0.5
准永久值 系数ψq
0
2.0
0.7
0.5
0.4
3.0
0.7
0.6
0.5
1.4.3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 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 自重)应取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1) 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超 过上述值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
1.5 雪荷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2.05.28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5号
•【施行日期】2012.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部分失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该篇法规中第3.1.2、3.1.3、3.2.3、3.2.4、5.1.1、5.1.2、5.3.1、5.5.1、
5.5.2、7.1.1、7.1.2、8.1.1、8.1.2条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70号)废止,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40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09-2012,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2、3.1.3、3.2.3、3.2.4、5.1.1、5.1.2、
5.3.1、5.5.1、5.5.2、7.1.1、7.1.2、8.1.1、8.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荷载规范30条修改条文解析(8条勘误整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文列出影响结构设计的主要修改内容,以备审核时查阅。

一、强制性条文的变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共有强制性条文13条,分别为1.0.5、3.1.2、3.2.3、3.2.5、4.1.1、4.1.2、4.3.1、4.5.1、4.5.2、6.1.1、6.1.2、7.1.1、7.1.2条。

修订后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版共有强制性条文13条,分别为3.1.2、3.1.3、3.2.3、3.2.4、5.1.1、5.1.2、5.3.1、5.5.1、5.5.2、7.1.1、7.1.2、8.1.1、8.1.2条,即强制性条文数未增加,内容的主要变化有:1、原1.0.5条调整为3.1.3条(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2、原3.1.2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3、原3.2.3条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由单项改为多项叠加(j=1~m);增加参与组合的各项可变荷载应乘以考虑设计适用年限的调整系数的规定。

4、原3.2.5条调整为3.2.4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5、原4.1.1条调整为5.1.1条(增加了第4章永久荷载,以下各章顺延),主要修改包括:①教室活荷载由2.0KN/m2提高到2.5KN/m2(由第1项(2)款改为第2项);②第5项(2)款增加了运动场活荷载(4.0KN/m2);停车库明确为9人以下客车的停车库(不包括消防车及其他大型车辆停车库),增加了板跨为3m×3m的双向板楼盖活荷载,附注第4条明确当双向板跨介于3m×3m与6m×6m之间时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规范用词为“板跨不小于3m×3m”,似应为不大于,否则与附注第4条有矛盾】,消防车通道活荷载频遇值系数由0.7改为0.5,准永久值系数由0.6改为0;③厨房的分类用词由“一般的”改为“其他”;④第1项中的民用建筑卫生间活荷载由2.0KN/m2提高到2,5KN/m2;⑤教学楼的走廊、门厅活荷载由2.5KN/m2提高到3.5KN/m2;⑥楼梯活荷载单独列出为第12项,除多层住宅仍取2.0KN/m2外,其他均取3.5KN/m2;⑦阳台的分类用词由“一般情况”改为“其他”;⑧附注第6条非固定隔墙自重不小于每延米墙重的1/3,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应”。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百货食品超市活荷载5.0KN/m2未列入规范正式版】6、原4.1.2条调整为5.1.2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7、原4.3.1条调整为5.3.1条,文字略有调整,增加屋顶运动场地活荷载3.0KN/m2。

8、原4.5.1条调整为5.5.1条,文字略有调整,雨篷明确为悬挑雨篷。

9、原4.5.2条调整为5.5.2条,原栏杆“顶部水平荷载”改为“活荷载”,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值由由0.5KN/m2提高到1.0KN/m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值不变,增加“竖向荷载应取1.2KN/m2,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应分别考虑”。

10、原6.1.1条调整为7.1.1条,内容不变。

11、原6.1.2条调整为7.1.2条,原“50年一遇”改为“50年重现期”,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由“适当提高”明确为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雪压。

12、原7.1.1条调整为8.1.1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13、原7.1.2条调整为8.1.2条,原“50年一遇”改为“50年重现期”。

二、对一般条文的主要修改1、第1.0.3条,本规范制订的基本准则由《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改为《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2、第1.0.4条,增加对温度作用的规定(有关可变荷载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温度作用)。

3、取消原3.2.4条针对一般排架、框架结构的基本组合简化规则。

4、增加第3.2.5条,楼面和屋面活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取值。

5、第3.2.6条,增加偶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表达式(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效应设计值、用于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固性验算的效应设计值)。

6、增加第4章永久荷载,由原3.1.3条扩充而来。

永久荷载包括构件、面层、固定设备、长期储物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等,固定隔墙自重按永久荷载考虑,位置可灵活布置的隔墙自重应按可变荷载考虑。

7、增加5.1.3条,设计墙、柱时,消防车活荷载按实际考虑,设计基础时可不考虑消防车活荷载。

消防车活荷载按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按附录B规定采用。

8、第5.2.1条,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增加“对设备位置固定的情况,可直接按固定位置对结构进行计算,但应考虑因设备安装和维修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效应。

工业建筑楼面堆放原料或成品较多、较重的区域,应按实际情况考虑;一般的堆放情况可按均布活荷载或等效均布活荷载考虑”的规定。

9、第5.2.2条,工业建筑楼面及工作平台增加在设备所占区域内可不考虑操作荷载和堆料荷载的规定;增加生产车间的参观走廊活荷载可采用3.5KN/m2的规定。

10、增加第5.5.3条,施工荷载、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7,频遇值系数应取0.5,准永久值系数应取0。

11、第6.2.1条,增加“对双层吊车的单跨厂房宜按上层和下层吊车分别不多于2台进行组合;对双层吊车的多跨厂房宜按上层和下层吊车分别不多于4台进行组合,且当下层吊车满载时,上层吊车应按空载计算;上层吊车满载时,下层吊车不应计入”的规定。

12、第7.2.1条,对拱形屋面、多跨单坡屋面(锯齿形屋面)、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高低屋面的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增加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增加有女儿墙及其他突起物的屋面、大垮屋面(L>100m)的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13、第8.1.3条,增加基本风压值按本规范附录E中重现期为50年的风压值采用的规定。

14、第8.2.1条,地面粗糙类别B类中取消“城市郊区”【意味着位于城市市区(包括中心区和郊区)范围的均应取C类】。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全面调整,除高度≤10m的B类保持不变外,其余系数均有减小(C、D类的梯度风高度分别由400m、450m 改为450m、550m,B类风俗剖面指数由0.16改为0.15)。

15、第8.3.1条,增加高度超过45m的矩形截面高层建筑体型系数【当平面深宽比D/B≤1.0时背风面体型系数由-0.5增加到-0.6,矩形高层建筑的风力系数由1.3增加到1.4】。

16、第8.3.2条,增加群集高层建筑相互干扰系数的确定原则。

17、第8.3.3条,增加封闭式矩形平面房屋的墙面及屋面计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风荷载时的局部体型系数;局部体型系数取-2.0的突出构件增加边棱处的装饰条;其他房屋和构筑物的局部体型系数改为按8.3.1条规定的体型系数的1.25倍取值。

18、增加第8.3.4条(由原7.3.3条注扩充而来),考虑了从属面积对局部体型系数的影响,并将折减系数的应用限于验算非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围护构件,如檩条,幕墙骨架等,最大的折减从属面积由10m2增加到25m2,屋面最小的折减系数由0.8减小到0.6。

19、第8.3.5条由原7.3.3-2条扩充而来,增加了建筑物某一面有开孔面积较大且大风期间也不关闭的主导洞口的情况。

20、第8.4.1条,明确符合第8.4.3条规定的结构,可采用风振系数法计算顺风向风荷载,增加高层建筑顺风向风荷载加速度按附录J计算。

21、增加第8.4.2条,对于风荷载敏感的或跨度大于36m的柔性屋盖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风振的影响。

22、第8.4.3~8.4.6条,只考虑第一振型的影响的一般竖向悬臂型结构,对高层建筑取消“高度大于30m,高宽比大于1.5且可忽略扭转影响”的前提条件;风振系数计算公式修改,增加峰值因子g、脉动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R和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Bz及其计算公式。

23、增加第8.5.1条,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高宽比大于5)、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高度超过30m且高宽比大于4),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

24、增加第8.5.2条,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的确定原则(一般按附录H确定),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加速度按附录J确定。

25、增加第8.5.4条,对于扭转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及高耸结构(范围见条文说明),宜考虑扭转风振的影响。

26、增加第8.5.5条,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的确定原则(一般按附录H确定)。

27、增加第8.5.6条,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风振及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宜按表8.5.6考虑风荷载组合工况。

28、第8.6.1条,原“直接承受风压的幕墙(包括门窗)”改为“围护结构(包括门窗)”,取消“对其他屋面、墙面构件阵风系数取1.0”的规定【修改后,对于幕墙计算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略有降低,对于幕墙以外的其他围护结构则有明显提高。

对于低矮房屋非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围护结构如檩条等,由于其最小局部体型系数由-2.2改为-1.8,按面积的最小折减系数由0.8减小到0.6,因此风荷载的整体取值与原规范相当】。

29、增加第9章温度作用。

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温度作用应采用其温度的变化来表示【是否需要考虑温度作用效应的具体条件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规定】。

常用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按表9.1.2采用。

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分别取0.6、0.5、0.4。

基本气温可采用按附录E规定方法确定的50年重现期的月平均最高气温Tmax和月平均最低气温Tmin。

均匀温度作用的标准值按9.3.1条确定。

30、增加第10章偶然荷载。

偶然荷载包括爆炸、撞击、火灾及其他偶然出现的灾害引起的荷载,本章规定仅适用于爆炸和撞击荷载。

偶然荷载的荷载设计值可直接取用按本章规定的方法确定的偶然荷载标准值【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

常规炸药爆炸动荷载的等效均布静荷载按10.2.2条,燃气爆炸的等效均布静荷载按10.2.3条,电梯竖向撞击荷载标准值可取电梯总重力荷载的4~6倍【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拽引式或强制式乘客电梯、病床电梯及载货电梯,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和液压电梯,电梯总重力荷载为电梯核定载重和轿厢自重之和】,汽车的撞击荷载按10.3.2条,直升飞机非正常着陆的撞击荷载按10.3.3条确定。

第二篇:荷载规范2012勘误整理8条精华【1】.P15续表5.1.1关于汽车通道及客车停车库的均布活荷载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3mX3m)和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6mX6m)矛盾,明显应该是编制人员的失误,个人觉得应该前面的“不小于”改为“不大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