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证券)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证券

中国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证券

中国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是反映该国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股票市场上得到相应的反映。

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必然与股票市场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任何上市公司的发展都会受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中国银行作为国有银行,其发展和变化必然会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局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

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要素禀赋情况发生变化,经济领域呈现若干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央经济会议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长期与短期特征、问题,速呈下降趋势,2013年全年增速跌破20%。

此前,2013年年末,国家信息中心称,综合判断,2014年固定资产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但增速略有下降,有望保持在19%左右。

具体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和累积同比增长见下表。

而由上表可知,2014年1月至2月的固定资产投资累积同比增长为17.9%, 1月至3月累积同比增长17.6%, 1月至4月累积同比增长为17.3%,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并且低于2013年年末专家预测的全年增长速度,可见本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较大,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下行趋势。

(3)居民收入和支出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经济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547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

”可见,2013年度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居民收入增加,会增加居民在银行的存款,这将有利于社会资金流入银行。

具体从2010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水平见下表。

12.6%的增长率。

可见2014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有较大的提升趋势。

银行股有哪些优势与不足_银行股已具备投资价值的原因

银行股有哪些优势与不足_银行股已具备投资价值的原因

2021银行股有哪些优势与不足_银行股已具备投资价值的原因银行股有哪些优势与不足1银行股的优势:银行股目前具备较高且稳定的分红,从分红的角度来讲是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此外,银行股的盘面比较大,具备一定的抗跌性。

2银行股的不足:银行股盘子过大,需天量资金才能拉动;此外,不少投资者认为利率市场化会冲击银行传统业务,减少利差收入。

银行股实际上市典型的周期型股票,走势与经济周期具备较高的吻合性,投资者可以依据自身对经济周期的预计来决定是否配置银行股;另外,投资银行股要多关注银行的坏账风险,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这两块的坏账风险。

银行股已具备投资价值的原因1中国经济已经先于银行股企稳,目前我们国家的疫情控制较好,预期明年一二季度GDP将会有报复性反弹,这点可以从最近世界蜂拥而至的外贸订单和南方工业生产限电可以看出,也许普通百姓并没有太多感觉,这是因为经济传导需要一个过程。

2随着各国新冠疫苗的逐渐研发成功,新冠病毒对经济影响可能随时出现拐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明年也有可能迎来复苏。

同时,美国再次通过了经济复苏刺激计划,有利于维持经济稳定。

3从银行股的整个板块来说,最近两个月经历了连续调整,从k线走势上来看,从之前的单边阴跌,开始逐渐出现了主力资金逐渐建仓趋势,个人觉得银行板块调整的还是相当充分的。

银行股是典型的低估值,低波动,高负债,盘子大的板块,可以说是大盘的超级权重股,同时又是明显的顺周期股。

之所以银行股是明显顺周期股,主要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银行股的走势跟经济走势是正相关的,当经济向好时,银行股通常表现较好,当经济萎靡时,银行股通常表现也不算好。

投资银行股有哪些建议1银行股只适合长期价值投资,不适合投机银行股。

银行板块是整个A股市场最低估的,整个银行板块平均市盈率只有9倍,严重被低估状态。

再度加上银行股大部分都是大盘子,真正想要炒作银行股需要巨大资金才能推动股价,导致银行股常年低迷。

所以银行股走势非常稳定,一两分钱可以玩一天,只适合长期价值投资的人持有,不适合短线投机的人参与银行股。

中国建设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摘要:本文从宏观经济形势、银行业、建设银行财务状况对建设银行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做出了论证,然后通过相应的估值方法对建设银行股票进行了估值,最终得出一个合理的股票价值。

同时,将所估股票价值与近期的股票市场价格相比,得出建设银行具有投资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财务状况;投资价值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我国的金融业正在快速发展,所以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银行类的股票来获得一定的收益。

但是,如何对这类股票进行正确估值从而进行价值投资是最困扰投资者的问题,所以本文将对建设银行投资价值做出分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准、降息来稳定增长,刺激实体经济发展。

我国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扩大经营,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从而使银行业能平稳发展。

(一)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正在下降,我国经济正平稳增长,同时第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正在上升,我国经济结构向服务主导型提升趋势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分季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于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同比增长:7.0%,7.0%,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085.0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9801.5亿元,同比增长6.01%;第三产业增加值85708.8亿元,同比增长8.37%。

另外,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37%,而去年同期为46.83%,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二)国际收支顺差,对外经济平稳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中国进出口总额3232亿美元,同比下降12.1%;出口1924亿美元,同比下降6.9%;进口1308亿美元,下降18.8%。

贸易顺差616亿美元,增长6.1倍。

中银银行财务报告分析(3篇)

中银银行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中银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其财务报告分析对于了解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银银行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情况,为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

二、中银银行财务报告分析1. 财务状况分析(1)资产规模中银银行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资产总额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这表明中银银行在资产规模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负债规模中银银行负债规模也呈现出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底,负债总额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负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满足中银银行的业务需求。

(3)资本充足率中银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21年底,资本充足率为XX%,满足监管要求。

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保障银行稳健经营。

2. 经营成果分析(1)营业收入中银银行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营业收入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

(2)净利润中银银行净利润也呈现出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底,净利润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净利润的增长表明中银银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成本收入比中银银行成本收入比相对稳定,截至2021年底,成本收入比为XX%,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表明中银银行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3. 现金流量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银银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保持稳定,截至2021年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表明中银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够满足其日常经营需求。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银银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由于购置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等原因。

这表明中银银行在投资方面较为谨慎。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银银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主要由于发行债券和吸收存款等原因。

这表明中银银行在资金筹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03统计学黄群0033208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GDP增速保持在年均10%左右。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加的投资需求对国内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GDP在2001年就超过了1000美元,国民财富较前期有非常大的积累,因而对理财投资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地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弊病,“国九条”的颁布更是从宏观政策面为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中国证监会实施的券商分类评级管理体系有效的控制了券商的经营风险,获得创新类资格的券商在新业务的开展中具有绝对的优势。

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给我国证券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田晓磊(2005)在其文章“中国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中国证券一、二级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井喷式行情启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内证券资本市场活动主体的证券公司也开始摆脱常年亏损的尴尬局面。

王松柏(2007)在其文章“处于结构性变革前期的证券行业”中从国外大型证券公司发展经验研究出发,认为目前对证券公司的投资应以持有中信证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策略为主。

近年来,中信证券通过不断的扩张收购,积极参与业务创新,公司在经纪、投行、衍生产品交易、自营业务等方面均保持了行业第一,进一步确立公司在行业中的“旗舰”地位。

杨明辉(2004)在其“金融控股公司实物与操作”中分析了中信证券在中信集团里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信证券的行业发展情况、公司经营状况进行解析,详细论述了中信证券的业务经营状况,进而对中信证券的未来进行展望,希望通过本文对中信证券投资价值的分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建议。

1 中信证券基本情况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系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

中国工商银行股票分析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股票分析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股票分析报告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其股票也成为了投资者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对工行股票进行分析和评估,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工行股票的投资潜力。

一、基本面分析1.公司背景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总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工行有着庞大的网络和客户基础,业务范围涵盖了零售银行、公司银行、金融市场业务、资本市场业务等多个领域。

2.财务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工行总资产为28.85万亿元,净利润为1191.24亿元。

其市盈率为4.32,市净率为0.67,股息率为5.01%。

3.行业竞争中国银行业竞争激烈,工行所处的位置与其他三大国有银行相似,目前工行的市场份额占比较高。

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都给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技术面分析1.趋势分析从工行的日线和周线图中可以看到,工行的股价在近两年中呈现出了稳步上升的趋势。

2.支撑位和压力位分析根据工行的K线图,我们可以发现工行目前有较好的支撑位和压力位。

支撑位在5月份初露头,并且在股价下跌时多次充当过支撑作用;压力位更明显,近期多次受到了股价的压制。

3.成交量分析从成交量的角度来看,工行目前处于成交量较低的状态。

这表明市场上没有太多的交易热情,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较小,但也说明了投资者的观望态度和市场的稳定。

三、总结从基本面来看,工商银行作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其庞大的网络和客户基础为其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而从其财务数据来看,工商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似乎都较低,股息率又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从技术面来看,工商银行目前股价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并且有着较好的支撑位和压力位。

同时,近期成交量较少,市场目前处于观望态度。

因此,建议投资者可以在股价较低时适时买入,控制好风险,以期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当然,在选择股票时,建议投资者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全面评估股票价值,让投资更加稳健、有效。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文档资料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文档资料

2 发展前景分析
科技领先
• 工商银行以先进的信息科技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2019年13项科技成果被人民银行评为年度银行科技 发展奖,并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版权局授予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金奖(中国)——推广运 用奖”。应用产品不断创新加快应用产品的研发与优化,建立全行统一的客户服务支持管理系统,搭建客 户统一评价体系;拓展芯片卡多应用平台,推出手机芯片卡移动支付业务,推广高速公路速通卡项目;全面 实现全行一体化电话银行系统;建立“全额集中、逐笔计价”模式的本外币一体化资管理体系架构;自主研 发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等风险管理系统;完成境外机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FOVA)在 25家境外机构的推广;系统内跨境汇款产品已于2019年7月推向市场;全球个人账户管理在工银澳门和深圳 分行试点推广,通过柜面和电子银行渠道为客户提供全球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等服务。2012年全行新增产品
449个,累计达到2,815个,产品总量比上年末增长19%。2012年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34项,拥
有的专利数量达到178项。
这是2019年厦门大学袁锦明老师撰写,由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中 国注册会计师(CPA) 的屈文洲教授指导论文《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中所预测的一个表格:
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特别是2019年以来,经济长期持续高增长为
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国内商业银行五年的股份制改造使其内部权 责明晰、流程合理、效率提升,银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得以改善,收益
大幅提高,进入长期可持续快速增长之中。
• 1 中国工商银行内部资源分析 • 2 发展前景分析
1 工商银行内部资源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

我国银行股投资价值分析

我国银行股投资价值分析

我国银行股投资价值分析05金融学李俊00504911引言1.1研究背景自日本股年8月6日,8日各政策。

1.21.2.1国外研究综述BenjaminGraham(1934)提出了价值投资理念,开创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新纪元。

Fama和French(1997)分别以B/M、C/P、E/P和D/P为指标构造价值股组合及成长股组合对许多国家的股票市场进行了验证,这其中包括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以及一些国家的新兴市场。

IbbotsonAssociates(2003)提出如果在1967年末将1美元投资于价值型股票,到2002年末将变为61.26美元;而如果投资于成长型股票,最终仅得到20.32美元。

Ibbotson还利用Fama和French编制的资料计算出,自1927年至2002年末,价值股的年均回报为12.3%,而同期成长股的年均回报仅为8.9%。

BrandesInstitute(2003)利用LSV的方法研究了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六个国家(1980-2003),将样本首先按照规模从高到底进行划分,把最上面30%定义为大规模的公司,其余70%为小规模的公司,结果发现不论是大规模的公司还是小规模的公司,价值股的收益率都要高于成长股;大规模的公司中成长股的收益率为7.0%,而价值股的平均收益率为15.7%,小规模的公司中成长股的收益率为8.5%,而价值股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3.5%。

1.2.2,研究对趋成熟:1.3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关系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该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广大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如何正确评价银行类上市公司的质量,捕捉相应的投资机会,认识上市银行的内在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对价值投资尚缺乏足够认识,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盲目听信传言,跟风炒作,不能进行理性投资,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

因此,坚持价值投资的正确取向,掌握价值分析的有力工具,正确认识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并最终分享银行业稳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而且现在全球混乱的金融市场状况,各大投资银行都出现了严重亏损,我国股市也出现了暴跌的情况,对于在这种情况下的证券市场,各上市银行是否还有投资价值,该如何投资,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是反映该国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股票市场上得到相应的反映。

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必然与股票市场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任何上市公司的发展都会受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中国银行作为国有银行,其发展和变化必然会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局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

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要素禀赋情况发生变化,经济领域呈现若干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央经济会议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长期与短期特征、问题,提出中长期改革方向与2014年宏观调控思路。

政策取向将显著影响今年宏观经济走势与结构调整取向。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和2014年中国经济政策导向,各方学者均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状态。

针对宏观经济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上市银行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以下笔者从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和支出水平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

(1)经济增长进入2001年以后,近十三年来,我国GDP增长率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数据见下图4-1。

其中,2001年到2007年GDP增长率持续增长,在2007年达到近十三年的最高水平14.2%;而后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GDP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并且2009年持续下降,仅在2010年略微上升至10.4%。

自2010年以后,我国GDP的增长率再次持续下降,2013年和2014年持平于7.7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率,创自1996年GDP同比增长7.6%以来最低增速。

而最新数据表明,我国2014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为7.4个百分点,低于2013年度整体水平,也低于2013年第一季度的7.7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可见,从数据上显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已经面临较大压力,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速度放缓,势必会对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故笔者认为现阶段宏观经济增长对银行业发展的刺激作用相对影响程度会减弱。

然而十八大提出的“稳中求进”经济政策,相信政府的宏观调控会使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014年未来的经济形势应该会在平稳中相对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长期看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特别是银行业的发展仍然具有稳定的刺激作用。

(2)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为364835亿元,累积同比增长20.6%; 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6528亿元,累积同比增长19.6%。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四个月累积固定资产投资107078亿元,累积同比增长17.3%。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近两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下降趋势,2013年全年增速跌破20%。

此前,2013年年末,国家信息中心称,综合判断,2014年固定资产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但增速略有下降,有望保持在19%左右。

具体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和累积同比增长见下表。

而由上表可知,2014年1月至2月的固定资产投资累积同比增长为17.9%, 1月至3月累积同比增长17.6%, 1月至4月累积同比增长为17.3%,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并且低于2013年年末专家预测的全年增长速度,可见本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较大,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下行趋势。

(3)居民收入和支出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经济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547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

”可见,2013年度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居民收入增加,会增加居民在银行的存款,这将有利于社会资金流入银行。

具体从2010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水平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现金)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总体农村居民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

其中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在2013年相对下降,但是2014年第一季度增长速度较比2013年全年增长速度有所提高,提高了0.2个百分点,可见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增长速度有望进一步提高;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也在2013年有较大幅度的下跌,而总体消费水平仍呈上涨趋势。

对于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变化趋势类似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现金支出的增长速度虽也在2013年略有下滑,但是根据2014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增长速度有大幅度上升,达到11.1%,仅次于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2011年的12.6%的增长率。

可见2014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有较大的提升趋势。

综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均有较强的增长趋势。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可以刺激居民将剩余收入存入银行,进一步提高银行存款,同时也会有充足的资金进入股市;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可以带动社会更多产业的发展,对银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方面,对整个股市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二、银行业行业环境分析中国银行作为大型国有银行,其发展与整个银行业的发展形势密不可分。

而银行业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同样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部分从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替代品的威胁三个方面对银行业具体分析。

(1)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商业银行、138家城市商业银行和约302家农村商业银行。

此外,还有多家合资银行、外资银行、港资银行和台资银行,此类银行本文统称为广义的外资银行。

在激烈竞争的银行业中,中国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在行业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综合发展能力相比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略微一般。

随着国家不断放宽银行业发展,其竞争会愈发激烈。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在我国金融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最直接的潜在进入者是外资银行。

现有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己经进入中国,获得中国银监部的正式批准,拥有与中资银行一样的法人地位。

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及发展限制等因素,外资银行并不能对国内商业银行构成较大威胁。

特别,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传统国有银行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外资银行并不能够成较大威胁。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备受关注的民营银行将在2014年试点先行,首批试点3-5家。

未来,民营银行的进入,无疑会使得银行业的竞争更加剧烈。

短期内,对中国建设银行这一类国有大型银行影响不会太大;但是长期看来,原有的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相应战略战术,竞争者的增加必然导致竞争加剧,而商业银行的利润必然会受到影响。

(3)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原理是类似的,都会争夺银行现有的业务,同时加强现有银行间的竞争。

银行业替代品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制的放松,信托、证券、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融资体系出现多元化。

同时,目前逐步放开券商、期货、基金、保险的资管牌照,资产管理业务上将会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

对银行资产、负债、客户群体以及银行市场空间带来更大的挤压。

第二,直接融资加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渐突出。

第三,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崛起,加速银行技术脱媒化。

三、中国银行基本情况(1)中国银行的成立与发展简介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正式成立,从1912年至1949年,中国银行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职能,坚持以服务大众、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稳健经营,锐意进取,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成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对外经贸发展和国内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3年,中国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造,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6月、7月,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内地和香港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

(2)中国银行业务范围及业务经营特色中国银行是我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我国内地、香港、澳门及29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附属机构中银国际控股集团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通过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9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一位。

四、中国银行财务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12年到14年,净资产收益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12年到13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0.06%;13年到14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0.76%。

说明公司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有所下降。

成本费用率不断增长,12年到13年增加了8.62%,13年到14年增加了4.72%,表明利润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净资产报酬率先增加后下降,12年到13年增加了0.3%,13年到14年下降了2.87%。

净资产报酬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

13年到14年下降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经营管理水平下降。

(2)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12年到14年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12年到13年下降0.14%,13年到14年下降0.83%。

资产负债率下降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强。

股东权益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12年到14年该比率不断增长,12年到13年增长了0.14%,13年到14年增长了0.83%。

股东权益比率增长,企业财务风险就会减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增强。

(3)成长能力分析净利润增长率代表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12年到13年增长了0.85%,13年到14年下降了4.3%。

净利润增长率下降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净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企业总量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净资产增长率13年到14年大幅度上涨,说明公司资本规模扩张速度加快,预期有不错的经营业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