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湖羊产业兴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合集下载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06•【字号】湖政办发[2013]121号•【施行日期】2013.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的通知(湖政办发〔2013〕12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湖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7月6日湖州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腾笼换鸟”,根据《湖州市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实施意见》(湖政办发〔2012〕92号)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根据我市“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规划,结合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专项整治、节能减排、清洁空气行动等要求,以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粘土烧结砖、喷水织机、铸锻、砂洗、粉体加工等行业为重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快推进高耗能、重污染落后产能的淘汰。

通过三年时间,腾出5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空间,盘活工业用地6000亩以上。

推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区域布局更趋优良化,企业生产更趋清洁化,资源配置更趋科学化。

二、重点任务(一)结合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专项整治,推进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1.印染全市现有印染企业95家,年加工机织布印染能力39亿米,针织、丝及散毛染色12.1万吨。

根据行业专项整治和省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2012年本)要求,加强对未经改造的74型染整设备,蒸汽加热敞开无密闭的印染平洗槽,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印染前处理设备、拉幅和定形设备、园网和平网印花机、连续染色机,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等落后设备的淘汰,加强对低小散的散毛染色企业的集聚和淘汰,同时对整治无望或达不到整治要求的企业实施关停淘汰。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7.07•【字号】湖政办发〔2017〕58号•【施行日期】2017.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湖政办发〔2017〕5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湖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7月7日湖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7〕5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标准化+”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16〕22号)精神,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助力湖州赶超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开放活市战略,持续开展“四新”主题实践,扎实推进“六重”工作,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提档、扩面、开放、执行为突破口,以实体经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为主攻点,深化开展标准升级行动,大力实施“标准化+”行动,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推动我市率先迈入标准时代,为加快赶超、实现“两高”作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标准管理改革全面推进。

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工作格局不断健全,部门标准化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市、县区标准化工作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更加有效,市场主体标准活力更加激发。

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体制基本形成,标准供给与创新驱动的有效衔接、与制度供给的全面融合取得重大突破。

做大湖羊产业促进共同富裕

做大湖羊产业促进共同富裕

2023年第6期浙江畜牧兽医櫇櫇櫇櫇櫇櫇櫇櫇殱殱殱殱经验交流做大湖羊产业促进共同富裕 近年来,湖州市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通过加强产业合作、资金支持、资源共享、就业帮扶等举措,大力发展湖羊特色产业,拓宽利益联结圈,在强化产业发展、技术对接以及合作共赢中推动共同富裕。

2021年,全市湖羊产业总产值达30.6亿元,湖羊存栏达50.8万只,同比增长24.9%,种羊达6万只,同比增长20%,占全省70%;全市已累计扶持贫困家庭700余户,并带动新疆柯坪县、四川广安市等地5000余户贫困户增收。

1 做强特色产业夯实共同富裕根基1.1 扩大种质资源优势 建立保种、育种、扩繁“金字塔”种业框架,培育国家级湖羊保种区1个、省级湖羊保种场1个、市级湖羊保种场5个和若干家湖羊种羊场,实行公益单位与私营企业联合保种,优良种羊已累计推广至全国30个省。

建设湖州湖羊基因库,对保种场纯种湖羊进行基因测序比对,从分子层面评价保种效果,精准推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1.2 打响区域公共品牌 2021年开展湖羊区域公共品牌策划,建立品牌发展战略,依托各类平台进行展示展销,不断扩大“湖州湖羊”品牌知名度,先后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浙江省区域名牌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开展“湖州湖羊”地标商标授权,通过设定准入机制、由第三方专业团队运维,对获得授权的主体实行统一使用地标标识、产品包装,进一步提高产品品牌效应。

1.3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实施湖州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对种业、生产、屠宰、加工以及休闲旅游、品牌打造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累计建设万头羊场24家,建成长三角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羊屠宰企业,建成精深加工企业2家、国家级农业特色强镇1个、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1条。

2 创新利益联结拓展共同富裕途径2.1 建立“公司+村集体”致富模式 推广以大带小、利益联结、共享共赢模式,促进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增收。

通过集团公司、强村公司流转土地,配套“筑巢引凤”等政策举措,鼓励发展湖羊产业基地,推动致富模式落地。

湖州湖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湖州湖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11期摘要浙江湖州将发展湖羊产业作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介绍当地湖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湖羊产业的意义,摆出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循环养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湖羊科技投入,提供产业发展支撑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羊产业;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对策湖州湖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李玉峰李江涛殷雨洋郭良勇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羊研究所,浙江湖州313000收稿日期:2017-08-24基金项目:湖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4GZ06);湖州市科技局湖羊科技特派员团队项目李玉峰,男,1969年生,硕士,高级农艺师。

湖羊是我国特有的白色羔皮羊品种,属国家一级地方保护畜禽品种,被农业部列入我国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的7个绵羊品种之一,是江南唯一的优良地方绵羊品种,具有耐粗饲、宜圈养、生长快、繁殖性能高等特点,已成为浙江省一个特色畜种,更是湖州畜牧业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湖州是湖羊的发源地和主产区,饲养湖羊已有1700多年历史。

目前湖州市已建立南浔区练市镇、长兴县吕山乡、吴兴区东林镇、吴兴区八里店镇等4个湖羊养殖重点区域。

2016年,湖州市湖羊年出栏37.6万只,约占全省29%,占畜牧业产值的12%。

2010年,吴兴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湖羊保护区,2015年“湖州湖羊”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

湖州于2013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湖羊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将振兴湖羊作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之一,并于2014年10月成立了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羊研究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领导对浙江省振兴湖羊产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结合“五水共治”,环境整治,提出了“浙江宜养羊,应大力发展”的论点,对推动浙江省、湖州市湖羊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湖州发展湖羊产业的意义1)湖羊产业是湖州特色农业品牌。

湖羊是湖州畜牧特色,也是湖州畜牧业转型提质的主要抓手,已被告列入省、市“十三五”畜禽产业发展规划,品牌影响力大、社会认知度高。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4.03.19•【字号】湖农发〔2024〕27号•【施行日期】2024.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湖农发〔2024〕27号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南太湖新区社发局:现将《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3月19日湖州生态美丽茶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省、市对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深入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实现产业兴旺,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生态低碳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塑造茶产业新辉煌,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坚定实施生态文明立市、创新发展强市、改革开放兴市战略,围绕建设“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行茶叶生态低碳生产,助力湖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以“茶园生态美丽”为发展目标,到2026年,全市建成生态美丽茶园面积2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60%以上,认定生态美丽茶园星级基地100个以上,茶园累计新种树木30万株,开展相关技术培训3000人次以上。

通过生态美丽茶园建设,使湖州市茶叶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实施茶园生态美丽建设工程1.打造生态美丽茶园样板。

鼓励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综合运用一系列生态绿色生产管理技术,全面推进生态茶园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产品优质安全和具有湖州特色的生态美丽茶园样板,鼓励立地条件较差的主体打造生态美丽茶园。

湖州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州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3年第6期(总第409期)畜禽业发展对策湖州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李 朋,邱 峰,王桂婷,尹 辉湖州市吴兴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湖州313000摘 要 湖羊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绵羊品种,原产于太湖流域,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湖州市是国家湖羊保护区、湖羊发源地之一,对湖州湖羊发展契机和发展成效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湖州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湖州湖羊;种质资源;湖羊文化;品牌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3.06.018 引言湖羊本为“胡羊”。

据记载,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北方人携带一批蒙古绵羊南下,在江浙一带太湖流域定居,经过数百年的民间囤圈驯养、繁衍生息、种质选配和淘汰优化,以及太湖流域传统种桑养蚕、枯桑叶养羊、羊肥积粮的“桑基鱼塘”农耕文化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湖羊这个稀有品种[1]。

作为我国特有的白色羔皮羊品种,湖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早熟、四季发情、一年2胎、每胎多羔、泌乳性能好、耐高温高湿等优点。

于2000年、2006年、2020年3次被农业部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产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湖州菰城湖羊合作社联合社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名单(第一批)。

 湖州湖羊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契机湖羊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的部分区县,杭嘉湖平原是湖羊的主要产区,饲养量占全国饲养量总数的85%。

20世纪70年代末,湖州市湖羊养殖规模达到了70万头,为历史顶峰,以“积肥种粮为主,羊毛和湖羊羔皮收入为辅”的湖羊养殖深深扎根湖州传统农业。

几百年来,湖式剪羊肉和冻羊肉、双林板羊肉、练市红烧羊肉等一直是湖州百姓入冬的美味佳肴,也是冬令的滋补菜。

20世纪90年代,德清新市镇举办了多届羊肉黄酒节,推出了“全羊宴”,打响了流传120多年的“张一品酱羊肉”这块金字招牌,弘扬了湖羊美食文化。

从农业结构调整和综合效益来看,养殖湖羊既可促进种植业,又能带动相关加工业和服务业,促进产品的转化增值[2]。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布第一批湖州湖羊绿色标杆场认定结果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布第一批湖州湖羊绿色标杆场认定结果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布第一批湖州湖羊绿色标杆
场认定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州市农业农村局
•【公布日期】2022.10.20
•【字号】湖农发〔 202 2 〕 81 号
•【施行日期】2022.10.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
正文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布第一批湖州湖羊绿色标杆场认定
结果的通知
湖农发〔202 2 〕81 号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南太湖新区社发局:
根据《湖州市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湖乡振办〔2021〕7号)要求,按照《湖州湖羊绿色标杆场评分细则》,经区县初审和市级验收,认定湖州怡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为第一批湖州湖羊绿色标杆场(名单见附件)。

请各地再接再厉,持续推进湖羊绿色标杆场的迭代升级,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我市湖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第一批湖州湖羊绿色标杆场名单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0月20日
附件
第一批湖州湖羊绿色标杆场名单
1.湖州怡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湖州吴兴宇恒牧业有限公司
3.湖州南浔世荣湖羊养殖家庭农场
4.湖州南浔郑氏家庭农场
5.湖州练市年丰湖羊生态养殖场
6.长兴永盛牧业有限公司
7.天下牧业(长兴)有限公司
8.浙江长兴一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药渣喂养育肥湖羊的效果研究

中药渣喂养育肥湖羊的效果研究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1期4)牛结核γ-干扰素试验在非疫区的阳性检出率较低。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①感染初期或者隐性感染,机体的细胞免疫力水平高而体液免疫水平较低;②非典型分枝杆菌引发的非特异性反应或寄生虫导致的机体细胞免疫增强。

非疫区的变态反应阳性而γ-干扰素阴性的牛只,尽管有可能是非特异性感染,但也不排除是处于结核感染初期并未继续发展,造成牛群的结核病流行。

尽管γ-干扰素检测为阴性,但采用变态反应检测出的阳性牛只,也应把检测出的这些牛只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在非疫区使用γ-干扰素的应用价值并不大。

5)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排除牛结核病可疑牛只,同时能避免因使用结核菌素PPD 检测方法所造成的误差。

但其试剂盒价格昂贵,故笔者认为应申请鼓励政府部门加大经费的投入,确保牛结核病γ-干扰素试验方法是作为牛结核病检测的补充诊断方法,以避免类似于人类新冠疫情暴发的惨痛教训。

因此,提高奶牛结核病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保障奶源安全及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1]徐剑蓉,陈静,朱国强,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合在牛结核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1):118-121.[2]张喜悦,呼西旦,杨经纬,等.γ-干扰素试验及比较皮试在结核污染牛群的应用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26(1):53-56.【责任编辑:胡敏】中药渣喂养育肥湖羊的效果研究李正秋1吕方2殷雨洋3*1.长兴昌达羊业有限公司,浙江长兴313100;2.浙江省长兴县畜牧兽医站,浙江长兴313100;3.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湖羊所,浙江湖州313000摘要本试验选取体况、体重相近的3月龄育肥湖羊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饲喂以全价颗粒料为主的日粮,试验组饲喂以中药渣为主的日粮。

预饲过渡期为10d ,正式试验期为30d ,预饲10d 后称初始体重,试验期30d 结束,于早晨空腹称末重,试验期间记录湖羊的采食量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综合开发利用中药渣,评价其作为饲料资源在育肥湖羊上的应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湖羊产业兴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送审稿)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畜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着力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狠抓特色养殖,充分发挥湖羊在资源循环利用中的纽带作用,因地制宜建立农牧林配套循环的生态良好、生产发展、农民富裕的生态牧业系统,积极打造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湖州模式”,为湖州加快赶超、实现“两高”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1.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积极发挥湖羊消纳农作物秸秆、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功能,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体系平衡的生产模式,促进大农业领域生态循环、和谐共生。

2.规模发展,统筹推进。

大力提升规模水平,鼓励适度规模发展,引领集约化经营,实现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壮大产业实力,提升综合发展水平。

3.融合发展,示范引领。

加快强链、延链、补链,积极推进湖羊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湖羊产业美丽经济、文化经济、创意经济,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提质。

4.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加大科技设备投入和科技人才保障,强化湖羊种质资源保护,全面提升湖羊产业整体研发水平,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富民增收。

(三)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发展,实现湖羊养殖规模比重位居全省首位,争取湖羊保种能力居全国首位,巩固提升湖州作为湖羊发源地的地位。

到2020年,确保全市湖羊存栏达42万只,力争达到50万只,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年存栏500只以上湖羊养殖规模比重达到60%以上;湖羊产值达到7亿元,提升50%,全市湖羊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

二、重点任务主要从推进循环发展、强化种质管理、加快三产融合、打造区域品牌、建设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推进湖羊产业兴旺发展。

(一)推进循环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层次1.提高规模比重。

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湖羊场,鼓励低小散养殖户扩建提升羊舍进行适度规模养殖,支持通过兼并、合股、众筹等方式,整合资源提升湖羊规模层次。

到2020年,湖羊规模化比重达到90%,其中存栏500只以上湖羊养殖规模场达到100家以上,规模化比重由2017年的48.7%上升至60%以上。

2.实施标准生产。

大力推广《湖州湖羊饲养技术规范》地方饲养标准,广泛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与指导,对场区布局、栏舍建设、设施配备、良种选择、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制定《湖州市湖羊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标准》,鼓励实施标准化分级管理,全面推行“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

鼓励“机器换人”,推广应用现代化、自动化装备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益。

到2020年,创建湖羊标准化示范场100家、美丽牧场50家,带动提升全市湖羊标准化、现代化养殖水平。

3.推广循环模式。

鼓励湖羊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辖区内种植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试点实施秸秆统一回收、草料统一加工、粪污统一收集、有机肥统一施用、病虫害统一防治的区域大循环模式。

引导、推动存栏千头以上的规模湖羊场开展有机肥加工,优先在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粮食生产功能区等示范园区,实现秸秆、粪污等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园区中循环。

鼓励存栏500-1000的小型规模羊场按照耕地面积与湖羊只数1:3的比例就地就近配套耕地,实现主体内部小循环。

(二)强化种质管理,构建现代种业体系4.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巩固提升湖羊发源地和国家级湖羊保护区地位。

制定《湖州湖羊保种方案》和《湖州湖羊核心保种场遴选标准》,以吴兴区国家级湖羊保护区为核心,科学划定保种范围、规模和保种路径、方法,加强湖羊优良种质保护。

在湖羊种羊场中甄选、培育高标准高水平湖羊保种场6家,通过补助鼓励保种场提升育种技术、检测装备、系谱质量、信息管理等,开展科学保种与选育工作。

试点开展湖羊生产性能和肉质性状测定,加强湖羊种质资源保护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争取湖羊保种能力位居全国首位。

5.提升育种供种能力。

推广湖羊人工授精技术,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推进湖羊种羊信息化管理,提升良种繁育技术。

到2020年,累计培育湖羊种羊场25家,实现湖羊年供种能力占全省70%以上。

进一步发挥湖羊种业在援疆援川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升优质种羊供给与繁育技术援助能力。

6.实行种质追溯管理。

加强湖州湖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完善《湖州湖羊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地理标志的使用。

统一制作湖州湖羊地理标志标识即二维码耳标,根据每场基础母羊基数核定年出栏量,定量发放、佩戴标识,同步建立二维码追溯系统,以耳标二维码溯源识别湖州产地湖羊,加强湖州湖羊原产地保护与湖羊种羊品质管理。

(三)加快三产融合,延伸特色产业链条7.做强湖羊加工产业。

进一步规范湖羊屠宰加工企业,率先在全省实现湖羊全域定点屠宰。

在湖羊产品粗加工的基础上,鼓励屠宰加工企业提档升级,加快推动精深分割、熟食包装、休闲食品的研发,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8.打造湖羊牧旅综合体。

鼓励龙头企业实施中央厨房项目。

鼓励开展直营店品牌销售、媒体平台网络销售和农超酒店配送销售等,推动线上线下交易一体化。

支持建设集休闲、文化、商业、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湖羊文化美食街,鼓励发展烤全羊、全羊宴、全羊锅等特色餐饮,积极探索研发适合不同季节食用湖羊肉的烹饪方式,倡导全民四季食用湖羊肉的饮食习惯。

鼓励牧旅融合发展,支持建设湖羊特色小镇。

到2020年,在完成建设美丽牧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集标准生产、农事体验、文化展示、休闲观光、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湖羊综合体10个。

(四)打造区域品牌,提高产业综合实力9.打造“湖州湖羊”品牌。

加快推进“湖州湖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进程,取得“湖州湖羊”证明商标。

鼓励通过农博会、农交会、农展会等各类展示交易平台推介“湖州湖羊”品牌。

开设“湖州湖羊”网站,设计“湖州湖羊”品牌logo,设置省农博会“湖州湖羊”专题展览馆,将“湖州湖羊”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成为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

10.弘扬“湖州湖羊”文化。

支持工商资本投建文化宣传、休闲品尝、展示营销相结合的湖州湖羊文化馆;鼓励南浔练市、长兴吕山等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湖羊文化节庆活动;结合湖笔文化、丝绸文化、桑基鱼塘文化等地域特色历史生态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湖州湖羊历史,讲好湖州湖羊故事,弘扬湖州湖羊文化。

(五)建设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11.壮大湖羊科研实力。

到2020年,将湖羊研究所打造成一个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机构,成为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湖羊种质资源保护、先进育种技术开发、生态养殖模式研究、精深产品加工、全产业链打造等方面加强科研攻关,为湖羊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2.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职业培训,搭建人才培养基地,解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问题。

联合湖州农民学院等院校积极培育畜牧专业农民大学生,依托湖州畜禽产业联盟加强技术培训指导,以技术推广、联盟培训、协会交流为平台,每年举办市级以上专题湖羊论坛会、现场会、培训会等5次以上。

13.发挥社会服务力量。

支持湖羊产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质量监管,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增加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把湖羊产业兴旺发展工作作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来抓。

协调发改、财政、国土资源、商务、环保、旅游、供销社等有关部门,切实解决湖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推进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政策扶持湖州市拟每年专项安排500万元左右资金支持湖羊产业兴旺发展。

新(扩)建1000平方米及以上的智能化羊舍给予200元/平方米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新(扩)建1000平方米及以上的标准化羊舍给予50元/平方米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配套流转100亩耕地及以上并实现种养结合、循环生产的养殖场新(扩)建500-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给予100元/平方米的补助;对创建省级美丽牧场给予5万元/家的奖励;对承担市级湖羊保种任务并达到保种指标的主体每年给予10万元补助;对配套流转土地100亩及以上,发展生态、科普、观光、旅游、餐饮的湖羊综合体,经立项,给予改造投资额25%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湖羊精深加工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不含税)的25%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湖羊文化馆建设给予一定的补助。

除美丽牧场外,以上项目区财政分别予以1:1配套资金支持,三县参照执行。

市本级扶持资金从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中列支。

根据《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十条扶持政策的通知》(湖政办发〔2016〕52号)有关规定,对湖羊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予以支持,对自建自营平台网络交易额首次达到3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农产品等历史文化产业产品网络零售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年度网络零售额达到300万元及以上,给予其技术服务费15%的财政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三)加强质量监管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确保湖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抗体合格率70%以上。

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抽检力度。

严格规范湖羊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屠宰湖羊行为。

加强种羊生产经营许可和跨省调运监管,严禁未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湖羊种羊场销售种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除符合《畜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之外,不得为未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湖羊养殖场签发用于养殖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四)加强金融保险支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湖羊产业,积极探索农业机械、林权、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扩大担保范围,拓宽畜牧业经营者融资渠道。

进一步完善金融投资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放机制,同时在严控风险前提下,积极创新信贷方式,降低信贷门槛。

继续深化开展湖羊政策性保险,积极对接保险公司切实加大全市保险惠农力度和保险覆盖比率,防范养殖风险,保障农户利益。

(五)加强土地保障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与县区、乡镇政府做好用地规划和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通过规划来控制设施农用地的建设规模和标准,正确引导设施农业布局。

根据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预留用地空间,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六)加强舆论宣传认真总结推进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培育一批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示范样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