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战略

. 的问 题 。我 国人 均 水资 源 拥有 量仅 为 230 面 积 7 ,%。 同 时 . 内湖 泊 众 多 . 积 达 21 水 少 问题 0 07 省 面
湖北 地 处 亚 热 带 .位 于 典 型 的季 风 区 系 182亿 r . 6. n 洞庭 湖水 系 312亿 m ; 3 2 出 倍 。 是 这 些 客 水 不仅 难 以利 用 。 但 而且 由于 内 。 部 分 为 亚热 带 季 风 性 湿 润 气 候 . 能 境水 量 为 80 8亿 r 。2 o 大 光 2 n 0 3年 全 省入 境 水 全 省 江河 堤 防 现有 防洪 能力 还 很 低 。加 上 3 充足 , 量丰富 , 霜期长 , 热 无 降水 充 沛 , 热 量 6 0 雨 4亿 r ,其 中 长 江 干 流 为 39 9亿 全 省 湖 泊 的 减 少 、 缩 . 低 了 调 洪 能 力 。 7 n 3 6 萎 降
质 量 恶 化 趋势 仍 未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 因此 , 了 下水 资 源 量显 示 ,江汉 平 原 和河 谷 盆 地 地 22 水 多 问题 .
解 湖 北 省水 资 源 , 护好 水 资 源 。 效 利 用 下水 资 源最 为 丰富 .被 称 为地 下 的 天 然水 保 有 水 资 源 。 实 现 湖北 省经 济 、 会 持 续 发 展 库 。 是 社
维普资讯
区域 经济,
湖北省水 资源现状及 利 用战略
余 程鹏 黄建 武
( 中师范 大 学城 市 与环境 科 学 学院 湖北 武 汉 4 0 7 ) 华 3 0 0
湖北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湖北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流域的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域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给流域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推进流域治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湖北省制定了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二、流域治理目标。
1. 水质改善,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减少工业废水排放等措施,提高流域水质,保障人民饮水安全。
2. 生态恢复,加强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等工作,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水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监测,建立流域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2. 河道治理,对流域内的河流进行整治,清淤疏浚,修复岸线,保障河道畅通。
3. 污水处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水排放对流域水质的影响。
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5. 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修复受损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
6. 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流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流域治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
2.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流域治理的政策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严格的流域环境保护制度。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流域治理的投入力度,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工作。
4. 宣传教育,加强对流域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流域治理工作。
五、总结。
湖北省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改善流域环境,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各项措施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湖北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湖北省湖泊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19-0010-02
人Y ang民tz e 长R ive江r
Vol.40,No.19 Oct., 2009
湖北省湖泊保护与பைடு நூலகம்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 学 雷 吴 建 农 王 慧 亮 柯 昌 军 朱 仕 雄
(中国科学院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2)
长江流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过去 50 年,长江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 验,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进入新世纪,长江保护与发展 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与水灾 害问题正在成为流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重要问题,需要及时预警 和提出综合性防治对策。
非汛 0 399.38 442.61 402.1 306.04 24.23 1574.36 0 973.33 601.03
1.3 盲目围网养殖
调研中发现,盲目围网养殖已经成为湖泊设障的突出问题。 1985年有了围网养殖之后,由于盲目审批,不合理开发,湖北省 各大湖泊都出现了围网养殖现象,并呈继续蔓延的趋势。这给 湖泊蓄洪和防汛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围网养殖 需要稳定的水位作保证,增加了防汛调度、水位控制工作难度; 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大洪水,堤防、涵闸出现险情,船运抢险器材、 救灾物资在有的湖区根本无法靠岸,后果不堪设想。前几年,洪 湖市就曾经出现防汛与渔民的矛盾。防汛抗旱指挥部由于启用 沿湖闸站抢排大湖渍水引起养殖户受灾的纠纷接连不断,严重 影响了防汛抗灾工作。大面积的开发湖泊水面,大量的饵料和 排泄物还造成大湖水质的不断恶化,严重破坏了大湖生态。
第 19期
王学雷等:湖北省湖泊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摘要:湖北省是水资源大省,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走资源、环境和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湖北水资源现状,指出湖北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湖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湖北省水是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世界淡水资源普遍缺乏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有限的淡水资源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湖北省作为淡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省份之一,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有限的淡水资源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湖北省水资源特性1.1概况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西、北、东三面环山,水面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10%。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km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km。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
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km。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
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
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km²。
面积大于100 km²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冷暖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
无霜期长达230一300d。
关于襄阳市保护汉江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建议

关于襄阳市保护汉江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建议襄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坐落于汉江中下游。
汉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支撑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汉江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此,本文将对襄阳市保护汉江生态环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调查发现,由于襄阳市附近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水和废气被直接排放到汉江中。
这种污染严重破坏了汉江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其次,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建设项目导致了土地开发和破坏,给汉江的滨江湿地和湿地植被带来重大压力。
此外,汉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问题的加剧。
最后,调查还发现了汉江中的非法捕捞和乱捕乱杀现象,严重影响了汉江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污水排放和废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并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加强对农业和畜牧业的监管,确保施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第二,加强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滨江湿地和湿地植被的保护力度,限制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同时加强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的打击。
此外,加大对水库和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确保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修复。
第三,加强土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管控,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现象。
第四,加强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
政府应加强对非法捕捞和乱捕乱杀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汉江中重要鱼类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此外,加大对汉江流域区域协调管理的力度,促进流域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
最后,政府应积极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来。
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举办宣传推广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汉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宜昌市远安县为例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宜昌市远安县为例程畅;江利平;陈涛;张雯娜【摘要】[目的]研究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方法]在分析研究远安县水资源基本特征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结果]远安县水资源丰富,但总体利用率低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水源地污染、水土流失等.[结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旨在为远安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32【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水资源;远安县;开发利用;对策【作者】程畅;江利平;陈涛;张雯娜【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水安则国安民安,水生态兴则文明兴,水资源更是人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1]。
研究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对于当地的经济-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大到江河湖泊,小到泉水溪流,从资源的角度来说,水资源既是最为重要的三大基础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2]。
如何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科学地进行水资源评价[3-5],保证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相和谐,已成为如今的热点议题。
以“人本、生态、节约”型为发展思路的远安县,处在一个环境保护事业日渐发展的关键时期,沿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发展道路,努力开创一套切实可行的水资源管理利用方案。
远安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属荆山山脉延展部分,介于111°14′~111°52′ E、30°53′~31°22′ N之间。
湖北省河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湖北省河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在湖北省,河道治理一直都面临着诸多困境。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湖北省的许多河道都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治理这些河道,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保护水资源,成为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实践中,湖北省的河道治理却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其中包括:1. 资金短缺困扰:湖北省广阔的河道网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治理。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其他优先事项的竞争,河道治理项目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财政支持。
缺乏资金投入,使得治理进展缓慢,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2. 人为因素干扰:湖北省的河道治理除了自然因素外,还面临着人为因素的干扰。
一些工业企业和农业活动的废水排放、非法采砂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监管不力和执法不严也给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水资源管理的挑战:湖北省作为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如何在河道治理的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治理与利用的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效控制河道的水质和水量,保持生态流量,是湖北省河道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针对湖北省河道治理的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1. 完善治理机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河道治理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强化组织协调,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治理项目的资金保障,增加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 强化监管执法:建立健全河道治理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那些非法排放废水、采砂等破坏性行为,要依法追责,严惩不贷。
提高执法水平和监管能力,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推行生态优先原则:在河道治理工作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河道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合理控制水量的分配和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大对河道治理科学研究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孝昌县水环境保护方案

孝昌县水环境保护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水环境污染。
作为湖北省十堰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孝昌县作为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区域,水资源的保护对于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水环境保护方案对于该县区域内的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水资源保护孝昌县的水资源主要是长江水系、三峡水库以及当地各条河流。
为了加强水资源保护,需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实现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水资源管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应尽量采用节水、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在地下水方面,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避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2)保障城市供水:城市供水对于孝昌县的居民和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政府应加强对城市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的投资和管理,以确保城市生活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
(3)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是孝昌县水资源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协助当地农民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2. 加强水污染治理(1)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在城市和乡村中,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是有效治理水污染的前提。
在城市中,政府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维护,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在农村中,应鼓励当地农民采取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2)加大水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及时发现水环境污染和损害,是防治水污染的核心。
政府需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保障水环境的健康。
(3)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宣传: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认识和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氛围。
3. 推动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同(1)加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针对本地区的水资源类型和使用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利用,推动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摘要】水乃生命之源,与空气、阳光一道演合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本文阐述了湖北省的水资源现状,同时,对产生水问题的一系列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维护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水资源现状措施
湖北有被称为“千湖之省”,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像散落的珍珠,被交错的河流编织成湖北旅游引人入胜的水乡泽国风光。
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组成了湖北旅游的主要内容。
湖北省一方面属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另一方面,在水资源利用中又存在许多巫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 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从湖北省的情况来看,20世纪50年代拥有1 050个湖泊,享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如今只剩下83个湖泊。
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量也必然增加,而一些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了解湖北省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实现湖北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湖北省的水资源现状
2012年的《湖北省水资源公告报》上有详细的数据,2012年,我省平均降水量为毫米,比常年减少%。
地表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不重复计算量为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
2012年全省地表水质监测河流总长为公里,其中劣于Ⅲ类的河流总长为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主要集中在城市(镇)河段,主要污染河流为香溪河、澴水、沮河、沮漳河、涢水、沦河、四湖总干渠、滠水、浠水、蛮河、竹皮河、白河、滚河、神定河、通顺河、溾水、大富水、汉北河、藕池河和华阳河等,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2012年度全省共监测198个水功能区,达标水功能区128个,达标率为%;监测69个饮用水水源地,合格水源地62个,水源地合格率为%。
2012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废水)为亿吨,占%,城镇生活污水亿吨,占%,第三产业废污水亿吨,占%。
全省废污水入河量为亿吨。
*
概括来说,湖北省水资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少问题
根据湖北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全省水资源1 028亿m3,占全省的%,人水资源量1732m’,列全国第17位,低于全国平均值,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 700m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尤其城市缺水突出。
据调查,全省目前县级以上缺水城市有46个。
水多问题
这与上面似乎矛盾,其实不然。
水多问题主要是就水利用和客水问题。
全省每年要承纳长江、汉水上游以及洞庭湖、湘、资、沉、澄流域大面积的客水,年平均过境客水量6 638亿m3,为湖北省水资源的倍。
但是这些客水不仅难以利用,而且由于全省江河堤防现有防
洪能力还很低,加上全省湖泊的减少、萎缩,降低了调洪能力。
因此,洪水威胁始终是湖北省的心腹之患。
水污染问厄题
有调查显示,湖北省湖泊和城市内湖富营养化加剧;长江湖北段沿岸排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形成多条污染带;汉江大部分支流受到污染,唐白河、蛮河、小清河等主要支流水质超过五类标准,连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都达不到。
水污染事故频发,特别是流域性的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污染范围广、危害大,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2、对水资源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湖北省水资源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看看当下的政府人民是这样应对的。
以2012年为例,2012年,我省先后战胜鄂北等地的春夏秋跨季大旱、夏季多场次暴雨洪水,有效应对长江近似1998年洪水中高水位的严重汛情和夏末局地台风引发的极值性暴雨洪涝灾害,紧急转移群众万人,排渍排涝70亿立方米,减淹农田800多万亩,使18个县级以上城市免遭洪涝之害,防洪减灾效益达254亿元,与五年来洪涝损失、人员死亡均值相比,分别降低12%、47%;提供抗旱用水62亿立方米,抗灌农田4365万亩次,解决了70多万人、24万多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没有发生严重危害生态事件,实现抗旱减灾效益183亿元。
《
3、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几点建议
加强立法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例如梁子湖和汤逊湖应该大力强化生态保护和治理,不能允许延续粗放型发展模式。
而要想实现这一切,重要的保障措施就是立法,建立与完善相关法规是两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立足之本。
主要包括制定并颁布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综合管理办法。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试点项目。
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要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试点工作正常开展。
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460号令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和国务院国发〔2012〕3号文件关于“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的规定,省级留用水资源费优先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且其数额不低于60%;二是所有返还的水资源费,实行水资源项目返还制度,以确保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三是水资源费不足的,应从水利建设基金、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和水利专项事业费、水利规费中优先安排或从财政部门预算中解决;四是省财政在2012年年中部门预算调整中,解决今年试点工作的经费需求;五是请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对我省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试点工作经费和试点工程建设经费;六是严格试点资金和水资源费使用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落实水资源费使用政策,确保各项试点资金到位。
优化产业结构,企业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措施
要杜绝任何企业以任何名义以污染水资源为由谋取经济利益,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分子,对企业提高污水处理装置的标准,尽量将污染降到最小,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
当下很多企业或个人由于诸多原因没有足够的保护资源的意识,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
费等。
根本原因是市民的意识不够,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多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普及水资源知识,能让更多人自觉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队伍中去,市民增强节水意识,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倡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避免浪费,还有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们最终将认识到,在防治污染方面,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
比如人们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以为和水污染没什么关系,事实上废旧电池形成的电解液是最难处理的,对地下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就是一种最大的节约。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水资源公告报》
2.《湖北省水资源现状》
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4.《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