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美学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鉴赏

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许多设计师将其融入到招贴设计中,以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的鉴赏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其中,包括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剪纸、剪窗、木版年画、刺绣等艺术形式。
设计师们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的运用,使得招贴设计更富有中国特色和独特的美感。
首先,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运用是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的一大亮点。
传统绘画常常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注重意境和韵味的表达。
设计师们通常会选取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华部分,以简约而富有艺术性的方式呈现。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展现传统绘画的美感,还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中国传统书法元素的运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的一大特点。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和独特的审美标准。
在招贴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会选取传统书法中的经典篆刻或行书作品,以书法的特点进行排版和设计。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传达传统书法的独特韵味,还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此外,剪纸、剪窗、木版年画、刺绣等传统艺术形式在招贴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为招贴设计增添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设计师们通常会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使得招贴设计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现代设计的创新与融合。
通过运用传统绘画、书法、剪纸、剪窗、木版年画、刺绣等元素,设计师们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魅力的招贴作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些设计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路径。
招贴海报赏析

福田繁雄1984年的作品《UCC咖啡馆》
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 交错,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 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 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 情趣。 这张作品让人感觉到咖啡搅动的 瞬间.那种苦涩香浓的味道涌入感 官深处.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让然 回味.而且内心流露一种快乐轻松 的气氛.喜欢这种看上去就给人带 来快乐的作品。
2006中国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获 奖作品
1. 从图形上看,画面运用全幅布局,整 幅画面涵盖两种元素,字体的运用使招贴 所传达的意境浅显易懂,画面大部分被水 充斥,能够显而易见的传达作者想要传达 的信息。 2. 从色彩上看,画面百分之八十的灰色 填充,由上而下,自浅至深,给人一种画 面上的稳重感,色彩的由浅入深体现海洋 中海水的由深入浅。画面简洁单纯,灰色 的运用同时带给人视觉上的压抑感,凝重, 晦暗感,使人从感官上就能感受温室效应 所带来的恐慌。 3. 从文字上看,日文的运用很明显的代 表日本国土,日本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危 机四伏,水中被淹没的以及将要沉底的文 字象征着温室效应所已经带来的危害是不 可避免的。设计师用文字来代替图形的表 达手法是该作品的亮点,文字的运用既是 图形,亦是解说,结合的恰如其分。
左图是第13届国际爵士歌手会海 报,我们可以明显领略马杰维斯基 的风格:在两乐谱架之间的爵士歌 手,他如诗如画如火如茶的歌唱, 以浪漫、夸张的火焰表现,平面设 计的沟通与联想让期待这场歌手会 的观赏者被深深地吸引,热情如火 的原创形象与设计师的电影海报 《昔日爵士》,在创作的原发与继 发过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昔日爵 士显示在黑夜中的浮沉,他的吹奏 或歌唱如火般带来光明和希望。歌 手的眼睛如自由女神的双眸正是追 求光明、自由的视觉符号。
通过两只对调反向的 提琴涡形头来表现一 支乐曲的开始和结束
招贴海报分析总结

招贴海报分析总结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招贴海报是一种重要的传达信息的媒介。
通过艺术化的设计和精确的文字表达,招贴海报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有效地传递信息。
本文将对招贴海报的设计要素和功能进行分析,并总结一些常见的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
1. 色彩选择色彩选择是招贴海报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增加海报的吸引力,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搭配技巧:•对比色搭配:通过选择具有明显对比的色彩进行搭配,可以增强海报的视觉效果。
例如,将深色与浅色或冷色与暖色进行搭配,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类似色搭配:选择相近的色彩进行搭配,可以给人一种温和而和谐的感觉。
这种搭配适合传递柔和、舒适的信息。
•单一色调搭配:选择相同或相似的色调进行搭配,可以给人稳定和平静的感觉。
这种搭配适合传递稳重或专业性的信息。
2. 字体选择字体选择是招贴海报设计中另一个关键的要素。
合适的字体能够增加海报的可读性和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字体选择的原则和技巧:•清晰易读:选择具有清晰、易读性的字体,在海报中能够清晰表达文字信息,避免产生阅读障碍。
•衬托特色:选择与海报主题相符的字体,能够衬托出海报的个性和独特性。
例如,在宣传音乐会的海报上,使用具有音乐元素的字体能够有效地吸引目标群体的关注。
•避免过多字体:在设计中尽量避免过多的字体使用,以免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和困惑。
一般来说,选择2-3种字体进行搭配即可。
3. 图像使用图像在招贴海报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图像能够直观地传递信息,增加海报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图像使用的技巧和建议:•图像清晰:选择高分辨率的图像,确保在印刷或显示过程中能够保持清晰度。
模糊的图像会影响海报整体的质感和美观度。
•图像与主题相符:选择与海报主题相关的图像,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并提高海报的说服力和有效性。
例如,在宣传旅游活动的海报上使用美丽的风景照片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图像布局:合理布局图像,使其与文字和其他元素相互融合。
写实招贴分析报告范文

写实招贴分析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竞争加剧,招贴作为一种广告宣传手段,较为常见。
本文将针对一则写实招贴进行分析,从其设计元素、信息传达、目标受众以及创意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该招贴在设计上采用了简洁明了的风格,将焦点放在了产品上。
招贴用大幅的彩色图片展示了一个新推出的汽车型号,以吸引眼球。
同时,背景色调也是暖色调,使整个招贴呈现出温暖、舒适的感觉,与车型的设计风格相符。
此外,招贴还使用几何形状和醒目的文字排版,使信息整体更加吸引人。
其次,招贴的信息传达十分直接明了。
招贴的主要信息包括汽车型号、售价,以及购车活动的优惠政策。
这些信息通过大字体和醒目的颜色展示,使人一目了然。
此外,还特别突出了活动时间和地点,方便潜在买家参加。
招贴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汽车感兴趣的人群,尤其关注汽车性能和价格的消费者。
从招贴的设计风格和信息内容来看,它追求的是一种简洁、直观的宣传效果,这种效果对于忙碌的现代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
此外,招贴采用了大尺寸的图片展示汽车的外观和内饰,以便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并激发购买欲望。
最后,招贴的创意不算特别突出,但整体设计与传达信息相符合。
在招贴中,汽车的外观、颜色和型号都得到了很好地展示,而且融入了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优惠政策,增加了购买的吸引力。
虽然创意上可能不够新颖和独特,但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和销售导向上有一定的成效。
综上所述,这则写实招贴在设计元素、信息传达、目标受众以及创意等方面都有其亮点。
通过简洁明了的设计和直接明确的信息传达,它能够有效吸引对汽车感兴趣的消费者,并激发购买欲望。
尽管创意可能不够突出,但整体来说,这则招贴对于宣传新车型和促进销售具有一定的效果。
招贴设计美学

3) 文字的民族性 文字往往集中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域 十分鲜明的文化特征。是该民族、该地区在 长期生活实践积淀下来的文化,它凝聚了该 民族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字不仅是一 个民族的文化标志,而且也是一个民族审美 的反映。文字元素在海报中的合理运用,能 够使海报的民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遗产招贴之一
朱尔斯·谢雷特 (Jules Cheret 1836-1932) 作品一
朱尔斯·谢雷特 (Jules Cheret 1836-1932) 作品二
朱尔斯·谢雷特 (Jules Cheret 1836-1932) 作品三
朱尔斯·谢雷特 (Jules Cheret 1836-1932) 作品四
1881年法国政府鼓励出版自由的新法规 的公布,使法国马路街头成为招贴的海洋, 招贴被人们当作美术作品欣赏。当时,作为 法国新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谢雷特、格拉 赛、劳特累克、史太林、穆查等人创造了许 多极有影响力的招贴广告,他们在招贴设计 上的卓越成就也提高了他们作为新美术运动 画家的知名度。特别是劳特累克,他的招贴 画在当时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的美术作品。
《平成应现》招贴
二、海报中的图形、风格与艺术流派影响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是埃及的一张寻人文 字广告,尺寸20CM×25CM,内容为追捕一名 逃跑的奴隶,广告主愿以金币酬赏。这张 3000年前写在“莎草纸”上的海报现存于英 国伦敦博物馆。
中国最早的招贴出现于11世纪(宋朝), 它是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 铜版四寸见方,内容是有关产品的质地和销 售办法,画面图文结合,并通过雕刻铜版印 刷工艺完成。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 早印刷广告,比英国的印刷广告要早400年左 右,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前
言
论福田繁雄招贴设计的美学特征

论福田繁雄招贴设计的美学特征作者:崔静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摘要:作为近代日本平面设计的旗手,福田繁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20世纪后半叶的日本设计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作品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更是让其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
本文从福田繁雄的招贴设计谈起,就其作品中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能够获得对其作品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福田繁雄;招贴设计;美学特征一、福田繁雄招贴设计中的简约之美大和民族是一个崇尚简约的民族,这一点从他们的传统绘画浮世绘中就可以鲜明地看出,这些绘画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描绘,除了画面主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元素。
作为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福田繁雄自然会受到民族审美风格的强烈影响。
而且,福田繁雄身处的20世纪后半叶正是日本视觉传达艺术的大发展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民众逐渐进入了一个视觉图像时代,各种视觉信息扑面而至,直至引起了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
所以在一开始,福田繁雄就立志走简约的路子,这不但能够满足的人们的视觉需要,同时也能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如其在1992年为个人设计展所设计的招贴中,画面中仅采用了红白二色,主体是一个在空中展开翅膀飞翔的人,翅膀的造型则是地球上所有大陆的轮廓。
尽管图形十分简单,传递出的信息却是多元的。
画面中的人物正是福田繁雄自己,之所以将翅膀设计成世界大陆的形状,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展览被全世界观众的欢迎。
特别是其背后的红色,不但和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获得了醒目的视觉效果,凸显出了作者本人激动的心情。
其在1982年为《设计论坛》设计的招贴中,背景是当时日本首次出现的电脑设计。
作品一眼望去更像是一幅孩子的简笔画,画面构成十分简单,只有一个太阳和几朵云彩,全部采用单色线勾勒完成。
其点睛之笔在于画面下方这朵云彩的末尾的一个电源的插头,使原来的朵朵白云一下子变成了电脑的电线。
设计者仅仅用几根线条,就表现出了其对电脑设计的支持。
世界经典招贴设计解析

世界经典招贴设计解析经典招贴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追溯至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被广泛应用于产品、政治、文化和宣传等方面。
这些设计被记载在历史上因其具有视觉冲击力、色彩丰富度和对观众的吸引力而被广泛传播和欣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世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招贴设计,并讨论其独特之处及其对当今设计的影响。
1.巴黎地铁招贴设计1870年代,巴黎开始建设地铁系统作为解决城市交通过于拥挤的一种手段。
在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招贴设计吸引了一些著名艺术家的注意力,如亨利·德·图卢兹·劳特列克、托卢士·霍村和阿德里安·卢克斯。
这些设计充满了艺术气息,强调了巴黎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由聚光灯照射的埃菲尔铁塔的宣传海报,以及由艺术家们创作的展示宫殿、美食、时尚和科技的海报。
这些设计影响了20世纪的许多招贴设计,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的地铁和铁路宣传中,这些设计通过对城市景观细节的描绘,使它们成为世界一流的招贴设计。
2.杜卡多大道招贴设计早期的电视招贴广告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杜卡多大道招贴设计。
这个设计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强大的感官体验,让它成为了经典的广告设计之一。
这些广告设计上的文字和画面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运用了诸多技巧让人过目难忘。
例如,彩色的设计及其反差的呈现,让这些海报极具魅力。
3.新娘、视力、牙膏经典广告这些最为经典的广告设计是为了促进头发、牙膏和视力保健等产品而制作的。
经典的头发广告设计背景为黑色,预示着“真正”的头发颜色。
而经典的牙膏广告采用了闪闪发光的以及散发着清香的冷气,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4.华特迪士尼动画海报设计华特迪士尼的动画海报是经典的招贴设计之一。
这些设计涵盖了多种作品,包括米老鼠、唐老鸭、格鲁比、小熊维尼等,这些动画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经典的回忆。
这些设计具有强烈的幻想色彩,并运用了各种绘画技巧,强化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东方美学思想在招贴设计中的视觉体现

东方美学思想在招贴设计中的视觉体现摘要: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不仅是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体系来建构,更重要的是将被利用于解决个人、社会以及世界的生活问题,表现出一种全球性关怀,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生活,从而丰富人们的美好生活。
而招贴设计视觉表现方式的基本要素可分成文字、图形、色彩、版式。
融入东方美学思想,论述招贴字体设计的美学原理、图形设计的美学体现、色彩在招贴设计中的美学作用及招贴编排设计的形式美体现。
探讨了招贴视觉语言的审美追求及其原则,将招贴艺术的内涵与形式提高到美学的高度, 建立了以招贴美学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学科, 以美的规律进行招贴设计, 用美的标尺去鉴赏招贴艺术, 从而使招贴艺术产生更高的审美效应。
关键词:东方美学、招贴、设计、视觉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oriental aesthetics in poster desig nAbstract:Oriental aesthetic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s not only as a theory, as a system to construct,but more importantly, it will be used to resolve personal, social a nd international problems, showing a global concern, and crea te more valuable lives to enrich people's liv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poster design visual representations can be div ided into text, graphics, colors and layout. Aesthetic pr inciples of poster font design graphic design, aesthetics in graphic design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color in poster d esign and the formal beauty of poster layout design have be en discussed by integrating the sastern aesthetics.The aesthet ic pursuit and its principles of poster visual language ha ve been explored.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 of poster art is raised to the height of aesthetics, thus, a new subject which studies the poster aesthetics is established. Higheraesthetic effects can be generated in poster art by using aesthetic rule to design poster and using aesthetic scaleto appreciate poster art.Keywords: Oriental aesthetics, posters, design, visual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变得越来越普遍,从经济全球化、全球贸易、全球金融,到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在当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将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贴设计美学分析
一、招贴设计的美学属性
“招贴”英文名为“poster”,按照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意指张贴于公共场合的告示。
世界第一张可考的招贴为一张寻人告示,而最早的印刷招贴则出自我国宋朝的山东刘家针铺,再到当下层出不穷的现代招贴,从中可以清楚看到,每一张招贴都带有明确的信息内容,其存在的最大目的在于使人们得知某种信息,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行为。
从这方面讲,功能性理所当然应是招贴设计最本质的美学属性。
纵观招贴设计的历史,虽然在不同时期受到众多艺术风格流派的影响,诞生了许多样式不一的设计风格,无论是以构成主义著称的德国包豪斯,还是带有强烈东西方融合特征的日本招贴,再到注重商业功利性的美国招贴,都体现出招贴鲜明的功能特点。
与绘画作品不同,招贴具有的这种功能属性,最终需要通过社会的接受和认可才能体现其价值,也就是说招贴才具有了符合美的条件之一。
而作为艺术的绘画作品,只要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得到人们的称赞和肯定,传递出作品带有的美学思想,它即是美的,即使处在孤芳自赏的状态,也不能对其加以否定,因此,可以看出招贴的美具有大众性,而且评判标准更为严苛。
招贴的美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传递信息,二是审美价值。
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在其美学思想里有一条观点:美的真正目的在于刺激要求。
对招贴来讲,无论是传递信息还是审美需求,都是在人们所需求的范围里给予刺激。
传递信息是招贴的本质功能,也可以说是招贴为美的必须条件。
作为一种“说服”的艺术,招贴以何种形式
来达到目的,将直接影响人们对招贴的评判与定位,恰巧也就体现出了招贴的审美价值。
由于审美活动需要人们的感性认识,对审美客体需有情感倾注,如果人们在审美过程中能获得愉悦,那么这种情感倾注也就愈发明显。
康德曾指出,人在纯粹的审美里绝不是在求知,求发现客观的真理和普遍的规律,而是在静观地赏玩形象、物的形式方面的表现。
因此,人们在接触招贴的过程中,如果能获得审美上的满足,对于信息的传递也将有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招贴不能以蛮横、欺骗的手段来“说服”人们,也不能仅仅流于平淡无味的表达,而是需要以巧妙而愉悦的形式来打动人心。
总体上讲,招贴在两方面的美学功能缺一不可,信息传递需要较高的审美价值来帮助其实现,审美价值又必须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使其真正具有美的存在意义。
二、招贴设计的美学体现
(一)形式美
形式是招贴的外在表现,是指在设计中合理有效地进行版面设计,其中具体包含对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的安排,以促进内容的准确传达和产生美的享受。
因此,形式的运用必须符合内容的特质,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奇而置内容于次要地位,否则可能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情况。
正如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所说:如果信息内容很重要,但形式很难被人理解,其品质也不能算好。
在实际设计中,有些设计人员极度热衷于所谓的“创意”,其作品可谓是形态各异、花枝招展,然而对内容却交代得不明不白,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效果却不尽如意。
著名的德国平面设计师雷克狮•德莱文斯基曾指出:“招贴的灵魂是创
意,招贴的身体是形式”。
好的招贴一定是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从中可以感受到设计师对作品真情实感,比如欣赏冈特•兰堡的招贴作品,这位享誉世界的德国设计师将土豆的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土豆在他手上不再是普通的食材,而是一种充满戏剧性的图形元素,通过对土豆的分解与重组,并赋予鲜艳的色彩,使土豆的外在与内在得以充分呈现,同时又是一个饱含想象力的整体,其个性与整体相互映衬,在画面中营造出了多层次的空间。
招贴设计中的形式美要求画面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应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主次关系,明确主次关系是版面设计的首要任务,作为“主”的内容在信息传递中肯定是最先被关注的,也是最容易被识别的,它多是画面的视觉焦点,而“次”的内容是主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与影视作品类似,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一目了然,若二者关系混淆不清,则会影响观者的视觉流程,不利于主题的表达。
二是变化与统一关系,变化能丰富画面,统一又使变化得到协调,变化属于微观层面,统一属于宏观层面。
适度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形式感,避免画面单调和呆滞,能充分显现出每一部分的个性,在变化之余要注意在某些方面的有效统一,如造型手法、色彩表现等,使各部分协调并达到融合,这样画面才能融为一体,产生旋律、快乐和统一。
三是对称与均衡关系,招贴画面中的稳定和秩序美感得益于对称与均衡的体现,对称表现了力的均衡,在视觉上给人极强的完整和稳定感,体现出秩序井然、庄严肃穆和安静祥和的美感。
在对称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化,就形成了一种均衡的状态,与对称不同,均衡的美来自于平和中的变化,既端庄静穆又
不失生动活泼,是完美、宁静、和谐的体现。
(二)思想美
在招贴设计中,创作思想引领着整个设计过程,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品质,纵观世界著名设计师的作品,无不透射出独特的创作思想,有的甚至成为其一生的印记,使其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福田繁雄,首先想到的就是作品中巧妙而富有创意的正负形与矛盾空间;对于田中一光而言,想到的即是能剧招贴中对能面这一日本传统形象的运用;而提到切瓦斯特,其带有涂鸦风格的卡通漫画造型就会涌现出来,这些设计大师在创作思想方面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才能使之在设计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设计师由于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招贴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情怀。
中国传统艺术以“意境”为美,艺术作品讲究“立意”,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一说,在招贴设计中同样需要立意为先,根据主题营造合适的意境,不能只是将各部分信息内容进行简单的拼凑。
如欣赏靳埭强的招贴作品,感受到的则是浓厚的水墨文化,就如同在欣赏一幅水墨画,传统美学里的“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等思想使他的作品散发出厚重的传统文化魅力。
此外,传统绘画还以“形神兼备”为美,通过以形写神来达到这种美学高度,这种质朴而又高深的美学思想同样对招贴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概括地讲,招贴对这一美学思想的传承体现为“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取其形重在选取与主题相关联的图形图像进行再创作,不是简单地照搬挪用;而延其意则是对图形的升华,使之具有了超越图形本身的寓意,比如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不但
造型优美,而且带有丰富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喜爱,招贴中的图形创作也应有明确的用意,即服务于作品主题,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传其神是在形神兼备之后的又一提升,是招贴作品在传达信息之外给人们带来的新的美学意义,比如审美作用,教育价值,积极态度等。
(三)创意美
关于设计,创意应该是最为受关注的词,可见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而对于招贴设计,创意美不仅要求具有形式上的创新,思想上的创新也需随时跟进,否则想做出令人称赞的作品恐是天方夜谭。
招贴因其功能性和审美价值的定位,使得人们不但要其“一目了然”,还要“一见倾心”,才能构成一幅真正“完整”的招贴,“一目了然”可以借助形式来完成,而“一见倾心”更多时候就需要好的创意来实现。
与形式美和思想美不同,创意美不但能给人们带来别具一格的视觉享受,对招贴功能的实现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且它深深根植于每一个设计师内心,体现在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可能只是一个图形、一个文字或是一种色彩的运用,就能使创意得到升华。
好的创意犹如行走在沙漠中的人发现绿洲般的欣喜,不仅美化了人们的视觉体验,更是点燃着设计师的激情。
但美的创意不应是天马行空般的无所顾忌,而是服务于招贴主题的匠心独运,人们从中既能感受到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也能体会这种奇思妙想的创意为作品带来的美。
三、当代招贴设计的美学创新
受到当今多元文化和现代技术的影响,招贴设计的种类和样式都在不断更新,因此也带来了新的美学体验。
当代招贴设计的美学创新
所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即是“平面不平”。
招贴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形式,在历史发展中主要通过二维的平面得以表现,而进入新时期后,视觉效应的作用被不断扩大,为了追求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效果,招贴设计已经突破了二维空间,出现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则是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在招贴的材料使用上,也是有了很大革新,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印刷或绘画纸张,而是引入了更多装饰材料,如塑料、金属、亚力克等,甚至是直接对树枝、树叶、毛发、石子等自然物的运用,设计师在材料的选取上更为丰富多变,有助于创意的实现和主题的表达,同时还能使设计贴近生活和自然,呈现出绿色、生态、环保的自然之美。
此外,由于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招贴的制作技术同样得到了极大革新,在原有的印刷、描绘等基础上,融入现代声、光、电元素,拓展了招贴的应用环境,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此外,交互设计已经成为了现在设计的发展趋势,跨界融合也是当代设计的一大特征,倡导人与作品间的互动与交流,招贴设计中的交互性能使信息传达变得生动自然,不再完全是单方面的传递,这种效果的产生依赖于招贴作品所具有的良好的交互体验,相对传统招贴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
四、结语
招贴设计因其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不可能像艺术创作那般孤傲与直率,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传达出令人叹服的魅力和美感,使人们在接受招贴的信息内容时,感受到与设计师相同的价值观或精神,以及
由此引发的感动,这就是招贴设计最富美感的地方。
作者:叶峻榛单位: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