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人体养生学

合集下载

图解人体经络养生全书

图解人体经络养生全书
三 经脉时辰相对应,养经络一定要顺时而行
亥时:大军汇集三焦经,身体开始全面休整
第一篇 人体自 有天然药库— —走近经络
四 自愈有道,曙光在前——打通 经络常用方法
0 1 推拿法:作用皮肤,通经活络,手到 病除
0 2 艾灸法:荧荧焰火起膏肓,温通经络 护腑脏
0 3 拔罐法:深入腠里导气血,扶正祛邪 保健康
图解人体经络 养生全书
目录
01. 第一篇 人体自有天然药库— —走近经络
02. 第二篇 百穴通经脉,护体胜本草— —人体特效穴位养生方
03. 第三篇 经络养生操:身体动 一动,经络就疏通
04. 第四篇 经络松筋法:筋脉一 松,气血畅通
01
Part One
第一篇 人体自有天然药库——走近经络
第一篇 人体自有天然药库——走近经络
5
2
腰眼穴:强腰健肾增活 力
3
灸哮穴:止咳平喘化痰 穴
6
四花穴:补益虚损特效 穴
第二篇 百穴通经脉,护体胜本草——人体特效穴位养生方
六 经外奇穴有奇效
1
八华穴:止咳化痰宣肺 穴
4
外劳宫穴:祛风止痛有特效
2
痞根穴:健脾和胃除痞 块
5
2
地神穴:醒神开窍通经 络
3
肠风穴:祛风止血补精 穴
6
端正穴:补气升阳掐端 正
0 2 强健膝股操:加强膝股功能,除疲劳 0 3 强健足踝操:舒筋活络,消疼痛
第三篇 经络养生操:身 体动一动,经络就疏通
三 最适合中老年人的经络养生操
01
头面部经络操:耳不鸣,眼不 花
02
血浆清浊操:清除高脂血的烦 恼
0 3 简单有效的降压操:降血压像下楼一 样

养生学

养生学

养生学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

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着的物质。

气的作用:推动血液运行,温煦全身内外,防御外邪保卫肌表,固摄血液,气化精津等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津液的排泄途径:汗、呼吸、尿、粪津液的作用:滋润和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运载全身之气。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手三阳从手到头,足三阳从头到足;手三阴从胸到手,足三阴从足到胸。

经脉十二属脏腑,手经属胸足在腹,属脏为阴行肢内,六腹阳经在外主。

五行对应五脏:木性为肝脏;火性为心脏;土性为脾脏;金性为肺脏;水性为肾脏。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黄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方:木为东方,火为南方,金为西方,水为北方,土为中央。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

“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和静藏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水。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某脏或者某腑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中药的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中药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如川芎活血化瘀等。

中医学中的养生保健理论

中医学中的养生保健理论

中医学中的养生保健理论中医学源远流长,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理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由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思想是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原则,强调以自然规律为依据,通过调整内外环境,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第一章:五行生克中医学中,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五行生克理论是中医养生保健理论的核心。

五行生克说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互为生克制约。

根据五行生克理论,人体也分五行:水行、木行、火行、土行、金行,每种元素的生克相同。

保持五行的平衡可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和谐。

第二章:阴阳调和中医学还强调阴阳平衡理论,将我们身体的机能分为阳和阴,这二者之间不仅相互协调,还互为因果关系。

在中医养生保健中,阴阳调和又是一个不可少的要素。

养生保健的关键在于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避免出现阴阳失衡突出来的疾病。

第三章:食疗养生养生保健的重要方针是营养平衡,而食物乃是摄取营养的重要来源。

在中医养生保健中,养生食疗的概念流传甚广。

中医养生保健强调“药食同源”的原理,讲究食疗的养生方面,能调养五脏六腑,协调阴阳平衡,形成“食补伤不足”的食疗法。

第四章:气功调养气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其调理目的是保持人体的正常器官活动,恢复自身生命活力。

气功调养又分“静功”和“动功”,两种方式相互补充。

静功以强力意念为主,意识到自己的内部状态,静心养气,调整心态。

动功则通过运动,帮助身体细胞排毒,增强体质,达到延缓衰老、强身健体的目的。

第五章:针灸保健针灸自古以来就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调理人体经络和气血运行状态,达到预防疾病、保护身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针灸调理机理使得其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独特优势,而作为进一步健康保健手段,针灸的保健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结:中医学养生保健理论是中医文化独特的财富,阐述了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思想,通过调整身心,维护人体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保养身体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1.和谐统一原则:中医养生学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统一、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进行调整和调节,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阴阳调和原则:中医以阴阳学说为基础,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存在着阴阳的相对关系,要保持阴阳的平衡才能保持健康。

所以,中医养生学强调阴阳调和,以达到身心调理的目的。

3.顺应自然原则:中医养生学把自然界的规律作为人体养生的依据,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整饮食结构、作息时间等,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4.个体化原则:中医养生学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环境和个人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养生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需要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以达到个体化的养生效果。

5.以养为主原则:中医养生学着重强调预防和调理的重要性,主张以养生为主,通过自我调养和外界因素的调理来达到防病强身的效果。

中医注重培养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6.辩证施治原则:中医养生学强调辨证论治的方法,即根据人体的阴阳五行状态来进行养生调理。

要根据人体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达到调和阴阳、调理脏腑的效果。

7.全面平衡原则: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一个充满协调和平衡的过程。

要全面考虑体质、心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调理,以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总之,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是和谐统一、阴阳调和、顺应自然、个体化、以养为主、辩证施治和全面平衡。

只有根据这些原则进行养生调理,才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

(2024年)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

(2024年)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
、悲、 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直 接影响人体健康。
2024/3/26
情志致病
过度或持久的情绪刺激可 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如 怒伤肝、喜伤心等。
情志养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 平和来维护健康,如琴棋 书画、品茗论诗等陶冶情 操的活动。
13
03
中医养生方法与实践
2024/3/26
2024/3/26
15
运动养生法
1 2
传统运动养生法
介绍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方式 ,阐述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及实践方法。
现代运动养生法
推荐适合现代人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游 泳等,分析其运动特点及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运动注意事项与误区
3
提醒人们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运动 前后的热身与拉伸、避免过度运动等,同时指出 一些常见的运动误区。
健康意识。
企业合作医疗机构
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 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养生服
务。
2024/3/26
32
社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与措施
社区宣传栏
在社区宣传栏定期张贴中医养生知识海报或 传单,提高居民认知度。
健康讲座与义诊
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 动,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
29
06
中医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2024/3/26
30
家庭常用中医养生方法介绍
饮食养生
根据季节、体质等因素,合理 搭配食材,如春季养肝、夏季 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等

2024/3/26
运动养生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 等中医传统运动,以调和气血 、增强体质。
按摩养生

人体奥秘:生理系统与健康养生

人体奥秘:生理系统与健康养生

人体奥秘:生理系统与健康养生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机器,内部有许多生理系统共同协作,确保我们正常地运行和生活。

这些生理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排泄系统等等。

每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密不可分地相互联系,维持着我们的健康和养生。

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供给我们所需的氧气,并排出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

我们通过鼻子或嘴巴吸入空气,然后通过气管进入肺部。

在肺部,氧气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则被排出体外。

2.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一个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的复杂系统。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负责将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血液通过血管网络流动,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细胞,并从细胞中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需要的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到血液中以供给身体使用。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肝脏等器官组成。

食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系统,在胃中被消化成更小的颗粒,然后在肠道中被吸收和利用。

4.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信息传递和控制中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组成。

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感觉信息,并通过神经元网络将指令传递给各个部位。

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肌肉运动、内脏功能和行为反应。

5.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各种腺体组成,它们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长、代谢和其他重要功能。

常见的腺体有脑垂体、甲状腺、胰腺和性腺等。

这些腺体通过释放激素来控制人体内的化学平衡,确保各个系统协调运作。

6.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病原体侵害的一道屏障。

它由白细胞、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等组成。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攻击病原体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当免疫系统受到病菌的侵害时,我们就会出现发热、疲劳和其他免疫反应。

7. 排泄系统排泄系统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并将其排出体外。

主要的排泄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和肺等。

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废物和过多的水分,肝脏通过胆汁排出消化废物,肺通过呼出气体排出二氧化碳。

第27章人体养生学

第27章人体养生学

第二节 有氧活动
•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细胞的运动。 • 生命在于运动,准确地说是生命在于细胞的有氧
运动。 • 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始终在有氧供应
状况下进行代谢,不会出现缺氧现象,并且在生 命的各个阶段都能坚持进行的运动,故称之为有 氧代谢运动或有氧运动。反之则称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
身健康,人生美满的不二法则。
第六节 行动黄金律
• 老年人血管老化,起身转体动作要缓,行 动要慢,活动要勤。
•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睡觉起床、蹲 厕起身、久坐站起三个大幅度体位变化时 的起身动作一定要缓慢。 1. 睡觉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 2. 二是蹲完厕所起身不能快。 3. 三是久坐站起忌突然。
➢ 素菜和肉类合理搭配才易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蛋白 质以一到三份为好,具体依身体状况而定。
➢ 摄食蛋白过多,人体衰老、病亡得快。食物蛋白 过多,一是消化不良,造成肠道毒素多;二是蛋 白质在胃肠内水解产生大量氨基酸,人体吸收后 供大于求,超过人体血肉更新所需的多余氨基酸 就要分解代谢掉,氨基酸降解时产生大量氨和少 量胺类化合物。
2. 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 而不是组合)。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赠送精美图标
人体养生学
• 体液循环系统的正常是人体健康的 保证。
• 病从口入,病从口祛。合理膳食则 是健康的基石。
内容
• 第一节 合理膳食 • 第二节 有氧活动 • 第三节 知足常乐 • 第四节 远离烟酒 • 第五节 勤奋健身心 • 第六节 行动黄金律

养生的三个层次

养生的三个层次

养生的三个层次《吕氏春秋》中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第一个“生”是动词“提高”,第二个“生”是名词“生命力”,“道”指内在根本规律,养生之道就是:提高人的生命力的内在根本规律。

人体生命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生命的主宰;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介于形与神之间,充塞于生命之中,是维持和推动生命运动的能量(主要表现为热能)。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就是养生,养生可分为三个层次:养身、养气、养神;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神。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神。

一、养生的第一个层次:身(形)即身体有形的物质层面。

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属于这个层次,人的身体器官生病之后,中医、西医采用各种给药方法,向人体输入物质性的正能量,如果这种正能量大于疾病的负能量,病情就会好转,反之,只能减缓病情的发展,甚至还会加速病情的发展。

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中医的中药都处于这一层次。

人进入中、老年之后,最主要的问题是气血不足,体内的能量不足,我们的五脏六腑其实就是机器,要发挥正常的功能就需要输入足够的能量,比如肠胃消化食物时需要大量的能量,于是身体的调节系统就减少供给大脑的能量,增加供给消化系统(脾胃)的能量,所以饭后会犯困。

同样,肝脏排毒、骨髓造血都需要充足的能量,没有充足的能量,肝脏排毒不干净,余下的毒就积在肝里,时间一长,肝就慢慢硬化。

没有充足的能量,骨髓造不出足够的血,时间一长,人的气血不足。

在这一层次的养生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1、睡眠睡觉是养生的第一要素。

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理论,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第2天没精神。

如果你还没有进入睡眠状态,就会耗散阳气。

养生的秘密,不在某某祖传秘方,不在宫廷宝典,而在讲究时辰,平衡阴阳,借助天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命在于运动,准确地说是生命在于细胞的有氧 运动。 • 有氧运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始终在有氧供应 状况下进行代谢,不会出现缺氧现象,并且在生 命的各个阶段都能坚持进行的运动,故称之为有 氧代谢运动或有氧运动。反之则称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
• 对老年人来说,适 量的体育运动是保 持生命之树常青的 第一需要
• 健心第一步是走出自 我心理围城,溶身于 芸芸众生社会和环境。
• 健心第二步是换位他 人看自己。 位自己看他人。
• 健心第五步是立 定自己看自己。
第四节 远离烟酒
• 烟叶中的尼古丁对人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有兴奋作用,每支烟中含有0.5~3mg的 尼古丁,吸烟时尼古丁可被吸收进入血液, 使小动脉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心肌 收缩力和后负荷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吸烟人群的癌症、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 病的患病率高约10~30%。
第六节 行动黄金律
• 老年人血管老化,起身转体动作要缓,行 动要慢,活动要勤。 •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睡觉起床、蹲 厕起身、久坐站起三个大幅度体位变化时 的起身动作一定要缓慢。 1. 睡觉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 2. 二是蹲完厕所起身不能快。 3. 三是久坐站起忌突然。
• 老年人活动有三个黄金时间段
• 散步走路是锻炼身 体最好的体育运动 方式
第三节 知足常乐
• 古人云: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心理满足,身心愉悦,人体免疫力就强。免 疫力强,就不易染病。
• 人体健康,关键在于身体和心理都要健康。 细胞是生命的基石。激素调节细胞的活性, 神经调控激素的分泌。故神经系统功能的正 常是人体身心健康的关键。健身先健心。
二、适量主食控重
• 适量主食控重就是每天吃一 百克至三百克大米、面粉、 油等淀粉类、油脂类提供热 量的食物调控体重。主食的 具体数量依人的体况、工作 生活状况而定。调控主食是 控制体重最好的方法。
三、二份肉类健体
构成人体血肉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淀粉、油脂 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和维持体温,蛋白质则是生命存 在的形式。 素菜和肉类合理搭配才易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蛋白 质以一到三份为好,具体依身体状况而定。
四、三成粗粮排毒
糙米、玉米、红薯、高 粱、小米、小麦、芋、南瓜 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和胶质, 有利磨除积毒衰老肠膜细胞, 夹带排除肠道垃圾,促进胃 肠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防止肠系膜积脂形成大肚腩, 防治便秘和痔疮。
• 粗细粮合理搭配利于 营养平衡吸收。 • 粗粮过多则影响营养 素吸收,易产生营养 不良,主要是蛋白质 和维生素易缺乏。 • 粗粮过少则人体代谢 废物、毒素排泄不畅 而瘀积。
一、一杯牛奶养骨
• 每天喝一杯牛奶,可保持人 体优良的骨营养和运动肌 浆钙营养。 • 膳食中鲜奶是最好的钙素 营养源。 • 奶中钙以蛋白质络合的形 态存在,是地球上最好的钙 营养态,且含有促进钙素 吸收及人体营养素代谢的 多种维生素, 鲜奶中的营 养极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婴幼儿健康的保证
预防老人骨质疏松等疾病
六、一斤果蔬防癌
• 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人 体的营养价值不在于 所含糖类、蛋白质、 脂类等大量营养成分, 而在于含有还原态维 生素、植物黄酮等生 理活性成分及果胶、 多糖等膳食纤维对人 体的排毒免疫保健作 用。
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是防癌最好的办法, 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第二节 有氧活动
•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细胞的运动。
• 酒对人体有双重作用, 少量饮酒可促进代谢, 贪杯嗜酒则有损健康。 • 酒类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酒精,化学名称乙醇。 酒中还含有甲醇、杂醇 及醛类等少量对人体有 害的成分。
第五节 勤奋健身心
• 百疾懒为因,万病惰是根。懒惰比操劳 更耗身体。 • 勤奋益筋骨,进取健身心; • 在劳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劳作是心 身健康,人生美满的不二法则。
晨运吐故纳新
午休固本养生
晚足消食建体
摄食蛋白过多,人体衰老、病亡得快。食物蛋白 过多,一是消化不良,造成肠道毒素多;二是蛋 白质在胃肠内水解产生大量氨基酸,人体吸收后 供大于求,超过人体血肉更新所需的多余氨基酸 就要分解代谢掉,氨基酸降解时产生大量氨和少 量胺类化合物。 摄食蛋白质太少也不行,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过程 中损耗的血肉细胞结构不能修补更新,身体就会 渐衰,体质和免疫力就会下降。
五、七饱二饥延年
• 脑力劳动者吃饭七八成饱就行,适度饥饿可激发 生命的潜能,尤其是免疫潜能。 • 人过中年,特别是劳神不劳力时,饱食易损肝毒 血伤肾,饥饿能排毒益脾健脑。人到四十,每5到 7天宜空腹一餐让机体进行大扫除,以清肠胃冲血 毒。
• 对想吃就有食的 中老年人,延年 益寿的基本准则 是量出而入,切忌 瘀积。
人体养生学
• 体液循环系统的正常是人体健康的 保证。 • 病从口入,病从口祛。合理膳食则 是健康的基石。

• 第一节 合理膳食 • 第二节 有氧活动 • 第三节 知足常乐 • 第四节 远离烟酒 • 第五节 勤奋健身心 • 第六节 行动黄金律

第一节 合理膳食
•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病从口祛。 健康是吃出来的,病也是吃出来的。 所以,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