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合集下载

全国100所名校2023版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英语

全国100所名校2023版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英语

全国100所名校2023版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英语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第一篇:欧洲旅游Are you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cultural wonders of Europe? Treat yourself to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by booking a European tour today! There are so many amazing countries to visit, each with its own unique charm and attractions. Here are some of the highlights of our European tours:•Italy: Visit the ancient ruins of Rome, the beautiful canals of Venice, and the stunning art collections ofFlorence. Indulge in delicious Italian cuisine and experience the excitement of the Italian way of life.•France: Discover the romantic city of Paris, with its famous landmarks such as the Eiffel Tower and the Louvre Museum. Explore picturesque towns in the Frenchcountryside and savor authentic French cuisine.•Spain: Enjoy the vibrant nightlife of Barcelona, visit the breathtaking Alhambra in Granada, and relax on thebeautiful beaches of Costa del Sol. Experience the richculture and traditions of Spain.•Germany: Explore the historic sights of Berlin, go beer tasting in Munich, and take a scenic drive along theRomantic Road. Discover the Christmas markets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 for a magical experience.Choose from our various tour packages to customize your European adventure. Whether you prefer an action-packed tour with lots of sightseeing or a more relaxed itinerary with plenty of free time, we have the perfect tour for you. Don’t miss out on the opportunity to create lifelong memories while exploring the best of Europe.1.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ext?A.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European tours.B. To expla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countries.C. To introduce famous landmarks in Europe.D. To promote Italian cuisine.2.Which country is famous for its Christmas markets?A. Italy.B. France.C. Spain.D. Germany.3.What can tourists do in Barcelona?A. Visit ancient ruins.B. Go beer tasting.C. Enjoy the vibrant nightlife.D. Take a scenic drive.第二篇:手机依赖症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smartphone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ecoming dependent on them for various aspects of their lives. This excessive reliance on smartphones has led to a condition known as。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数学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数学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数学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数学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整数?- A. -3- B. 0- C. 5- D. -12. 如果\( a \)和\( b \)互为相反数,那么\( a + b \)等于多少? - A. 1- B. 0- C. -1- D. 不确定3. 圆的周长公式是\( C = 2\pi r \),如果半径\( r = 4 \),则周长\( C \)是多少?- A. 8- B. 16- C. 32- D. 64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这个数是多少?- A. 4- B. -4- C. 8- D. 165. 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不是整数?- A. \( 4 \div 2 \)- B. \( 7 \mod 3 \)- C. \( 9 - 4 \)- D. \( 8 \times 1 \)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斜边的长度是多少? - A. 5- B. 6- C. 7- D. 87. 若\( x \)的相反数是-5,则\( x \)等于多少?- A. 5- B. -5- C. 0- D. 18.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这个数是多少?- A. 9- B. 27- C. 81- D. 7299.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A. 5- B. -5- C. 3- D. 710. 一个数的倒数是\( \frac{1}{4} \),这个数是多少?- A. 4- B. 1- C. 0.25- D. 0.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_。

12. 如果\( a \)和\( b \)互为倒数,那么\( ab \)等于_________。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是10,其中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是0.6,那么这个锐角的对边长度是_________。

2024届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英语

2024届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英语

2024届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英语摘要:1.2024 届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英语概述2.试卷结构与内容3.试卷特点与备考建议正文:【2024 届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英语概述】2024 届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英语是一份针对全国一百所名校高三学生的英语学科测试卷。

该试卷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高考英语考试的结构、题型及考试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检测和提高英语水平的平台。

【试卷结构与内容】该英语试卷分为听力、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部分。

具体内容如下:1.听力:包括对话、短文及问题,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

2.单项填空:考查学生对英语语法、词汇、固定搭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3.完形填空:考查学生对语境的理解以及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4.阅读理解:包括文章阅读和问题回答,考查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

5.任务型阅读:考查学生在特定任务下的阅读理解能力。

6.短文改错:考查学生对英语文章中错误句子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7.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情景和要求,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

【试卷特点与备考建议】1.试卷特点:本次示范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语境理解和实际应用。

同时,试卷结构接近高考英语试题,有利于学生熟悉高考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2.备考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英语语法、词汇、固定搭配等基本知识。

(2)提高听力水平,多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影视作品,培养语感。

(3)注重阅读训练,多读英文文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加强写作训练,多进行书面表达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5)模拟高考试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卷行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3篇)

卷行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巴黎”?A. 上海B. 广州C. 深圳D. 杭州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哪四样?A.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B. 火箭、轮船、火车、飞机C. 纸、笔、墨、砚D. 剑、弓、箭、矛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4.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愚人节B. 感恩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5.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指点江山B. 持之以恒C. 破釜沉舟D. 持其两端6. 以下哪个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A. 日本B. 俄罗斯C. 印度尼西亚D. 挪威7. 以下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A. 阿达·洛芙莱斯B. 查尔斯·巴贝奇C. 阿兰·图灵D. 艾伦·图灵8.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 落花流水B. 水落石出C. 水滴石穿D. 水到渠成9.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A. 苏州B. 杭州C. 扬州D. 武汉10.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A. 元宵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简称是______,首都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国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

5. 中国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中国的“三大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8. 中国的“三大旅游胜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 单元测试卷数学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质数?- A. 1- B. 4- C. 7- D. 92. 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A. \( A = \pi r \)- B. \( A = 2\pi r \)- C. \( A = \pi r^2 \)- D. \( A = 4\pi r^2 \)3. 以下哪个表达式等价于 \( (x+2)(x-3) \)?- A. \( x^2 - x - 6 \)- B. \( x^2 - 5x - 6 \)- C. \( x^2 - 5x + 6 \)- D. \( x^2 + x - 6 \)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斜边的长度是多少? - A. 5- B. 6- C. 7- D. 8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因式分解?- A. \( x^2 - 1 = (x+1)(x-1) \)- B. \( x^2 + 1 = (x+1)(x-1) \)- C. \( x^2 + 2x + 1 = (x+1)^2 \)- D. \( x^2 - 2x + 1 = (x-1)^2 \)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 _ 。

2.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这个数是 _ 。

3.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 _ 。

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这个数可以是 _ 或 _ 。

5. 一个数的倒数是\( \frac{1}{2} \),这个数是 _ 。

第三部分:计算题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 3x^2 - 5x + 2 \) 当 \( x = 2 \)- \( \frac{2}{3} + \frac{1}{4} - \frac{5}{6} \)2. 解下列方程:- \( 2x - 3 = 7 \)- \( 3x + 4 = 2x + 10 \)3. 证明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2024 选择题:下列作品中,属于明清小说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下列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望岳》d) 《赋得古原草送别》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画蛇添足”相反?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毛c) 画虎类犬d) 画地为牢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 杜牧b) 李白c) 苏轼d) 辛弃疾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a) 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c) 这个城市的人口多得像蚂蚁一样。

d)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填空题:“______是人民的鲜血,是人民的生命线。

”(填一成语)“人生自古谁无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填一字)“______之痛,胜于快乐。

”(填一成语)“______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填一字)“______之地,金钱之源。

”(填一成语)“______之痛,胜于快乐。

”(填一字)文言文题目:请解释“风雨如晦”的意思。

请解释“蓬莱文章建安骨”的意思。

请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请解释“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意思。

请解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函数中,不是周期函数的是:A. y = sin(x)B. y = cos(x)C. y = tan(x)D. y = e^x2. 已知集合A={1, 2, 3},B={2, 3, 4},求A∪B:A. {1, 2, 3, 4}B. {1, 2, 3}C. {2, 3, 4}D. {1, 4}3. 若f(x) = 2x - 1,求f(3):A. 5B. 4C. 3D. 24. 已知a > 0,b > 0,且a + b = 1,求ab的最大值:A. 1/4B. 1/2C. 1/3D. 1/65. 直线y = 2x + 3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 (-1, 0)B. (3/2, 0)C. (0, 3)D. (1, 0)6.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4,求f(x)的最小值:A. 0B. -4C. -3D. 47. 根据题目所给的三角函数关系,求cos(α + β)的值:A. cosαcosβB. sinαsinβC. cosαsinβ - sinαcosβD. sinαcosβ + cosαsinβ8. 若a, b, c ∈ R,且a^2 + b^2 + c^2 = 1,求(a + b + c)^2的最大值:A. 1B. 3/2C. 2D. 9/49.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公差d=3,求第10项a10:A. 29B. 32C. 35D. 3810. 已知函数f(x) = |x - 1| + |x - 3|,求f(2):A. 0B. 1C. 2D. 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2,求f'(x)的值。

答案:__________12. 若sinθ = 1/3,且θ为锐角,求cosθ的值。

答案:__________13. 已知等比数列{bn}的首项b1=8,公比q=1/2,求第5项b5。

第十三套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

第十三套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

第十三套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语文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踯躅(zhí zhú)愀然(qiǎo)惆怅(chàng)B. 嗟悼(jiē)憔悴(qiáo cuì)訾詈(zǐ lì)C. 逡巡(qūn xún)迤逦(yǐ lǐ)睥睨(pì nì)D. 槁暴(gǎo pù)跬步(kuǐ)骐骥(qí jì)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喧怂恿咀嚼义愤填膺B. 憎恶俨然炮烙踯躅不前C. 踌躇邂逅缪误茕茕孑立D. 葳蕤潦倒赍发咄咄怪事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有些人只会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做起事来却拖泥带水,毫无效率。

B. 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C. 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瑕疵,但也不能求全责备。

D. 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结果适得其反,成绩反而下降了。

(以下题目略去具体选项)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_______。

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情节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_______。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文言文材料略)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文中提到的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现代文阅读(25分)(现代文材料略)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请简要分析文本中某人物的形象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四)第四单元力与运动综合(教师用卷)(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10 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这个拉力后,物体将A.匀速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产生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D.产生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解析:物体在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可知物体受10 N的滑动摩擦力,撤去拉力后,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选项C正确。

答案:C2.如图甲所示,壁虎在竖直墙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图乙中所示正确的是甲乙解析:壁虎匀速爬行,其所受的合力为零,可见仅选项A正确。

答案:A3.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以看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做单向直线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变C.第3 s末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D.前6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解析:物体的速度有正有负,物体做往复运动,选项A错误;0~2 s内速度图线的斜率大小与2 s~4 s内的不同,即加速度大小不同,选项B错误;由图可见3 s末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选项C错误;0~3 s与4 s~6 s 两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位移为零,选项D正确。

答案:D甲4.如图甲所示,用绳子将一质量为m的匀质球悬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已知绳子的长度与球的半径相等。

静止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 T,墙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 N,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F T=mgB.F T=mg乙C.F N=mgD.F N=2mg解析:球受F T、F N、mg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受力图如图乙所示,F T与竖直方向成30°角,故有F T==,F N==,选项B正确。

答案:B5.升降机的地板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箱,当它对地板的压力为0.8mg时,它可能是A.加速上升B.减速上升C.减速下降D.匀速下降解析:木箱对地板的压力为0.8mg时,木箱处于失重状态,其对应的运动状态为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选项B正确。

答案:B6.如图所示,物块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θ可以改变,关于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解析:物块M静止时,由于不知M与m质量的大小关系,摩擦力的大小与θ的大小的关系也就无法判定;物块下滑时,M受的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μMg cos θ,故θ越大,摩擦力越小,选项D正确。

答案:D7.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解析: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物体在没有力的作用时,将永远运动下去,选项A正确;同样,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的方法说明了没有空气阻力时,轻重物体下落得一样快,选项C正确;万有引力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牛顿发现的,选项B、D错。

答案:AC甲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A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乙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cos θ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F sin θ解析:物体受拉力F、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 N、摩擦力F f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F f=F cos θ,F N=G-F sin θ,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

答案:BC甲9.如图甲所示,斜面A和物块B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B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力F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一过程中,A、B始终保持静止。

则地面对A的A.支持力保持不变B.支持力均匀减小C.摩擦力均匀增大乙D.摩擦力保持不变解析:把A、B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受拉力F、总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 N、摩擦力F f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受力图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F f=F cos θ,F N=G-F sin θ,故F增大时,F f增大而F N减小,选项B、C正确A、D错误。

答案:BC10.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物体B施加一水平变力F,其F-t关系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变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A.在t0时刻,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最大B.在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方向要改变C.在t0~2t0时间内,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变力F的方向相同解析:把A、B看成一个整体,有F=(m A+m B)a,对物体A,有F f=m A a,解得F f=,可见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F 成正比,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C、D正确;在0~t0时间内,两物体一直加速运动,到t0时速度达最大值,此后做减速运动,选项B错误。

答案: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6分)方芳同学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图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实验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以及橡皮筋的原长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OB、OC为两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长度相等解析:实验中要测橡皮筋的伸长量,该伸长量等于橡皮筋的长度减去橡皮筋的原长,故选项A正确;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太大,实验时其伸长量太小,不利于减小实验误差,选项B错误;与弹力成正比的是橡皮筋的伸长量,而不是橡皮筋的长度,选项C错误。

答案:A(6分)甲12.(9分)林玲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的倾斜度来平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的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乙(3)林玲、洪红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甲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如图乙中Ⅰ、Ⅱ两条直线。

设两同学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Ⅰ、mⅡ,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Ⅰ、μⅡ,则由图可知,mⅠmⅡ,μⅠμⅡ。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1)实验时,要保证牵引木块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即拉力方向与长木板平行,选项A正确;平衡摩擦力时,让木块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

不能悬挂砝码桶,选项B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木块,选项C错误;整个实验过程只需平衡一次摩擦力即可,选项D正确。

(2)当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及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等于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

(3)由图线可知,增大同样的F,Ⅰ的加速度改变较大,说明甲的质量较小;当F=0时,a=-μg,Ⅰ与纵轴的交点离原点O远一些,也即μg的值大一些,故μⅠ大一些。

答案:(1)AD(3分)(2)远小于(2分)(3)小于大于(每空2分)甲13.(10分)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感受久违的童真、童趣,育才中学组织了一次放风筝比赛活动。

只要手上牵着线拉着风筝迎风向前跑,就可以将风筝放飞到高处。

某同学将一只重为4 N的风筝放飞到空中后,拉着线的下端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跑动时,线恰能与水平面成53°角保持不变,如图甲所示,这时该同学拉线的力为5 N。

求风对风筝的作用力大小和风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风筝受到重力G、风力F风和拉力F三个力的作用,受力图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知:乙F风x=F cos 53°=5×0.6 N=3 N(3分)F风y=F sin 53°+G=5×0.8 N+4 N=8 N(3分)F风== N= N=8.54 N(2分)设风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tan θ==。

(2分)14.(10分)在滑雪运动中,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滑动速度有关,当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 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25。

一滑雪者(可视为质点)从倾角θ=37°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坡长L=26 m,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第一次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

解:(1)在AB段速度小于4 m/s时,a1=g sin 37°-μ1g cos 37°=4 m/s2(2分)则t1==1 s。

(2分)(2)s1=a1=×4×12 m=2 m(2分)速度大于4 m/s时,a2=g sin 37°-μ2g cos 37°=5 m/s2(2分)s2=L-s1=26 m-2 m=24 m(1分)v B==16 m/s。

(1分)15.(12分)质量为m的飞机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

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

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v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