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Ⅲ标段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详解

人力资源计划表
人数
时间
2003
以中引桥为例(2003.01—2007.01)
生
钢筋工
450
516
516
421
6
其 他
模板工
341
552
672
502
8
产
起重吊装 工
708
792
792
642
12
主 要
测量工
276
288
288
270
12
工
试验工
120
120
120
120
10
电工(含
资
铆、锻车 336
336
336
316
6
源 使
工)
人 施工船员 1328
1164
888
740
7
混凝土工
92
五、项目管理责任分配
❖ 建立“谁管理谁负责,谁操作谁保证”的质 量管理原则。
❖ 将质量管理职能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 岗位。项目经理部执行局的质量方针,满足 业主提出的质量目标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 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及职权体系, 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
❖ 责任分配矩阵
六、人力与资源使用计划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地 图
一.项目目标描述
❖ 成果:建成一座全长36公里双向六车道的 跨海大桥
❖ 工期要求:开工时间2003年11月14日,贯 通日期2007年6月26日,总工期5年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大桥亮点之二
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 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 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 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 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 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 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 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 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 第一。
大桥亮点之一
• 大桥36公里的长度,使之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 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 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 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 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 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 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设计要求新,其中水中区引桥(18.27公里)和南岸滩涂区引桥 (10.1公里),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结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且无 规范可遵循;大桥运行期间,桥面行车环境受大风、浓雾、暴雨
及驾驶员视觉疲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合理有效的设计对策
是保障桥面行车安全的关键;设计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 技术的应用以及多项大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技术交底通知单

2、焊接底板控制支墩 底板控制支墩布置在底板 6 个拐角和模板拼缝处,用 C43#套箱跳梁材料制作,支墩 标高和平面位置利用测量仪器控制,且支墩顶面离码头面距离不小于 30cm。 3 底板与壁体拼装 底板布置方向与现场安装方向一致。 底板外边线与码头边缘线距离不大于 2.5m,如下 图示: 施 工 程 序 及 技 术 操 作 D13#下游钢套箱码头布置图 要 考虑到码头场地较小,吊车不便于施工,故对底板与壁体拼装顺序作严格安排。总体顺 序为: 点 底板 A、A1 壁体 3、4 底板 B 壁体 1 底板 B1 壁体 1 底板 C 壁体 2 底板 C1 壁体 2 底板 D 壁体 5 底板 E 壁体 7 底板 D1 壁体 5、7 底板开孔放样,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开孔,开孔时气割不能损坏码头面层。 4、连接板焊接 拼缝连接板焊接必须在所有壁体竖向拼缝螺栓紧到位后,才能施焊。注意焊缝收缩 对壁体变形的影响。 5、钢管支撑施工 钢管支撑分节段安装。在拼装前加工好每节段钢管,每节段钢管下料按正误差控制, 以便安装时的调整。 6、涂防锈漆 焊接钢管同时,对壁体内表面进行打磨除锈及拼缝错牙处理。焊接工作结束后,对 打磨好的钢套箱内表面进行防锈漆涂装。考虑面板面积比较大,最好分块打磨、分块涂 装防锈漆。 7、安装起吊 码头钢套箱底板的摆放位置与现场一致。在钢套箱顶部焊好栏杆及人员上下的爬梯 (爬梯具体位置拼装现场确定) 。起吊中心线与码头边缘距离为 27.5m,安装采
焊接底板控制支墩 倒运底板和壁体 施工好保温层
#
及 技 术 操 作
焊接连接板 拼装壁体 组装分块底板
要 点
安装钢管支撑
涂防锈漆
竣工验收
安装起吊
、 三、主要工艺施工控制 1、底板和壁体倒运 底板尺寸为 7.5x12m 或 9x12m,单块重约 15 吨,壁体单块最大尺寸:14.5x8m,采 用长 14.5m 的加长平板车运输底板和壁体。由于码头场地较小,根据前方拼装情况分 批倒运底板和壁体。倒运前检查好路况,不能影响平板D13#钢套箱拼装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跨海大桥,全长约X公里,桥面宽度为X米,设计标准为X级。
大桥位于我国某海湾,海域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指挥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财务等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2. 施工材料及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材料及设备,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材料、钢结构、施工船舶等。
3. 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4. 施工现场平整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满足施工需求。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基础工程(1)桩基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X米,桩长X米。
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保证桩孔垂直度及质量。
(2)承台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承台,厚度X米,尺寸X米×X米。
承台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X米,确保混凝土密实。
(3)桥墩施工: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法,先预制X米×X米×X米桥墩,然后现场拼装。
2. 上部结构施工(1)梁板施工:采用预制梁板,梁长X米,板厚X厘米。
梁板采用吊装法安装,确保安装精度。
(2)桥面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桥面,厚度X厘米。
桥面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X厘米,确保混凝土密实。
3. 钢结构施工(1)预应力施工:采用预应力筋张拉法,张拉力XkN,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质量。
(2)钢结构安装:采用高空吊装法,将预制钢结构安装到位。
四、施工进度及质量控制1. 施工进度:根据工程量、人员配置、设备投入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加强原材料、施工过程、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五、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 环境保护: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文明素质。
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策划方案

混凝土工
2
2
6
6
6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30
3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架 子 工
38
38
26
26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普 工
430
530
260
200
330
360
320
320
330
360
350
330
330
§1.1.1办理有关土地租用及其它各种政策性手续。
§1.1.2修建驻地临时设施和临时工程。
§1.1.3对业主、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操纵网进行复测,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复测成果。该工作在1个月内或业主、监理要求的时刻内完成。
§1.1.4对测量网进行加密,恢复路线中桩和边桩。建立独立的桥梁施工坐标系。
§1.1.5办理地点道路使用的有关事项。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电工(含铆、锻车工)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杭州湾大桥施工方案

杭州湾大桥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杭州湾大桥是连接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的一座大型跨海大桥,全长约35.66公里。
该大桥是中国沿海轮渡线路的重要补充,也是促进杭州市和宁波市经济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项目。
本文档旨在就杭州湾大桥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时间安排杭州湾大桥的施工时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和桥面铺装阶段。
1.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计划于2023年开始,预计施工时间为10年。
具体的施工时间安排是根据天气条件和施工进度进行调整的。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基础施工、支撑结构建设、拱桥施工等。
2. 桥面铺装阶段桥面铺装阶段将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预计施工时间为1年。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铺设桥面铺装材料、进行道路标线划设等。
三、施工方案杭州湾大桥的施工方案是经过多次专家评审和论证的成果,力求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1. 施工人员和设备配置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我们将配备合适的施工人员和设备。
施工人员将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等。
设备方面,我们将配备起重机、桩机、挖掘机等适合大桥施工的设备。
2. 施工过程管理为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
具体的施工过程管理措施包括: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现场巡查和质量把关、定期组织施工进展会议等。
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大桥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施工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按照工程图纸施工,确保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使用高质量的建材和施工材料;进行各项质量检测。
四、施工风险处理在大型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风险和问题。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施工风险管理体系,包括:1. 预先制定风险处理方案我们将对可能发生的施工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
这些方案将包括应急预案、安全管理措施等。
2. 进行风险监测和控制我们将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跨海大桥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跨海大桥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本跨海大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连接两个重要城市,全长约30公里。
本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预计建设工期为4年。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部署1. 施工顺序:先进行基础工程,再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最后进行附属设施建设。
2. 施工阶段划分:基础工程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附属设施建设阶段。
3. 施工进度安排:基础工程阶段为12个月,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24个月,附属设施建设阶段为12个月。
三、施工方案1. 基础工程(1)桩基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2米,桩长60米。
采用泥浆护壁,保证成孔质量。
(2)承台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承台,尺寸为10米×10米×2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桥墩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桥墩,桥墩高度为20米,截面尺寸为2.5米×2.5米。
2. 主体结构施工(1)主梁施工:采用预制梁,梁长40米,梁高2.0米,梁宽1.2米。
预制梁采用C50混凝土,梁体采用预应力技术。
(2)桥面系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桥面,桥面宽度为11.5米,厚度为0.25米。
桥面采用防水、排水、防滑、耐磨、降噪等工艺。
(3)桥塔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桥塔,桥塔高度为50米,截面尺寸为2.5米×2.5米。
3. 附属设施建设(1)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栏、防撞设施等。
(2)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雨水口、泵站等。
(3)照明设施:包括路灯、应急照明等。
四、施工工艺1. 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旋转钻机钻孔,泥浆护壁,保证成孔质量。
2. 预制混凝土施工: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确保混凝土质量。
3. 预应力施工:采用先张法,保证预应力效果。
4. 桥面系施工:采用防水、排水、防滑、耐磨、降噪等工艺。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警示带等。
2. 人员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杭州湾跨海大桥配合比

杭州湾跨海大桥XI合同段下部结构理论配合比试验报告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2、杭州湾大桥设计文件3、《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二、原材料情况1、水泥浙江长兴水泥厂生产的三狮牌强度等级为42.5的II型硅酸盐水泥(P • II),具体性能指标如下:2、矿物外加剂(1)粉煤灰宁波北仑电厂的低钙粉煤灰,符合III级磨细粉煤灰的要求,具体性能指标如下:(2)矿粉:(实含磨细矿渣约80%、磨细粉煤灰约20%)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宝田I型矿粉,具体性能指标如下:浙江省兰溪市力强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LIII型矿粉,具体性能指标如下:3、细骨料4、粗骨料浙江省余姚市新华第一采石场生产的碎石:5〜10mm占20%, 10 25mm占80%,经混合后符合5〜25mm连续级配的标准要求,具体性能指标如下:5、化学外加剂江苏镇江特密斯混凝土外加剂总厂生产的TH-F2型高效减水剂,具体性能指标如下:广东珠海顶峰外加剂厂生产的SP401复合型高效减水剂,性能如下:6、阻锈剂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亚硝酸钙阻锈剂(粉剂),基本性能指标如下:7、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采用自来水。
三、下部结构理论配合比设计1、C25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求: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为18〜22cmC25钻孔灌注桩理论配合比C25钻孔灌注桩理论配合比、注:外加剂SP401为水剂,在施工时须根据掺量相应的减少拌和用水的用量。
2、C30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求: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为18〜22cmC30钻孔灌注桩理论配合比C30钻孔灌注桩理论配合比注:外加剂SP401为水剂,在施工时须根据掺量相应的减少拌和用水的用量。
3、C30承台施工工艺要求: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为14〜18cmC30承台理论配合比C30承台理论配合比注:外加剂SP401为水剂,在施工时须根据掺量相应的减少拌和用水的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海大桥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5)1.1 编制范围 (5)1.2 编制依据 (5)1.3 编制原则 (6)第二章工程概况 (6)2.1 工程地理位置 (6)2.2 标段工程结构设计简介 (6)2..2.1南引桥滩涂区 (6)2.2.2南引桥陆地区G01~G08段 (6)2.2.2.1 50+80+50m连续梁 (6)2.2.2.2 4×50m连续梁 (6)2.3 施工环境 (6)2.3.1地形、地貌 (6)2.3.2 (6)2.3.3 水文 (6)2.3.3.1工程附近水域概况 (6)2.3.3.2南引桥滩涂区水文特点 (6)2.3.4 气象 (6)2.3.5 地震 (6)2.3.6 交通、码头 (6)2.3.7 影响本标段工程施工的主要环境因素 (6)2.4 主要技术标准 (6)2.5 主要工程数量 (6)2.6 工程特点和重点、难点 (6)2.6.1 工程特点 (6)2.6.2 工程重点、难点 (6)2.6.2.1工程重点 (6)2.6.2.2工程施工难点 (6)第三章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 (6)3.1项目管理组织设置 (6)3.2人员分工和作业面安排 (6)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6)4.1总工期目标 (6)4.1.1节点工期安排 (6)4.1.2工程关键线路及次关键线路 (6)4.2阶段工期目标 (6)4.2.1临时工程 (6)4.2.2主体工程 (6)4.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周期 (6)第五章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及资源安排 (6)5.1主要材料采购及进场计划 (6)5.2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6)5.3劳动力配备及进场计划 (6)第六章资金流动计划 (6)6.1工程用款需求计划 (6)6.2项目运营资金 (6)6.3资金流量图 (6)第七章施工场地总布置 (6)7.1施工场地布置原则 (6)7.2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6)7.2.1项目经理部驻地 (6)7.2.2十塘预制场平面布置 (6)7.2.2.1预制梁生产作业区 (6)7.2.2.2混凝土拌合站 (6)7.2.2.3生产房屋 (6)7.2.3预制梁运输和架设施工作业区 (6)7.2.4 G01~G08施工区段 (6)7.2.5生产、生活用电设备及线路 (6)7.2.6生产、生活用水设备及管线 (6)7.2.7通讯设施 (6)第八章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6)8.1施工方法总说明 (6)8.2施工测量、监控 (6)8.2.1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6)8.2.2测量仪器 (6)8.2.3首级加密点复测 (6)8.2.4加密一级网 (6)8.2.5外业测量方法 (6)8.3十塘预制场建设 (6)8.3.1箱梁预制作业区施工 (6)8.3.1.1预制场场坪施工 (6)8.3.1.2制梁、存梁台座地基处理 (6)8.3.1.3运梁通道、场地硬化 (6)8.3.2混凝土拌合站基础施工 (6)8.3.3提梁站施工 (6)8.3.3.1地基处理 (6)8.3.3.2承台施工及支座安装 (6)8.4南陆地区G01~G08引桥施工 (6)8.4.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6)8.4.2承台施工方法 (6)8.4.3墩身施工方法 (6)8.4.4现浇箱梁施工方法 (6)8.5 50m箱梁预制 (6)8.5.1钢筋工程 (6)8.5.2模板工程 (6)8.5.3混凝土工程 (6)8.5.4预应力工程 (6)8.6 50m预制箱梁运输方法 (6)8.6.1箱梁在场内的搬移方法 (6)8.6.2箱梁提升上桥方法 (6)8.6.3箱梁在桥上的运输方法 (6)8.7 50m预制箱梁架设方法 (6)8.8预制箱梁体系转换施工方法 (6)第九章重点工程施工措施 (6)9.1本合同工程重点和难点及对策分析 (6)9.2 50m箱梁预制的施工措施 (6)9.3 50m箱梁在场内搬运的施工措施 (6)9.4 50m箱梁提升的施工措施 (6)9.5 50m箱梁桥上运输的施工措施 (6)9.6 50m箱梁架设的施工措施 (6)9.7 海上耐久混凝土的施工措施 (6)9.7.1施工前的准备 (6)9.7.2混凝土的拌制 (6)9.7.3 混凝土运输 (6)9.7.4 混凝土浇筑 (6)9.7.5混凝土养护 (6)9.7.6表面缺陷处理 (6)9.7.7混凝土成品的防护与管理 (6)9.7.8箱梁湿接头施工 (6)9.7.9孔道压浆 (6)9.8 结构构造和裂缝的控制措施 (6)9.8.1保护层质量控制 (6)9.8.2施工缝处理 (6)9.8.3裂缝限制措施 (6)9.8.4特殊防腐蚀施工 (6)9.8.5质量控制 (6)9.9 适应复杂施工环境的施工措施 (6)第十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6)10.1工程质量目标 (6)10.1.1质量目标 (6)10.1.2质量标准 (6)10.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职责划分 (6)10.2.1质量管理体系 (6)10.2.2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6)10.2.3项目部质量监察体系 (6)10.3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制度保证措施 (6)第十一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1.1安全生产目标 (6)11.2工程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职责划分 (6)11.2.1安全保证体系 (6)11.2.2安全生产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 (6)11.3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组织、制度保证措施 (6)11.3.1安全规章制度 (6)11.3.2安全检查制度 (6)11.3.3安全管理制度 (6)11.3.3.1施工准备期的安全管理 (6)11.3.3.2施工实施期的安全管理 (6)11.3.3.3施工结束后的安全管理 (6)11.3.4可能出现的应急事故及其处理措施 (6)11.3.4.1成立应急救助领导小组 (6)11.3.4.2建立健全的应急救助系统 (6)11.3.4.2通讯及救助网络 (6)11.4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保证措施 (6)11.4.1基础工程 (6)11.4.2桥涵工程 (6)11.4.3预应力施工 (6)第十二章工期保证措施 (6)12.1工期目标 (6)12.2工期保证措施 (6)12..2.1工期组织保证措施 (6)12.2.2制梁工期保证措施 (6)12.2.3运架梁工期保证措施 (6)十三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13.1文明施工 (6)13.2环境保护措施 (6)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杭州湾跨海大桥X合同工程,即南引桥滩涂区K71+335~K81+435段50m简支箱梁整孔预制、架设和连续梁体系转换施工;陆地区K81+435~K81+815段(跨十塘50+80+50m和十塘内4×50m段)连续箱梁现浇以及该施工段编号G01~G08桥墩的钻孔桩基础、承台及墩身施工。
1.2 编制依据1.2.1合同协议书及附件(含《廉政合同》、《安全生产合同》、《工程质量责任合同》及评标期间和合同谈判过程中的澄清文件和补充资料)。
1.2.2中标通知书。
1.2.3投标书及投标书附录(含承包人在评标期间递交和确认并经业主同意的对此有关问题澄清的补充资料和澄清文)。
1.2.4合同专用条款及数据表(含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的部分)。
1.2.5合同通用条款(《范本》)。
1.2.6技术规范专用条款(含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的部分)。
1.2.7技术规范(《范本》)。
1.2.8图纸(业主移交的施工设计图)。
1.2.9标价的工程量清单。
1.2.10投标书附表及施工组织建议书。
1.2.11构成本合同组成部分由业主和承包人共同签认的其他文件。
1.2.12业主或监理和承包人往来的管理文件(统一用表)。
1.2.13执行规范标准1.2.13.1国家标准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32-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700-88 碳素结构钢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2649-89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GB2650-89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2651-89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50162-9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203-98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230-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1-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T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2654-89 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GB/T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5224-199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10120-1996 金属应力松驰试验方法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50326-200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J146-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202-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2.13.2行业标准JTJ001-9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2-87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21-89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3-8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5-86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53-94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4-94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5-83 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056-84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8-2000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71-9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6-9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107-9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TJ275-2000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T066-98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GJ18-9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109-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T10-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T391-1999 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T329.1-1997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329.2-1997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1.3 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以业主提供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招标文件、招标图纸、招标补遗文件以及国家现行设计及施工规范、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有关法规为依据,按照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要求、参照国内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并结合企业施工能力的原则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