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矿山分析

78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矿山分析1 物联网智慧矿山概述物联网又被称为传感网,借助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以射频识别等技术,根据协议连接特定设备与互联网,在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保证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及管理。
智能矿山主要以矿山数字化为基础层,系统可以精准采集煤矿企业的开采数据,并进行网络传输、精准集成以及可视化展现,属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3S 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总集成。
矿山智慧系统主要包括基础网络平台、矿山工业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矿山数据库、地理信息可视化集成平台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系统等,保证了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开采。
2 煤矿智慧矿山关键技术2.1 系统跟踪技术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性,应利用系统跟踪技术进行实施跟踪与动态监控。
受通信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煤矿企业无法及时解决井下开采问题,此时井上工作人员则可以利用智慧矿山的动态监控与实施跟踪技术处理,提高了开采效率。
同时,还可以在井下开采风险预测工作中应用此技术,以降低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几率。
比如在煤矿开采期间会遇到炸药、雷管等危险用品,通过实时监控可以保证安全开采。
且监控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运输设备的实时监测,包括轨道车及无轨胶轮车等;二是运输环境的实时监测,实现动态控制。
在检测井下运输掘进环境与跟踪情况时,工作人员主要利用以下技术展开,一是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下智慧矿山的建设,指出了构建的关键技术与网络架构,其中感知层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网络层传输数据,并在应用层进行分析,以实时监测矿井下的开采状态。
通过使用智慧矿山系统,可以更好的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动态监控,在远程修复故障的基础上,保证煤矿的开采效率。
□ 张慧明 山西西山煤电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53GPS 技术,又被成为全球定位系统,使用时更多与GIS 技术联用,以将信息及时传递至井上开采过程,实时监控井下目标。
露天煤矿智能安全监控及运输调度方法研究

露天煤矿智能安全监控及运输调度方法研究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露天煤矿的开采工艺不断升级,在保证安全开采基础上,露天煤矿智能运输调度系统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给出最优调度策略。
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对露天煤矿进行智能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对露天煤矿的安全监管与运输调度工作。
关键词:露天煤矿;智能安全监控;运输调度基于物联网的露天煤矿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及运输调度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矿区和车辆实时监测可视化管理,实现车辆轨迹跟踪及车辆状态信息采集,并可根据需求随时启动预警模式。
露天煤矿在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能源供给结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露天煤矿开采工艺不断升级。
一、露天煤矿概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开采量的1/3以上。
露天煤矿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开采对煤炭资源品质、能源储备、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1】。
露天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在露天煤矿智能运输调度平台中集成了诸多智能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实现车辆运行实时监控、车辆位置跟踪、路径规划以及矿区路况监测等功能。
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和数据记录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矿区内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为车辆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与GIS系统相结合,形成移动端、网页三屏显示模式,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监测体系,通过传感器对矿区内环境、设备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移动端APP可实时监控调度中心的运行状况。
二、露天煤矿智能安全监控(一)露天煤矿矿用卡车监控系统设计露天煤矿矿用卡车是露天煤矿生产的重要设备,其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频繁地移动,所以对矿用卡车的行驶速度和车辆在各区域之间的行走距离等参数进行采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随着现代化的进步,煤炭工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煤矿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矿山的自然环境复杂,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极为复杂,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成为了煤炭行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一、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1. 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核心技术是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可以在煤矿采区埋设,可以检测火灾、瓦斯泄漏、岩层变形等条件。
当监测点发现异常信号时,那么就立即向数据存储节点发送信号,这样就会触发报警,实现了煤矿监测的实时响应。
2. GPS定位技术由于煤矿内部地形复杂,有许多危险的地方,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定位是关键。
数据采集器上的GPS芯片可以记录矿工的活动轨迹或记录地下火灾的爆发位置,从而提供定位信息。
3. 云平台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搭建云平台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各个监控点和数据采集器上的信息可以上传到云平台进行统计分析,云平台也可以为煤矿提供较为准确的预警系统。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作用1. 实现实时监测煤矿是一个危险场所,传统的安全措施难以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的需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应运而生,可以实时监测煤矿内部环境状态,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监控系统,从而可以有效检测煤矿内部的危险,提高煤矿的安全性能。
2. 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传统的安全管理由于存在许多缺点而无法全面覆盖煤矿安全问题,且存在很多人为因素。
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全过程的数据监测和管理,保证了煤矿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3. 实现无人巡检煤矿通常是一个人力密集型行业,巡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工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无人巡检,减少了矿工工作的风险和疲劳,提高煤矿安全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1. 安全性问题不管哪一种监控系统,都不能保证完全安全。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平台研究

( 1) 由于现有的提升机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大巷运输系统、主 通 风 机 监 控 系 统、压 风 机 监 控 系 统、 中央泵房监控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等系统相对独立,信 息不能在各 系 统 间 共 享,缺 少 智 能 决 策 系 统。 在 对 现 有煤矿安全生 产 监 控、监 管 系 统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新 的 煤 矿安全生产 监 管 平 台,建 立 新 的 模 型。 新 的 模 型 要 符 合信息共享、需求驱动,打破传统安全生产监控及监管 瓶颈。
2012 年第 5 期
205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平台研究
张玉军1 ,邵纪峰2
( 1.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许厂煤矿,山东 济宁 272000; 2. 济南东之林智能软件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 该文对煤矿安全生产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对煤矿物联网技术进行探讨,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平台进行研究和设计, 以 J2EE 为平台架构技术进行桌面和移动监管平台设计,移动监管平台以手持设备为硬件载体,做到固移融合网络,实现矿井上下一体监管。 关键词 物联网 安全生产监管 手持设备 中图分类号 TD646 文献标识码 B
* 收稿日期: 2012 - 03 - 26 作者简介: 张玉军( 1963 - ) ,大专毕业,工程师,现任职于淄博矿
业集团许厂煤矿。
人员等的传感器构成,例如,风速、风量、温度、转速、振 动、电流、电压等传感器,甲烷、CO、CO2 、O2 、钻孔应力 等传感器,跑偏、堆煤、烟雾、皮带打滑等传感器。这些 传感器在地面和井下构成一个庞大的传感器网络[3]。
许厂煤 矿 构 建 了 煤 矿 安 全 生 产 物 联 信 息 监 管 平 台,将物联 网 技 术 应 用 到 煤 矿 安 全 生 产,将 传 感 器 技 术、通信技术、分 布 式 计 算 技 术、控 制 技 术 与 现 代 化 采 矿技术紧密结 合,动 态 地 获 取 相 关 信 息 并 实 现 安 全 生 产过程的可靠控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05
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与测试
硬件选型及配置
传感器选择
根据监测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如温度 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通信模块选择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通信模块,如Wi-Fi 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等。
ABCD
控制器选择
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控制器,如Arduino、 Raspberry Pi等。
07
总结与展望
本文工作总结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目标区域的安全状态,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 进行处理和分析。
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算法
该算法能够自动学习正常行为模式,并实时检测异常行为,提高了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和 效率。
实现了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
采用加密传输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 性。
应用层设计
数据存储与处理
设计合理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机制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 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监测与报警功能
实现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对异 常数据进行及时报警和处理,保 障被监测对象的安全。
数据可视化与报表
生成
提供数据可视化界面和报表生成 功能,方便用户直观了解监测数 据和系统运行状态。
安全监测需求
在工业、农业、家居等领域,安全监测对于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基于物 联网技术的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环境和设备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 患。
研究意义
设计并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监测系统,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活安全以及推动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实时可视化展示 ,并根据预设阈值实现报警 功能。
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处理方法研究

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处理方法研究一、综述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煤矿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基地,其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控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监测手段单数据分析困难等。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水平,本文将对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在煤矿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煤矿生产现场的各种信息,实现对煤矿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煤矿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实时的数据支持。
在煤矿安全监控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在矿井内布置各类传感器,实现对煤矿环境参数(如瓦斯浓度、温度、湿度等)的实时监测;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矿工位置的实时追踪和管理;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矿井设备的远程启停和故障诊断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煤矿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
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处理方法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实时数据,以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如何在保证实时性的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将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煤矿安全管理,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处理方法在提高煤矿安全监控水平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信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实践出现,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
1. 煤矿安全监控的重要性与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其需求量逐年攀升。
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矿工的生命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煤矿安全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通过实时监控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物联网环境下煤矿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研究曹磊

物联网环境下煤矿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研究曹磊发布时间:2021-10-25T03:52:11.83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0期作者:曹磊[导读] 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使得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善我国民生。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831900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使得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善我国民生。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整体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为了能够让煤矿企业可以在时代发展潮流当中站稳脚跟,企业就要对先进的技术进行不断应用。
为此,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充分分析,在物联网环境基础上来对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进行充分应用,进而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物联网环境;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引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物联网在煤矿安全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应用方式上的革命性变化引起煤矿安全监管方式和运行方式发生巨大改变,进而对现行安全监管体系提出变革要求。
1煤矿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中物联网技术的重要作用因为煤矿开采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指数,加之矿井环境十分复杂,所以保障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是煤矿开采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对于煤矿开采企业,结合煤矿开采特点与现状,落实煤矿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与完善工作,能确保煤矿开采工作得到系统科学的监测与管理,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有效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各项先进技术被逐渐应用于煤矿开采行业中,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煤矿开采工作中,能有力提升煤矿开采安全监测网络的应用效果,实现构建煤矿各生产环节自动化管理框架的目标,由此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增强煤矿开采的自动化程度,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开采业的稳步发展。
LoRa技术在智能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实践

LoRa技术在智能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实践智能煤矿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煤矿安全、高效、节能的全面智能化管理系统。
而LoRa技术(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作为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煤矿安全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LoRa技术在智能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实践。
一、引言煤矿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测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有线数据传输,存在安全性低、效率低等问题。
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煤矿安全监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中,LoRa技术由于其长距离通信、低功耗、大容量等特点,在智能煤矿安全监测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前景。
二、LoRa技术概述LoRa技术是一种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通信技术,其核心是LoRa调制与解调技术,具有超低功耗、远距离传输和大容量信道等特点。
与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LoRa技术在信号传输距离、功耗以及信道容量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这使得它成为智能煤矿安全监测中的优选技术。
三、智能煤矿安全监测系统架构智能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架构一般包括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网关、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等组成部分。
而在LoRa技术的应用中,传感器节点通过LoRa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传输网关,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进行处理,最终达到安全监测的目的。
四、LoRa技术在智能煤矿瓦斯监测中的应用1. 传感器节点的设计瓦斯是煤矿中的常见有害气体,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传统的瓦斯监测主要依靠瓦斯传感器和有线数据传输,无法实现对矿井中各个角落的全面监测。
而采用LoRa技术,可以通过布置多个传感器节点,实现对矿井各个角落的瓦斯浓度监测。
传感器节点通过LoRa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瓦斯浓度数据传输到数据传输网关,实现远程监测。
2.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煤矿安全问题牵涉到矿工的生命安全,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LoRa技术采用了AES128加密算法,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物联网的多层次远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摘要:煤矿安全信息远程监测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尤其是对实时数据响应的快速性、对监测环境的远程遥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部门、多层次煤矿安全信息远程监测系统,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软硬设计、数据传输程序设计及信息安全设计等。
该系统具有数据传输实时、完整、正确、遥控性能较好、数据处理和存取快速、系统可扩充并灵活支持扩展应用等特点,便于管理层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数据,提高决策科学性。
1. 概述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我国煤矿企业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生产环境,才能保障更高的生产效率,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安个与生产的问题不只是煤矿企业高度重视的对象,所有的矿山开采企业都必须认真考虑。
传统的人工苦力开采己经不再存在,智能化开采技术已经实现部分环节由机器设备代替人工,这也是减少矿一山事故人员伤亡的措施之一。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应力、高温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使开采作业遇到一系列难题,这就要求智能技术必须不断的提高。
现如今,基于数字化、信息化与集成化,对井下部分作业过程和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智能化。
引入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矿山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传感器采集其运作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共享,实现煤矿企业所有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运转设备之间及所有运转设备之间的智能化管理,打造一个先进的智慧矿山。
物联网在矿山方面的应用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
2010年3月,徐州市提出基于矿区智能化的“感知矿山”的概念,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感知矿山工程研究中心,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它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真实矿一山的可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其目的在于将矿山的地理、地质、生产、安全管理、产品加工、运销等各种综合信息进行数字化,将感知、传输、信息处理及智能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与现代采矿、矿物加工等技术相互紧密结合,以实现详尽地动态地描述并控制矿山生产与运营的安全过程,解决矿山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各种灾害预防的难题。
“感知矿山”不仅能够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它更多的是能够增加生产,利用信息、网络等技术感知并监控矿区运煤皮带、煤仓、变电站等各个生产相关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区的自动化生产水平。
实施“感知矿山”的重点是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感知层设备接入网络。
在矿区建设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传感器生产厂商不一,协议接口也就不一致,更甚者,在早期建设的项目中,有些设备是没有智能接口的。
总之,全而感知矿山的基础就是将设备全面接入传感网络对矿区进行多层次实时监测。
2. 系统组成
系统总体采用分布式架构,将视频监控与语音对讲等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结合,实现系统内预警、报警与视频监控、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的联动,提高矿井的安防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整个远程监测系统采用井下分控、矿区总控、各级安全监管机构三级构架组成的多层监测模式。
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可实时查看所辖矿区的安全生产情况数据。
每个矿区设一个总控室对各矿井进行管理,各矿井设分控室对应矿井内各种传感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
传输网络: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和各矿区之间通过监控专网连接;各矿区内分控与总控之间采用专用IP网络连接;
前端系统:分控室前端采取模数结合、集中编码的方法,按自成系统、独立管控(含控制、存储)的要求来构成。
前端系统能独立完成安防及数据采集系统的所有基本功能。
总控系统:由于前端系统功能较强大和完善,总控系统就显得相对简单,总控室的任务可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向更重要的目标转移,使系统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设计采用网络监控、VGA上墙,屏幕墙采用两个由4×46寸液晶屏的拚屏屏幕墙;
传感器系统:分控部分集成了瓦斯、压力、光纤(用于监测顶板应力、应变、弯曲、裂缝、蠕变及位移等参数变化)、漏电检测传感器、温度、气体、湿度等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对井下生产运行数据的全局监控。
对讲系统:总控室与岗楼、门卫值班室、各分区分控室配备相应的对讲系统。
系统为总线制的二级网联结构,具备全双工呼叫对讲、任意一点一址监听、任意一点一址(或多址、全址)广播、与视频的联动报警等功能。
2.1 硬件系统设计
井下分控单元需要将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和传输,根据这一需求和井下具体环境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自组织网络技术,已经不同传感器应用形式和环境,将井下传感器均做成传感器节点的形式实现数据采集与基本处理功能。
基于ZigBee的传感器单元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模块、传感器、微处理器等。
考虑到zigBee模块要需要安装ZigBee协议栈,微处理器需要自带一个一定容量的可编程flash存储器,因此ZigBee模块的微处理器需要采用8位或
16位的高性能单片机。
2.2 软件系统设计
传感器单元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模块的定义、系统参数初始化设置和模块功能实现三个部分。
模块定义主要根据应用要求定义模块是FFD还是RFD,从而确定节点的性质和软件内核的规模。
系统参数初始化主要进行协议栈的配置,参数初始化流程如图3所示。
首先定义系统的时钟信号,然后定义ZigBee芯片所连接的MCU类型和型号,接下来定义通信模块性质,即通信模块是全功能节点还是精简功能节点,再接着定义模块的工作频率和电源管理方式及ZigBee网络层和MAC层的参数,如网络地址、节点所属接口、集群等。
3. 安全策略
ZigBee采用了分级的安全性策略:无安全性、接入控制表、32比特AEs和128比特AES。
如果系统是用于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可以选择级别较低的安全措施,从而换取系统成本和功耗的降低;反之,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军事),l丁以选择较高的安全级别。
这样,厂l衍可以综合考虑功耗、系统处理能力、成木和应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采取适当的安全级别。
蓝牙协议在基带部分定义了设备鉴权和链路数据流加密所需要的安全算法和处理过程。
设备的鉴权是强制性的,所有的蓝牙设备均支持鉴权过程,而链路的加密则是可选择的。
蓝牙设备的鉴权过程是基于问询一响应模式和共享的加密方式。
为了使蓝牙链路的数据流具有隐蔽性,可以使用1比特的流密码对链路进行加密。
密钥大小随着每个基带分组数据单元传输而改变。
加密密钥可以从对设备鉴权中得到。
这意味着,在使用链路加密之前,两个设备之间至少已经进行了一次鉴权。
密钥的最大长度为128比特。
4. 系统特点
(1)对煤矿进行多部门、多层次立体网络式监管,显著增加各种违规操作的成本,进而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水平;
(2)利用ZIGBEE技术,形成矿区局部自组织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矿区各项监控指标的实时立体监管;
(3)考虑国家能源信息的敏感性,建立了多种信息加密机制,提高整个监测网络的安全性能。
结束语
本文面向煤矿,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多部门、多层次的远程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并开发了整个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初步对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标明达到了精度及稳定性的要求。
由于单片机的扩展性,该系统未来还可根据被检测对象的实际需求配置不同的生理数据采集终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