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小说与戏剧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程教案岳麓必修

高中历史第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程教案岳麓必修

【最新】高中历史-第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全套课程教案-岳麓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过程。

(2)掌握诗歌、小说与戏剧的主要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分析诗歌、小说与戏剧在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内涵。

(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诗歌、小说与戏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学会欣赏诗歌、小说与戏剧,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学会批判性思考。

(3)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观念,提升个人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2.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发展及其代表作品。

3. 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演变及其经典剧目。

4. 诗歌、小说与戏剧在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意义。

5. 欣赏与分析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经典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发展历程。

(2)诗歌、小说与戏剧的主要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诗歌、小说与戏剧在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意义。

2. 教学难点:(1)诗歌、小说与戏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如何欣赏与分析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经典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提问:诗歌、小说与戏剧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如何?2. 课堂讲解:(1)讲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2)讲解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发展及其代表作品。

(3)讲解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演变及其经典剧目。

3.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小说与戏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作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4.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艺术特点。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剧中反复出现下面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 人生的唯一内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容就是沮丧。"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 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 了。” 你认为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
• 作品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 它试图认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 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看似荒 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 的深度思考: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 么?
第17课
诗歌、小说 与戏剧
一、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18C末至19C30S)
①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局势混乱。 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但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 “理性王国”失望和不满,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情绪催生浪漫主义
(1)背景
(2)特征 结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 ①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 时期的文化 ,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②构思想象力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②司汤达:《红与黑》 19世纪 英国:狄更斯:《双城记》《大卫· 科波 菲尔》 俄国:列夫·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4)影响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
3.现代主义文学(20C50-60S)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 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③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 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 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高中历史第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程教案岳麓必修

高中历史第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程教案岳麓必修

【最新】高中历史-第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全套课程教案-岳麓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诗歌、小说与戏剧的主要特点和艺术价值;(3)分析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经典文学作品;(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诗歌、小说与戏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关注人类命运和时代精神;(3)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诗歌、小说与戏剧的主要特点和艺术价值;(3)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趋势。

2. 教学难点:(1)诗歌、小说与戏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区别和联系;(2)如何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小说与戏剧这三个文学领域;(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体裁之间的关联。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诗歌、小说与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总结诗歌、小说与戏剧的主要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趋势;(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2)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诗歌、小说与戏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教师点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鉴赏文学作品。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小说与戏剧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岳麓版必修三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岳麓版】【课件】 (共33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岳麓版】【课件】 (共33张PPT)
4、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1)抨击封建专制,揭露欧洲社会弊端。 (2)有力的支持了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欧洲 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3)局限性: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 空幻;
浪漫主义
一种文学艺术的创 作方法和思潮。浪漫主 义作为一种基本创作方 法,按照希望的样子来 反映生活,富有主观色彩,善于抒发对理想世 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 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作为一种文艺思
——恩格斯
关注社会现实,重视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再现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本质。 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2)代表人物及作品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4、被罗曼•罗兰赞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 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作品及作者是
A.《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
B.《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C.《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 D.《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托尔斯泰
5、下列关于西方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 起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出现 的
潮,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
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 意识形态。
席勒的评价: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代替 真实的不足。”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830年——1900年)
1、背景
材料一: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巩固和 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 速增加;而广大无产阶级确日益贫穷。同时,已经确立 的资本社会并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因而引 起人们普遍的失望和强烈不满。因此在文学上,人们已 经不满足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而要求真实的描写 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件3
流派 浪漫主 义文学 时间
18世纪后 半叶至19 世纪中叶
背景
对现实 失望
特点
个性解放、揭露现实、 憧憬未来,想象力丰富, 注重心理描写 注重细节,真实再现, 剖析本质,抨击现实
代表
拜伦 雪莱 雨果等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等 贝克特 等
批判现 19世纪中 社会矛盾 实主义 期 日趋尖锐 文学
20世纪五 世界大战 六十年代 经济危机 起
(1)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文明发展 (2)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纪大战和席卷欧美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2.简况 (1)流行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地点:欧美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 1.历史背景
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 状况的反映。
国籍
法国
俄国 英国 印度
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 作家 代表作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司汤达 《红与黑》 莫泊桑 《项链》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普希金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死魂灵》 《大卫· 科波菲尔》
体裁特点 小说集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诗体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戈拉》
托尔斯泰
普希金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1、浪漫主义:注重心理描写 批判现实主义:客观真实 2、浪漫主义:想象力丰富,憧憬未来 批判现实主义:剖析社会本质
3、浪漫主义:描绘自然景物,厌恶工业城市文化 批判现实主义:注重细节,再现典型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世纪中叶以后)

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精品课件:`7诗歌、小说与戏剧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精品课件:`7诗歌、小说与戏剧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探究点
材料导入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时代特征及艺术风格 (1)时代特征: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和启蒙思想在文学领域 的反映。面对启蒙理想的破灭和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动荡的社会现 实,作家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并企图寻找解 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一个新的思潮——浪漫主义思潮便出现在 欧洲。 (2)艺术风格:浪漫主义文学充满奇特的想象。在艺术塑造和个性 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强烈地抒发个人感情,大胆地发挥作家的 主观想象力,运用夸张的手法,构思离奇的情节,描写神奇的自然环 境和广阔的场景,塑造非凡的人物形象,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和 独特的艺术风格。
-27-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33-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34-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35-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36-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37-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 成本部分内容的梳理) 提示:
背景 20 世纪以来,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 击,人们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 醒世人,渲染苦闷、 迷惘、 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诗歌、小说与戏剧公开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公开课
第 17 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根据十九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 的历程,完成下表内容。
流派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时间
成就
18世纪末-19世纪中 拜伦\雪莱\雨果\海涅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 托尔斯 19世纪中叶-20C初 巴尔扎克\列夫· 第二次工业革命 泰\高尔基等 20世纪 电气时代的后期 第三次科技革命 海明威\贝克特等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作品赏析
巴尔扎克《高老头》
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 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 统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 壑上。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 苦果,被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 像一只丧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 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时候没有 一个女儿前来照料,没有一个 亲友前来吊唁,没有一个亲属 前来送葬。他的后事全靠两个 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草操办。 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会用钱, 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彻底断 了。
现代主义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对社会 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 理想世界的思潮,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 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这样一种批 判现实、热烈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呢?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 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 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 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 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 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 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 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爱尔兰: 贝克特《等待戈多》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正式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正式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20世纪中叶新兴的荒诞派戏剧,如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特点,认识到一定的文学思潮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发展的结果,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习相关材料和互动研讨,理解19世纪以来文学成就价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学习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的风格、特点,加深对19世纪以来文学成就的理解,熟悉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和性格特点,进而理解他们的作品风格以及思想主张,从而认清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画卷和时代变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难点: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师讲解、提问、弓I导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教师讲解: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19世纪以来的两个世纪里世界局势的剧烈变革,造就了世界文坛群星璀灿、巨著纷呈的辉煌,推动了世界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教师提问: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提示: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主导一切;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教师讲解:在此时代背景下,欧洲的主要国家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为近代欧洲文学带来了繁荣景象,标志着欧洲文学的成熟。

在众多文学思潮与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是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小说与戏剧公开课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根据十九世纪以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文学发展 的历程,完成下表内容。
流派
浪漫主义
时间
成就
18世纪末-19世纪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
拜伦\雪莱\雨果\海涅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19世纪中叶-20C初 巴尔扎克\列夫·托尔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斯泰\高尔基等
20世纪 电气时代的后期 第三次科技革命
——《西风颂》节选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同为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诗歌风格有何不同?
拜伦 猛烈抨击社会
雪莱 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二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 三 浪漫主义特点
特点:注重想象和主观情感的抒发 个性 反映现实 憧憬未来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阅读材料,归纳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⑴背景: 工业革命完成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⑵特点: 注重细节,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 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
反理性 追求
*中外关联*
拓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所出现的浪漫
主义文艺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产生于18-19世纪的欧洲的浪漫主义到20世纪传 入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国,五四一代的中国文人被认 为是浪漫的一代,20年代前后的十年被看作是浪 漫的十年。中国在这一时期文学、音乐、美术方面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他们的代表作品。
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 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革命的箴言“博 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 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 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 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 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
度失望的讽刺画。” ——朱维之、赵澧 《外国文学史》
(3)代表人物及作品:
《人间喜剧》由91 部小说组成,共塑造了 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 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 社会生活。因而被誉为 “社会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葛朗台是吝啬鬼的典型:
一年四季穿一双呢袜,手套 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 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 妻子生病了怕出钱找医生,死前 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 到阴间向他交账……
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经济
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社会贫富分化 加剧,批判现实。
政治
欧洲民主改革或革命的冲击。讴歌革命, 讴歌英雄。
思想
启蒙运动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 对失望情绪的一种宣泄。
二 浪漫主义文学大扫描
国籍 英国
作家
拜伦 拜伦式英

雪莱
德意志 海涅
代表作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唐璜》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郭沫若
郁达夫
徐志摩 再别康桥
普契尼 意大利歌剧
材料:他们(浪漫主义者)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 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 位。华兹华斯就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赫 兹里特主张“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邹纯芝:《浪漫主义文学》
下列有关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B. 是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
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 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和金钱关 系的罪恶。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作品赏析
巴尔扎克《高老头》
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 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 统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 壑上。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 苦果,被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 像一只丧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 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时候没有 一个女儿前来照料,没有一个 亲友前来吊唁,没有一个亲属 前来送葬。他的后事全靠两个 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草操办。 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会用钱, 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彻底断 了。
《西风颂》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法国
雨果 大仲马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基督山伯爵》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zxxk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如何地糟蹋 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唐璜》
诗里想表达什么?
《唐璜》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海明威\贝克特等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对社
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 寻理想世界的思潮,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这样一种批 判现实、热烈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呢?
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C.雨果是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D.侧重于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
浪漫之析
碰撞与冲突——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之析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 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 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 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 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材料一:工业革命
改良蒸汽机
材料二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美的革命与改革 1.1776年,由北美13个殖民地所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了。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2.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和随后的拿破仑战争(17991814年)发生在这次欧洲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法国的君主专 制政体被推翻,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遭遇重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